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广播电视受众与受众研究 一、填空题 1、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 与■ 。(易) 2、受众不仅在一 一和 一上具有相当的主动性,也会根据自己 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视野,对媒介内容进行解读,并赋予意义。(中) 3、大众传播媒介受众的特征是: 。(易) 4、 指的是某类媒介内容产品所专门针对的特定人群。(难) 5、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 百分比,指的是 。(难) 6、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 。、 、 。(难) 7、 一是指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一项指标。(难) 8、反映电视节目内在质量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标准是指 。(难)》 9、 。是度量电视节目对观众的要求度指标,即看有多少观众会觉得该 节目会“令他们思考”。(难) 10、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中的六度量表,分别指的是 一六个等级。(难) 1、中国广播电视的受众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被看成 了 。(难) 12、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新的节目形式内容不断出现,因此节目 常常被广电从业者看成是“作品”,于是受众便成了“作品” -。(中) 13、对于传播者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的特点为: ,。(难) 14、受众的非群体化的趋势与广播频率专业化、电视多频道的竞争不断互动,人 们形象的称之为电视广播从 一向一 一的转化。(中) 15、广播电视的 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节目的目标受众的日常生活
第十五章 广播电视受众与受众研究 一、填空题 1、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 与 。(易) 2、受众不仅在 和 上具有相当的主动性,也会根据自己 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视野,对媒介内容进行解读,并赋予意义。(中) 3、大众传播媒介受众的特征是: 、 、 。(易) 4、 指的是某类媒介内容产品所专门针对的特定人群。(难) 5、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 百分比,指的是 。(难) 6、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 、 、 、 。(难) 7、 是指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一项指标。(难) 8、反映电视节目内在质量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标准是指 。(难) 9、 是度量电视节目对观众的要求度指标,即看有多少观众会觉得该 节目会“令他们思考”。(难) 10、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中的六度量表,分别指的是 六个等级。(难) 11 、 中 国 广 播 电 视 的 受 众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 分 别 被 看 成 了 、 、 。(难) 12、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新的节目形式内容不断出现,因此节目 常常被广电从业者看成是“作品”,于是受众便成了“作品” 。(中) 13、对于传播者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的特点为: 和 。(难) 14、受众的非群体化的趋势与广播频率专业化、电视多频道的竞争不断互动,人 们形象的称之为电视广播从 向 的转化。(中) 15、广播电视的 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节目的目标受众的日常生活
的作息节奏和闲暇习惯与喜好来进行节目的编排,以期最大限度的吸引目标受 众。(中) 二、判断题 1、受众大众是指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包括报刊读者、广播 听众、电视观众、互联网用户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接受者。( )(易) 2、反映电视节目内在质量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标准是视听率。( )(易) 3、普通大众都是受众。()(易) 4、视听率是指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一项指标。()(易) 5、同步访问是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之一。( )(难) 6、“要求度”是度量电视节目对观众的要求度指标,即看有多少观众会觉得该 节目会“令他们思考”。()(易) 7、目标受众是一个与广告和市场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概念,指的是某类媒介内 容产品所专门针对的特定人群。( )(易) 8、欣赏指数:即满意度指数,是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唯一一项指 标。( )(易) 9、规模的巨大程度是受众的基本特征。( )(难) 10、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是:六度量表、随机抽样、百分制。() (易) 11、受众是群体的集合体。()(易) 12、早期的受众被看成是毫无差别的个体之和,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是媒体产 品的消费市场。( )(易) 13、受众只是媒体机构的传播对象。()(中) 14、受众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也是媒体机构的传播对象。()(中) 15、“村村通”工程是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主导的,目的是力图解决广大农村包括 电视在内的信息传播的覆盖问题。( )(易) 三、名词解释
的作息节奏和闲暇习惯与喜好来进行节目的编排,以期最大限度的吸引目标受 众。(中) 二、判断题 1、受众大众是指传播媒介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包括报刊读者、广播 听众、电视观众、互联网用户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接受者。( )(易) 2、反映电视节目内在质量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标准是视听率。( )(易) 3、普通大众都是受众。( ) (易) 4、视听率是指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一项指标。( )(易) 5、同步访问是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之一。( )(难) 6、“要求度”是度量电视节目对观众的要求度指标,即看有多少观众会觉得该 节目会“令他们思考”。( )(易) 7、目标受众是一个与广告和市场营销活动密切相关的概念,指的是某类媒介内 容产品所专门针对的特定人群。( )(易) 8、欣赏指数:即满意度指数,是测量观众对电视节目喜好与评价的唯一一项指 标。( )(易) 9、规模的巨大程度是受众的基本特征。( )(难) 10、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是:六度量表、随机抽样、百分制。( ) (易) 11、受众是群体的集合体。( )(易) 12、早期的受众被看成是毫无差别的个体之和,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是媒体产 品的消费市场。( )(易) 13、受众只是媒体机构的传播对象。( )(中) 14、受众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也是媒体机构的传播对象。( )(中) 15、“村村通”工程是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主导的,目的是力图解决广大农村包括 电视在内的信息传播的覆盖问题。( )(易) 三、名词解释
1、受众:(易 2、目标受众:(易) 3、视听率:(易) 4、欣赏指数:(易) 5、“要求度”:(易) 四、简答题: 1、一般来说,受众的特征是什么?(中) 2、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是什么?(难)》 3、我国广播电视受众角色变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难) 4、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是什么?(中) 5、对于传播者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的特点是什么?(中) 五、论述题: 1、站在生产者的角度看,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受众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从普 遍意义上来看,对于受众的定义的变化有什么意义?(难) 2、如何理解传播领域内“非群体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你同意这个观点么?为
1、受众:(易) 2、目标受众:(易) 3、视听率:(易) 4、欣赏指数:(易) 5、“要求度”:(易) 四、简答题: 1、一般来说,受众的特征是什么?(中) 2、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是什么?(难) 3、我国广播电视受众角色变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难) 4、电视节目欣赏指数的测量方法是什么?(中) 5、对于传播者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的特点是什么?(中) 五、论述题: 1、站在生产者的角度看,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受众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从普 遍意义上来看,对于受众的定义的变化有什么意义?(难) 2、如何理解传播领域内“非群体化传播时代”的到来?你同意这个观点么?为
什么?(难) 六、材料分析: “和所有的大众传播蝶介组织一样,为了使内容制作生产有的放关,增强传 播的效果,广播电视结构需要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受众是谁,至少要知道它们的受 众可能是哪些人,还需要知道在每个时刻,他们的数量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分布。 也就是说,比如,在早上7点到8点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在听广播,他们和哪些 在早上9点到10点之间听广播的人有什么地方相同又有哪些地方不同?而晚上 7点到8点,看电视的又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年龄多大,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多 少,具有什么样不同的受教有程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收入又是多少?在同一 个时间段通常有如此多的电台频率和电视频道可供选择,那么究竟是哪些人选择 了某个频道或者频率,又是哪些因素对这个选择产生了影响?” 一选自泰勒和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和受众》 问: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做这么多的有关受众的研究?目的何在? 参考答策
什么?(难) 六、材料分析: “和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一样,为了使内容制作生产有的放矢,增强传 播的效果,广播电视结构需要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受众是谁,至少要知道它们的受 众可能是哪些人,还需要知道在每个时刻,他们的数量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分布。 也就是说,比如,在早上 7 点到 8 点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在听广播,他们和哪些 在早上 9 点到 10 点之间听广播的人有什么地方相同又有哪些地方不同?而晚上 7 点到 8 点,看电视的又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年龄多大,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多 少,具有什么样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收入又是多少?在同一 个时间段通常有如此多的电台频率和电视频道可供选择,那么究竟是哪些人选择 了某个频道或者频率,又是哪些因素对这个选择产生了影响?” -选自泰勒和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和受众》 问: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做这么多的有关受众的研究?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个体、群众 2、媒介渠道、内容的选择 3、规模程度大、分散性、异质性 4、目标受众 5、视听率 6、系统性回忆、同步访问、日记卡、人员测量仪 7、欣赏指数 8、欣赏指数 9、“要求度” 10、极度有趣/极度享受(100分) 非常有趣/非常享受(80分)、 颜为有趣/颇为享受(60分)、 普通(40分)、 不大有趣/不大享受(20分)、 完全不有趣/完全不享受(0分) 11、受教育者、观赏者和欣赏者、消费者 12、观赏者和欣赏者 13、不可见性、非群体化或曰碎片化 14、“广播”、“窄播” 15、节目时间表 二、判断: 1、(√) 2、(×) 3、(×) 4、() 5、(√) 6、(√)
一、填空: 1、个体 、群众 2、媒介渠道 、内容的选择 3、规模程度大 、分散性 、异质性 4、目标受众 5、视听率 6、系统性回忆 、同步访问 、日记卡 、人员测量仪 7、欣赏指数 8、欣赏指数 9、“要求度” 10、极度有趣/极度享受(100 分)、 非常有趣/非常享受(80 分)、 颇为有趣/颇为享受(60 分)、 普通(40 分)、 不大有趣/不大享受(20 分)、 完全不有趣/完全不享受(0 分) 11、受教育者 、 观赏者和欣赏者 、 消费者 12、观赏者和欣赏者 13、不可见性、非群体化或曰碎片化 14、“广播” 、 “窄播” 15、节目时间表 二、判断: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