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曹斌锋整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 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曹斌锋 整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 1952 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 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 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 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
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 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调到福建 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 作。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 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 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 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深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 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就是这样一首浅显明 白,而今收录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当年却被认为:“有意无意地把诗 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 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 1980年8月)可见“朦胧诗”,纯是观念差异的产物。 略加思考,就不难找出本诗的关键词:“苦难”与“希望”。然而条分缕析,轻 松读懂这样的诗而不觉气闷,是不够的;当继续加以理性之光,照彻作品中隐含 的曲折与难堪的时代印痕——追溯历史而将中国苦难史想像性地延长,罗列苦难 而又轻易归于虚无,处处以“我”自称而终于泯灭自我 面对初中的学生,在本诗中,要着力于区别三对概念——“国家”(政治概念) 与“祖国”(文化概念)、“本能的爱国主义”与“理性的爱国主义”,“儿子” 与“公民 又略微显得艰难;本课时仅仅在这个方向上作一尝试一一抒情作 品,是否也可以作反思性的解读? 提起祖国,人们往往会想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四大发明、地大物博…… 以一种貌似豪放实则空洞的虚假,去歌颂祖国的强盛伟大。舒婷反其道而为之, 独辟蹊径,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其严峻的现实,选取大量新鲜活泼、 意义隽永的意象,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组合成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之以舒 缓深沉的节奏,唱出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在诗人的心中,祖国不再是大而空的抽象,而是饱经沧桑的过去、贫穷凋敝的现 实与绯红黎明希望的交织体。作为抒情主体,诗人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 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我 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我是你簇新的理 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你十亿分之 我是你九百六十 万平方的总和”……诗人既是生长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个体,又是与 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的统一体。 这首诗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 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同 时,表达出经历挫折的一代青年,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 国富饶、荣光、自由的心声。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于1979年4月20日。那时候,1978年党召 开“拨乱反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国大地才从隆冬般的“文化大革命”中 苏醒过来,舒婷跟同时代的顾城一样,为祖国春天的到来而放开歌喉,尽情呐喊。 顾城写有著名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 年起她的一些抒情 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 年调到福建 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 1979 年,才开始发表诗 作。1982 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 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 1981 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 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 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 1979 年 7 月。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深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 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就是这样一首浅显明 白,而今收录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诗,当年却被认为:“有意无意地把诗 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 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 1980 年 8 月)可见“朦胧诗”,纯是观念差异的产物。 略加思考,就不难找出本诗的关键词:“苦难”与“希望”。然而条分缕析,轻 松读懂这样的诗而不觉气闷,是不够的;当继续加以理性之光,照彻作品中隐含 的曲折与难堪的时代印痕——追溯历史而将中国苦难史想像性地延长,罗列苦难 而又轻易归于虚无,处处以“我”自称而终于泯灭自我。 面对初中的学生,在本诗中,要着力于区别三对概念——“国家”(政治概念) 与“祖国”(文化概念)、“本能的爱国主义”与“理性的爱国主义”,“儿子” 与“公民”——又略微显得艰难;本课时仅仅在这个方向上作一尝试——抒情作 品,是否也可以作反思性的解读? 一提起祖国,人们往往会想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四大发明、地大物博…… 以一种貌似豪放实则空洞的虚假,去歌颂祖国的强盛伟大。舒婷反其道而为之, 独辟蹊径,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其严峻的现实,选取大量新鲜活泼、 意义隽永的意象,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辑组合成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之以舒 缓深沉的节奏,唱出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在诗人的心中,祖国不再是大而空的抽象,而是饱经沧桑的过去、贫穷凋敝的现 实与绯红黎明希望的交织体。作为抒情主体,诗人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 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我 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我是你簇新的理 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我是你九百六十 万平方的总和”……诗人既是生长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个体,又是与 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的统一体。 这首诗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 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同 时,表达出经历挫折的一代青年,与祖国共呼吸共命运,以自己的血汗去换取祖 国富饶、荣光、自由的心声。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于 1979 年 4 月 20 日。那时候,1978 年党召 开“拨乱反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大地才从隆冬般的“文化大革命”中 苏醒过来,舒婷跟同时代的顾城一样,为祖国春天的到来而放开歌喉,尽情呐喊。 顾城写有著名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舒婷则写了这一首名诗。 全诗共分四节。首节回顾祖国古老沉重的历史,以“河边上破旧的老水 车”“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 五个典型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次节过渡,内容上同 前节,也是描写祖国的过去,但角度不同,直抒胸臆,表明祖国的“贫穷”“悲 哀”,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花朵”。第三节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 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 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刚从“大跃进”“文革”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实事求 是,思想解放后的那种“带泪的笑”。末节展望未来,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 烈的爱。爱国是本诗的主题。 本诗爱国情感的表达,不是盲目的,而是深思的;不是浮浅的,而是深沉的 可以看作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之作。比如对祖国,诗人既看到“贫穷”“悲 哀”的一面,又看到光明(“希望”“花朵”)的一面。如果说祖国是“河边上破 旧的老水车”,那她也“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并不颓败;如果说祖国是“额 上熏黑的矿灯”,那她也“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并不停滞;如果说 “(我)是淤滩上的驳船”,祖国的苦难也是我“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而 造成的。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自己则是“迷惘的我,深思 的我,沸腾的我”。和《一代人》比起来,诗人是把自己的遭遇和祖国的命运紧 紧联系起来的,因此,诗中并没有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情绪。如末节一我是你十亿 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 教学过程 师:今天,想上一首诗。请大家把书翻到课本第9页,是舒婷的一首作品,题目 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知道,提起舒婷,我们就想到一个诗派,就 是所谓的朦胧诗派。可能现在看起来,其实一点都不朦胧。但在当年,对于某些 理解力不是最好的人而言,他们读起来读不懂,所以称它为朦胧。 舒婷是这中间的一个代表人物。这首诗歌写于七十年代的末期,在八十年代风靡 时。提起舒婷,马上就想起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它其实带有一点 时代的烙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六年了啊,舒婷现在也老 了,已经五十三岁了。那么我们在这么一个时刻重新反过头来看,当年朦胧诗派 的一个代表作,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新的东西。 首先我想这样,就是……恩,先面一共四小节,前面三节吧,我想请同学来朗读 下。那么诗歌,我们说,读起来读着读着,尤其是抒情诗的话,很容易带感情 那么我现在要求,这首诗,我们不带感情,我们等会请同学站起来朗读的时 候你不要带感情,你就只是朗读,啊,只是朗读。每一节请一位同学吧,好不好? 啊,第一小节,来,陈弈瑶。 陈亦瑶:(读)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中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ang)
舒婷则写了这一首名诗。 全诗共分四节。首节回顾祖国古老沉重的历史,以“河边上破旧的老水 车”“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 五个典型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次节过渡,内容上同 前节,也是描写祖国的过去,但角度不同,直抒胸臆,表明祖国的“贫穷”“悲 哀”,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花朵”。第三节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 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 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刚从“大跃进”“文革”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实事求 是,思想解放后的那种“带泪的笑”。末节展望未来,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 烈的爱。爱国是本诗的主题。 本诗爱国情感的表达,不是盲目的,而是深思的;不是浮浅的,而是深沉的。 可以看作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之作。比如对祖国,诗人既看到“贫穷”“悲 哀”的一面,又看到光明(“希望”“花朵”)的一面。如果说祖国是“河边上破 旧的老水车”,那她也“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并不颓败;如果说祖国是“额 上熏黑的矿灯”,那她也“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并不停滞;如果说 “(我)是淤滩上的驳船”,祖国的苦难也是我“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而 造成的。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自己则是“迷惘的我,深思 的我,沸腾的我”。和《一代人》比起来,诗人是把自己的遭遇和祖国的命运紧 紧联系起来的,因此,诗中并没有流露出怨天尤人的情绪。如末节--我是你十亿 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 教学过程 师:今天,想上一首诗。请大家把书翻到课本第 9 页,是舒婷的一首作品,题目 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知道,提起舒婷,我们就想到一个诗派,就 是所谓的朦胧诗派。可能现在看起来,其实一点都不朦胧。但在当年,对于某些 理解力不是最好的人而言,他们读起来读不懂,所以称它为朦胧。 舒婷是这中间的一个代表人物。这首诗歌写于七十年代的末期,在八十年代风靡 一时。提起舒婷,马上就想起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它其实带有一点 时代的烙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六年了啊,舒婷现在也老 了,已经五十三岁了。那么我们在这么一个时刻重新反过头来看,当年朦胧诗派 的一个代表作,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新的东西。 首先我想这样,就是……恩,先面一共四小节,前面三节吧,我想请同学来朗读 一下。那么诗歌,我们说,读起来读着读着,尤其是抒情诗的话,很容易带感情 ——那么我现在要求,这首诗,我们不带感情,我们等会请同学站起来朗读的时 候你不要带感情,你就只是朗读,啊,只是朗读。每一节请一位同学吧,好不好? 啊,第一小节,来,陈弈瑶。 陈亦瑶:(读)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中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ăng)
祖国啊! 师: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6)——祖国啊!请坐。(示意)柯哓宇,第二节 柯哓宇:(读)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师:(示意)来,后面。 高南:(读)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师:请坐。读着读着就好像这个人要激动起来啊。(学生笑)诗歌是有一种感染 力,让人激动起来。平静一点。好,那么给大家一点点时间,请你,在前面两小 节,找出诗歌中最主要的几个意象。然后,把它前面的修饰语也圈一下,好不好? 然后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她选择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构成了怎样一种完整的图景?给人怎样的感 受? (学生寻找诗歌意象,思考03:22-03:52) 师:好,我们就轮下去吧。(示意)来,后面。每人说一个意象好了。徐映辉 徐映辉:破旧的老水车。 师:老水车。老水车是怎么样啊? 生:破旧的。 师:破旧的。请坐。(示意)来,后面 史嘉茜:熏黑的矿灯。 师:矿灯,是熏黑的。(示意)周鸣菁。 周鸣菁:疲惫的歌。 师:哦,歌,歌声,歌是非常疲惫的。(示意)俞谦。 俞谦:干瘪的稻穗。 师:稻穗是干瘪的。瘪,第三声噢。 林湛:失修的路基。 师:路基是失修的。(示意)王佳珺,还有吗 王佳珺:淤滩上的驳船。 师:驳船在淤滩上,行进很艰难啊。(示意前一位同学)还有吗? 喻方其:还有,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师:请坐。花朵稍微亮丽一点,但是花朵在这里是……未落到的,未落到地面的 那么,我们同学所罗列的这样一些意象,给人一种怎样的整体感觉?黄枘,你来 说一说。它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 祖国啊! 师: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ó)—— 祖国啊!请坐。(示意)柯哓宇,第二节。 柯哓宇:(读)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师:(示意)来,后面。 高南:(读)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师:请坐。读着读着就好像这个人要激动起来啊。(学生笑)诗歌是有一种感染 力,让人激动起来。平静一点。好,那么给大家一点点时间,请你,在前面两小 节,找出诗歌中最主要的几个意象。然后,把它前面的修饰语也圈一下,好不好? 然后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她选择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构成了怎样一种完整的图景?给人怎样的感 受? (学生寻找诗歌意象,思考 03:22-03:52) 师:好,我们就轮下去吧。(示意)来,后面。每人说一个意象好了。徐映辉。 徐映辉:破旧的老水车。 师:老水车。老水车是怎么样啊? 生:破旧的。 师:破旧的。请坐。(示意)来,后面。 史嘉茜:熏黑的矿灯。 师:矿灯,是熏黑的。(示意)周鸣菁。 周鸣菁:疲惫的歌。 师:哦,歌,歌声,歌是非常疲惫的。(示意)俞谦。 俞谦:干瘪的稻穗。 师:稻穗是干瘪的。瘪,第三声噢。 林湛:失修的路基。 师:路基是失修的。(示意)王佳珺,还有吗? 王佳珺:淤滩上的驳船。 师:驳船在淤滩上,行进很艰难啊。(示意前一位同学)还有吗? 喻方其:还有,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师:请坐。花朵稍微亮丽一点,但是花朵在这里是……未落到的,未落到地面的。 那么,我们同学所罗列的这样一些意象,给人一种怎样的整体感觉?黄枘,你来 说一说。它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枘:嗯,我觉得是一种颓废的,很黑暗的画面 师:颓废,或者黑暗,请坐。(示意)谢宸,你有什么补充 谢宸:忧郁的。 师:非常忧郁的,请坐。(示意)后面,还有什么补充? 丁俊:我觉得就是一种很无望,很破旧的。 师:无望和破旧。其实在诗歌第二小节里有几个词语概括了这样一种感觉,是吧。 我是 (生答)贫穷,我是一—(生答)悲哀,我是一一在这个“希望”前面有一个修 饰语,是—一是“痛苦”,对吧 贫穷的,悲哀的,痛苦的。老水车,失修的路基,是这样一种感觉啊,给人这样 种图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是诗人在前两节中营造出来的,整体的 感觉。 那么接下来,我想这样,我们来听。刚才说的,朗读要客观,不要抒情,对吧。 接下来我们听,一种抒情的朗读,极其抒情啊。其中有一种强烈的对比。 大家一边听一边来思考一下,就是说,他这种朗读里面,两种感觉很不一样。就 是前三节啊,很不一样。在这样一种反差中,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它分别代表 了祖国的哪两个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时刻。第二个要思考的就是,请你找出一对 反义词,其实一、二节和第三节中的反义词有很多。请你找出一对合适的反义词, 分别来概括这两个不同的时段。我们一边听一边来思考这两个问题。 (播放前三节录音6:32-8:10)(学生间或轻笑) 师:是哪两个不同的时段,你是否能找到一对合适的反义词来分别加以修饰,合 适反义词有很多,等会我请同学讲的时候,前面同学讲过的,你不要再重复啊。 肖杭,你先来说说好不好?第一二节好像和第三节,时间段不一样,你简单说 下好吗? 肖杭:我觉得前面应该是中国最贫穷的时候,也就是最困难的时候,然后是文革 发生的时候。后面就是中国开始有新的发展,就是文革结束的时候 师:哦,你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它定一条界线的话,这里应该是,(指前 两节)这个是文革,(指第三节)这个是文革以后?是这样一个说法是吗?好, 请坐。(示意后一位同学)陈铮,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陈铮:恩,我觉得前面一段是解放以前,然后后面一段是在解放以后。 师:请坐。其实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它非常简单化,就是,前两节讲的 是“过去”一一我们可以稍微笼统一点一一而后面,第三节讲的是“现在”,对 吧?我觉得这样可能更简单一点哦 至于这具体是什么时刻,我们等会再研究。那么过去是怎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 样的,其实在诗歌中本身,有许多许多许多许多强烈的对比。那我们来请同学说 说,请你分别罗列一下,过去,什么词语;现在,什么词语。它对得很紧,这 个很有意思。(示意)你来说,姚驭文。请你找一对合适的词语来说好吗?过去 怎么样 姚驭文:过去是……过去是悲哀。 师:过去是悲哀的,现在是怎么样的? 姚驭文:笑窝。 师:现在是笑的,请坐。(示意)方嘉栋,还有吗? 方嘉栋:过去是破旧的。 师:过去是破旧的
黄枘:嗯,我觉得是一种颓废的,很黑暗的画面。 师:颓废,或者黑暗,请坐。(示意)谢宸,你有什么补充? 谢宸:忧郁的。 师:非常忧郁的,请坐。(示意)后面,还有什么补充? 丁俊:我觉得就是一种很无望,很破旧的。 师:无望和破旧。其实在诗歌第二小节里有几个词语概括了这样一种感觉,是吧。 我是—— (生答)贫穷,我是——(生答)悲哀,我是——在这个“希望”前面有一个修 饰语,是——是“痛苦”,对吧。 贫穷的,悲哀的,痛苦的。老水车,失修的路基,是这样一种感觉啊,给人这样 一种图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是诗人在前两节中营造出来的,整体的 感觉。 那么接下来,我想这样,我们来听。刚才说的,朗读要客观,不要抒情,对吧。 接下来我们听,一种抒情的朗读,极其抒情啊。其中有一种强烈的对比。 大家一边听一边来思考一下,就是说,他这种朗读里面,两种感觉很不一样。就 是前三节啊,很不一样。在这样一种反差中,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它分别代表 了祖国的哪两个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时刻。第二个要思考的就是,请你找出一对 反义词,其实一、二节和第三节中的反义词有很多。请你找出一对合适的反义词, 分别来概括这两个不同的时段。我们一边听一边来思考这两个问题。 (播放前三节录音 6:32-8:10)(学生间或轻笑) 师:是哪两个不同的时段,你是否能找到一对合适的反义词来分别加以修饰,合 适反义词有很多,等会我请同学讲的时候,前面同学讲过的,你不要再重复啊。 肖杭,你先来说说好不好?第一二节好像和第三节,时间段不一样,你简单说一 下好吗? 肖杭:我觉得前面应该是中国最贫穷的时候,也就是最困难的时候,然后是文革 发生的时候。后面就是中国开始有新的发展,就是文革结束的时候。 师:哦,你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它定一条界线的话,这里应该是,(指前 两节)这个是文革,(指第三节)这个是文革以后?是这样一个说法是吗?好, 请坐。(示意后一位同学)陈铮,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陈铮:恩,我觉得前面一段是解放以前,然后后面一段是在解放以后。 师:请坐。其实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它非常简单化,就是,前两节讲的 是“过去”——我们可以稍微笼统一点——而后面,第三节讲的是“现在”,对 吧?我觉得这样可能更简单一点哦。 至于这具体是什么时刻,我们等会再研究。那么过去是怎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 样的,其实在诗歌中本身,有许多许多许多许多强烈的对比。那我们来请同学说 一说,请你分别罗列一下,过去,什么词语;现在,什么词语。它对得很紧,这 个很有意思。(示意)你来说,姚驭文。请你找一对合适的词语来说好吗?过去 怎么样? 姚驭文:过去是……过去是悲哀。 师:过去是悲哀的,现在是怎么样的? 姚驭文:笑窝。 师:现在是笑的,请坐。(示意)方嘉栋,还有吗? 方嘉栋:过去是破旧的。 师:过去是破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