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类目体系的建立 一.类目的划分 类目的划分 类目的划分—指依据一定的属性对类目外延进 行区分,生成一組子目的过程 引用次序 同位类排列 类目划分应遵守的逻辑分类规则 四.不同引用次序类列的排列 ·每次划分只使用一个标准 五.相关类目的处理 六.类名的确定 ·划分应该穷尽 七类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划分后各子类应相互排斥。 二引用次序 引用次序一一在列举式分类法中,是指 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顺序;在分面 组配式分类法中,则表现为复合主题中 不同组面被引用的先后次序。 引用次序决定着类目体系中复合主题的 集中方式。 著名的通用引用次序 引用次序实施方法 阮冈纳赞的五个基本范畴 按用户检索的目的(或主要对象)确 本体( personality)-物质( material)-能量 ( energy)-空间( space)-时间(time) 定主要标准〔或首要分面) 根据依存原则确定其余各种划分标准 英国分类法小组的标准引用次序 或分面之间的引用次序 物质(产品)一种类一部分一成分一性质 t程一操作一施动者或工具 对特殊主题领域,根据用户需要、该 领域的特点,对引用次序进行确定
1 第三节 类目体系的建立 一. 类目的划分 二. 引用次序 三. 同位类排列 四. 不同引用次序类列的排列 五. 相关类目的处理 六. 类名的确定 七. 类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一. 类目的划分 类目的划分——指依据一定的属性对类目外延进 行区分,生成一组子目的过程。 类目划分应遵守的逻辑分类规则 • 每次划分只使用一个标准; • 划分应该穷尽; • 划分后各子类应相互排斥。 二.引用次序 • 引用次序--在列举式分类法中,是指 类目划分标准使用的先后顺序;在分面 组配式分类法中,则表现为复合主题中 不同组面被引用的先后次序。 • 引用次序决定着类目体系中复合主题的 集中方式。 国家-法律部门-文献类型 中国 宪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行政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财政法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 朝鲜法律 宪法 ----- 行政法 ----- 韩国法律 宪法 ---- 行政法 ---- 日本法律 宪法 ------ 行政法 法律部门-国家-文献类型 宪法 中国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朝鲜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韩国 理论 汇编 案例、解释 学习材料 -------- 行政法 中国 --- 朝鲜 --- 财政法 中国 ------- 朝鲜 -------- 经济法 中国 ------ 朝鲜 著名的通用引用次序 • 阮冈纳赞的五个基本范畴 本体( personality)- 物质( material)- 能 量 (energy)-空间(space)-时间(time) • 英国分类法小组的标准引用次序 – 物质(产品)-种类-部分-成分-性质- 过程-操作-施动者或工具 引用次序实施方法 – 按用户检索的目的(或主要对象)确 定主要标准(或首要分面); – 根据依存原则确定其余各种划分标准 或分面之间的引用次序; – 对特殊主题领域,根据用户需要、该 领域的特点,对引用次序进行确定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1) 三.同位类排列 按时间先后顺序序列。例:上古史一古代史一中世 纪史 史一现代史 所谓同位类,是指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 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目。 事物进化顺序排。例:古生物学傲生物学一植 同位类≠同级类 物学动物学一昆虫学一人类学 同位类系统排列的意义:①可以揭示类目之间 联系,方便相关类目的查找;②有助于结合类 按空间次序排。例:水星一金星一火星一木星一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一冥王星; 目的排列,明确类目的含义;只在系统排 列中采用统一方式,就可以增加类目排列的 按逻辑次序排。即按从总到分、一般到个别、理论 致性和可预见性 到应用的次序列,如:工业经济理论一工业邮门 国工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2)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3) 禁签是 类目排列的一致性和对应性 微生物的演化(适应与变异)动物演化和发展 微生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形态掌 生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生物物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 应用微生物学 应用动物学(经济动物学) 按字顺排。多用于西方类衰 四.横向关系的揭示和处理 1.设置交替类目 1.设置交替类目。 指一知识门类同时从属于两或多个科学部门的情 2建立参照。 况下,同时在相应门类中设置类目,规定其中 一个为使用类目,其他类目用方括号“[] 3.设置选择类目。 括起,注明“宜入××”,本身不用来分类,起 4.设置选择类表。 引向使用类目的作用 5规定类目的归属。 交替类目—为多重从属关系重复设置的类目中, 规定不用来进行标引的类目
2 三. 同位类排列 • 所谓同位类,是指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 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目。 • 同位类≠同级类 • 同位类系统排列的意义:①可以揭示类目之间 联系,方便相关类目的查找;②有助于结合类 目的排列,明确类目的含义;③只要在系统排 列中采用统一方式,就可以增加类目排列的一 致性和可预见性。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1) • 按时间先后顺序序列。 例:上古史─古代史─中世 纪史─近代史─现代史; • 按事物进化顺序排 。 例:古生物学─微生物学─植 物学─动物学─昆虫学─人类学; • 按空间次序排。例: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按逻辑次序排。即按从总到分、一般到个别、理论 到应用的次序排列。如:工业经济理论─工业部门 经济理论─世界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各国工 业经济。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2) • 按依存次序排列。如一主题的存在有赖于另一主题, 则该主题应排在其依赖的主题之后。例如:矿业工程— 石油、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机械仪表工业。 • 按惯用的次序排。即按照科学、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次 序排列。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 运动; • 按实用顺序排。即根据便利实际使用需要确定的次序 排列。例:汉语─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常用外国语─ 按语系区分的其它外国语言 • 按字顺排。多用于西方类表。 常用同位类序列方法(3) 类目排列的一致性和对应性! 微生物的演化(适应与变异) 动物演化和发展 微生物细胞学 动物细胞学 微生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微生物形态学 动物形态学 微生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生物物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 应用微生物学 应用动物学(经济动物学) 四. 横向关系的揭示和处理 1.设置交替类目。 2.建立参照。 3.设置选择类目。 4.设置选择类表。 5.规定类目的归属。 1. 设置交替类目 指一知识门类同时从属于两或多个科学部门的情 况下,同时在相应门类中设置类目,规定其中 一个为使用类目,其他类目 用方括号“[ ]” 括起,注明“宜入××”,本身不用来分类,起 引向使用类目的作用。 交替类目——为多重从属关系重复设置的类目中, 规定不用来进行标引的类目
交替类目样例 政治、法律 2.建立类目参照 B0哲学理论 D0政治理论 在着密切联系,但在 B03历史唯物主义D03国家理论 目之间,還常以互 B032社会基本矛 D031国家起源、 B03]国家理论D032国家与民族 宜入DO3 参见O212(数理统计) D033国家政治制度 D034国家体制 O212数理统计 参见C8(统计学) 3.设置选择类目 4设置选择类表 在着 不同处理可能时,指 即根据不同单位成用户的需要,为一主题学 明可供选择的不同处理办法 科领域同时编制不同的类表,供选择使用 例,《中图法》在“O29应用数学”下注明 例,《中图法》为法律类编制了两个类表 总论入此,各类数学的应用入有关各类 表按“国家一法律”的引用次序组织各国法 律,向一般图书馆提供 号法,在此类下与相应主题的号码配号 另一表按“法律一国家”的次序建立类目体系 例:“工程数学”标引为O29:TB11。 供专业文献单位选择使用 5.规定类目的归属 五.类名的确定 1按照单线序列中类目设置需要,规定类 ·类名是分类体系中表达类目概 目处理的做法。 念的名称 类名的选择要求: 例如,《中图法》规定,一种理论方法在 (1)科学。 知识门类的使用,应归入该门类,而不 是归入该理论。如,“旅游统计”一般入“旅 ,不入“统计学”。 (3)确切。 (4)通用
3 交替类目样例 B哲学 B0哲学理论 B03 历史唯物主义 B032 社会基本矛 盾 [B035] 国家理论 宜入DO3 …………..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03 国家理论 D031 国家起源、….. D032 国家与民族…. D033 国家政治制度 D034 国家体制 ………... 2. 建立类目参照 一般用于内容上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在分类体系 中被分散了的类目之间,通常以互逆的方式在 相关门类揭示。例: C8 统计学 参见O212(数理统计) O212 数理统计 参见C8(统计学) 3. 设置选择类目 • 即在主题内容存在着不同处理可能时,指 明可供选择的不同处理办法。 例,《中图法》在“O29 应用数学”下注明, 总论入此,各类数学的应用入有关各类, 如愿将各种数学应用集中时,可用组配编 号法,在此类下与相应主题的号码配号。 例:“工程数学”标引为O29:TB11。 4.设置选择类表 • 即根据不同单位或用户的需要,为一主题或学 科领域同时编制不同的类表,供选择使用。 • 例,《中图法》为法律类编制了两个类表: – 一表按“国家—法律”的引用次序组织各国法 律,向一般图书馆提供; – 另一表按“法律—国家”的次序建立类目体系, 供专业文献单位选择使用。 5. 规定类目的归属 • 即按照单线序列中类目设置需要,规定类 目处理的做法。 • 例如,《中图法》规定,一种理论方法在 一知识门类的使用,应归入该门类,而不 是归入该理论。如,“旅游统计”一般入“旅 游”,不入“统计学”。 五. 类名的确定 • 类名是分类体系中表达类目概 念的名称。 • 类名的选择要求: ⑴科学。 ⑵简明。 ⑶确切。 ⑷通用
六类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类目关系及表现形式 ①类目体系是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组织赵来的, 能够充分地显示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中知识门类 及其关系的全貌 从属关系—上、下位类 ②通过等级、并列等各种方式显示类目之间的各 并列关系—同位类 种联系,包括:从属、并列、交誉、相关关系 交替关系—交替类目 ③以直线方式排列以清足文献组织和检索的使用 相关关系—类目参照 需要 (1)从属关系 (1)从属关系(2) ·从属关系是指类目体系中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 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 从一个类区分出若干类,被区分的类,称为上 位类,亦称母类;区分出来的类,被称为下位 ·从属关系类基本特点:上位类必然包括 类,又称为子类 下位类的外延即范围;下位类必然具有 上位类的属性 例:文学作品 上位类 戏剧 ·在分类实践中,一文献如能分入某类 小说 下位类 就必然同时符合上位类的属性 散文 (2)并列关系 (3)交替关系交替关系样例 B哲学 D政治、法律 所谓同位类,是指由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 B0哲学理论 D0政治理论 处于同等地位的一组类目 03历史唯物主义 B032社会基本矛 D03国家理论 同位类之间由于都带有上位类的属性;又各有 D031国家起源 自己的特有属性,即种差,是相互排斥的 B03]国家理 D032国家与民族 类目体系中处于相同等级但不属于同一上位类 入Do3 D033国家政治制度 的一组类目,则称为同级类。同位类不同于同 D034国家体制 级类
4 六. 类目之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①类目体系是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组织起来的, 能够充分地显示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中知识门类 及其关系的全貌; ②通过等级、并列等各种方式显示类目之间的各 种联系,包括:从属、并列、交替、相关关系 等; ③以直线方式排列以满足文献组织和检索的使用 需要。 类目关系及表现形式 从属关系——上、下位类 并列关系——同位类 交替关系——交替类目 相关关系——类目参照 ⑴从属关系 • 从属关系是指类目体系中一个类与其直接区分 出来的子类之间的关系。 • 从一个类区分出若干类,被区分的类,称为上 位类,亦称母类;区分出来的类,被称为下位 类,又称为子类。 例:文学作品 ————上位类 戏剧 诗歌 小说 下位类 散文 ⑴从属关系(2) • 从属关系类基本特点:上位类必然包括 下位类的外延即范围;下位类必然具有 上位类的属性。 • 在分类实践中,一文献如能分入某类, 就必然同时符合上位类的属性。 ⑵并列关系 • 所谓同位类,是指由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 处于同等地位的一组类目。 • 同位类之间由于都带有上位类的属性;又各有 自己的特有属性,即种差,是相互排斥的。 • 类目体系中处于相同等级但不属于同一上位类 的一组类目,则称为同级类。同位类不同于同 级类 ⑶交替关系-交替关系样例 B 哲学 B0 哲学理论 B03 历史唯物主义 B032 社会基本矛 盾 [B035] 国家理论 宜入DO3 …… ……..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03 国家理论 D031 国家起源、….. D032 国家与民族…. D033 国家政治制度 D034 国家体制 ………
交替类目设置的作用 4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指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管等方 设置交替类目的作用解决多 式以外的其它联系。表现形式—类目参照 从属关系与线性序列之间的矛 O212数理统计 参见C8(统计学) 以统一方式标引; B97著督教 供选择使用; 参见B503(中世纪哲学 可多角度检索。 ·类目参照可以揭示类目体系中分散了的联系 是分类法完备揭示类目之间联系的重要措施。 类目关系显示小结 本节思考题 ·类目划分应遵守的规则及实际应用情况 从属关系、并列关系 ·引用次序的作用,引用次序与排列次序 揭示类目体系展开的主要线索 的关系。 反映了类目的纵向联系; 同位类排列规律是哪些? ·交关系、相关关系 对类目体系不能加以集中的相关类目的 处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被类目体系分散的横向关系 类目之间的关系及表现形式。了解这些 是对类目体系主要关系的补充 关系对类目体系的使用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四节分类法在电子环境下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因素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因素 的变化 ①分类对象的变化 二大类分析 ②用户需求的变化 三类目体系展开特点 ③技术环境的变化: 四.问题讨论
5 交替类目设置的作用 设置交替类目的作用——解决多 重从属关系与线性序列之间的矛 盾: -以统一方式标引; -供选择使用; -可多角度检索。 ⑷相关关系 • 相关关系指类目之间除从属、并列、交替等方 式以外的其它联系。表现形式——类目参照。 例: O212 数理统计 参见C8(统计学) B97 基督教 参见B503(中世纪哲学) • 类目参照可以揭示类目体系中分散了的联系, 是分类法完备揭示类目之间联系的重要措施。 类目关系显示小结 • 从属关系、并列关系 揭示类目体系展开的主要线索, 反映了类目的纵向联系; • 交替关系、相关关系 揭示被类目体系分散的横向关系, 是对类目体系主要关系的补充。 本节思考题 • 类目划分应遵守的规则及实际应用情况。 • 引用次序的作用,引用次序与排列次序 的关系。 • 同位类排列规律是哪些? • 对类目体系不能加以集中的相关类目的 处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类目之间的关系及表现形式。了解这些 关系对类目体系的使用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四节 分类法在电子环境下的发展 一. 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因素 的变化 二. 大类分析 三. 类目体系展开特点 四. 问题讨论 一. 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编制因素的变化 ① 分类对象的变化 ② 用户需求的变化 ③ 技术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