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目的要求「了解花的组成及形态、类型。掌握雌、雄蕊的发育过程及花药和胚珠的结 构。明确开花、传粉的受精的过程和意义。了解种子的发育,果实的概念、 发育、结构及类型 重点里点是花的形态、花药的结构,果实的类型:难点是擎提各种关型可食用 果实的食用部位 点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花的组成部分及发生 理论讲授 1.花的概念、组成部分与类型 2.花芽分化 (二)雄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1.雄蕊的发育 2.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3.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图示法 4.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 (三)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1.雌蕊的发育:心皮的概念柱头的类型、花柱的 类型、子房的结构 2.胚珠的组成与发育 3.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图示法 (四)开花传粉与受精 1.开花的概念与开花期 2.传粉的概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植物对异花 传粉的适应方式,风媒花与虫媒花 3.受精: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双受精过 程及生物学意义,受精的选择作用及多精入卵,多倍体图示法 的概念。 (五)种子的发育过程 1.胚的发育: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禾本科植物胚 的发育 2.胚乳的发育:胚乳与外胚乳的概念;核型胚乳 细胞型胚乳、沼生目型胚乳。 3.种皮的发育与结构 (五)果实的发育、结构、与传播 1.果实的概念 2.果实的发育与结构:果皮,真果与假果的结构 3.果实的类型:单果及其类型,聚合果及其类型,理论讲授 复果 4.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 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举例法 11
11 名 称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目的要求 了解花的组成及形态、类型。掌握雌、雄蕊的发育过程及花药和胚珠的结 构。明确开花、传粉的受精的过程和意义。了解种子的发育,果实的概念、 发育、结构及类型。 重 点 难 点 重点是花的形态、花药的结构、果实的类型。难点是掌握各种类型可食用 果实的食用部位。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6 学时 (一)花的组成部分及发生 1.花的概念、组成部分与类型 2.花芽分化 (二)雄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1.雄蕊的发育 2.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3.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4.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 (三)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 1.雌蕊的发育:心皮的概念 柱头的类型、花柱的 类型、子房的结构 2.胚珠的组成与发育 3.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四)开花 传粉与受精 1.开花的概念与开花期 2.传粉的概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植物对异花 传粉的适应方式,风媒花与虫媒花 3.受精: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双受精过 程及生物学意义,受精的选择作用及多精入卵,多倍体 的概念。 (五)种子的发育过程 1.胚的发育: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禾本科植物胚 的发育 2.胚乳的发育:胚乳与外胚乳的概念;核型胚乳、 细胞型胚乳、沼生目型胚乳。 3.种皮的发育与结构 (五) 果实的发育、结构、与传播 1. 果实的概念 2. 果实的发育与结构:果皮,真果与假果的结构 3. 果实的类型:单果及其类型,聚合果及其类型, 复果 4. 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 5.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理论讲授 图示法 图示法 图示法 图示法 图示法 理论讲授 举例法
名称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 使用 难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植物分类采用的各级单位界门纲目 科属种。 2学时 、植物分类的方法 举例法 植物的命名法则及林奈的双名法及其意义。 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启发式教学
12 名 称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则及植物检索表的 使用。 重 点 难 点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2 学时 一、植物分类采用的各级单位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及林奈的双名法及其意义。 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举例法 举例法 启发式教学
名称第九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目的了解植物界主要门的特征及代表植物。掌握世代交替。明确植物界进化的 要求基本规律 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择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 难点 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2学时 、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的特征及原核生物 (一)藻类 举例法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二)菌类 菌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三)地衣门 介绍地衣的特征、类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 地位 、高等植物 启发式教学 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植物的起源及其对陆 地生活的适应。 (一)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了地钱、葫 芦藓的形态特征,及藓纲中的有关植物的经 济意义。 多媒体课件 (二)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以水龙骨生活史 为例说明世代交替,经济意义 种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 在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常用的两套对应名词:讲述棵/举例法 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分纲、代表植物,以及 各门的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特点
13 名 称 第九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目 的 要 求 了解植物界主要门的特征及代表植物。掌握世代交替。明确植物界进化的 基本规律。 重 点 难 点 重点突出讲述高等植物,选择少数典型代表,讲述其生活史。难点在于搞 清楚世代交替的概念与高等植物各门世代交替的特点。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2 学时 一、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的特征及原核生物。 (一) 藻类 藻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二) 菌类 菌类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三) 地衣门 介绍地衣的特征、类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 地位。 二、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植物的起源及其对陆 地生活的适应。 (一) 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了地钱、葫 芦藓的形态特征,及藓纲中的有关植物的经 济意义。 (二) 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以水龙骨生活史 为例说明世代交替,经济意义。 种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列举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 在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上常用的两套对应名词;讲述裸 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的特征,分纲、代表植物,以及 各门的生活史和世代交替特点。 举例法 启发式教学 多媒体课件 举例法
名称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了解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及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 重点讲授在系统进化上的比较重要的和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主要科的 特征。 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8学时 、茎的性质:木本,草本 2、茎的生长习性:直立茎,平卧茎,匍匐茎,攀援茎,图示法 缠绕茎 、茎的形态:叶片,叶尖,叶缘,叶基,叶裂,脉序 等 多媒体 2、单叶与复叶 (三)花与花序 1、花序类型: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鞣荑 花序,圆锥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启发式教学 有限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单歧聚伞花 序,多歧聚伞花序 2、花冠类型及其在花芽中排列方式 3、雄蕊的类型 4、雌蕊的类型 5、胚珠类型 6、花程式与花图式 举例法 (四)果实 1、单果:肉质果,干果 2、聚合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 3、复果(聚花果)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一)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1、木兰科( Magnoliaceae) 2、毛茛科 Ranunculaceae) 3、十字花科( Cruciferae) 4、藜科( Chenopodiaceae) 5、葫芦科( Cucurbitaceae) 6、蔷薇科( Rosaceae) 多媒体 豆科( Leguminosae) 8、杨柳科( Salicaceae
14 名 称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目 的 要 求 了解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及主要科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植物。 重 点 难 点 重点讲授在系统进化上的比较重要的和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主要科的 特征。 时 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8 学时 一、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一) 茎 1、茎的性质:木本,草本 2、茎的生长习性:直立茎,平卧茎,匍匐茎,攀援茎, 缠绕茎 (二) 叶 1、茎的形态:叶片,叶尖,叶缘,叶基,叶裂,脉序 等 2、单叶与复叶 (三) 花与花序 1、花序类型: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鞣荑 花序,圆锥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有限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单歧聚伞花 序,多歧聚伞花序 2、花冠类型及其在花芽中排列方式 3、雄蕊的类型 4、雌蕊的类型 5、胚珠类型 6、花程式与花图式 (四) 果实 1、单果:肉质果,干果 2、聚合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 3、复果(聚花果) 二、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一) 双子叶植物纲(Bicotyledoneae) 1、木兰科(Magnoliaceae) 2、毛茛科 Ranunculaceae) 3、十字花科(Cruciferae) 4、藜 科(Chenopodiaceae) 5、葫芦科(Cuaurbitaceae) 6、蔷薇科(Rosaceae) 7、豆 科(Leguminosae) 8、杨柳科(Salicaeae) 图示法 多媒体 启发式教学 举例法 多媒体
9、芸香科( Rutaceae) 10、伞形科( Unbertliferae 菊科 12、茄科( Solanaceae) 13、唇形科( Labiatae) 二)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14、百合科( Liliaceae 15、禾本科( Gramineae) 四、教学内容: 课目一:细胞基本结构 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 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 (二)生物界的划分 1.二界系统: 2.三界系统 3.四界系统 4.五界系统 5.六界系统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 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合作用: 矿化作用: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碳循环 2、氮循环 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分钟) 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 种关系的科学 分支科学: 1、植物形态学: 2、植物分类学: 3、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
15 9、芸香科(Rutaceae) 10、 伞形科(Unbertliferae) 11、 菊 科(Compositae) 12、 茄科(Solanaceae) 13、 唇形科(Labiatae) (二) 单子叶植物纲(Momocotyledomeae) 14、 百合科(Liliaceae) 15、 禾本科(Gramineae) 四、教学内容: 课目一: 细胞基本结构 2 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难点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的比较,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多样性 (10 分钟) 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 (二)生物界的划分 1.二界系统: 2. 三界系统: 3. 四界系统: 4. 五界系统: 5. 六界系统: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 分钟) 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合作用: 矿化作用: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碳循环 2、氮循环 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20 分钟) 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 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 1、植物形态学: 2、植物分类学: 3、植物生理学: 4、植物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