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导学案 祖孙之间 隔代亲是人之常情,甚至到了不讲原则的程度。但《家》中的高老太爷和孙子们的关系 却是异常紧张。是高老太爷缺少爱心,还是孙子们太不争气?抑或其他什么原因?把握本文 典型的人物形象、了解语言和行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而典型的社会 环境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是学习的难点。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比如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心 理、典型的动作都十分成功,找出来,做些摘抄,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一定会增光 添彩。另外,小说运用的细节描写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27年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 巴金。1929年到1937年间,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 《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他被鲁迅称 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 巴金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 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新的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 巴金创作《家》的特定历史背景就是“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巴金曾 说:“我接受了五四反封建的思想,用反封建的眼光去看家庭。……我在小说里攻击的是旧 制度,不是对个人。”换句话说,巴金的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的《家》,其实不是自现实中提炼出来的现实,而是“主题先行”(攻击旧制度)之后的现 实。讲得更直白一些,巴金的“三部曲”其实跟“打倒万恶的封建家庭制度”这样的口号标 语类似,只是他使用文学语言讲故事的方式,把他的这个想法铺衍出一部小说,成功地表达 了他的这一想法 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
《家》导学案 祖孙之间 隔代亲是人之常情,甚至到了不讲原则的程度。但《家》中的高老太爷和孙子们的关系 却是异常紧张。是高老太爷缺少爱心,还是孙子们太不争气?抑或其他什么原因?把握本文 典型的人物形象、了解语言和行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而典型的社会 环境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是学习的难点。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比如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心 理、典型的动作都十分成功,找出来,做些摘抄,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一定会增光 添彩。另外,小说运用的细节描写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27 年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 巴金。1929 年到 1937 年间,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 《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他被鲁迅称 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 巴金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 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新的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 巴金创作《家》的特定历史背景就是“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巴金曾 说:“我接受了五四反封建的思想,用反封建的眼光去看家庭。……我在小说里攻击的是旧 制度,不是对个人。”换句话说,巴金的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的《家》,其实不是自现实中提炼出来的现实,而是“主题先行”(攻击旧制度)之后的现 实。讲得更直白一些,巴金的“三部曲”其实跟“打倒万恶的封建家庭制度”这样的口号标 语类似,只是他使用文学语言讲故事的方式,把他的这个想法铺衍出一部小说,成功地表达 了他的这一想法。 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
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 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 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1.注字音 加点 读音 加点字 假寐 伺候 凛然 大吹大擂 处境 敷衍 并行 嚣张 不悖 窘住 颧骨 惶恐 扭扭捏捏 2.写汉字 词语 错字 词语 易错字 shu口 pie嘴 恐 huan pie视 惚 咳 3.集词语 (1)来自课本的词语、成语 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或形容表示敬重或惊恐的神态。 古板:(思想、作风)固执守旧:呆板少变化
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 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 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1.注字音 加 点 字 读音 加点字 读 音 假寐 伺候 凛然 大吹大擂 处境 敷衍 并 行 不悖 嚣张 窘住 颧骨 惶恐 扭扭捏捏 2.写汉字 词语 易 错字 词语 易错字 shù 口 huán ɡ 恐 piě 嘴 huǎn ɡ 惚 piē 视 咳 s ou 3.集词语 (1)来自课本的词语、成语 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或形容表示敬重或惊恐的神态。 古板:(思想、作风)固执守旧;呆板少变化
道貌俨然:又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嚣张:盛气凌人、气焰很盛的样子。 浓妆艳抹:形容女子妆饰艳丽。 扭扭捏捏: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 有气无力: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2)与《家》有关的成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 旺盛,气氛热烈。荼,茅草的白花 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辨用法 (1)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①高老太爷年轻时也很荒唐,只是后来成了 的人 ②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 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都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的意思。区别在于:“墨守 成规”偏重于守旧,多指固执地按老法子办,不肯改进:“故步自封”偏重于停顿,多指不 求进步。 (2)常年长年 ①本公司 使用大量哔叽布,如贵公司提供的产品质量合乎要求,我公司可大 量订购。 ②黄土高原的农民们,躬耕在那养育了一辈辈人的黄土地上 “常年”是终年,长期;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200斤”。“长年”是一年到 头,整年
道貌俨然:又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嚣张:盛气凌人、气焰很盛的样子。 浓妆艳抹:形容女子妆饰艳丽。 扭扭捏捏: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 有气无力: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2)与《家》有关的成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 旺盛,气氛热烈。荼,茅草的白花。 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4.辨用法 (1)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①高老太爷年轻时也很荒唐,只是后来成了____________的人。 ②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____________。 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都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的意思。区别在于:“墨守 成规”偏重于守旧,多指固执地按老法子办,不肯改进;“故步自封”偏重于停顿,多指不 求进步。 (2)常年 长年 ①本公司__________使用大量哔叽布,如贵公司提供的产品质量合乎要求,我公司可大 量订购。 ②黄土高原的农民们,________躬耕在那养育了一辈辈人的黄土地上。 “常年”是终年,长期;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 200 斤”。“长年”是一年到 头,整年
G*: 1. mei lin chu bei jiong huang ci lei fu xiao quan nie 2.惶恍嗽漱撇瞥 4.(1)墨守成规故步自封(2)常年长年 1.“爷爷不见得生来就是古板不近人情的吧。”他心里这样想。于是一首旧诗浮上了 他的心头:“不爱浓妆爱淡妆,天然丰韵压群芳,果然我见犹怜汝,争怪檀郎兴欲 狂 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这就是他的年轻的心所 不了解的了 点评:参加学生运动的觉慧被叫到祖父面前接受训导,“在他的眼前显得非常衰弱”的 祖父一下子唤醒了他对祖父过去的回忆,使他认识到祖父“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 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他的祖父不仅年轻的时候追求女人,即便在现在还追捧戏子,而且 将此视为“风雅”。唯一不能让觉慧理解的事情就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 存不悖呢”。小说通过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生活的 腐化堕落以及道德的虚伪。 2.觉慧把他的坚定的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 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 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 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他觉得心 里很不舒服。似乎有许多东西沉重地压在他的年轻的肩上。他抖动着身子,想对一切表示反 抗 点评:这段文字形象而深刻。在觉慧的眼中,祖父稍有作为,祖父宽厚、慈祥和善良, 他只是旧势力的一个形象代表和忠实的维护者,祖孙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敌对关系、仇视关系 从这里也可看出觉慧对现实认识得深刻而准确,比觉新高明、进步 3.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地看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 开口。…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于是两个人悄悄地走了出来 点评:觉新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再加上他所受的教育,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 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懦弱、顺从的性格,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也不愿意违背他的长辈的意愿,从而断送了自己的个性价值。两个“唯唯”生动形象地表现
答案:1.mèi lǐn chǔ bèi jiǒng huáng cì léi fū xiāo quán niē 2.惶 恍 嗽 漱 撇 瞥 4.(1)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2)常年 长年 1.“爷爷不见得生来就是古板不近人情的吧。”他心里这样想。于是一首旧诗浮上了 他的心头:“不爱浓妆爱淡妆,天然丰韵压群芳,果然我见犹怜汝,争怪檀郎兴欲 狂。”……“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这就是他的年轻的心所 不了解的了。 点评:参加学生运动的觉慧被叫到祖父面前接受训导,“在他的眼前显得非常衰弱”的 祖父一下子唤醒了他对祖父过去的回忆,使他认识到祖父“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 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他的祖父不仅年轻的时候追求女人,即便在现在还追捧戏子,而且 将此视为“风雅”。唯一不能让觉慧理解的事情就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 存不悖呢”。小说通过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生活的 腐化堕落以及道德的虚伪。 2.觉慧把他的坚定的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 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 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 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他觉得心 里很不舒服。似乎有许多东西沉重地压在他的年轻的肩上。他抖动着身子,想对一切表示反 抗。 点评:这段文字形象而深刻。在觉慧的眼中,祖父稍有作为,祖父宽厚、慈祥和善良, 他只是旧势力的一个形象代表和忠实的维护者,祖孙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敌对关系、仇视关系。 从这里也可看出觉慧对现实认识得深刻而准确,比觉新高明、进步。 3.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地看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 开口。……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于是两个人悄悄地走了出来。 点评:觉新作为高家的“长房长孙”,再加上他所受的教育,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 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懦弱、顺从的性格,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也不愿意违背他的长辈的意愿,从而断送了自己的个性价值。两个“唯唯”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觉新的这种思想性格。 1.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提示: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 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的生命为代价。这就又加 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苦。高老太爷和觉慧祖 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 2.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觉新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比如“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地看觉慧,给他做眼色,叫 他不要再开口”“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 “唯唯”“很恭顺”“偷偷地”“依旧唯唯”,几个词语塑造出一个懦弱、忍让、委曲 求全的年轻人形象。 3.有人说,巴金的小说处处饱含激情,《家》是否体现了这一特点? 提示:巴金的小说是难以抑制的生活激情的外泄,是他表达对社会见解的一个渠道,因 而作品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行文时经常出现作者不加克制的主观表述。《家》在叙事结构 上比他前期的中、短篇小说都更具鲜明的小说文体特征,即“再现一一写实”性,显现出巴 金特有的个性,那就是率真、饱满激情的宣泄,使作品在展示情节的同时,流泻着强烈激荡 的情绪。这在觉慧这个人物形象上有集中的体现。 孙子觉慧:惶恐——不安——不了解—迟 疑——坚定的目光——反抗 封建专制的反抗者) (表面:语言冲突)(实质:观念冲突 祖父高老太爷:不满—呵斥——管束 (封建家庭的统治者) 巴金的《家》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之人物塑造比较 河北省香河县第六中学周永进两部小说虽然都出现了一个典型的叛逆的人物形象, 但叛逆的道路和思想追求又是有所不同的 《家》中,觉慧是高公馆中第一个觉醒者,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他的觉醒主要是由于五四科学民主思想的启发和熏陶。五四运动的爆发给正在学校读书的觉
了觉新的这种思想性格。 1.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提示: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 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的生命为代价。这就又加 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苦。高老太爷和觉慧祖 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 2.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觉新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比如“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地看觉慧,给他做眼色,叫 他不要再开口”“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 “唯唯”“很恭顺”“偷偷地”“依旧唯唯”,几个词语塑造出一个懦弱、忍让、委曲 求全的年轻人形象。 3.有人说,巴金的小说处处饱含激情,《家》是否体现了这一特点? 提示:巴金的小说是难以抑制的生活激情的外泄,是他表达对社会见解的一个渠道,因 而作品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行文时经常出现作者不加克制的主观表述。《家》在叙事结构 上比他前期的中、短篇小说都更具鲜明的小说文体特征,即“再现——写实”性,显现出巴 金特有的个性,那就是率真、饱满激情的宣泄,使作品在展示情节的同时,流泻着强烈激荡 的情绪。这在觉慧这个人物形象上有集中的体现。 巴金的《家》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之人物塑造比较 河北省香河县第六中学 周永进 两部小说虽然都出现了一个典型的叛逆的人物形象, 但叛逆的道路和思想追求又是有所不同的。 《家》中,觉慧是高公馆中第一个觉醒者,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他的觉醒主要是由于五四科学民主思想的启发和熏陶。五四运动的爆发给正在学校读书的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