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 Chondr ichthys) 硬骨鱼纲(0 osteichthyes) 3.水中运动器官一鳍 31分类 3.1.1按结构:可分为骨质鳍条也叫鳞质鳍条(1 epidote i chi a)和角 质鳍条两类。 软骨鱼的,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由角质鳍条支持。角质鳍条 硬骨鱼的鳍由骨质鳍条支持,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联。骨质鳍条也 叫鳞质鳍条(1 epidote ich i a),系由鳞片衍生而成。骨质鳍条分鳍 棘和软条两种类型。 鳍棘 种由鳍条变形来的既不分支也不分节的硬棘,为高等 鱼类所具有 钦条:柔软而有节,其远端分支(叫分支鳍条)或不分支(叫不分支 鳍条),均由左右两半合并而成。不分支鳍条常是最前面的几根。 在鲤形目中有些种类,例如鲤鱼,其背鳍与臀鳍前方的硬棘,仍保留有分节 和左右两列合并的痕迹,称为假棘,系软条钙化后的变形物,不是真正 的棘,因为真正的棘始终为单一的结构而无法分开
第十七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3.水中运动器官—鳍 3.1分类 3.1.1按结构:可分为骨质鳍条也叫鳞质鳍条(1epidotrichia)和角 质鳍条两类。 软骨鱼的鳍,外面都覆盖有皮肤,内面由角质鳍条支持。角质鳍条 为一种纤维状的角质物,细长而不分节。 硬骨鱼的鳍由骨质鳍条支持,鳍条间以薄的鳍膜相联。骨质鳍条也 叫鳞质鳍条(1epidotrichia),系由鳞片衍生而成。骨质鳍条分鳍 棘和软条两种类型。 鳍棘:是一种由鳍条变形来的既不分支也不分节的硬棘,为高等 鱼类所具有。 软条:柔软而有节,其远端分支(叫分支鳍条)或不分支(叫不分支 鳍条),均由左右两半合并而成。不分支鳍条常是最前面的几根。 在鲤形目中有些种类,例如鲤鱼,其背鳍与臀鳍前方的硬棘,仍保留有分节 和左右两列合并的痕迹,称为假棘,系软条钙化后的变形物,不是真正 的棘,因为真正的棘始终为单一的结构而无法分开
第十七章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 Chondr ichthys) 硬骨鱼纲(0 osteichthyes) 31.2按着生位置及功能 奇鳍( unparied fin),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 鳍( dor sa fin)、臀鳍( ana fir)、尾鳍 (caudal fin) 偶鳍( paired fin),为成对的鳍:包括胸 ( pectoral fin)、腹鳍( pel vic fin) 硬骨鱼的偶鳍呈垂直位,而软骨鱼的偶鳍呈 水平位 32偶鳍的位置和作用 3.2.1胸鳍:
第十七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3.1.2按着生位置及功能 奇鳍(unparied fin),为不成对的鳍:包括背 鳍 (dorsal fin) 、 臀 鳍 (anal fin) 、 尾 鳍 (caudal fin)。 偶鳍(paired fin),为成对的鳍: 包括胸鳍 (pectoral fin)、腹鳍(pelvic fin)。 硬骨鱼的偶鳍呈垂直位,而软骨鱼的偶鳍呈 水平位。 3.2偶鳍的位置和作用 3.2.1胸鳍:
第十七章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 Chondr ichthys) 硬骨鱼纲(0 osteichthyes) ■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前肢,着生于鳃盖后缘的胸部 除有高低变化外,位置一般比较恒定。 基本功能为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 软骨鱼类中的鲨鱼,其胸鳍与体轴成水平排列,起着 重要的平衡作用。虹与鳐类的胸鳍特别扩大并与躯体 结合形成体盘,因而成为主要的运动工具。 ■硬骨鱼类的胸鳍较小,且与体轴成垂直排列。当鱼类 停止前进时,胸鳍用于控制鱼体的平衡;缓慢地游动 时,主要由胸鳍起着船桨的拔水作用;高速行进时, 胸鳍紧贴鱼体,胸鳍举起则可减速和制动;当胸鳍· 侧紧贴鱼体,一侧举起,则鱼体朝举起的一侧拐弯
第十七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 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前肢,着生于鳃盖后缘的胸部 ◼ 除有高低变化外,位置一般比较恒定。 ◼ 基本功能为运动、平衡和掌握运动方向。 ◼ 软骨鱼类中的鲨鱼,其胸鳍与体轴成水平排列,起着 重要的平衡作用。虹与鳐类的胸鳍特别扩大并与躯体 结合形成体盘,因而成为主要的运动工具。 ◼ 硬骨鱼类的胸鳍较小,且与体轴成垂直排列。当鱼类 停止前进时,胸鳍用于控制鱼体的平衡;缓慢地游动 时,主要由胸鳍起着船桨的拨水作用;高速行进时, 胸鳍紧贴鱼体,胸鳍举起则可减速和制动;当胸鳍一 侧紧贴鱼体,一侧举起,则鱼体朝举起的一侧拐弯
第十七章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 Chondr ichthys) 硬骨鱼纲(0 osteichthyes) 3.2.2腹鳍 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后肢,其作用不及胸鳍大,主要协助背 鳍、臀鳍维持鱼体的平衡,并有辅助鱼体升降和拐弯功能。腹鳍 着生的位置,各种鱼类并不相同,一般软骨鱼类的腹鳍位于泄殖 孔的两侧,形状与胸鳍相似而稍小。硬骨鱼的腹鳍位置变化很大, 有以下三种: 腹鳍腹位:位于躯干腹侧的腹部的,如鲤、鲇、鲱、鲑等一些较 原始的种类 腹鳍胸位:位于胸鳍前方鳃盖之后的胸部的,如鲈、鲷、鲽和黄鱼 等 腹鳍喉位:位于两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鲥科、腾科的鱼类 腹鳍胸位和喉位都是鱼类的高级特征,因此这种位置上的不同, 在鱼类分类和演化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十七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3.2.2腹鳍: 相当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后肢,其作用不及胸鳍大,主要协助背 鳍、臀鳍维持鱼体的平衡,并有辅助鱼体升降和拐弯功能。腹鳍 着生的位置,各种鱼类并不相同,一般软骨鱼类的腹鳍位于泄殖 孔的两侧,形状与胸鳍相似而稍小。硬骨鱼的腹鳍位置变化很大, 有以下三种: 腹鳍腹位:位于躯干腹侧的腹部的,如鲤、鲇、鲱、鲑等一些较 原始的种类。 腹鳍胸位:位于胸鳍前方鳃盖之后的胸部的,如鲈、鲷、鲽和黄鱼 等。 腹鳍喉位:位于两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鲥科、腾科的鱼类。 腹鳍胸位和喉位都是鱼类的高级特征,因此这种位置上的不同, 在鱼类分类和演化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十七章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 Chondr ichthys) 硬骨鱼纲(0 osteichthyes) 3.3鳍式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叫鳍式,在鱼类分类学上 使用最为普遍。 般记载方式是取用各鳍的拉丁名第一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如 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 “C3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 软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棘与软条相连 时用“-”表示,分离时以“,”隔开。例如: 鲤鱼:D.|||-V-17-22;A.56;P 5-16;V.|89 鲈鱼:D.Ⅹ 1-13;A.H11-7-8;P.15-18 V 5 以上两个鳍式表明:鲤鱼一个背鳍,3至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 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 腹鳍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鲈鱼则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由12根 硬棘组成,无软条,第二背鳍包含1根硬棘和13根软条
第十七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3.3鳍式 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叫鳍式,在鱼类分类学上 使用最为普遍。 一般记载方式是取用各鳍的拉丁名第一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如 “D”代表背鳍, “A”代表臀鳍, “V”代表腹鳍, “P”代表胸鳍, “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 软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一”表示,棘与软条相连 时用“一”表示,分离时以“ , ”隔开。例如: 鲤鱼:D.I I I—IV—17—22 ;A.III—5—6;P.I— 15一16;V. I I—8—9 鲈鱼:D.X I I ,I—13;A.III—7—8;P.15一18; V.I一5 以上两个鳍式表明:鲤鱼一个背鳍,3至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 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 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鲈鱼则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由12根 硬棘组成,无软条,第二背鳍包含1根硬棘和13根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