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的年龄变化。女性外生殖 器的形态结构。女性乳房的 位置。会阴的境界和区分。 腹膜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 念以及腹膜的功能。大网膜 6.3腹膜 和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各 系膜的名称。男性直肠膀胱 陷凹和女性直肠子宫陷凹 的位留。 2.熟悉腹膜与脏器间的关 系。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 置。肝十二指肠韧带的位 置及通过的主要结构。网膜 囊和网膜孔(Winslow孔) 的位置及连通情况。 3.了解大网膜的构成和 能。各系膜的位置和附着: 韧带的构成。肝肾隐窝的位 置及连通情况。 总论 1,掌握脉管系统及心血管 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很 环的概念 2熟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 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吻合和 侧支循环的概念。 了解 7.1心 心 脉管 1掌握心脏的位置、外死 讲授法、 系统 第七章 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 心作 合多媒体教 相关 学以及提问 脉管系 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 疾 1、2、3 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 式互动教 统 行程和主要分支的分布区 域。心包及心包腔的概念 心包横窦及 包斜窦的位 置及临床意义。 2熟悉房间隔和室间隔的 位置、组成及缺损的常见部 位。冠状室的位置与开口 3.了解心大。 小静脉的 行程、注入部位。心壁的构
7 6.3 腹膜 宫的年龄变化。女性外生殖 器的形态结构。女性乳房的 位置。会阴的境界和区分。 腹膜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 念以及腹膜的功能。大网膜 和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各 系膜的名称。男性直肠膀胱 陷凹和女性直肠子宫陷凹 的位置。 2.熟悉腹膜与脏器间的关 系。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 置。 肝十二指肠韧带的位 置及通过的主要结构。网膜 囊和网膜孔(Winslow 孔) 的位置及连通情况。 3.了解大网膜的构成和功 能。各系膜的位置和附着; 韧带的构成。肝肾隐窝的位 置及连通情况。 第七章 脉管系 统 7.1 心 总论 1.掌握脉管系统及心血管 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 环的概念。 2.熟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 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吻合和 侧支循环的概念。 心 1.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 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心传 导系统的组成、位置和功 能。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 行程和主要分支的分布区 域。心包及心包腔的概念, 心包横窦及心包斜窦的位 置及临床意义。 2.熟悉房间隔和室间隔的 位置、组成及缺损的常见部 位。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 3.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 行程、注入部位。心壁的构 6 讲授法、结 合多媒体教 学以及提问 式互动教 学、课堂交 流 了解 脉管 系统 相关 疾 病, 查阅 图 谱。 1、2、3
造及心脏的体表投影。 72动脉 动脉 1堂据预动脉究和颈动 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 况。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利 分布。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 成。腹腔干、肠系膜上、下 动脉的分支、行程和分布 子宫动脉的来源 、行程和 布。常用动脉的搏动点和止 血点(面动脉、颗浅动脉、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 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 背动脉) 2.熟悉肺动脉干、左肺动 脉、右肺动脉的行程,动脉 韧带的概念。主动脉的起 止、行程及其分部。主动 弓的分支。左、右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 程。锁骨下动脉、腋动脉、 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 起止、行径和分布。肋间后 动脉的行径和分布。肾动 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 行程和分布。路总动脉、髂 外动脉、股动脉、胭动脉、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 动脉的起止和分布 3.了解肠的动脉配布特点 髂内动脉其他分支的分布 概况。足底动脉弓的组成。 静脉 7.3静脉1.掌握颈外静脉、头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 程及注入部位。奇静脉的志 止、行程及注入部位。静脉 角概念。大隐静脉、小隐静 肤的起始、行程、注入部 及其属支。肝门静脉的组 成、特点和属支:肝门静既 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 途径和临床意义。 2.熟悉静脉系的组成及静
8 7.2 动脉 7.3 静脉 造及心脏的体表投影。 动脉 1.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 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概 况。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和 分布。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 成。腹腔干、肠系膜上、下 动脉的分支、行程和分布。 子宫动脉的来源、行程和分 布。常用动脉的搏动点和止 血点(面动脉、颞浅动脉、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 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 背动脉)。 2.熟悉肺动脉干、左肺动 脉、右肺动脉的行程,动脉 韧带的概念。主动脉的起 止、行程及其分部。主动脉 弓的分支。左、右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 程。锁骨下动脉、腋动脉、 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 起止、行径和分布。肋间后 动脉的行径和分布。肾动 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 行程和分布。髂总动脉、髂 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 动脉的起止和分布。 3.了解肠的动脉配布特点。 髂内动脉其他分支的分布 概况。足底动脉弓的组成。 静脉 1.掌握颈外静脉、头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 程及注入部位。奇静脉的起 止、行程及注入部位。静脉 角概念。大隐静脉、小隐静 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 及其属支。肝门静脉的组 成、特点和属支;肝门静脉 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 途径和临床意义。 2.熟悉静脉系的组成及静
脉的结构特点。几种特殊静 歌的特点。上脑静脉和头壁 静脉的组成、起止、 行程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静脉的起止、行程和主要属 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 静脉、髂内静脉、股静脉和 胭静脉的起止与行程。肾前 脉和睾丸(或卵巢)静脉的 行径及注入部位。 3.了解静脉血液回流的因 素。左、右肺静脉的行径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 止和行程。脊柱静脉的位 置、交通和结构特点。盆腔 各静脉从的位置。上、下腔 静脉间的交通途径。 淋巴系统 7.4淋巴系1.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 统 程、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乳摩池。右淋巴导管的组 成、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颈干、锁骨下干、支气管纵 隔干、腰干和肠干的形成和 收集范围。腋淋巴结的分 群:各群淋巴结的分布、收 集范围及临床意义。脾的形 态、 位置:脾切迹 2熟悉淋巴系统的组成,各 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局部 淋巴结。下领下、颏下、颈 外侧浅深淋巴结的分布、收 集范围与输出淋巴管 的去 向。肺门淋巴结的位置、收 集范围及临床意义。腹股沟 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及收集 范用。胃、乳房的淋回回流 3.了解淋巴的回流因素 壁和胸腔内各主要淋巴结 群的位置。醛外淋巴结、落 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 与收集带用。国淋四结、彩 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 9
9 7.4 淋巴系 统 脉的结构特点。几种特殊静 脉的特点。上腔静脉和头臂 静脉的组成、起止、行程。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腋 静脉的起止、行程和主要属 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 静脉、髂内静脉、股静脉和 腘静脉的起止与行程。肾静 脉和睾丸(或卵巢)静脉的 行径及注入部位。 3.了解静脉血液回流的因 素。左、右肺静脉的行径。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 止和行程。脊柱静脉的位 置、交通和结构特点。盆腔 各静脉丛的位置。上、下腔 静脉间的交通途径。 淋巴系统 1.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 程、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乳糜池。右淋巴导管的组 成、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颈干、锁骨下干、支气管纵 隔干、腰干和肠干的形成和 收集范围。腋淋巴结的分 群;各群淋巴结的分布、收 集范围及临床意义。脾的形 态、位置;脾切迹。 2.熟悉淋巴系统的组成,各 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局部 淋巴结。下颌下、颏下、颈 外侧浅深淋巴结的分布、收 集范围与输出淋巴管的去 向。肺门淋巴结的位置、收 集范围及临床意义。腹股沟 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及收集 范围。胃、乳房的淋巴回流。 3.了解淋巴的回流因素。胸 壁和胸腔内各主要淋巴结 群的位置。髂外淋巴结、髂 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 与收集范围。腘淋巴结、腰 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和 收集范围。食管、肝、直肠 肺、子宫的淋巴回流。胸腺 的形态和位置。 8.1视器 视器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角 膜、巩慕、红膜、康状体和 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和 功能:视神经盘、 黄斑。品 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 置。眼的屈光系统和房水循 环:眼房 2.熟悉感受器与感觉器的 概念及感受器的分类。结膜 的形态结构。泪器的组成及 泪液的产生与回流途径。运 动眼球和眼验的肌肉名称、 位置和作用。 3.了解感受器的功能。眼画 器的组成和功能。眼脸的形 态和构造。眶脂体和眶筋 讲授法、结 耳 第八章 膜。眼的血管和神经。 官相 感觉器 合多嫂体教 82前庭 前庭蜗器 学以及提问 关疾 1 官 蜗器 1.掌握鼓室的位置、形态和 式互动教学 交通。咽鼓管的形态、特征、 查阅 开口位置、作用:婴幼儿咽 鼓管的特占。骨来路与膜试 谱。 路的组成及形态结构。位觉 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名利 和位置:螺旋器,壶腹嵴。 2.熟悉外耳道的形态、分 部、位置:幼儿外耳道的特 点。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代 置。听小骨的名称、连结 位置和作用。乳突小房和鼓 窦的位置。 3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及 各部作用。外耳和中耳的 成。椭圆囊、球 、膜半 管和蜗管的形态。鼓膜张肌 和镫骨肌的作用。声波的传 导途径。 10
10 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和 收集范围。食管、肝、直肠、 肺、子宫的淋巴回流。胸腺 的形态和位置。 第八章 感觉器 官 8.1 视器 8.2 前庭 蜗器 视器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角 膜、巩膜、虹膜、睫状体和 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和 功能;视神经盘、黄斑。晶 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 置。眼的屈光系统和房水循 环;眼房。 2.熟悉感受器与感觉器的 概念及感受器的分类。结膜 的形态结构。泪器的组成及 泪液的产生与回流途径。运 动眼球和眼睑的肌肉名称、 位置和作用。 3.了解感受器的功能。眼副 器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 态和构造。眶脂体和眶筋 膜。眼的血管和神经。 前庭蜗器 1.掌握鼓室的位置、形态和 交通。咽鼓管的形态、特征、 开口位置、作用;婴幼儿咽 鼓管的特点。骨迷路与膜迷 路的组成及形态结构。位觉 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名称 和位置;螺旋器,壶腹嵴。 2.熟悉外耳道的形态、分 部、位置;幼儿外耳道的特 点。鼓膜的形态、分部和位 置。听小骨的名称、连结、 位置和作用。乳突小房和鼓 窦的位置。 3.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及 各部作用。外耳和中耳的组 成。椭圆囊、球囊、膜半规 管和蜗管的形态。鼓膜张肌 和镫骨肌的作用。声波的传 导途径。 2 讲授法、结 合多媒体教 学以及提问 式互动教学 了解 眼、 耳器 官相 关疾 病, 查阅 图 谱。 1
神经系统总论 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常 用术语 2熟悉反射的概念:反射弧 的组成。网状结构的概念。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 经元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神经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 和地位。 脊髓 1.掌握脊髓的外形、脊髓节 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 9.1脊髓 灰质的结构。脊髓白质 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 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 能。 2.熟悉脊髓的位置,上下端 的对应水平和分节:马尾, 颈膨大。脊随灰质 、白质面 中枢 布的形式及各部名称。红核 神经 第九章 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的位 讲授法、结 系统 中枢神 置、起止和功能。 合多媒体教 相关 3.了解脊髓中央管的位置 学以及提问 1、2 疾 经系统 脊髓灰质前角α和y运动神 式互动教学 我 经元的概念。脊髓灰质细胞 查阅 的构筑分层(Rexed板层). 管髓小脑前束和后束、顶出 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 纵束的功能。脊随反射和拉 伤表现。 1掌握脑干的组成,外形, 主要脑神经核的性质、位婴 和功能:薄束核、 楔束核的 位置和功能。第四脑室。内 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义 92脑 丘脑束、锥体束的起止、走 行和功能。背侧丘脑陶后 内、外侧核的功能。内侧围 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大脑斗 球的分叶和大脑半球上外 侧面、内侧面和底面上的主 要沟同。大脑皮质假体运动 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
11 第九章 中枢神 经系统 9.1 脊髓 9.2 脑 神经系统总论 1.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常 用术语。 2.熟悉反射的概念;反射弧 的组成。网状结构的概念。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神 经元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神经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 和地位。 脊髓 1.掌握脊髓的外形、脊髓节 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 灰质的结构。脊髓白质中薄 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 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 能。 2.熟悉脊髓的位置,上下端 的对应水平和分节;马尾, 颈膨大。脊髓灰质、白质配 布的形式及各部名称。红核 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的位 置、起止和功能。 3.了解脊髓中央管的位置。 脊髓灰质前角α和γ运动神 经元的概念。脊髓灰质细胞 的构筑分层(Rexed 板层)。 脊髓小脑前束和后束、顶盖 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 纵束的功能。脊髓反射和损 伤表现。 脑 1.掌握脑干的组成,外形, 主要脑神经核的性质、位置 和功能;薄束核、楔束核的 位置和功能。第四脑室。内 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 丘脑束、锥体束的起止、走 行和功能。背侧丘脑腹后 内、外侧核的功能。内侧膝 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大脑半 球的分叶和大脑半球上外 侧面、内侧面和底面上的主 要沟回。大脑皮质躯体运动 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 12 讲授法、结 合多媒体教 学以及提问 式互动教学 了解 中枢 神经 系统 相关 疾 病, 查阅 图 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