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作用,同时也揭露了领导这些革命的、与人民利益格格 不入的、自由资产阶级领导者的不彻底性和阶级局限性(这一点使 革命斗争的整个发展受到深刻的影响)。马克思指出,那些实际上 仇视革命、只想把运动局限在立宪范围内的自由派分子,经常利用 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偏见。马克思在“埃斯帕特罗”这篇 论文中写道: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就是:“正当人民似乎临近一个 伟大的开端、一个新时代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却让自己沉 湎于过去的幻想,自动地把自己好容易才争得的权力、一切影响让 给过去时代人民运动的真正的或者冒牌的代表。”(见本卷第401 页)马克思对西班牙自由派分子所作的深刻的批判,补充了他在早 期著作中对于自由主义这个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中间占统治地位的 政治思想派别的论断。而其中马克思指出的西班牙革命领导者在 殖民地问题上的沙文主义立场和维持西班牙对拉丁美洲领地的统 治的意向,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非常典型的表现。 马克思在分析西班牙历史时,除了揭示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性以外,还阐明了这个历史的特殊性,其中包括西班牙人民的民 族特点和古老传统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于是马克思以西班牙 问题为例指出:在封建制度解体和民族国家产生时期,君主专制并 不是到处都起进步的作用。如果说在欧洲的一些大国中,君主专制 在当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见本卷第 462页)那末在西班牙,由于许多历史原因,君主专制不仅不能起 集中统一的作用,而且还直接阻碍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的结论是: “西班牙的君主专制同欧洲的一般君主专制只有纯粹表面上的相 似,其实,它应该列入亚洲的政体。西班牙和土耳其一样,仍旧是一 堆共有一个挂名君主的治理不善的共和国。”(见本卷第462页)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群众的作用,同时也揭露了领导这些革命的、与人民利益格格 不入的、自由资产阶级领导者的不彻底性和阶级局限性(这一点使 革命斗争的整个发展受到深刻的影响)。马克思指出,那些实际上 仇视革命、只想把运动局限在立宪范围内的自由派分子,经常利用 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偏见。马克思在“埃斯帕特罗”这篇 论文中写道: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就是:“正当人民似乎临近一个 伟大的开端、一个新时代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却让自己沉 湎于过去的幻想,自动地把自己好容易才争得的权力、一切影响让 给过去时代人民运动的真正的或者冒牌的代表。”(见本卷第401 页)马克思对西班牙自由派分子所作的深刻的批判,补充了他在早 期著作中对于自由主义这个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中间占统治地位的 政治思想派别的论断。而其中马克思指出的西班牙革命领导者在 殖民地问题上的沙文主义立场和维持西班牙对拉丁美洲领地的统 治的意向,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非常典型的表现。 马克思在分析西班牙历史时,除了揭示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性以外,还阐明了这个历史的特殊性,其中包括西班牙人民的民 族特点和古老传统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于是马克思以西班牙 问题为例指出:在封建制度解体和民族国家产生时期,君主专制并 不是到处都起进步的作用。如果说在欧洲的一些大国中,君主专制 在当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见本卷第 462页)那末在西班牙,由于许多历史原因,君主专制不仅不能起 集中统一的作用,而且还直接阻碍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的结论是: “西班牙的君主专制同欧洲的一般君主专制只有纯粹表面上的相 似,其实,它应该列入亚洲的政体。西班牙和土耳其一样,仍旧是一 堆共有一个挂名君主的治理不善的共和国。”(见本卷第462页)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克思在分析十九世纪初西班牙的历史发展的特点时指出:由于西 班牙的传统,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即“两种社会制度之间 的斗争要采取两个敌对王朝利益的斗争形式”。(见本卷第672 页) 在马克思所写的一组文章“革命的西班牙”中过去没有发表的 一篇文章的部分手稿,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理论结论,这些结论仿佛 总结了这组文章的内容,给人提供了理解其中所叙述的事件的钥 匙。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1820—1823年西班牙 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市民阶层利益的资产阶级革 命者脱离了农民群众。马克思强调指出,如果革命的政党不善于把 农民的利益同城市居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就是把农民群众排斥在 革命之外,从而使农民有可能被反革命势力利用。缩小运动的社会 基础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革命市民的依赖军队—— 军队是“对利用 他们的人有危险……的工具”(见本卷第671页)—— 也就是革命 失败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论西班牙的文章,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各别民族 历史的光辉的范例。 本卷中收集了两篇没有发表过的手稿—— 卡·马克思的“革 命的西班牙”一组论文中的片断和弗·恩格斯的“喀琅施塔得要 塞”。此外,本卷中还刊载了过去没有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一版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25篇文章,这些文章是第一次用俄文 发表的。在发表这些新的文章时,曾利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档案库中所保存的马克思在1850—1854年的笔记本,其中除了其 他材料以外,还有马克思和他的妻子对寄往“纽约每日论坛报”的 第 十 卷 说 明
克思在分析十九世纪初西班牙的历史发展的特点时指出:由于西 班牙的传统,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即“两种社会制度之间 的斗争要采取两个敌对王朝利益的斗争形式”。(见本卷第672 页) 在马克思所写的一组文章“革命的西班牙”中过去没有发表的 一篇文章的部分手稿,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理论结论,这些结论仿佛 总结了这组文章的内容,给人提供了理解其中所叙述的事件的钥 匙。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1820—1823年西班牙 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市民阶层利益的资产阶级革 命者脱离了农民群众。马克思强调指出,如果革命的政党不善于把 农民的利益同城市居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就是把农民群众排斥在 革命之外,从而使农民有可能被反革命势力利用。缩小运动的社会 基础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革命市民的依赖军队—— 军队是“对利用 他们的人有危险……的工具”(见本卷第671页)—— 也就是革命 失败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论西班牙的文章,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各别民族 历史的光辉的范例。 本卷中收集了两篇没有发表过的手稿—— 卡·马克思的“革 命的西班牙”一组论文中的片断和弗·恩格斯的“喀琅施塔得要 塞”。此外,本卷中还刊载了过去没有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一版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25篇文章,这些文章是第一次用俄文 发表的。在发表这些新的文章时,曾利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档案库中所保存的马克思在1850—1854年的笔记本,其中除了其 他材料以外,还有马克思和他的妻子对寄往“纽约每日论坛报”的 第 十 卷 说 明
文章的登录。这个笔记本和其他的资料使我们能够确定本卷中各 篇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年月。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曾经多次提到的,“纽约每日论 坛报”编辑部随意增删他们的文章,特别是那些作为社论发表的不 署名的文章。编辑部竭力把恩格斯的许多文章,主要是军事评论改 成像是在纽约写的,因此在文章中加进了一些编辑部的文句;对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文章甚至增加了整段的文字。在本版中我们 已把显然是编辑部所作的增补放在有关篇章的注释中去了。 在研究本卷发表的文章中所引用的具体历史材料时,必须注 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大量时事评论时所能利用的资料主要 是资产阶级报刊例如“泰晤士报”、“总汇通报”、“比利时独立报”以 及“经济学家”杂志等的报道。他们从这些报刊上获得关于军事行 动的进程、交战国的军队数量、各国财政状况等等资料。有时这些 资料和以后研究所确定的资料是有出入的。 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其他报纸上印错了的一些人地名、 数字和日期等,本卷中已经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过的资料加 以核对和订正。 本版和全集第一版不同,在第一版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 文章被分成许多部分并按照它们的标题分类,有时还整段整段的 遗漏,而在本版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文章都按照当时报上发 表的原样刊印。凡是报上没有刊登标题而由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 院加上标题的文章,在标题的上面都加星花。 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文章的登录。这个笔记本和其他的资料使我们能够确定本卷中各 篇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年月。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曾经多次提到的,“纽约每日论 坛报”编辑部随意增删他们的文章,特别是那些作为社论发表的不 署名的文章。编辑部竭力把恩格斯的许多文章,主要是军事评论改 成像是在纽约写的,因此在文章中加进了一些编辑部的文句;对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文章甚至增加了整段的文字。在本版中我们 已把显然是编辑部所作的增补放在有关篇章的注释中去了。 在研究本卷发表的文章中所引用的具体历史材料时,必须注 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写大量时事评论时所能利用的资料主要 是资产阶级报刊例如“泰晤士报”、“总汇通报”、“比利时独立报”以 及“经济学家”杂志等的报道。他们从这些报刊上获得关于军事行 动的进程、交战国的军队数量、各国财政状况等等资料。有时这些 资料和以后研究所确定的资料是有出入的。 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以及其他报纸上印错了的一些人地名、 数字和日期等,本卷中已经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过的资料加 以核对和订正。 本版和全集第一版不同,在第一版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 文章被分成许多部分并按照它们的标题分类,有时还整段整段的 遗漏,而在本版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文章都按照当时报上发 表的原样刊印。凡是报上没有刊登标题而由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 院加上标题的文章,在标题的上面都加星花。 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卡·马 克 思 和 弗·恩格斯 1854年1月—1855年1月
卡·马 克 思 和 弗·恩格斯 1854年1月—1855年1月
欧 洲 战 争
欧 洲 战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