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概论 11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 111数控机床的出现和发展 数控是数字控制( Numerical control)的简称, 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用数字化信息进行控制的自动 控制技术其含义使用以数值和符号构成的数字 信息自动控制机床的运转数控机床也称NC机床 第一代:1952年,电子管控制的第一台三坐标 联动的铣床; 第二代:1959年,出现了晶体管控制的“加工 中心”; 第三代:1965年,出现了小规模集成电路使数 控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以上三代数控系统都是采用专用控制硬件逻 辑数控系统称为普通数控系统即NC系统
第1章 概论 1.1 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 1.1.1 数控机床的出现和发展 数控是数字控制( Numerical control )的简称, 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用数字化信息进行控制的自动 控制技术.其含义使用以数值和符号构成的数字 信息自动控制机床的运转.数控机床也称NC机床. 第一代: 1952年 ,电子管控制的第一台三坐标 联动的铣床; 第二代:1959年,出现了晶体管控制的“加工 中心”; 第三代:1965年,出现了小规模集成电路.使数 控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以上三代数控系统都是采用专用控制硬件逻 辑数控系统,称为普通数控系统,即NC系统
第四代:1967年以计算机作为控制单元的数控制系 统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 第五代:1970年,美国英特尔开发使用了微处理器CNC。 1.1.2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概况 1.1.3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数控系统发展趋势 采用开放式结构:进线、联网、专用要求。 向智能化发展 具有自动编程、模糊控制、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工艺 参数自动生成、三维刀具补偿、运动参数动态补偿,人机界面 极为友好,有故障专家诊断系统。 2.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高速、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 模块化、专门化、个性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
第四代:1967年以计算机作为控制单元的数控制系 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柔性制造系统。 第五代:1970年,美国英特尔开发使用了微处理器.CNC。 1.1.2 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概况 1.1.3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 数控系统发展趋势 ● 采用开放式结构:进线、联网、专用要求。 ● 向智能化发展 具有自动编程、模糊控制、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工艺 参数自动生成、三维刀具补偿、运动参数动态补偿,人机界面 极为友好,有故障专家诊断系统。 2.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 高速、 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 ● 模块化、专门化、个性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
开放性 1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数控机床的组成 伺服系统 加工程序 输入装 数控系统 机床 辅助控制装置 反馈系统 图1.1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
● 开放性 1.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 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系统功用:接受数控装置送来的脉 经过数控系统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行编译、 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息和指令,控制 机床各部分进行规定的动作。 12,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的图 样及工艺信息数字化,用规定的代码和程序式编写 加工程序,然后将所编写程序指令输入到机床的数 控装置中数控装置再将程序代码进行译码、运 算,向机床各个坐标的伺服机构和辅助控制装置 发出信号,驱动机床各运动部件,控制所需要的 辅助运动,最后加工出合格零件
数控系统功用:接受数控装置送来的脉冲信号, 经过数控系统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行编译、 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息和指令,控制 机床各部分进行规定的动作。 1.2.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的图 样及工艺信息数字化,用规定的代码和程序式编写 加工程序,然后将所编写程序指令输入到机床的数 控装置中.数控装置再将程序(代码)进行译码、运 算,向机床各个坐标的伺服机构和辅助控制装置 发出信号,驱动机床各运动部件,控制所需要的 辅助运动,最后加工出合格零件
13数控机床的分类 13.1按控制系统功能分类 1.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2.点位直线控制机床 3.轮廓控制机床 刀具 图1.2点位控制钻孔加工示意图
1.3 数控机床的分类 1.3.1 按控制系统功能分类 1.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2. 点位直线控制机床 3. 轮廓控制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