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第3章数据链路层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3.3.2CSMA/CD协议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3.4.1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3.4.2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4.3以太网的MAC层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3.3.2 CSMA/CD 协议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3.4.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3.4.3 以太网的 MAC 层
(续)第3章数据链路层3.5扩展的以太网3.5.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3.5.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3.6高速以太网3.6.1100BASE-T以太网3.6.2吉比特以太网3.6.310吉比特以太网3.6.4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3.7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接口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5 扩展的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3.6.1 100BASE-T 以太网 3.6.2 吉比特以太网 3.6.3 10 吉比特以太网 3.6.4 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3.7 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接口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 种类型: ◼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 点通信方式。 ◼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 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 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 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主机H1向H2发送数据路由器R1路由器R3主机H路由器R2兴主机H2兴局域网广域网-电话网局域网H1H2从层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应用层立用层R3R1R2运输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层网链物网络层网络层洛层路层莲路层莲路层链路层连路层理层物理层物理房物理层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 局域网 广域网 主机 H1 主机 H2 路由器R1 路由器R2 路由器R3 电话网 局域网 主机H1向H2发送数据 链路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R1 R2 R3 H1 从层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 H2
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续)主机H1向H2发送数据路由器R1路由器R3主机H路由器R2兴主机H2局域网广域网电话网局域网H1H2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顿的流动应用层应用层R1R3R2运输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层X网络层网络络层链路屋路层链路月链路层链路层物理层物理层物理物理层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 ( 续) 局域网 广域网 主机 H1 主机 H2 路由器R1 路由器R2 路由器R3 电话网 局域网 主机H1向H2发送数据 链路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R1 R2 R3 H1 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帧的流动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