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1.2微处理器的产生和发展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发展到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的第四代,产生了微型计算机1971年,Intel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时代6
6 1.2 微处理器的产生和发展 ◼ 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 发展到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的第四代,产生了 微型计算机 ◼ 1971年,Intel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 Intel4004,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时代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按CPU的字长和功能划分为五代:第1代:4位和低档8位Intel4004→4040→8008第2代:中高档8位Intel8080/8085、MC6800、Z80(Apple-II微机)第3代:16位8086/8088→80286、MC68000、Z8000(IBMPC系列机)第4代:32位80386→80486PentiumPentiuml-PentiumlllPentium4(32位PC机、Macintosh机、PS/2机)第5代:64位Itanium、64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微机服务器、工程工作站、图形工作站)7
7 ◼ 按CPU的字长和功能划分为五代: ◼ 第1代:4位和低档8位 Intel4004→4040→8008 ◼ 第2代:中高档8位 Intel8080/8085、MC6800、Z80 (Apple-II微机) ◼ 第3代:16位 8086/8088→80286、MC68000、Z8000 (IBM PC系列机) ◼ 第4代:32位 80386→80486→Pentium→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 (32位PC机、Macintosh机、PS/2机) ◼ 第5代:64位 Itanium、64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 (微机服务器、工程工作站、图形工作站)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PS/2(PersonalSystem/2)一是IBM继PC后推出的第二代电脑系统,采用Intel386处理器、微通道总线和OS/2操作系统。该电脑定义了一些外部设备的接口,如键盘和鼠标接口,现在还在使用。■54/74系列器件采用单一的5V供电。54系列的TTL电路和74系列的TTL电路具有完全相同的电路结构和电气参数,二者的差别仅为工作温度范围和电源电压范围。54系列的工作温度范围为-55到+125摄氏度,电源电压范围为5V+-10%。74系列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到70摄氏度,电源电压范围为5V+-5%。8
8 ◼ PS/2 (Personal System/2)—是IBM继PC后推出的第二代电脑 系统,采用Intel386处理器、微通道总线和OS/2操作系统。该 电脑定义了一些外部设备的接口,如键盘和鼠标接口,现在 还在使用。 ◼ 54/74系列器件采用单一的5V供电。54系列的TTL电路和74 系列的TTL电路具有完全相同的电路结构和电气参数,二者的 差别仅为工作温度范围和电源电压范围。54系列的工作温度 范围为-55到+125摄氏度,电源电压范围为5V +-10%。74系列 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到70摄氏度,电源电压范围为5V +-5%。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9
9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Intel4004和采用4004的计算器10
10 Intel4004和采用4004的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