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题标引的概述 第七章主题标引 第一节主题标引的概述 1.主题标引的意义 第二节主题分析 2.主题标引方式 第三节主题标引规则 第四节主题检索工具 1.主题标引的意义 2.标引方式 主题标引—一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或主题标 标引方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使用需 规则,赋予文献语词标识的过程。分为受控标 要确定的标引和揭示文献主题的形式 引和自由标引两种 受控标引—依据词表为工具,使用经过控制的 整体标引 语词标识进行标引,目前国内主要使用叙词法。 全面标引 对口标引 自由标引不依据词表,由标引人员根据文献 综合标引 内容,直接用自然语言中的语词进行标引。 分析标引 2标引方式—体标引 2标引方式—全面标引 亦称浅标引,是一种概括揭示文献基 本主题内容的标引 全国标引亦称深标引是种充分揭示文就论及的所 有有检价值的主题念的标引。 例:《信息管理板论》标引为:信息管理 《我国能派结构和大气环境污染 《汽车与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 能源、消贵结构、烟污染、空气污 标引为:汽车—液压传动系统 技术、煤、环保护中国、环策 适用于手检系统。一般予1一2个分类号,2 8个标引词 用结合机检系统处理论文、技术报告等:主题词的标引 数量常在5—20个主右
1 第七章 主题标引 第一节 主题标引的概述 第二节 主题分析 第三节 主题标引规则 第四节 主题检索工具 第一节 主题标引的概述 1. 主题标引的意义 2. 主题标引方式 1. 主题标引的意义 主题标引——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词表或主题标引 规则,赋予文献语词标识的过程。分为受控标 引和自由标引两种。 受控标引——依据词表为工具,使用经过控制的 语词标识进行标引,目前国内主要使用叙词法。 自由标引——不依据词表,由标引人员根据文献 内容,直接用自然语言中的语词进行标引。 2. 标引方式 标引方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使用需 要确定的标引和揭示文献主题的形式。 包括: – 整体标引 – 全面标引 – 对口标引 – 综合标引 – 分析标引 2.标引方式——整体标引 整体标引——亦称浅标引,是一种概括揭示文献基 本主题内容的标引。 例:《信息管理概论》 标引为:信息管理 《汽车与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 标引为:汽车——液压传动系统 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 适用于手检系统。一般赋予1—2个分类号,2— 8个标引词。 2.标引方式——全面标引 全面标引——亦称深标引,是一种充分揭示文献论及的所 有有检索价值的主题概念的标引。 例:《我国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污染》 全面标引为:能源、消费结构、煤烟污染、空气污 染、无污染技术、煤、环境保护、中国、环境政策、 能源构成、污染防止等 适用结合机检系统处理论文、技术报告等;主题词的标引 数量通常在5—20个左右
2标引方式—对口标引 2标引方式—综合标引 对口标引亦称重点标引,是一种只揭示 综合标引—是一种以集合型信息资源的整 文献中适合本专业需要的主题内容的标引 体为单位进行的橛括性标引。 例如:《汽车与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汽车 制造文献部门可只标引 般应根据情况对文献类型进行必要的揭示。 汽车—液压传动系统 例如:《机械设计丛书》 适用专业文献单位 标引为:机械设计一丛书 2标引方式——分析标引 第二节主题分析 分析标引是一种根据信息资源中部分 主题分析—指根据文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 片段或集合型信息资源的构成单元进行 对文献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主题概 念的过程。 通常要求掌握对文献主题类型、主题结构 例如:对《西行漫记》一书中毛泽东 的基本分析方法,在充分把握文献主题 生平的内容加以揭示。 对象及其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主题概 念进行提炼和取舍,确定待标概念。 1.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1.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按主题数量 常见联结主题类型 单主题。如,汽车、汽车发动机、网络安 全检测 应用关系: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 多主题。 比较关系:分类法与主题法的比较 并列关系主题,如,汽车和拖拉机的维修 影响关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从属关系主题,如,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 因果关系。经济改革对人们价值观的冲击 联结主题。指两或多个主题对象之间根据 倾向关系。供社会科学研究使用的数学方 定的联系所形成的一种主题类型。常见的有 应用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等
2 2.标引方式——对口标引 对口标引——亦称重点标引,是一种只揭示 文献中适合本专业需要的主题内容的标引。 例如:《汽车与拖拉机液压传动系统》 汽车 制造 文献部门可只标引: 汽车——液压传动系统 适用专业文献单位 。 2.标引方式——综合标引 综合标引——是一种以集合型信息资源的整 体为单位进行的概括性标引。 一般应根据情况对文献类型进行必要的揭示。 例如:《机械设计丛书》 标引为:机械设计 —丛书 2.标引方式——分析标引 分析标引——是一种根据信息资源中部分 片段或集合型信息资源的构成单元进行 的标引。 例如:对《西行漫记》一书中毛泽东 生平的内容加以揭示。 第二节 主题分析 主题分析——指根据文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 对文献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主题概 念的过程。 通常要求掌握对文献主题类型、主题结构 的基本分析方法,在充分把握文献主题 对象及其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主题概 念进行提炼和取舍,确定待标概念。 1. 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按主题数量 • 单主题。如,汽车、汽车发动机、网络安 全检测 ; • 多主题。 – 并列关系主题,如,汽车和拖拉机的维修; – 从属关系主题,如,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 – 联结主题。指两或多个主题对象之间根据一 定的联系所形成的一种主题类型。常见的有 应用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等。 1. 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常见联结主题类型: 应用关系: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 比较关系:分类法与主题法的比较 影响关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因果关系。经济改革对人们价值观的冲击 倾向关系。供社会科学研究使用的数学方 法
1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1.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按照论述的重要程度 ·按主题成分 主要主题 单元主题。图书馆学;美术馆 次要主题 复合主题。图书馆藏书管理 按照与检索系统的相关程度, 专业主题 中小学教学方法研究 非专业主题 按照文献论述的直接 显性主题 隐性主题等 2.分析主题结构 主题分面公式 主题结构—指文献主题的基本主题因 科茨提出的显著性引用次序:事物一部件 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活动一施动者 分析目的,为了在查明主题构成因素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主题概 我国国家标准中提出的主题分面公式 念进行提炼。 A主体因素 A2材料、A3 分析方法:模式化分析。一般利用各 方法、A4过程、A5条件等) 国学者提出的各种主题关系的结构 B通用因素 模式,作为主题分析和确定先组式 C空间因素 主题标题的依搪 D时间因素 E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结构分析举例 3.常见主题分析误差 例一:“中国八十年代农田水利规程手册 农田水利规程中国八十年代手册 主体因素通用因素位置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概念提炼不足。 例二:“九十年代法国航空发动机设计” 航空发动机设计 主题概念提炼过度 法国九十年代 (主体因素)(通用因素)(位置因素)(时间因素) 提炼错误 例三:“高原桥梁混凝土施工 桥梁混凝土施工高原 Al对象A2材料A3方法位置因素
3 1.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 按主题成分 – 单元主题。图书馆学;美术馆; – 复合主题。图书馆藏书管理、 中小学教学方法研究; 1. 文献主题类型分析 • 按照论述的重要程度, – 主要主题 – 次要主题; • 按照与检索系统的相关程度, – 专业主题 – 非专业主题; • 按照文献论述的直接 – 显性主题 – 隐性主题等。 2. 分析主题结构 主题结构——指文献主题的基本主题因 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析目的,为了在查明主题构成因素 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主题概 念进行提炼。 分析方法:模式化分析。 一般利用各 国学者提出的各种主题关系的结构 模式,作为主题分析和确定先组式 主题标题的依据。 主题分面公式 • 科茨提出的显著性引用次序:事物-部件 -材料-活动-施动者。 • 我国国家标准中提出的主题分面公式: A 主体因素(A1研究对象、A2材料、A3 方法、A4过程、A5条件等) B通用因素 C空间因素 D时间因素 E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结构分析举例 例一:“中国八十年代农田水利规程手册” 农田水利 规程 中国 八十年代 手册 主体因素 通用因素 位置因素 时间因素 文献类型因素 例二: “九十年代法国航空发动机设计” 航空发动机 设计 法国 九十年代 (主体因素)(通用因素)(位置因素)(时间因素) 例三:“高原桥梁混凝土施工” 桥梁 混凝土 施工 高原 A1对象 A2 材料 A3 方法 位置因素 3. 常见主题分析误差 • 主题概念提炼不足。 • 主题概念提炼过度。 • 提炼错误
第三节主题标引规则 1.查词规则 ②选取最专指的叙词标引 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 (3)组配标引 (4)上位叙词标引 1.主题标引的查词规则 (⑤词标引。 2.主题标引的组配规则 (6)增词标引。 二.各种主题、信息资源类型标引规 自由词标引 标引数量:一般每种图书的标引词 则 数量保持在1—8个之间,机检 系统主题词数量可适当增加 2.组配标引规则 2.组配标引规则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叙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 在一起,表达文献主题,称为组配标引。包括 限定组配是以表示事物的叙词和表示事物 特称、属性、方面的叙词进行组配,表 交叉组配和限定组配 个新的专指概念,通常以符号“”或 交叉组配是指选用若干个具有交叉关系的叙词进 为组配标识 行组配,表达一个复合的子概念,通常以符号 “:”为组配标识。例: 限定组配类型包括 “动物遗传学”标引为:动物学:遗传学。 ①特称限定组配 因际铁路联运”标引为:铁路运输:国际运输: ②方面限定组配 联合运输。 ③说明语限定组配 ④联结组配 2.组配标引规则 2.组配标引规则 ①带称限定组,表示一物与它的部分概念之间的组陀 为:机车发电机; (1)叙词的组配必须是概念组配,而不是字面组配 组配。表示物与其方面念之间 (2)叙词的组配应优先采用交叉组配。例 植物生态学标引为:植物学:生态学 不标引为:植物一生态学 以是叙词政自然语言。例如 天然气燃料的汽车标为:汽车,用天然气燃料的 柴油机维修标引为:柴油机一维修 ④联結组配。衰示事物与其具有联皓关系的事物关系的组配 (3)叙词的组配不能越级。可以用相应专指叙词组 例如: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标弓 时,不得使用该词的上位词或下位词进行组
4 第三节 主题标引规则 一. 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 1. 主题标引的查词规则 2. 主题标引的组配规则 二. 各种主题、信息资源类型标引规 则 1. 查词规则 ⑴用正式叙词标引。 ⑵选取最专指的叙词标引。 ⑶组配标引。 ⑷上位叙词标引 。 ⑸靠词标引。 ⑹增词标引。 ⑺自由词标引。 标引数量:一般每种图书的标引词 数量保持在1—8个之间,机检 系统主题词数量可适当增加。 2. 组配标引规则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叙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 在一起,表达文献主题,称为组配标引。包括: 交叉组配和限定组配。 交叉组配是指选用若干个具有交叉关系的叙词进 行组配,表达一个复合的子概念,通常以符号 “:”为组配标识。例: “动物遗传学” 标引为:动物学:遗传学。 “国际铁路联运”标引为:铁路运输:国际运输: 联合运输。 2. 组配标引规则 限定组配是以表示事物的叙词和表示事物 特称、属性、方面的叙词进行组配,表示 一个新的专指概念,通常以符号“—”或 “,”为组配标识。 限定组配类型包括: ①特称限定组配。 ②方面限定组配。 ③说明语限定组配。 ④联结组配。 2. 组配标引规则 ①特称限定组配。表示一事物与它的部分概念之间的组配。 例如: 机车发电机 标为:机车—发电机; ②方面限定组配。表示一事物与其方面概念之间的组配。包 括:材料、性质、现象状态、工艺、理论、地区、时代文 献类型等。例如:铝金属板 标为:铝—金属板 ③说明语限定组配。用于对事物作补充说明,表示事物的性 质、特征等,说明语可以是叙词或自然语言。例如: 天然气燃料的汽车 标为:汽车,用天然气燃料的 ④联结组配。表示事物与其具有联结关系的事物关系的组配。 例如: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标引为:气候—影响—农业 2. 组配标引规则 ⑴叙词的组配必须是概念组配,而不是字面组配。 ⑵叙词的组配应优先采用交叉组配。例: 植物生态学 标引为: 植物学:生态学 不标引为:植物—生态学 柴油机维修 标引为:柴油机—维修 ⑶叙词的组配不能越级。可以用相应专指叙词组配 时,不得使用该词的上位词或下位词进行组配
2.组配标引规则 2.组配标引规则 (4)必须选用与文就主题关系最密切的叙词进行組配 5叙词组配的结果必须明确,具有单义性,一义 例,主题“飞机结构设计”的相关叙词组配形 飞机一结构一设计 法加以处理。如,“工业一橡胶”直接用“工业橡 飞机结构一设计 6)并列多主题文就 飞机一结构设计 用分组组配 飞机结构结构设计 例,主题“海底采煤机被”的相关叙词组配形式 洪水一长江流域 海底采煤采煤机械 干早一华北平原 果煤机械:海底采矿设备 在机检系统中,则可使用联号,标引为 采煤机械:水采机械 长江流域 海底采煤一水采机械 2.组配标引规则 2.组配标引规则 7)一标题中的叙 可按主体因素、通用 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题中多个主体因素的叙词,可按对象、 的次序排列 材料、操作、工具的次序序列 例,主题“计算机系统对高层建筑控制”, 如“中国80年代汽车工业规划研究文集”的标引 可标引为: 次序为 高层建筑一计算机控制一计算机系统 汽车工业一规划一中国1980-1989—文 如何使用示波器检测收音机”的标引次 收音机检测示波器 轮排模式 2.组配标引规则 (8)关于式。国内采用轮替法轮排: (9)标引的级别通常保持在三级以下 DABC 般不超过五级。 例:电子计算机硬盘生产工艺 碳微盘一电子计算机生产工艺 每种文献的标题数量一般应保持在四个以 使用“:”、“,”连接的主题词,轮排中随原连接的词移动 下 例:小说语言学:学 些进行深度标引的系统可提供适当供后 语言学:美学一小 组检索的词。 联结主题的轮排,必要时对连接词应作适当调整。(见教材 269页)
5 2. 组配标引规则 ⑷必须选用与文献主题关系最密切的叙词进行组配。 例,主题“飞机结构设计” 的相关叙词组配形式: 飞机—结构—设计 飞机结构—设计 飞机—结构设计 飞机结构—结构设计 例,主题“海底采煤机械”的相关叙词组配形式: 海底采煤—采煤机械 采煤机械:海底采矿设备 采煤机械:水采机械 海底采煤—水采机械 2. 组配标引规则 ⑸叙词组配的结果必须明确,具有单义性。二义 性组配,应通过明确词序或采用增词标引的方 法加以处理。如,“工业-橡胶”直接用“工业橡 胶”。 ⑹并列多主题文献,可采用分组组配,以联系符 号揭示联系。如:“长江流域洪水和华北平原干 旱” 可标引为: 洪水─长江流域 干旱-华北平原 在机检系统中,则可使用联号,标引为: 洪水 1 长江流域 1 干旱 2 华北平原 2 2. 组配标引规则 (7)一标题中的叙词,可按主体因素、通用 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的次序排列。 如“中国80年代汽车工业规划研究文集”的标引 次序为: 汽车工业—规划—中国—1980-1989—文 集 2. 组配标引规则 一标题中多个主体因素的叙词,可按对象、 材料、操作、工具的次序序列。 例,主题“计算机系统对高层建筑控制”, 可标引为: 高层建筑-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 “如何使用示波器检测收音机”的标引次 序为: 收音机—检测—示波器 轮排模式 (8)关于轮排模式。国内采用轮替法轮排 : A B C D B A C D C A B D D A B C 例:电子计算机—硬磁盘—生产工艺 硬磁盘—电子计算机—生产工艺 使用“:”、“,”连接的主题词,轮排中随原连接的词移动。 例: 小说—语言学:美学 语言学:美学—小说 美学:语言学—小说 联结主题的轮排,必要时对连接词应作适当调整。 (见教材 269页) 2. 组配标引规则 (9)标引的级别通常保持在三级以下,一 般不超过五级。 每种文献的标题数量一般应保持在四个以 下。 一些进行深度标引的系统可提供适当供后 组检索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