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人才快讯 2012年07月第三期(总第3期) ※※※※※※※※※※※※※※※※※※※※※※※※※※※※※ 本期目录 ◆国家政策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2012中国海创周以签约23.3亿元圆满落幕 中科院通过“千人计划”3年引进25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高校动态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一: In situ self- assembly of highly potent, biodegradable, radionuc lide seeds for brachy thera py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二:High- field functiona 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optical controls in non-human primate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三: Ultra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microbeam for biomedical applicat ions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四: Minimally Invasive Precisio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Surgery 东南大学学术报告一:周捷博士学术报告 东南大学学术报告二:郑杰教授学术报告 东南大学学术报告三:密歇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徐蓁博士学术报告 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囯际评审答辩会顺利举行 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际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联席会议顺利召开 高分辨3DX射线成像技术应用研讨会在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召开 上海交通大学-哥德堡大学“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双边研讨会召开 2012年《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暑期课程顺利举办 ◆兄弟院所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行业信息 深圳迈瑞控股武汉德骼拜尔公司 迈瑞PICC02一枝独秀,夺目第六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人才快讯 2012 年 07 月 第三期(总第 3 期) ※※※※※※※※※※※※※※※※※※※※※※※※※※※※※ 本 期 目 录 ┄┄┄┄┄┄┄┄┄┄┄┄┄┄┄┄┄┄┄┄┄┄┄┄┄┄┄┄┄ 国家政策 z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z 2012 中国海创周以签约 23.3 亿元圆满落幕 z 中科院通过“千人计划”3 年引进 250 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高校动态 z 清 华 大 学 学 术 报 告 一 :In situ self-assembly of highly potent, biodegradable, radionuclide seeds for brachytherapy z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二:High-fiel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optical controls in non-human primate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z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三:Ultra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microbeam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z 清华大学学术报告四:Minimally Invasive Precisio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Surgery z 东南大学学术报告一:周捷博士学术报告 z 东南大学学术报告二:郑杰教授学术报告 z 东南大学学术报告三:密歇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徐蓁博士学术报告 z 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答辩会顺利举行 z 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国际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联席会议顺利召开 z 高分辨 3D X 射线成像技术应用研讨会在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召开 z 上海交通大学-哥德堡大学“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双边研讨会召开 z 2012 年《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暑期课程顺利举办 兄弟院所 z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行业信息 z 深圳迈瑞控股武汉德骼拜尔公司 z 迈瑞 PICCO2 一枝独秀,夺目第六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年第三期 迈瑞荣获“中国最佳全球品牌奖′ ◆地方引才 ●苏州工业园区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 国家政策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新华网2012-06-12 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笫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 话。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 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 强调,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 略杋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 创新驱动的轨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技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胡锦涛指出,2010年6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笫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 十次院士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把増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两院作为科学技 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胡锦涛强调,当今世界,科技竟争在综合国力竟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内需为导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 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形势和任务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岀了新的更髙的要求,也 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胡锦涛就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两院院士提出6点希望: 笫一,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 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 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 创新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笫二,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 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 年第三期 2 z 迈瑞荣获“中国最佳全球品牌奖” 地方引才 z 苏州工业园区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 国家政策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新华网 2012-06-12 6 月 11 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 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 11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 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 强调,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 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 创新驱动的轨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 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技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胡锦涛指出,2010 年 6 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 十次院士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两院作为科学技 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胡锦涛强调,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内需为导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 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形势和任务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 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胡锦涛就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两院院士提出 6 点希望: 第一,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 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 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 创新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二,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 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年第三期 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更加积极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 战场 笫三,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 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 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弘扬 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 笫四,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杋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 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 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岀问题,积极探索符合规律的新机 制新模式 笫五,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为本。 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大力提携青年人才,真诚尊重人、细致关心人 充分信任人,营造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 笫六,坚持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两院要发挥囯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緊緊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挑 战、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前瞻新科技革命 方向,善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我国科技工作提 升创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凝炼前沿方向 胡锦涛最后强调,院士称号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 风尚和学术风气产生很大影响。希望两院院士牢固树立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理 念,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 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为加快建设囯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而 努力奋斗。 出席大会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 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韩启徳、李建国、严隽琪、桑国卫、马凯、戴 秉国、杜青林、白立忱、张梅颖、万钢、王志珍和宋健、徐匡迪,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 廖锡龙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致开幕词 1200多位两院院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 2012中国海创周以签约23.3亿元圆满落幕 来源:千人计划网2012-06-29 “2012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的主体活动已于6月27日至29日圆满完成。本届 海创周继续秉承“海纳荚才·创业中国”这一主题,进一步凸显“立足辽宁、服务全国”的功能定 位,以历届最多的留学人员数量、历届最高的海外项目档次、历届最大的参展单位规模,搭 建多方共赢平台 南有广州留交会,北有大连海创周”,作为全国两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品牌活动之 今年的海创周”吸引了1800多名海外留学人才和54个海外华人团体参会,携带项目近800 个,规模达到历史之最,海外学子参会热情空前。 2012中国海创周成果丰硕 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海创周国家级引才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2中国海创周得到中组部的高度重视,人才局已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写入工作要 点,并作为向“十八大”献礼展中大连和辽宁唯一的地方特色工作在中组部大堂展出。本届海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 年第三期 3 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更加积极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 战场。 第三,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以 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 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弘扬 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 第四,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 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 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符合规律的新机 制新模式。 第五,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为本。 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大力提携青年人才,真诚尊重人、细致关心人、 充分信任人,营造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 第六,坚持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两院要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紧紧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挑 战、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前瞻新科技革命 方向,善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我国科技工作提 升创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凝炼前沿方向。 胡锦涛最后强调,院士称号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 风尚和学术风气产生很大影响。希望两院院士牢固树立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理 念,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 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而 努力奋斗。 出席大会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 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韩启德、李建国、严隽琪、桑国卫、马凯、戴 秉国、杜青林、白立忱、张梅颖、万钢、王志珍和宋健、徐匡迪,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 廖锡龙。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致开幕词。 1200 多位两院院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 2012 中国海创周以签约 23.3 亿元圆满落幕 来源:千人计划网 2012-06-29 “2012 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的主体活动已于 6 月 27 日至 29 日圆满完成。本届 海创周继续秉承“海纳英才·创业中国”这一主题,进一步凸显“立足辽宁、服务全国”的功能定 位,以历届最多的留学人员数量、历届最高的海外项目档次、历届最大的参展单位规模,搭 建多方共赢平台。 “南有广州留交会,北有大连海创周”,作为全国两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品牌活动之一, 今年的“海创周”吸引了 1800 多名海外留学人才和 54 个海外华人团体参会,携带项目近 800 个,规模达到历史之最,海外学子参会热情空前。 2012 中国海创周成果丰硕 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海创周国家级引才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2 中国海创周得到中组部的高度重视,人才局已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写入工作要 点,并作为向“十八大”献礼展中大连和辽宁唯一的地方特色工作在中组部大堂展出。本届海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年第三期 创周,中组部除继续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发展论坛外,还策划组织了“千人计 划”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集体亮相,首次全面总结回顾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科技部今年也加大对海创周的支持力度,科技部通过驻 外使领馆协助邀请高层次人才参会,继续打造品牌活动—中囯孵化器创新发展(大连)论 坛。教育部策划组织驻外参赞组队参加海创周,并全力攴持办妤“春晖杯”大赛项目对接洽谈 会。人社部通过“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服务环境展全面调动各地政府宣传展示各地人 才战略与政策。欧美同学会、国侨办、中科院也都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千人计划”专家、 科院专家参与海创周。各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各项高端活动的举办,使海创周的国家级平台作 用凸现,海创周已经从一个引才引智渠道发展成为向广大海外学子传达国家引才战略、展 引才成就、解读热点话题的重要平台。 搭建高端开放平台,海创周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本届海创周进一步发挥服务全国的功能定位。一是通过举办海外人才引进洽谈会,为全 国企事业单位建立有效的引才引智渠道。二是通过中国留学人员创业环境展以及“海归创 业成功有我”创业说明会等一系列活动,广泛邀请全国各地政府、高新区、创业园参展参会, 向海外学子集中宣传展示各地创业环境和引才政策,为各地政府引进高端人才和项目搭建 个开放的平台。三是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暨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展和辽宁省海外高 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海创周已经在全国产生广泛影 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新疆等25个省市自治区,中国石油 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商飞等25个大型央企,清华、北大、复旦等22所重点大学,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5个国家级研究院所参展参会;尤其是南京、苏州 无锡、常州等地派岀庞大代表团,全面参与海创周人才洽谈和项目招商。本届海创周共有 54个海外华人团体,1800多名留学人员参会,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占90%以上 携带项目近800个。1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机构代表,近百名“千人计划”专 家代表,2000多名高新区和留学人员代表,67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代表,100 多家国内外创投机构代表,5000多名海内外企业嘉宾参加。参展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其 规模为历届之最 积极创新对接方式,海创周项目人才洽谈双轮驱动局面进一步形成 在中组部人才局、省科技厅、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组织发动下,3000余家企事业单位 的万余个人才和项目的需求通过中国海创网、科技部、教育部驻外使领馆、海外联络站和海 外留学人员团体向广大海外学子进行了发布,极大调动了留学人员参会积极性,使留学人员 与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前期预对接。与此同时,项目洽谈在继续保持原有的海外学子项目洽谈 会进行现场洽谈的同时,今年还创新性地组织策划了“海归创业·成功有我”创业达人秀,创 新中国2012走进大连——中国海创周专场、创业微论坛等活动,为海外学子创造更多与政 府、投融资机构和成功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各类参会人员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全国重点省市海外人才引进洽谈会、“赤子计划”人社部留学人才交流洽谈会、辽宁省海外高 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大连市百家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金融人才招聘会五场洽 谈会,构成了2012中国海创周人才招聘会,为大连、辽宁乃至全国各地用人单位与海外学 子之间搭建了对接平台和沟通桥梁,使海创周初步形成了项目与人才洽谈双轮驱动的新局 面 据统计,截至目前,本届海创周签约项目共计800项,其中合同214项,项目意向书 586项,签约金额23.319亿元人民币 签约项目中,电子信息领城374项,生物技术90项,新材料68项,新能源65项,光 杋电50项,农业21项,资源与环境38项,商务流通24项,管理咨询22项,教育培训31 项,其它17项。签约项目中,来自美国的279项,日本90项,徳国11项,英国37项,法 国40项,澳大利亚47项,韩国12项,加拿大44项,新加坡26项,新西兰14项,其他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 年第三期 4 创周,中组部除继续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发展论坛外,还策划组织了“千人计 划”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67 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集体亮相,首次全面总结回顾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科技部今年也加大对海创周的支持力度,科技部通过驻 外使领馆协助邀请高层次人才参会,继续打造品牌活动——中国孵化器创新发展(大连)论 坛。教育部策划组织驻外参赞组队参加海创周,并全力支持办好“春晖杯”大赛项目对接洽谈 会。人社部通过“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服务环境展全面调动各地政府宣传展示各地人 才战略与政策。欧美同学会、国侨办、中科院也都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千人计划”专家、中 科院专家参与海创周。各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各项高端活动的举办,使海创周的国家级平台作 用凸现,海创周已经从一个引才引智渠道发展成为向广大海外学子传达国家引才战略、展示 引才成就、解读热点话题的重要平台。 搭建高端开放平台,海创周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本届海创周进一步发挥服务全国的功能定位。一是通过举办海外人才引进洽谈会,为全 国企事业单位建立有效的引才引智渠道。二是通过中国留学人员创业环境展以及“海归创 业·成功有我”创业说明会等一系列活动,广泛邀请全国各地政府、高新区、创业园参展参会, 向海外学子集中宣传展示各地创业环境和引才政策,为各地政府引进高端人才和项目搭建一 个开放的平台。三是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暨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展和辽宁省海外高 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海创周已经在全国产生广泛影 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新疆等 25 个省市自治区,中国石油、 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商飞等 25 个大型央企,清华、北大、复旦等 22 所重点大学,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5 个国家级研究院所参展参会;尤其是南京、苏州、 无锡、常州等地派出庞大代表团,全面参与海创周人才洽谈和项目招商。本届海创周共有 54 个海外华人团体,1800 多名留学人员参会,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占 90%以上, 携带项目近 800 个。1000 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机构代表,近百名“千人计划”专 家代表,2000 多名高新区和留学人员代表,67 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代表,100 多家国内外创投机构代表,5000 多名海内外企业嘉宾参加。参展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其 规模为历届之最。 积极创新对接方式,海创周项目人才洽谈双轮驱动局面进一步形成 在中组部人才局、省科技厅、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组织发动下,3000 余家企事业单位 的万余个人才和项目的需求通过中国海创网、科技部、教育部驻外使领馆、海外联络站和海 外留学人员团体向广大海外学子进行了发布,极大调动了留学人员参会积极性,使留学人员 与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前期预对接。与此同时,项目洽谈在继续保持原有的海外学子项目洽谈 会进行现场洽谈的同时,今年还创新性地组织策划了“海归创业·成功有我”创业达人秀,创 新中国 2012 走进大连——中国海创周专场、创业微论坛等活动,为海外学子创造更多与政 府、投融资机构和成功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各类参会人员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全国重点省市海外人才引进洽谈会、“赤子计划”人社部留学人才交流洽谈会、辽宁省海外高 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大连市百家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金融人才招聘会五场洽 谈会,构成了 2012 中国海创周人才招聘会,为大连、辽宁乃至全国各地用人单位与海外学 子之间搭建了对接平台和沟通桥梁,使海创周初步形成了项目与人才洽谈双轮驱动的新局 面。 据统计,截至目前,本届海创周签约项目共计 800 项,其中合同 214 项,项目意向书 586 项,签约金额 23.319 亿元人民币。 签约项目中,电子信息领域 374 项,生物技术 90 项,新材料 68 项,新能源 65 项,光 机电 50 项,农业 21 项,资源与环境 38 项,商务流通 24 项,管理咨询 22 项,教育培训 31 项,其它 17 项。签约项目中,来自美国的 279 项,日本 90 项,德国 11 项,英国 37 项,法 国 40 项,澳大利亚 47 项,韩国 12 项,加拿大 44 项,新加坡 26 项,新西兰 14 项,其他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年第三期 200项。全国25个省区市代表团参加“全国重点省区市海外人才引进洽谈会”’,提供各类岗 位万余个,通过前期网上预对接及现场洽谈,达成岗位意向634人。 人才项目提前对接,海创周人才引进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海创周组委会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欧美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广泛 开展了海外人才项目洽谈活动,与100多个海外华人团体及驻地使领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 系,并在多地设立了海外联络站。通过中国海创网的网上工作平台,在海外人才招聘、科技 项目合作等方面建立了畅通渠道。今年的中国海创周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 洲等5个国家和地区,与海外华人团体合作建立中国海创周海外联络站,使海创周真正由 项活动变成一项长期的引才工作。本届海创周期间,组委会依托教育部和科技部资源,通过 与驻外使领馆建立长期联系,组织推荐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体归国创业,从而为海外高层次 人才回归开辟新途径。目前,人才项目预对接取得良好进展,海创周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几 天的集中活动,而是建立了一套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立足本地实际需求,海创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本届海创周从辽宁实际需求岀发,通过一系列展览、论坛、洽谈活动,为辽宁引进高端 人才创造条件,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省各市除了积极参与辽宁沿 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暨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展等活动外,鞍山、本溪、丹东、营口等市还举办了 分项活动,特别是大连市14个区市县、先导区在市委组织部的组织下,首次集体亮相,全 面参与海创周。一是举办“创业大连·蠃在人才”政策环境展,集中展示大连市14个区市县、 先导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二是首次有目的地组织全市2000余家企业参加项 目、人才洽谈会,组织大连市120家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参加大连市百家企业引进 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三是广泛组织企业参与“海归创业·成功有我”系列活动,直接参与人 才项目对接洽谈,从而为企事业单位招聘海外人才、寻求项目合作提供机会。大量特色活动 的举办,使海创周逐渐成为大连市各级政府部门和本土企业引进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 2012中国海创周亮点纷呈 海创周:四大对接创建国家级引才共赢平台 本届海创周力争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及实效性的国家级引才综合平台,并将举办“五会 八展、八论坛”共21项主体活动。项目对接洽谈会是“海创周”的重头戏,展示项目涵盖电子 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参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主办方表示,通过海 创周能够实现四大对接 第一,科技项目的对接,留学人员从国外携带高科技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回国, 与大学、企业、资本机构等对接,或者直接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落地创办企业; 笫二,高端人才对接,一大批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吸引国际化人才,在海创周这 个平台上找人; 笫三,资本对接,海创周毎年吸引欻百家的创投杋构、风投杋构,关注髙端项目、创新 创业团队; 第四,前沿理念、信息、学术的对接,参与海创周的留学人员带回来了各种各样的理念 资讯、学术、专业发展的动态,给国内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连:六位海外学子获1100万创业资金 28日,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大连市第三批“海创工程”签约仪式在富丽华大酒店举 行。28日,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大连市笫三批“海创工程”签约仪式在富丽华大酒店举 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出席签约仪式并与海外学子亲切座谈,指岀,大连将坚定不移 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构筑人才高地,希望大连成为海外学子扬帆远航的新港湾和展翅 高飞的新起点。市委副书记里景瑞宣读了“关于梁文超等6位留学人员入选大连市第三批海 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创业工程的决定
中国科学院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人才快讯》2012 年第三期 5 200 项。全国 25 个省区市代表团参加“全国重点省区市海外人才引进洽谈会”,提供各类岗 位万余个,通过前期网上预对接及现场洽谈,达成岗位意向 634 人。 人才项目提前对接,海创周人才引进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海创周组委会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欧美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广泛 开展了海外人才项目洽谈活动,与 100 多个海外华人团体及驻地使领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 系,并在多地设立了海外联络站。通过中国海创网的网上工作平台,在海外人才招聘、科技 项目合作等方面建立了畅通渠道。今年的中国海创周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 洲等 5 个国家和地区,与海外华人团体合作建立中国海创周海外联络站,使海创周真正由一 项活动变成一项长期的引才工作。本届海创周期间,组委会依托教育部和科技部资源,通过 与驻外使领馆建立长期联系,组织推荐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体归国创业,从而为海外高层次 人才回归开辟新途径。目前,人才项目预对接取得良好进展,海创周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几 天的集中活动,而是建立了一套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立足本地实际需求,海创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本届海创周从辽宁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一系列展览、论坛、洽谈活动,为辽宁引进高端 人才创造条件,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省各市除了积极参与辽宁沿 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暨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展等活动外,鞍山、本溪、丹东、营口等市还举办了 分项活动,特别是大连市 14 个区市县、先导区在市委组织部的组织下,首次集体亮相,全 面参与海创周。一是举办“创业大连·赢在人才”政策环境展,集中展示大连市 14 个区市县、 先导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二是首次有目的地组织全市 2000 余家企业参加项 目、人才洽谈会,组织大连市 120 家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参加大连市百家企业引进 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三是广泛组织企业参与“海归创业·成功有我”系列活动,直接参与人 才项目对接洽谈,从而为企事业单位招聘海外人才、寻求项目合作提供机会。大量特色活动 的举办,使海创周逐渐成为大连市各级政府部门和本土企业引进人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 抓手。 2012 中国海创周亮点纷呈 海创周:四大对接创建国家级引才共赢平台 本届海创周力争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及实效性的国家级引才综合平台,并将举办“五会、 八展、八论坛”共 21 项主体活动。项目对接洽谈会是“海创周”的重头戏,展示项目涵盖电子 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参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主办方表示,通过海 创周能够实现四大对接: 第一,科技项目的对接,留学人员从国外携带高科技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回国, 与大学、企业、资本机构等对接,或者直接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落地创办企业; 第二,高端人才对接,一大批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吸引国际化人才,在海创周这 个平台上找人; 第三,资本对接,海创周每年吸引数百家的创投机构、风投机构,关注高端项目、创新 创业团队; 第四,前沿理念、信息、学术的对接,参与海创周的留学人员带回来了各种各样的理念、 资讯、学术、专业发展的动态,给国内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连:六位海外学子获 1100 万创业资金 28 日,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大连市第三批“海创工程”签约仪式在富丽华大酒店举 行。28 日,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大连市第三批“海创工程”签约仪式在富丽华大酒店举 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出席签约仪式并与海外学子亲切座谈,指出,大连将坚定不移 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构筑人才高地,希望大连成为海外学子扬帆远航的新港湾和展翅 高飞的新起点。市委副书记里景瑞宣读了“关于梁文超等 6 位留学人员入选大连市第三批海 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创业工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