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及固体废物 污染与治理 1壤的纩构和咝质 2壤牙幕及防 3壤驱化及其保护 4固体灰弃物慕及防
1 第四章 土壤及固体废物 污染与治理 1 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2 土壤污染及防治 3 土壤退化及其保护 4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5 白色污染及治理
1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11土壤的组成 根须 土壤是由固 土粒上的吸附水 体、液体和 气体三相共 土粒 同组成的多 土壤空歐 相体系,具 有疏松的结 构。 被水饱和的土壤 排入地下水
2 1 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 体、液体和 气体三相共 同组成的多 相体系,具 有疏松的结 构
A疏松的枯枝落叶层,未经分解 援盖层(A) 暗色半分解有机质层 暗色的腐殖层 淋溶层(A)A:灰白色的灰化层 土壤层 A,|向B层过渡层多似A层 B 向A层过渡层,多似B层 淀积层(B) B2|棕色至红棕色的淀积层 B向c层过渡层 Tc.cacO聚积层 母质层C) C.caso聚积层可能出现的特殊层次 G7博层(灰粘层) 基岩(D) D 图4-2自然土壤的综合剖面图(南京大学等合编,1980)
3
伊利石(或水云母)[(OH)4K,(A1;Fe:Mg;Mg6)(SlyA)O2nl 蒙脱石 高岭石[Al4SiO1o(OH)8 低畋孟类 、判化物矢物、哪化彻尖物 土壤和磷酸盐类矿物 矿物质 岩石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土壤的 次生矿物质(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 形成的新矿物) 类:简单盐类、三 组成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占相 总重量的10%以下)。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两大类。 土壤水分——土壤溶液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成分都是N2、O2和CO2。与空 气比较,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O2的含 量低于大气;水蒸气的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还含有少量 还原性气体
4 土壤的 组成 土壤 矿物质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占固相 总重量的10% 以下 )。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两大类。 土壤水分——土壤溶液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成分都是N2、O2和CO2。与空 气比较,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O2的含 量低于大气;水蒸气的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还含有少量 还原性气体 原生矿物质(各种岩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 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 )—— 四类: 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 和磷酸盐类矿物 次生矿物质(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 形成的新矿物 )——三类:简单盐类、三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岩石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伊利石(或水云母)[(OH)4Ky(A14·Fe4·Mg4·Mg6)(Si8-y·Aly)O20] 蒙脱石 高岭石[Al4Si4O10(OH)8]
1.2土壤的特性 硫性 寝4-8土壤酸碱度分级 酸碱度分级 H 酸碱度分级 pH 极强酸性 <4.5 弱碱性 7.0-7.5 强酸性 4.5-5.5 碱性 7.5-8.5 酸 性 5.5-6.0 强碱性 8,5-9.5 弱酸性 6.0-6.5 极强碱性 >9.5 中 性 6.5-7.0 ◎我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有由南 向北pH值递增的规律性
5 1.2 土壤的特性 酸碱性 ◎我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有由南 向北pH值递增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