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见本卷第109页)他屡次强调指出,波拿巴法国在克里木战 争中扮演了主谋者之一的角色。他指出:“现在东方危机的真正根 源是波拿巴的篡位。”(见本卷第7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拿破仑第三及其党徒们害怕欧洲革命 并不亚于英国寡头政体,因此他们也赞成有限战争。法国波拿巴政 府正像不列颠联合内阁一样,在战争中追求的是自私的掠夺的目 的,这在法国统帅部的军事计划和行动中表现出来。马克思在文章 中系统地揭露了法国政府的阴谋,抨击了煽动群众的沙文主义狂 热的波拿巴主义的骗人口号。他坚决反对某些资产阶级民主派想 把路易·波拿巴当作民主的保卫者,当作“自由的代表人物”的企 图。(见本卷第283页)马克思揭露了拿破仑第三的反民主反人民 的政策,并且痛斥了“十二月政变的文明”的血腥手段。(见本卷第 559页)在“英国军事部门的改组。—— 奥地利的要求。—— 英国 的经济状况。—— 圣阿尔诺”一文中,马克思以卓越的抨击性文字 画出了一个“负拯救文明之责”的人,即波拿巴法国统治集团的典 型代表圣阿尔诺元帅—— 卖身求荣的野心家,路易·波拿巴的恬 不知耻的走狗—— 的嘴脸。 在法国工人运动遭到失败的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特别 的关切和同情注视着法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命运,首先是被看做 是法国工人阶级杰出领袖的奥古斯特·布朗基的命运。这方面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用俄文发表的“塞瓦斯托波尔的骗局。—— 概评”一文中把奥·布朗基同在克里木战争时期作了资产阶级民 族主义情绪俘虏的阿·巴尔贝斯对比的那一部分。 编入本卷的马克思的许多文章都对普鲁士的对内对外政策和 它在克里木战争中的立场作了尖锐的批判性的分析。这方面的文 第 十 卷 说 明
了。”(见本卷第109页)他屡次强调指出,波拿巴法国在克里木战 争中扮演了主谋者之一的角色。他指出:“现在东方危机的真正根 源是波拿巴的篡位。”(见本卷第7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拿破仑第三及其党徒们害怕欧洲革命 并不亚于英国寡头政体,因此他们也赞成有限战争。法国波拿巴政 府正像不列颠联合内阁一样,在战争中追求的是自私的掠夺的目 的,这在法国统帅部的军事计划和行动中表现出来。马克思在文章 中系统地揭露了法国政府的阴谋,抨击了煽动群众的沙文主义狂 热的波拿巴主义的骗人口号。他坚决反对某些资产阶级民主派想 把路易·波拿巴当作民主的保卫者,当作“自由的代表人物”的企 图。(见本卷第283页)马克思揭露了拿破仑第三的反民主反人民 的政策,并且痛斥了“十二月政变的文明”的血腥手段。(见本卷第 559页)在“英国军事部门的改组。—— 奥地利的要求。—— 英国 的经济状况。—— 圣阿尔诺”一文中,马克思以卓越的抨击性文字 画出了一个“负拯救文明之责”的人,即波拿巴法国统治集团的典 型代表圣阿尔诺元帅—— 卖身求荣的野心家,路易·波拿巴的恬 不知耻的走狗—— 的嘴脸。 在法国工人运动遭到失败的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特别 的关切和同情注视着法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命运,首先是被看做 是法国工人阶级杰出领袖的奥古斯特·布朗基的命运。这方面很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用俄文发表的“塞瓦斯托波尔的骗局。—— 概评”一文中把奥·布朗基同在克里木战争时期作了资产阶级民 族主义情绪俘虏的阿·巴尔贝斯对比的那一部分。 编入本卷的马克思的许多文章都对普鲁士的对内对外政策和 它在克里木战争中的立场作了尖锐的批判性的分析。这方面的文 第 十 卷 说 明
章有:“普鲁士内阁的声明。—— 波拿巴的计划。—— 普鲁士的政 策”、“俄国和德意志强国。—— 粮食价格”、“炮击敖德萨。—— 希 腊。—— 门的内哥罗国君丹尼洛的呼吁书。—— 曼托伊费尔的演 说”、“奥地利—普鲁士条约。—— 五月二十九日的议会辩论”等 等。马克思是从解决1848—1849年革命所没有解决的德意志的主 要历史任务——成立统一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的任务——的观 点出发去研究普鲁士在战争中所应采取的立场问题的。马克思认 为,普鲁士参加对沙皇俄国的战争,可能成为德意志民主运动新高 潮的直接推动力,而工人阶级在这个运动中应起决定性的作用。人 民群众的发动的结果将是推翻普鲁士和其他德意志各邦中存在的 专制政体,建立起统一的民主的德意志国家。马克思揭穿了反动的 普鲁士统治集团所制定的、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恐惧的政策,包括他 们竭力要逮捕所有最著名的民主主义者并把他们押送到东普鲁士 要塞,从而使他们没有可能组织人民运动的意图。(见本卷第82— 84页) 马克思在文章中特别注意分析奥地利在克里木战争中的立 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视奥地利的参战,认为军事行动移往欧洲 中部会在那里引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从而使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战争本身的性质也必然会发生 变化。恩格斯写道:“当战争限于西方强国和土耳其为一方同以俄 国为另一方的冲突时,它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在1792年以后看见过 的那种欧洲战争”。(见本卷第7页) 奥地利的参战可能使奥地利帝国—— 各族人民的监狱复灭, 使受奥地利奴役的各族人民组成独立的民族国家,使欧洲许多国 家得到民主改造。马克思指出,“除了德国人之外,对东方纠纷的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章有:“普鲁士内阁的声明。—— 波拿巴的计划。—— 普鲁士的政 策”、“俄国和德意志强国。—— 粮食价格”、“炮击敖德萨。—— 希 腊。—— 门的内哥罗国君丹尼洛的呼吁书。—— 曼托伊费尔的演 说”、“奥地利—普鲁士条约。—— 五月二十九日的议会辩论”等 等。马克思是从解决1848—1849年革命所没有解决的德意志的主 要历史任务——成立统一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的任务——的观 点出发去研究普鲁士在战争中所应采取的立场问题的。马克思认 为,普鲁士参加对沙皇俄国的战争,可能成为德意志民主运动新高 潮的直接推动力,而工人阶级在这个运动中应起决定性的作用。人 民群众的发动的结果将是推翻普鲁士和其他德意志各邦中存在的 专制政体,建立起统一的民主的德意志国家。马克思揭穿了反动的 普鲁士统治集团所制定的、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恐惧的政策,包括他 们竭力要逮捕所有最著名的民主主义者并把他们押送到东普鲁士 要塞,从而使他们没有可能组织人民运动的意图。(见本卷第82— 84页) 马克思在文章中特别注意分析奥地利在克里木战争中的立 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视奥地利的参战,认为军事行动移往欧洲 中部会在那里引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从而使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战争本身的性质也必然会发生 变化。恩格斯写道:“当战争限于西方强国和土耳其为一方同以俄 国为另一方的冲突时,它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在1792年以后看见过 的那种欧洲战争”。(见本卷第7页) 奥地利的参战可能使奥地利帝国—— 各族人民的监狱复灭, 使受奥地利奴役的各族人民组成独立的民族国家,使欧洲许多国 家得到民主改造。马克思指出,“除了德国人之外,对东方纠纷的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局有最直接利害关系的是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见本卷第214 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俄国的外交。—— 关于东方问题的蓝皮 书。—— 门的内哥罗”、“马德里起义的细节。—— 奥地利和普鲁 士的要求。—— 奥地利的新公债。—— 瓦拉几亚”、“俄军的撤 退”、“东方战争”等文章中根据对奥地利帝国的情况所作的精细分 析得出结论说,奥地利政府在东方危机中所奉行的中立政策,是由 哈布斯堡帝国反动制度的不稳固、这个帝国的外交和内政中的困 难决定的。奥地利政府好像处在两团火焰中间。它不能让沙皇俄 国毁灭,因为那样哈布斯堡王朝就“失去唯一能帮助它跳出最近的 革命漩涡的朋友”。(见本卷第313页)另一方面,奥地利政府又不 愿俄国强大,它担心俄国军队向巴尔干半岛推进会引起受奥地利 帝国压迫的斯拉夫民族的骚动,并促使他们“觉悟到自己的力量和 他们在德国人统治下所受的侮辱”。(见本卷第36页)因此,奥地利 要求俄国的军队从多瑙河各公国撤退。此外,奥地利政府希望依靠 西方强国的帮助摆脱像马克思在“东方战争”、“奥地利的破产”等 文章中所指出的那种已经非常严重的财政困难。马克思写道,这些 原因就使得奥地利政府采取了摇摆不定的立场。 马克思在分析奥地利帝国的内部状况时指出,奥地利政府所 采取的煽动受奥地利压迫的民族间的民族纠纷的政策,可以在这 些民族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表的民族主义立场上,特别是在意大 利自由派的立场上找到适宜的土壤。马克思写道:“奥地利帝国长 寿的秘密正是包含在这种地方性的利己主义里面,这种利己主义 使每个民族陶醉于幻觉之中,以为牺牲其他民族的独立就可以为 自己争得自由”。(见本卷第215页) 第 十 卷 说 明
局有最直接利害关系的是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见本卷第214 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俄国的外交。—— 关于东方问题的蓝皮 书。—— 门的内哥罗”、“马德里起义的细节。—— 奥地利和普鲁 士的要求。—— 奥地利的新公债。—— 瓦拉几亚”、“俄军的撤 退”、“东方战争”等文章中根据对奥地利帝国的情况所作的精细分 析得出结论说,奥地利政府在东方危机中所奉行的中立政策,是由 哈布斯堡帝国反动制度的不稳固、这个帝国的外交和内政中的困 难决定的。奥地利政府好像处在两团火焰中间。它不能让沙皇俄 国毁灭,因为那样哈布斯堡王朝就“失去唯一能帮助它跳出最近的 革命漩涡的朋友”。(见本卷第313页)另一方面,奥地利政府又不 愿俄国强大,它担心俄国军队向巴尔干半岛推进会引起受奥地利 帝国压迫的斯拉夫民族的骚动,并促使他们“觉悟到自己的力量和 他们在德国人统治下所受的侮辱”。(见本卷第36页)因此,奥地利 要求俄国的军队从多瑙河各公国撤退。此外,奥地利政府希望依靠 西方强国的帮助摆脱像马克思在“东方战争”、“奥地利的破产”等 文章中所指出的那种已经非常严重的财政困难。马克思写道,这些 原因就使得奥地利政府采取了摇摆不定的立场。 马克思在分析奥地利帝国的内部状况时指出,奥地利政府所 采取的煽动受奥地利压迫的民族间的民族纠纷的政策,可以在这 些民族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表的民族主义立场上,特别是在意大 利自由派的立场上找到适宜的土壤。马克思写道:“奥地利帝国长 寿的秘密正是包含在这种地方性的利己主义里面,这种利己主义 使每个民族陶醉于幻觉之中,以为牺牲其他民族的独立就可以为 自己争得自由”。(见本卷第215页) 第 十 卷 说 明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受奥地利压迫的各个民族的命运以及加入 封建的奥斯曼帝国的斯拉夫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命运同欧洲的革命 民主改造,同必然导致这个帝国复灭并促使巴尔干半岛上独立民 主的国家建立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同许多西欧 政治活动家的意见,包括英国政论家戴·乌尔卡尔特的主张毫不 触动反动的土耳其国家的意见相反,认为封建的土耳其帝国是历 史进步的最大障碍,因而支持在土耳其征服者统治下的斯拉夫民 族和其他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除了论述克里木战争、分析军事行动的进程以及与这场战争 有联系的欧洲革命运动的前途的文章以外,马克思论述1854年开 始的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如“马德里的起义。——奥地利 —土 耳其 条 约。—— 莫尔 达维亚 和 瓦 拉 几 亚”、“维也 纳 会 议。—— 奥地利的公债。—— 杜耳塞和奥当奈尔的文告。—— 英 国的内阁危机”、“西班牙的革命。——土耳其和希腊”、“西班牙的 反动”等等在本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注意欧 洲大陆革命运动的一切表现,认为西班牙的革命事件具有重大的 意义。他们热烈欢迎西班牙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发动,认为这种发 动可能成为欧洲革命的序幕。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班牙日益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以及 革命中的阶级力量的配置,马克思仔细地研究了过去西班牙革命 的历史,阅读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德国作家的著作。马克思在 1854年9—12月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一组文章——“革命 的西班牙”就是他研究历史的成果;这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从拿破 仑入侵到1820—1823年的革命为止的西班牙人民的斗争。第一次 发表的这组文章中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马克思曾寄给 “纽约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受奥地利压迫的各个民族的命运以及加入 封建的奥斯曼帝国的斯拉夫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命运同欧洲的革命 民主改造,同必然导致这个帝国复灭并促使巴尔干半岛上独立民 主的国家建立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同许多西欧 政治活动家的意见,包括英国政论家戴·乌尔卡尔特的主张毫不 触动反动的土耳其国家的意见相反,认为封建的土耳其帝国是历 史进步的最大障碍,因而支持在土耳其征服者统治下的斯拉夫民 族和其他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除了论述克里木战争、分析军事行动的进程以及与这场战争 有联系的欧洲革命运动的前途的文章以外,马克思论述1854年开 始的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如“马德里的起义。——奥地利 —土 耳其 条 约。—— 莫尔 达维亚 和 瓦 拉 几 亚”、“维也 纳 会 议。—— 奥地利的公债。—— 杜耳塞和奥当奈尔的文告。—— 英 国的内阁危机”、“西班牙的革命。——土耳其和希腊”、“西班牙的 反动”等等在本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注意欧 洲大陆革命运动的一切表现,认为西班牙的革命事件具有重大的 意义。他们热烈欢迎西班牙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发动,认为这种发 动可能成为欧洲革命的序幕。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班牙日益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以及 革命中的阶级力量的配置,马克思仔细地研究了过去西班牙革命 的历史,阅读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德国作家的著作。马克思在 1854年9—12月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一组文章——“革命 的西班牙”就是他研究历史的成果;这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从拿破 仑入侵到1820—1823年的革命为止的西班牙人民的斗争。第一次 发表的这组文章中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马克思曾寄给 “纽约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日论坛报”,但是该报没有刊登)的部分手稿是这一著作的重要补 充。 马克思论述西班牙问题的文章,是巨大的科学财富。这些著作 中所作的总结,不仅阐明了西班牙历史上的极重要事件—— 西班 牙人同摩尔人的斗争,反对查理五世的专制制度、维护中世纪自由 的暴动,反抗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 革命,卡洛斯派战争等等—— 而且使人更容易了解世界历史上的 一系列共同问题。 在所有阐述西班牙革命史的文章中,马克思首先注重的是人 民群众的作用,认为无论是专制独裁政体、“神圣的宗教裁判所”, 或者是拿破仑的军队,都不能摧折人民群众的革命毅力。尽管西班 牙国家乍一看来多么死气沉沉,在它统治下的西班牙人民的活力 还沉睡未醒,拿破仑第一原认为西班牙是一具没有生命的死尸, “但是他发现,如果说西班牙国家死亡了,那末西班牙社会却充满 生气,它的每一部分都洋溢着反抗力量,这使他非常不快地大吃一 惊”。(见本卷第463页) 马克思很高地估计了在西班牙展开的反抗法国干涉者的斗 争,同时辩证地揭露了这个斗争的矛盾特点:人民的目的是为争取 自身的解放而斗争,西班牙反动统治集团的意图则是恢复专制制 度和维护自己的特权。马克思指出,这是当时所有反抗拿破仑侵 犯、争取独立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所固有的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 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必须把民族解放斗争同深刻的内部社会改革 和政治改革结合起来。 马克思拿十九世纪西班牙革命作例子,揭示了以前一切资产 阶级革命特有的一系列规律性。他指出了作为这些革命的动力的 第 十 卷 说 明
日论坛报”,但是该报没有刊登)的部分手稿是这一著作的重要补 充。 马克思论述西班牙问题的文章,是巨大的科学财富。这些著作 中所作的总结,不仅阐明了西班牙历史上的极重要事件—— 西班 牙人同摩尔人的斗争,反对查理五世的专制制度、维护中世纪自由 的暴动,反抗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 革命,卡洛斯派战争等等—— 而且使人更容易了解世界历史上的 一系列共同问题。 在所有阐述西班牙革命史的文章中,马克思首先注重的是人 民群众的作用,认为无论是专制独裁政体、“神圣的宗教裁判所”, 或者是拿破仑的军队,都不能摧折人民群众的革命毅力。尽管西班 牙国家乍一看来多么死气沉沉,在它统治下的西班牙人民的活力 还沉睡未醒,拿破仑第一原认为西班牙是一具没有生命的死尸, “但是他发现,如果说西班牙国家死亡了,那末西班牙社会却充满 生气,它的每一部分都洋溢着反抗力量,这使他非常不快地大吃一 惊”。(见本卷第463页) 马克思很高地估计了在西班牙展开的反抗法国干涉者的斗 争,同时辩证地揭露了这个斗争的矛盾特点:人民的目的是为争取 自身的解放而斗争,西班牙反动统治集团的意图则是恢复专制制 度和维护自己的特权。马克思指出,这是当时所有反抗拿破仑侵 犯、争取独立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所固有的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 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必须把民族解放斗争同深刻的内部社会改革 和政治改革结合起来。 马克思拿十九世纪西班牙革命作例子,揭示了以前一切资产 阶级革命特有的一系列规律性。他指出了作为这些革命的动力的 第 十 卷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