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日本目前普遍采用的环境监测仪器的专著。日本为了强化环境 监测和污染调查,对环境监测仪器的自动化和仪器化,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同时开 发新的监测手段和仪器。日本酒井馨教授和坂田衡先生把这些先进的仪器的构造、 工作原理、采样方法、预处理,标准物质的制备及总量控制等都在本书中作了详细 的描述,本书在日本作为大学的一本教科书。 本书适用于从事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环染治理的科技人员及环境管理、环境 执法和司法人员参考
1985年修订新版前言 1980年1月发行的本书初版,由于被作为设有环境工程系和 化学系学科的大学开设环境监测课程的教科书、各种进修机关的 环境分析用读本、环境监测人员考试用参考书和环境仪器分析的 实际业务手册等而加以利用,使作者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在经过多年研究修改JK0102《工厂排水实验方法》期 间,出自对各种标准法的修改和分析化学进步的关心,当本书于 1982年5月修订版问世以后,又荣幸地得到有关方面的广泛利 用,使作者感到喜出望外。 特别是在最近,新的本底校正方法的JSK0121《原子吸 收分析法通则》,新技术的J1SK0114《气相色谱分析通则》, 新的吸光光度测定法的JSK0115《吸光光度分析法通则》等 与环境分析有密切关系的标准法,都不断地得到了修订。并且, 随着《湖泊法》的剝定,磷的新分析方法也成为重要的标冼法 了。同时,我们还认为,与分析化学的进步有关的新的浓缩技 术、新的自动分析法(特别是流动注入方式)、新的液相色谱法 (特别是离子色谱方式)、新的原子吸收分析法和薄层色谱法 等,也都需要加以介绍。 在本修订新版中,我们是以上述各点为中心,对于某些内容 都做了追补和修订。如能得到广大读者同过去一样的惠顾,将感 到荣幸。 作者 写于1985年10月
译者的话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已成为我国 的一项基本国策。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监测和污染调查,环境影响和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 和污染防治是保护环境和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 环节。环境污染监测分析手段的仪器化和自动化则是上述环节的 必要前提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优化条件。为此,我们将日本环 麑測定分析协会出版的洒井蓉、坂田衛先生合著的《环境测仪 器分析》译成中文,供我国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有关 专业师生参旁借鉴。 日本国立横滨大学教授,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工学博士 荒木酸先生对木书作了评介,关于仪器分析的参考书,在日本出 版的很多,但象这本由志在环境分析公害捡测仪器第一线的专家 撰写的书,还是绝无仅有的。 日本所用的环境检测仪器,是通过计量法实施令规定的,以 所谓19种法定浓度计为中心的仪器,当然,肯定不会只限于这 些。本书鉴于这一情况,除上述十九种外,不仅具体地叙述了包 括荧光光度计、质量分析仅、液相色谱仪、发光分光分析仪等在 内的各种仪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适用的例子,甚至还谈及了采 样方法,预处理方法,标准物质制备方法,总量控制等。因此, 这对从事环境监测的科技人及有志从事这项工作的大专院校的 师生来说,可谓是吸取知识,是高监测技术的一部最佳教科书。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了北京市环保局丛美环同志和 国营第七七四厂盂静宜同志的大力帮助。特别是,北京市医药总 公司总工程师王泽民等同志对木书他出版给予了热情指导和积极 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因本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而我们的水乎有限,书中难 免有错误之点,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992年1月 丑
前言 妁你远览了环境监测人员国家考试题斥,就会发观,每年都 有渐的印本工业标准(J”S)诞生。在迅速发展的环境科学的各 个领城,对那些被采纳到标准活内方法的仍究,需要具 貨洲博竹知识。特別是在关于浓度计和环境分析的域方而,这 种要求更加迫 现实情况是,有几部名著豐问泄,而JiS远不能涔足形势发 展的需要。对于那些考试免强及格竹诸位环境监测工茫来说, 今后再不继续蚴沓钻研,实在难以胜任肩负的重任。 最近,在理工科大学化学系的学科中,把环境化学的内容列入 课得之内的超势已有所增加。可以经常看到有关环境监测的讲义 北次根据汗本环境协会事务局的建议,试图把本书线写成不 仅可伫为即将接受囡家考试的环境监测工作者,和业已老试合格 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參考书,还可以作为理工科大学中与环境监 测有关课积的教科书。 术书内容大体包罗了浓度计和环境分析。在叙述上,考虑到 读者的水乎,从仪器分析化学的观点出发,介绍了原理和构造 我们认为特别重要的项日(例如原子吸收法),在分出包括预处 理在内的大量篇幅的同时,并与美国的标准方法进行了比较,尽 力记述国际上硝立的预处理方、分析方法、标准物质的制备方 法、浓度计的进步等。对总量控制和鉴定标准等也作了某些介 绍。由于本学科领域具有纯剧边缘学科的性质,多余和不到之处 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髭评指正。 本书在编著之际,一些参考书籍对我们帮助很大,仅此表示 衷心谢意!由于篇幅有限,有关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不作说明 了,希望参阅其他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