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字起于结绳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 治,万民以察。(《周易·系辞传》〕孔颖达 疏引郑玄注:“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 绳。”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第十八章) °昔者…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2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胺箧》)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鲧,饰 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蹺迒之迹,知 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 字·叙》)
2、文字起于结绳说 •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 治,万民以察。(《周易·系辞传》)孔颖达 疏引郑玄注:“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 绳。” •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第十八章) • 昔者……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緐,饰 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 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 字·叙》)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 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 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 ·金文里的“十”、“二十”、“三十” 金文“賣” 金文“媵
•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 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 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 • 金文里的“十” 、 “二十” 、 “三十” • 金文“賣” • 金文“媵
到新中国成立前,结绳记事这种直老的习俗我 西南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仍在使用。 独龙族远行,借结绳计算日子,每行一天,打 结。若朋友约定几天后相见,亦可先在一根绳子 打几个结。每过一天解开一个结,结子解完即知 相会之期到。 覆驗/蒡森柔吉增多堯根麻绳.,田价多 广西瑶族在“计算”道理时在绳子上打结,双方 的“瑶头”说出一条道理即打一个结,最后看谁的
•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结绳记事这种古老的习俗我 国西南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仍在使用。 • 独龙族远行,借结绳计算日子,每行一天,打一 个结。若朋友约定几天后相见,亦可先在一根绳子 上打几个结。每过一天解开一个结,结子解完即知 相会之期已到。 • 云南哈尼族在买卖土地时各持一根麻绳,田价多 少钱就打多少个结,日后用为凭证。 • 广西瑶族在“计算”道理时在绳子上打结,双方 的“瑶头”说出一条道理即打一个结,最后看谁的 结多,即表示谁的道理多
“我们那里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 紧要事,怕得忘记时,也常常说:‘裤带 上打一个结!”(鲁迅《且介亭杂 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 “我们那里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 紧要事,怕得忘记时,也常常说:‘裤带 上打一个结!’”(鲁迅《且介亭杂 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我们认为,结绳只是帮助记忆,或者作为表示 某种简单事物的标记,它本身不能用来交流思 想和表达感情,所以如果说文字直接来源于结 绳是不科学的。但是不能如有些人所说这两者 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结绳本身虽然不能变为文 字,但是结绳所用的方法,如以结的大小来代 表大数小数或大事小事,却成为后来造字常用 的方法:如原始文字常以人形大小,分别代表 本族和异族、大人和小孩或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应该受到结绳记事的影响
• 我们认为,结绳只是帮助记忆,或者作为表示 某种简单事物的标记,它本身不能用来交流思 想和表达感情,所以如果说文字直接来源于结 绳是不科学的。但是不能如有些人所说这两者 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结绳本身虽然不能变为文 字,但是结绳所用的方法,如以结的大小来代 表大数小数或大事小事,却成为后来造字常用 的方法:如原始文字常以人形大小,分别代表 本族和异族、大人和小孩或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应该受到结绳记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