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SWGC CCUT.EDU. CN ll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Illll 第八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任课教师:孙国英副教授 授课班级:090704100704
任课教师:孙国英 副教授 授课班级:090704 100704 第八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的理论在当时看来已经发展到 相当完善的阶段。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 中得到说明:在物体的机械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得多时 遵循牛顿力学规律;电磁学规律一麦克斯韦方程组 光学的波动理论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理论有 以玻耳兹曼、吉布斯等人建立的统计物理学理论。当时 多数人的观点: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只 剩下把已有的规律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去的工作了。 当时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线系,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 等,都是当时经典物理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揭 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突出了经典物理学与微观世 界规律性的矛盾。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 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次大革命
一 原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的理论在当时看来已经发展到 相当完善的阶段。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 中得到说明:在物体的机械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得多时— —遵循牛顿力学规律;电磁学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 光学的波动理论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理论有 以玻耳兹曼、吉布斯等人建立的统计物理学理论。当时 多数人的观点: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只 剩下把已有的规律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去的工作了。 当时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线系,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 等,都是当时经典物理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揭 示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突出了经典物理学与微观世 界规律性的矛盾。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 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次大革命
(2)黑体辐射和普朗克能量量子假说 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一简 称黑体。 普朗克假设:黑体是由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带电的线性谐振子组 成,能量的分立值是ε的整数倍 hv
(2)黑体辐射和普朗克能量量子假说 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 称黑体。 普朗克假设: 黑体是由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带电的线性谐振子组 成,能量的分立值是εν的整数倍, , = h
普朗克量子论的奠基人。 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 1858年4月~1947年10月。18年柏 林大学任命他为基尔霍夫的继任人和理 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00年,他在黑 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因此于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8年选为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担任 威廉皇家科学促进协会会长。 早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后来 转移到黑体辐射理论方面。1900年10 月,他找到了一个适用于电磁波谱所有 波段的黑体辐射的经验公式。在公式推 导中,他提出一个革命性的假定,认为 能量只能取某一基本量加(即能量量子) 的整数倍,h为作用量子,即普朗克 常量
普朗克 量子论的奠基人。 1858年4月~1947年10月。1888年柏 林大学任命他为基尔霍夫的继任人和理 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00年,他在黑 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因此于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8年选为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担任 威廉皇家科学促进协会会长。 早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后来, 转移到黑体辐射理论方面。1900 年10 月,他找到了一个适用于电磁波谱所有 波段的黑体辐射的经验公式。在公式推 导中,他提出一个革命性的假定,认为 能量只能取某一基本量hv(即能量量子) 的整数倍 ,h 为作用量子 ,即普朗克 常量。 普朗克 德国物理学家
(3)汤姆逊原子模型 ll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Illll ( Joseph John 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接替瑞利任剑 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研究了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 偏转,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电负粒子束,测量了这种粒子 的荷质比,其质量是氢原子的1/1837,起名为 electron。 由此证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组成。汤姆逊最早 提出了汤姆逊原子模型:原子带正电的部分是一个原子那 么大小的,具有弹性的冻胶状的球,正电荷均匀分布,带 负电的电子镶嵌在球内或球表面上,电子只能在平衡位置 作简谐振动(葡萄干蛋糕模型)。所观察到原子发生的 光谱的各种频率就是这些电子的振动频率。汤姆逊1906年 因对电子的研究获诺贝尔奖,他的7个助手和学生也获得 过此殊荣
(3) 汤姆逊原子模型 (Joseph John Thomson)英国物理学家,接替瑞利任剑 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研究了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 偏转,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电负粒子束,测量了这种粒子 的荷质比,其质量是氢原子的1/1837,起名为electron。 由此证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组成。汤姆逊最早 提出了汤姆逊原子模型:原子带正电的部分是一个原子那 么大小的,具有弹性的冻胶状的球,正电荷均匀分布,带 负电的电子镶嵌在球内或球表面上,电子只能在平衡位置 作简谐振动(葡萄干蛋糕模型) 。所观察到原子发生的 光谱的各种频率就是这些电子的振动频率。汤姆逊1906年 因对电子的研究获诺贝尔奖,他的7个助手和学生也获得 过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