第十六章卫星广播电视:集体接收与直播的到户 一、填空题 1、广播电视所使用的频率是超过30MHz的 。(难) 2、广播电视的传播路径接近 ,衍射性较差。(难) 3、遇到高低或者高大建筑物的遮挡时,信号传输会被 -,或者造成 一等不良收视效果。(难) 4、转播卫星高悬空中,由卫星转发到地面的 ,几乎可以不受 一的影响。(难) 5、一般通信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为 。(难) 6、与通信卫星相比,电视广播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要高得多,一般输 出的功率在 。(难) 7、卫星电视广播的上行发射站的传输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难) 8、广播电视卫星的频段从 ,发展到一。(难) 9、我国卫星传输电视信号在开始阶段以C波段使用为主,在逐渐过渡到Ku波 段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如我国曾使用的 一都采 用了一工作,而且目前则逐渐转向采用优选频段的 一技术。(难) 10、1986年2月1日,我国利用 一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地球同步卫星, 定位于东经103度赤道上空,至此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熟,开始进入 实际应用阶段。(难) 11、由于安装有24个转频器的“ ”发射定位失败,广播电视部于1966 年3月确定“」 一”来取代传统的 。(难) 12、 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一家卫星运营企业,运营并管 理着9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承担着我国国内260套电视节目及230套广播节目 的播出任务及大量的通信传输业务。(难) 13、我国广大农村群众既能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又能获得免费信息服 务,主要是依靠直播卫星 平台提供数据服务。(中)
第十六章 卫星广播电视:集体接收与直播的到户 一、填空题 1、广播电视所使用的频率是超过 30MHz 的 。(难) 2、广播电视的传播路径接近 ,衍射性较差。(难) 3、遇到高低或者高大建筑物的遮挡时,信号传输会被 ,或者造成 、 等不良收视效果。(难) 4、转播卫星高悬空中,由卫星转发到地面的 ,几乎可以不受 的影响。(难) 5、一般通信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为 。(难) 6、与通信卫星相比,电视广播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要高得多,一般输 出的功率在 。(难) 7、卫星电视广播的上行发射站的传输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难) 8、广播电视卫星的频段从 、 、 ,发展到 。(难) 9、我国卫星传输电视信号在开始阶段以 C 波段使用为主,在逐渐过渡到 Ku 波 段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如我国曾使用的 、 、 都采 用了 工作,而且目前则逐渐转向采用优选频段的 技术。(难) 10、1986 年 2 月 1 日,我国利用 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颗地球同步卫星, 定位于东经 103 度赤道上空,至此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已经成熟,开始进入 实际应用阶段。(难) 11、由于安装有 24 个转频器的“ ”发射定位失败,广播电视部于 1966 年 3 月确定“ ”来取代传统的 。(难) 12、 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一家卫星运营企业,运营并管 理着 9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承担着我国国内 260 套电视节目及 230 套广播节目 的播出任务及大量的通信传输业务。(难) 13、我国广大农村群众既能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又能获得免费信息服 务,主要是依靠直播卫星 平台提供数据服务。(中)
14、全球卫星电视作为国家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往往由一来 主持。(难) 二、判断题 1、全球卫星电视作为国家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往往由国家机构来主 持。()(难) 2、我国广大农村群众既能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又能获得免费信息服 务,主要是依靠直播卫星“村村通”平台提供数据服务。()(难) 3、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一家卫星运营企业,运营并管理 着9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承担着我国国内260套电视节目及230套广播节目的 播出任务及大量的通信传输业务。()(难) 4、由于安装有24个转频器的“东方红三号”发射定位成功,广播电视部于1966 年3月确定“采用数字压缩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模拟式信号传输技术。() (难) 5、我国卫星传输电视信号在开始阶段以C波段使用为主,在逐渐过渡到Ku波 段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如我国曾使用的亚洲一号、亚洲二号、中兴五号都采 用了C波段工作,而且目前则逐渐转向采用优选频段的Ku段技术。() (难) 6、广播电视卫星的频段从L段、S段、C段,发展到Ku段。()(难) 7、在1977年的WARC日内瓦会议上,我国争取到五个同步卫星轨道位置资 源。( )(中) 8、卫星电视广播的上行发射站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中频传输和数字基带传输两 种。( (难) 9、与通信卫星相比,电视广播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要低得多,一般输 出的功率在几十瓦至上百瓦。()(难) 10、一般通信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为几瓦至几十瓦。()(难) 11、转播卫星高悬空中,由卫星转发到地面的广播电视信号,还会受受到地形 的影响。()(难
14、全球卫星电视作为国家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往往由 来 主持。(难) 二、判断题 1、全球卫星电视作为国家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往往由国家机构来主 持。( )(难) 2、我国广大农村群众既能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又能获得免费信息服 务,主要是依靠直播卫星“村村通”平台提供数据服务。( )(难) 3、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一家卫星运营企业,运营并管理 着 9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承担着我国国内 260 套电视节目及 230 套广播节目的 播出任务及大量的通信传输业务。( )(难) 4、由于安装有 24 个转频器的“东方红三号”发射定位成功,广播电视部于 1966 年 3 月确定“采用数字压缩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模拟式信号传输技术。( ) (难) 5、我国卫星传输电视信号在开始阶段以 C 波段使用为主,在逐渐过渡到 Ku 波 段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如我国曾使用的 亚洲一号、亚洲二号、中兴五号都采 用了 C 波段 工作,而且目前则逐渐转向采用优选频段的 Ku 段技术。( ) (难) 6、广播电视卫星的频段从 L 段 、S 段 、C 段 ,发展到 Ku 段。( )(难) 7、在 1977 年 的 WARC 日内瓦会议上,我国争取到五个同步卫星轨道位置资 源。( )(中) 8、卫星电视广播的上行发射站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中频传输和数字基带传输两 种。( ) (难) 9、与通信卫星相比,电视广播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要低得多,一般输 出的功率在几十瓦至上百瓦。( )(难) 10、一般通信卫星的转发器的发射输出功率为几瓦至几十瓦 。( )(难) 11、转播卫星高悬空中,由卫星转发到地面的广播电视信号 ,还会受受到地形 的影响。( )(难)
12、遇到高低或者高大建筑物的遮挡时,信号传输会被阻断,或者造成重影、 “雪花”等不良收视效果。()(难) 13、广播电视的传播路径接近光线,衍射性较好。()(难) 14、广播电视所使用的频率是超过30MHz的超短波。()(难) 15、地球同步卫星就是“静止卫星”。()(难) 16、卫星测控站是通过遥测遥控技术跟踪测量控制卫星的卫星和姿态,以及调整 卫星转发器的工作状态。()(难) 17、卫星地面接收站可以是设备复杂的集体接收站,或者是个人小口径接收天 线,接收由卫星发射的电视信号。()(中) 18、节目源即提供节目的业者,不能是有卫星系统业者自行制作,只能由专业的 节目制作机构或频道业者提供,节目以视频信号或录像带、光盘等载体输送给上 行发射站。()(难) 19、电视广播卫星的核心是转发器,又称中继器。()(中) 20、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只是由上行发射站、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监测站组成的。 )(难) 三、名词解释 1、地球同步卫星:(难) 2、节目源:难) 3、卫星地面接收站:(难) 4、卫星测控站:(难) 5、上行发射站:(难) 四、简答题
12、遇到高低或者高大建筑物的遮挡时,信号传输会被阻断 ,或者造成 重影 、 “雪花”等不良收视效果。( )(难) 13、广播电视的传播路径接近光线 ,衍射性较好。( )(难) 14、广播电视所使用的频率是超过 30MHz 的超短波。( )(难) 15、地球同步卫星就是“静止卫星”。( )(难) 16、卫星测控站是通过遥测遥控技术跟踪测量控制卫星的卫星和姿态,以及调整 卫星转发器的工作状态。( )(难) 17、卫星地面接收站可以是设备复杂的集体接收站,或者是个人小口径接收天 线,接收由卫星发射的电视信号。( )(中) 18、节目源即提供节目的业者,不能是有卫星系统业者自行制作,只能由专业的 节目制作机构或频道业者提供,节目以视频信号或录像带、光盘等载体输送给上 行发射站。( )(难) 19、电视广播卫星的核心是转发器,又称中继器。( )(中) 20、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只是由上行发射站、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监测站组成的。 ( )(难) 三、名词解释 1、地球同步卫星:(难) 2、节目源:难) 3、卫星地面接收站:(难) 4、卫星测控站:(难) 5、上行发射站:(难) 四、简答题
1、电视广播卫星的特点是什么?(难) 2、电视广播卫星的核心是什么?(中) 3、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是什么?(难) 4、对外宜传的目的是什么?(难) 5、全球卫星电视的发展进程的几个显著特点是?(难) 6、全球卫星电视的影响是什么?(难) 7、整个卫星电视广播的工作系统是什么?(难) 8、全球电视卫星的接收方式有哪些?(难) 9、我国对卫星电视广播的管理及规制缓和表现在哪些方面?(难) 10、卫星监控站是怎样工作的?(难) 五、论述题 1、为什么使用卫星传输电视广播信号,只适合点对点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接 收者一般为专业机构?(难) 2、通讯卫星与电视广播卫星的不同点?(难) 3、为什么要对电视广播的波段、频道进行划分?(难)
1、电视广播卫星的特点是什么?(难) 2、电视广播卫星的核心是什么?(中) 3、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是什么?(难) 4、对外宣传的目的是什么?(难) 5、全球卫星电视的发展进程的几个显著特点是?(难) 6、全球卫星电视的影响是什么?(难) 7、整个卫星电视广播的工作系统是什么?(难) 8、全球电视卫星的接收方式有哪些?(难) 9、我国对卫星电视广播的管理及规制缓和表现在哪些方面?(难) 10、卫星监控站是怎样工作的?(难) 五、论述题 1、 为什么使用卫星传输电视广播信号,只适合点对点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接 收者一般为专业机构?(难) 2、通讯卫星与电视广播卫星的不同点?(难) 3、为什么要对电视广播的波段、频道进行划分?(难)
4、你对国际卫星使用惯例中的“先登先占”(first come,first served)有什么看 法?(中) 5、随着我国的入世,国内的传媒市场尤其是非新闻的边缘传播市场应该逐渐会 允许向民间及海外开放或者默认开放,媒体的传播结构与管理方式将可能发生哪 些变化?(难) (当然,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根本属性保持不变的前提之 上,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六、材料分析 1977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组织召开了日内瓦国际无线电行政会议(WARC), 会议对卫星电视广播信号溢波、各国直播卫星使用的频率、信道数、地面功率通 量密度,以及无线极化方向、卫星和地面站天线的波段宽度、指向误差等技术数 据,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以使所有的卫星系统和所有国遵守一个共同的技术规范。 问: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何在?有什么影响?
4、你对国际卫星使用惯例中的“先登先占”(first come ,first served)有什么看 法?(中) 5、随着我国的入世,国内的传媒市场尤其是非新闻的边缘传播市场应该逐渐会 允许向民间及海外开放或者默认开放,媒体的传播结构与管理方式将可能发生哪 些变化?(难) (当然,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根本属性保持不变的前提之 上,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六、材料分析 1977 年国际电信联盟在组织召开了日内瓦国际无线电行政会议(WARC), 会议对卫星电视广播信号溢波、各国直播卫星使用的频率、信道数、地面功率通 量密度,以及无线极化方向、卫星和地面站天线的波段宽度、指向误差等技术数 据,都做了相应的规定,以使所有的卫星系统和所有国遵守一个共同的技术规范。 问: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何在?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