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AssemblyLanguageand InterfaceTechnology课程代码:02222115课程类型:拓展/选修总学时数:64(理论学时:56:实验或实践学时:8)学分:4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开课单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是继《计算机组成》之后进一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实现原理的专业基础拓展课程。该课程以Intel80x86系列微处理器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部析PC机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旨在培养具有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及硬件扩展技术,从而具备一定的微机系统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并可为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微型计算机概述:(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微处理器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其软硬件系统结构和功能。2:微处理器:(课内12学时+课外12学时)了解80x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信号及功能:理解其工作模式、总线操作和时序:了解其中断操作和中断系统:掌握实地址方式下的存储器管理技术:理解保护地址方式下的存储器管理技术。3.指令系统:(课内8学时+课外8学时)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了解803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了解80486和Pentium微处理器的新增指令。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内6学时+课外6学时)掌握汇编语言的语句类型和格式: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调试过程。5.软件接口技术:(课内4学时+课外4学时)了解接口软件及其层次结构:掌握DOS系统中的接口调用:了解Windows系统中的接口调用和Linux系统中的接口调用。6.存储器技术:(课内4学时+课外4学时)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理解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微机的存储器组织利扩展技术。7.串并行接口技术:(课内8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3/8254、并行通信接口8255A和串行通信接口8251A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方式:掌握其编程方法和应用。8.中断和DMA技术:(课内8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微机的中断系统;理解中断和DMA技术原理;掌握中断控制器8259A和DMA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Assembly Languag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2222115 课程类型:拓展/选修 总学时数:64(理论学时:56;实验或实践学时:8) 学 分:4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 开课单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是继《计算机组成》之后进一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 实现原理的专业基础拓展课程。该课程以 Intel 80x86 系列微处理器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剖析 PC 机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旨在培养具有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汇编语言 程序设计、接口技术及硬件扩展技术,从而具备一定的微机系统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并可 为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微型计算机概述:(课内 2 学时+课外 2 学时) 了解微处理器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及其软硬件系统结构和功能。 2.微处理器:(课内 12 学时+课外 12 学时) 了解 80x86 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信号及功能;理解其工作模式、总线操作 和时序;了解其中断操作和中断系统;掌握实地址方式下的存储器管理技术;理解保护地址 方式下的存储器管理技术。 3.指令系统:(课内 8 学时+课外 8 学时) 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了解803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了解80486 和 Pentium 微处理器的新增指令。 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内 6 学时+课外 6 学时) 掌握汇编语言的语句类型和格式;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调试过程。 5.软件接口技术:(课内 4 学时+课外 4 学时) 了解接口软件及其层次结构;掌握 DOS 系统中的接口调用;了解 Windows 系统中的 接口调用和 Linux 系统中的接口调用。 6.存储器技术:(课内 4 学时+课外 4 学时) 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理解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微机的存储器组织和 扩展技术。 7.串并行接口技术:(课内 8 学时+课外 8 学时) 了解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 8253/8254、并行通信接口 8255A 和串行通信接口 8251A 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方式;掌握其编程方法和应用。 8.中断和 DMA 技术:(课内 8 学时+课外 8 学时) 了解微机的中断系统;理解中断和 DMA 技术原理;掌握中断控制器 8259A 和 DMA
控制器8237A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9.模/数和数/模转换:(课内4学时+课外4学时)了解模拟输入输出系统: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原理:掌握ADC0809和DAC0832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三、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序号学时备注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熟悉汇编语言开发工具宏汇编环境MASM:2必做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熟悉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的使用方法:必做2系统中断接口实验2掌握软、硬件中断的编程技术。了解键盘接口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接在硬件3键盘接口实验基础上编写键盘处理程序的方法:熟悉键盘的2必做BIOS和DOS功能调用。熟悉串行通信接口8251A的使用方法:掌握2必做串行通信接口实验4串行通信接口的编程技术。小计8四、学时分配表及教学方法课内实践教学理论教课时序号备注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学时学学时小计方法性质2微型计算机概述212微处理器12123指令系统00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62上机设计84254上机设计6软件接口技术4Y存储器技术627串并行接口技术8上机设计102880上机设计10中断和DMA技术944模/数和数/模转换合计56864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成绩评定:2.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中期考核()%:期末考核(7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5)%:作业(10)%;实践环节(15)%:课堂测验()%;课程论文()%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
控制器 8237A 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9.模/数和数/模转换:(课内 4 学时+课外 4 学时) 了解模拟输入输出系统;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原理;掌握 ADC0809 和 DAC0832 的 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三、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学时 备注 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熟悉汇编语言开发工具宏汇编环境 MASM;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 2 必做 2 系统中断接口实验 熟悉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的使用方法; 掌握软、硬件中断的编程技术。 2 必做 3 键盘接口实验 了解键盘接口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接在硬件 基础上编写键盘处理程序的方法;熟悉键盘的 BIOS 和 DOS 功能调用。 2 必做 4 串行通信接口实验 熟悉串行通信接口 8251A 的使用方法;掌握 串行通信接口的编程技术。 2 必做 小计 8 四、学时分配表及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教 学学时 课内实践教学 课时 小计 备注 学时 教学 方法 实验 性质 1 微型计算机概述 2 2 2 微处理器 12 12 3 指令系统 8 8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 2 上机 设计 8 5 软件接口技术 4 2 上机 设计 6 6 存储器技术 4 4 7 串并行接口技术 8 2 上机 设计 10 8 中断和 DMA 技术 8 2 上机 设计 10 9 模/数和数/模转换 4 4 合计 56 8 64 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中期考核()%;期末考核(7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5)%;作业(10)%; 实践环节(15)%;课堂测验()%;课程论文()%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王让定、朱莹、石守东、钱江波编著,《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参考资料:1.Barry B. Brey 著,《The Intel Microprocessors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and Interfacing(EighthEdition)》,PearsonPrenticeHall,2008.82.马维华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从80X86到PentiumX》,科学出版社,2005.23.钱晓捷主编,《16/32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执笔人:王玉巧审核人:审批人:
王让定、朱莹、石守东、钱江波编著,《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第 3 版)》,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1.6 参考资料: 1.Barry B. Brey 著,《The Intel Microprocessors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and Interfacing (Eighth Edition)》,Pearson Prentice Hall,2008.8 2.马维华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从 80X86 到 Pentium X》,科学出版社,2005.2 3.钱晓捷主编,《16/32 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第 3 版)》,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1.2 执笔人:王玉巧 审核人: 审批人: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AssemblyLanguageandInterfaceTechnology课程代码:02222115课程类型:拓展/选修学时数:8学分:0.5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开课单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践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拓展实践课程。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践配合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旨在巩固并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工作原理的能力,进而为设计和开发微机系统硬件或与系统硬件密切相关的应用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践的主要形式为编程上机,学生通过一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编程和上机调试,观察微机内部的运行过程,了解微机系统硬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并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二、实践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掌握汇编语言开发工具宏汇编环境MASM和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2.系统中断接口实验:掌握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的使用方法和软、硬件中断的编程技术。3.键盘接口实验:了解键盘接口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接在硬件基础上编写键盘处理程序的方法以及键盘的BIOS和DOS功能调用。4:串行通信接口实验:掌握串行通信接口8251A的使用方法和串行通信接口的编程技术。三、学时分配表及教学方法序号教学方法课时小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性质备注21上机设计必做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2上机设计必做系统中断接口实验32上机设计必做键盘接口实验42上机设计必做串行通信接口实验小计8四、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V)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Assembly Languag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2222115 课程类型:拓展/选修 学 时 数:8 学 分:0.5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 开课单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践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拓展实践课程。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践配合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旨在巩固并加深课堂上 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工作原理的能力,进而为设计和 开发微机系统硬件或与系统硬件密切相关的应用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实践的主要形式为编程上机,学生通过一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编程和上机调试,观察 微机内部的运行过程,了解微机系统硬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并 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践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掌握汇编语言开发工具宏汇编环境 MASM 和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 2.系统中断接口实验: 掌握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的使用方法和软、硬件中断的编程技术。 3.键盘接口实验: 了解键盘接口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接在硬件基础上编写键盘处理程序的方法以及键盘 的 BIOS 和 DOS 功能调用。 4.串行通信接口实验: 掌握串行通信接口 8251A 的使用方法和串行通信接口的编程技术。 三、学时分配表及教学方法 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实践性质 课时小计 备注 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上机 设计 2 必做 2 系统中断接口实验 上机 设计 2 必做 3 键盘接口实验 上机 设计 2 必做 4 串行通信接口实验 上机 设计 2 必做 小计 8 四、考核要求及方法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V);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实验预习(10)%:实验考勤(10)%;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30)%五、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指导教材:王玉巧编,《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自编教材,2011.2参考资料:1:王让定、朱莹、石守东、钱江波编著,《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2.周明德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与习题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执笔人:王玉巧审核人:审批人: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实验预习(10)%;实验考勤(10)%; 实验操作(50)%;实验报告(30)% 五、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 指导教材: 王玉巧编,《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自编 教材,2011.2 参考资料: 1.王让定、朱莹、石守东、钱江波编著,《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第 3 版)》,清华大 学出版社,2011.6 2.周明德主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与习题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 执笔人:王玉巧 审核人: 审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