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色缮法的基本概念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用于衡量色谱柱的柱效,区域宽度越 小,色谱柱的柱效越高。 标准差(σ):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的一半。 半峰宽 (W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称为半峰宽。 W12=2.355o ·峰宽(W):通过色谱峰两侧拐点作切线,在基线上 所截得的距离称为峰宽。 W=4o或W=1.699W12 16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6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标准差():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的一半。 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称为半峰宽。 W1/2 = 2.355 峰宽(W):通过色谱峰两侧拐点作切线,在基线上 所截得的距离称为峰宽。 W = 4 或 W = 1.699 W1/2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用于衡量色谱柱的柱效,区域宽度越 小,色谱柱的柱效越高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对称峰与不对称峰可用对称因子(f)或拖尾因子(T) 来衡量。 4+B h ∫= W05h= 24 24 0.05h W0.05b 对称因子计算示意图 17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7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对称峰与不对称峰可用对称因子(fs)或拖尾因子(T) 来衡量。 对称因子计算示意图 A A B A W f 2 2 0.05h s + = =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二、保留值 ◆保留时间():进样开始到某组分色谱峰顶点的时 间间隔。 ◆死时间(或):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定 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t'):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 亦可认为是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 t'R fr-tM 18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8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二、保留值 ◆保留时间(tR):进样开始到某组分色谱峰顶点的时 间间隔。 ◆死时间(tM或t0):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定 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t ' R):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 亦可认为是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 t ' R = tR-tM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保留体积():某组分在保留时间内流动相流经色 谱柱的体积。 V=tRF。 ◆死体积(V或V):由进样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 固定相占据的空间称为死体积。 V=MM'F 死体积大,色谱峰扩展,色谱柱的柱效降低。 19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19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保留体积(VR) :某组分在保留时间内流动相流经色 谱柱的体积 。 VR = tR·Fc ◆死体积(VM或V0):由进样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 固定相占据的空间称为死体积。 VM = tM·Fc 死体积大,色谱峰扩展,色谱柱的柱效降低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调整保留体积(V'♪):保留体积与死体积之差。 V'R=VR-VM=t'RF 问题 您能说出色谱法定性、定量以 及衡量柱效的依据吗? 20
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第2版) 20 第二节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调整保留体积(V ' R):保留体积与死体积之差。 V ' R = VR-VM = t ' R ·Fc 问 题 您能说出色谱法定性、定量以 及衡量柱效的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