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为:在20℃时按下述方式排空后所流出纯水的体积,单位为cm3。 ()使用前用铬酸洗液将其洗干净,使其内壁及下端的外壁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用待取 溶液涮洗3次 (2)移取溶液的正确操作姿势见,移液管插入烧杯内液面以下1~2m深度,左手拿吸耳球 排空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管口上,然后借助吸力使液面慢慢上升,管中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 时,迅速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左手持烧杯并使其倾斜30°,将移液管流液口靠到烧杯的 内壁,稍松食指并用拇指及中指捻转管身,使液面缓缓下降,直到调定零点,使溶液不再流 出。将移液管 入准备黄 收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流液口接触倾斜的器 ,松开食指 液自由地沿壁流下,再等待15S,拿出移液管。吸量管的全称是分度吸量管,是带有分度线 的量出式玻璃量器,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有以下几种规格: ()完全流出式有两种形式,零点刻度在上,如,及零点刻度在下,如。(2)不完全流出 式零点刻度在上面。 )规定等待时间式 零点刻度在上面,如使用过程中液面降至流液口处后,要等待155 再从受液容器中移走吸量管 (4)吹出式有零点在上和零点在下两种,均为完全流出式。使用过程中液面降至流液口并 静止时,应贿即将最后一滴残留的溶液一次吹出。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标有“快”的吸量管,与吹出式吸量管相似 3.滴定管 商定管分具塞和无塞两种(即习惯称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可放出不同定量滴 定液体的玻璃量器,实验室常用的有10.00cm、25.00cm、50.00cm等容量规格的滴定管。具 塞普通滴定管的外形,它不能长时间盛放碱性溶液(避免腐蚀磨口和活塞),所以惯称为酸式 滴定管。它可以盛放非碱性的各种溶液。无塞普通滴定管的外形如图1-12(b)所示,由于它 可盛放碱性溶液,故通常称为碱式滴定管。管身与下端的细管之间用乳胶管连接,胶管内成 粒玻璃珠,用手指捏挤玻璃珠周围的橡皮时会形成 溶液即可流出,并可控制 速如玻璃珠的大小要适当,过小会漏液或使用时上下滑动,过大则在放液时手指吃力,操作 不方便。碱式滴定管不宜盛放对乳胶管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如KMO4、AgNO等溶液。 滴定管 1)滴定管的使用 ①洗涤: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通常滴定管可用自来水或管刷蘸肥皂水或洗涤剂洗 刷(避免使用去污粉),而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蒸馏水润洗:有油污的滴定管要用铬酸洗液 洗涤。 ②涂凡士林:酸式滴定管洗净后,玻离活寒处要涂凡土林(起密封和润滑作用)。涂凡士林的 方法是:将管内的水倒掉,平放在台上,抽出活塞,用滤纸将活塞和活塞套内的水吸干,再 换滤纸反复擦拭干净。将活塞上均匀地涂上薄薄一层凡士林涂量不能多),将活塞插入活塞 套 旋转活塞几次直至活塞与塞惜接触部位呈透明状态 否则,应重新处理。为避免活塞 碰松动脱落,涂凡士林后的滴定管应在活塞末端套上小橡皮圈。 ③检漏:检查密合性,管内充水至最高标线,垂直挂在滴定台上,10min后观察活塞边缘及 管口是否渗水:转动活塞,再观察一次,直至不漏水为准 ④装入操作溶液:滴定前用操作溶液(滴定液)洗涤三次后,将操作溶液(滴定液) 装入滴定管,排出管内空气,并调定零点。 滴定管排气法 (2)滴定操作(读数)时注意事项 ①滴定管要垂直,操作者要坐正或站正,视线与零线或弯液面(滴定读数时)在同一水平。 ②为了使弯液面下边缘更清晰,调零和读数时可在液面后衬一纸板
义为:在 20℃时按下述方式排空后所流出纯水的体积,单位为 cm3。 (1) 使用前用铬酸洗液将其洗干净,使其内壁及下端的外壁不挂水珠。移取溶液前,用待取 溶液涮洗 3 次。 (2) 移取溶液的正确操作姿势见,移液管插入烧杯内液面以下 1~2cm 深度,左手拿吸耳球, 排空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管口上,然后借助吸力使液面慢慢上升,管中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 时,迅速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左手持烧杯并使其倾斜 30°,将移液管流液口靠到烧杯的 内壁,稍松食指并用拇指及中指捻转管身,使液面缓缓下降,直到调定零点,使溶液不再流 出。将移液管插入准备接收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流液口接触倾斜的器壁,松开食指,使溶 液自由地沿壁流下,再等待 15s,拿出移液管。吸量管的全称是分度吸量管,是带有分度线 的量出式玻璃量器,用于移取非固定量的溶液。有以下几种规格: (1) 完全流出式 有两种形式,零点刻度在上,如,及零点刻度在下,如。 (2) 不完全流出 式 零点刻度在上面。 (3) 规定等待时间式 零点刻度在上面,如使用过程中液面降至流液口处后,要等待 15s, 再从受液容器中移走吸量管。 (4) 吹出式 有零点在上和零点在下两种,均为完全流出式。使用过程中液面降至流液口并 静止时,应随即将最后一滴残留的溶液一次吹出。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标有“快”的吸量管,与吹出式吸量管相似。 3. 滴定管 滴定管分具塞和无塞两种(即习惯称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可放出不同定量滴 定液体的玻璃量器,实验室常用的有 10.00cm3、25.00cm3、50.00cm3 等容量规格的滴定管。具 塞普通滴定管的外形,它不能长时间盛放碱性溶液(避免腐蚀磨口和活塞),所以惯称为酸式 滴定管。它可以盛放非碱性的各种溶液。无塞普通滴定管的外形如图 1-12(b)所示,由于它 可盛放碱性溶液,故通常称为碱式滴定管。管身与下端的细管之间用乳胶管连接,胶管内放 一粒玻璃珠,用手指捏挤玻璃珠周围的橡皮时会形成一条狭缝,溶液即可流出,并可控制流 速如玻璃珠的大小要适当,过小会漏液或使用时上下滑动,过大则在放液时手指吃力,操作 不方便。碱式滴定管不宜盛放对乳胶管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如 KMnO4、AgNO3 等溶液。 滴定管 (1) 滴定管的使用 ①洗涤: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通常滴定管可用自来水或管刷蘸肥皂水或洗涤剂洗 刷(避免使用去污粉),而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蒸馏水润洗;有油污的滴定管要用铬酸洗液 洗涤。 ②涂凡士林:酸式滴定管洗净后,玻璃活塞处要涂凡士林(起密封和润滑作用)。涂凡士林的 方法是:将管内的水倒掉,平放在台上,抽出活塞,用滤纸将活塞和活塞套内的水吸干,再 换滤纸反复擦拭干净。将活塞上均匀地涂上薄薄一层凡士林(涂量不能多),将活塞插入活塞 套内,旋转活塞几次直至活塞与塞槽接触部位呈透明状态,否则,应重新处理。为避免活塞 被碰松动脱落,涂凡士林后的滴定管应在活塞末端套上小橡皮圈。 ③检漏:检查密合性,管内充水至最高标线,垂直挂在滴定台上,10min 后观察活塞边缘及 管口是否渗水;转动活塞,再观察一次,直至不漏水为准。 ④装入操作溶液:滴定前用操作溶液(滴定液)洗涤三次后,将操作溶液(滴定液) 装入滴定管,排出管内空气,并调定零点。 滴定管排气法 (2) 滴定操作(读数)时注意事项 ①滴定管要垂直,操作者要坐正或站正,视线与零线或弯液面(滴定读数时)在同一水平。 ②为了使弯液面下边缘更清晰,调零和读数时可在液面后衬一纸板
③深色溶液的弯液面不清晰时,应观察液面的上边缘:在光线较暗处读数时可用白纸板作后 ③使用碱式滴定管时,把好捏胶管的位置。位置偏上,调定零点后手指一松开,液面就 降至零线以下;位置偏下,手一松开,尖嘴(流液口)内就会吸人空气,这两种情况都直接量 响滴定结果。滴定读数时,若发现尖嘴内有气泡必须小心排除。 ⑤握塞方式及操作,通常滴定在锥形瓶中进行,右手持瓶,使瓶内溶液不断旋转:对溴酸钾 法、碘量法等需在碘量瓶中进行反应和滴定。碘量瓶是带有磨口塞和水槽的锥形瓶,喇叭形 中加入纯水便形成水封 可防 瓶中溶液反应生成的气 定时间后,打开瓶塞 水即流下并可冲洗瓶 塞和瓶壁 接着进行滴定。无 哪种滴定管,都要掌握好加液速度(连续滴加、逐滴滴加、半滴滴加),终点前,用蒸馏水洲 洗瓶壁,再继续滴至终点。 ⑥实验完毕后,滴定溶液不宜长时间放在滴定管中,应将管中的溶液倒掉,用水洗净后再装 满纯水挂在滴定台上 4.容量瓶 容量瓶的主要用途是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或定量地稀释溶液。形状是细颈梨形平底玻 璃瓶,由无色或棕色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颈上有一标线。容量瓶均为量入 式,其容量定义为:在20℃时,充满至标线所容纳水的体积,以cm3。 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检查瓶口是香漏水 (②)将固体物质(基准试剂或被测样品)配成溶液时,先在烧杯中将固体物质全部溶解后,再 转移至容量瓶中。转移时要使溶液沿玻棒缓缓流人瓶中,烧杯中的溶液倒尽后,烧杯不要马 上离开玻棒,而应在烧杯扶正的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提1~2cm,随后烧杯离开玻棒(这样可避 免烧杯与玻棒之间的一滴溶液流到烧杯外面),然后用少量水(或其他溶剂涮洗3一4次,每 次都用洗瓶或滴管冲洗杯壁及玻棒,按同样的方法转入瓶中。当溶液达2/3容量时,可将 容量瓶沿水平方向摆 动几周以使溶液初步混合。再加水至标线以下约lcm处,等待1mn方 右,最后用洗瓶(或滴管)沿壁缓缓加水至标线。盖紧瓶塞,左手捏住瓶颈上瑞,食指压住瓶 塞,右手三指托住瓶底,将容量瓶颠倒15次以上,并且在倒置状态时水平摇动几周。 3)对容量瓶材料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不可在容量瓶中久贮,配好以后应 转移到其他容器中存放」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1.洗涤要求和洗涤方法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很多,一般米说,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程度来选 择方法。附者在仪器上的污物既有可溶性物质,也有尘土、不溶物及有机油污等,可分别采 用下列方法洗涤。 用毛选用毛刷蓝水剧洗仪器,可以去掉仪器上附者的尘土、可溶性物质和易脱蓝公 (2)用去污粉(肥皂、合成洗涤剂)洗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土、细砂等混合而成 的。将要洗的容器先用水湿润(需用少量水),然后撒人少量去污粉,再用毛刷擦洗。它是利 用碳酸钠的碱性具有强的去污能力,细砂的摩擦作用,白土的吸附作用,增加了对仪器的清 洗效果。仪器内外壁经擦洗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去去污粉颗粒,然后用蒸馏水洗三次,去 自来少中带来的钙、镁、铁 氯等离子。每次蒸馏水的用量要 注意节约 用水(采取“少 量多次”的原则)。 (3)用铬酸洗液洗铬酸洗液是由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制而成的(通常将25gK,C0,置于烧 杯中,加50cm水溶解,然后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450cm浓硫酸),呈深红褐色,具有
③深色溶液的弯液面不清晰时,应观察液面的上边缘;在光线较暗处读数时可用白纸板作后 衬。 ④使用碱式滴定管时,把握好捏胶管的位置。位置偏上,调定零点后手指一松开,液面就会 降至零线以下;位置偏下,手一松开,尖嘴(流液口)内就会吸人空气,这两种情况都直接影 响滴定结果。滴定读数时,若发现尖嘴内有气泡必须小心排除。 ⑤握塞方式及操作,通常滴定在锥形瓶中进行,右手持瓶,使瓶内溶液不断旋转;对溴酸钾 法、碘量法等需在碘量瓶中进行反应和滴定。碘量瓶是带有磨口塞和水槽的锥形瓶,喇叭形 瓶口与瓶塞柄之间形成一圈水槽,槽中加入纯水便形成水封,可防止瓶中溶液反应生成的气 体遗失。反应一定时间后,打开瓶塞,水即流下并可冲洗瓶塞和瓶壁,接着进行滴定。无论 哪种滴定管,都要掌握好加液速度(连续滴加、逐滴滴加、半滴滴加),终点前,用蒸馏水冲 洗瓶壁,再继续滴至终点。 ⑥实验完毕后,滴定溶液不宜长时间放在滴定管中,应将管中的溶液倒掉,用水洗净后再装 满纯水挂在滴定台上。 4. 容量瓶 容量瓶的主要用途是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或定量地稀释溶液。形状是细颈梨形平底玻 璃瓶,由无色或棕色玻璃制成,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颈上有一标线。容量瓶均为量入 式,其容量定义为:在 20℃时,充满至标线所容纳水的体积,以 cm3。 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瓶口是否漏水。 (2) 将固体物质(基准试剂或被测样品)配成溶液时,先在烧杯中将固体物质全部溶解后,再 转移至容量瓶中。转移时要使溶液沿玻棒缓缓流人瓶中,烧杯中的溶液倒尽后,烧杯不要马 上离开玻棒,而应在烧杯扶正的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提 1~2cm,随后烧杯离开玻棒(这样可避 免烧杯与玻棒之间的一滴溶液流到烧杯外面),然后用少量水(或其他溶剂)涮洗 3~4 次,每 次都用洗瓶或滴管冲洗杯壁及玻棒,按同样的方法转入瓶中。当溶液达 2/3 容量时,可将 容量瓶沿水平方向摆动几周以使溶液初步混合。再加水至标线以下约 1cm 处,等待 1min 左 右,最后用洗瓶(或滴管)沿壁缓缓加水至标线。盖紧瓶塞,左手捏住瓶颈上端,食指压住瓶 塞,右手三指托住瓶底,将容量瓶颠倒 15 次以上,并且在倒置状态时水平摇动几周。 (3) 对容量瓶材料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不可在容量瓶中久贮,配好以后应 转移到其他容器中存放。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1. 洗涤要求和洗涤方法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很多,一般来说,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程度来选 择方法。附着在仪器上的污物既有可溶性物质,也有尘土、不溶物及有机油污等,可分别采 用下列方法洗涤。 (1) 用毛刷洗 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可以去掉仪器上附着的尘土、可溶性物质和易脱落的 不溶性杂质。 (2) 用去污粉(肥皂、合成洗涤剂)洗 去污粉是由碳酸钠、白土、细砂等混合而成 的。将要洗的容器先用水湿润(需用少量水),然后撒人少量去污粉,再用毛刷擦洗。它是利 用碳酸钠的碱性具有强的去污能力,细砂的摩擦作用,白土的吸附作用,增加了对仪器的清 洗效果。仪器内外壁经擦洗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去去污粉颗粒,然后用蒸馏水洗三次,去掉 自来少中带来的钙、镁、铁、氯等离子。每次蒸馏水的用量要少些,注意节约用水(采取“少 量多次”的原则)。 (3) 用铬酸洗液洗 铬酸洗液是由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制而成的(通常将 25gK2Cr2O7 置于烧 杯中,加 50cm3 水溶解,然后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 450cm3 浓硫酸),呈深红褐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