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法总论课 7231
刑法总论课件
第一章刑法规范概述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属性 、刑法概念 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如何处罚的法律就是刑法。广义刑法 在我国有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有的称非刑事法律中的 刑法规范)。(199年全国人大常委关于取缔邪教活动的决定是 否刑法?) 刑法典:全面、系统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单行刑法: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某方面作出的修改 或补充规定。 附属刑法:即在非刑法的法律中规定的涉及犯罪、刑罚内容 的条款。98年审的印刷法轮功书一案对附属刑法的适用。 狭义刑法只指刑法典。 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政治属性ε我国刑法理论通说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 级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关于什么 是犯罪和对其如何处罚的法律
◼ 第一章刑法规范概述 ◼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属性 ◼ 一、刑法概念 ◼ 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如何处罚的法律就是刑法。广义刑法: 在我国有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有的称非刑事法律中的 刑法规范)。(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关于取缔邪教活动的决定是 否刑法?) ◼ 刑法典:全面、系统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 单行刑法: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某方面作出的修改 或补充规定。 ◼ 附属刑法:即在非刑法的法律中规定的涉及犯罪、刑罚内容 的条款。98年审的印刷法轮功书一案对附属刑法的适用。 ◼ 狭义刑法只指刑法典。 ◼ 二、刑法的性质 ◼ 1刑法的政治属性:我国刑法理论通说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 级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关于什么 是犯罪和对其如何处罚的法律。 ◼
2刑法的法律属性(特征) ()从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看,刑 法是基本法、是子法、是公法、是实体法。 (二)刑法与其他法的区别 (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比其他基 本法都广泛。 ■(2)刑法调整的对象是经其他法调整后形 成的法律关系,是第二次调整,故刑法是其 他法的保障法。 (3)刑法的制裁手段(刑罚)比其他法律 制裁更严厉。故对一种行为如无需刑罚制裁 就能遏制或刑罚无法遏制,则不能规定为犯 罪
2刑法的法律属性(特征) (一)从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看,刑 法是基本法、是子法、是公法、是实体法。 ◼ (二)刑法与其他法的区别 ◼ (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比其他基 本法都广泛。 ◼ (2)刑法调整的对象是经其他法调整后形 成的法律关系,是第二次调整,故刑法是其 他法的保障法。 ◼ (3)刑法的制裁手段(刑罚)比其他法律 制裁更严厉。故对一种行为如无需刑罚制裁 就能遏制或刑罚无法遏制,则不能规定为犯 罪
第二节中国刑法发展概况 n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刑法 1从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夏朝开始,就产生了刑法,从夏至清末的 1910年以前,中国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在定罪、量 刑上因行为人主体身份不同而不同,刑罚的特点是残酷、多死刑和 肉刑。 21910年,《大清新刑律》颁布,结束了诸法合体,产生了现代刑 法 建国以后刑法发展 1979以前我国无刑法典,只有几个单行条例和大量的中共中央或 国务院的文件起刑法作用。 21979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于1980 年1月1日实施,此后不久,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很大,为 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陆续通过并颁布了23个单行刑 法 n31997年3月颁布了修改后的新刑法,一直沿用至今。从19年开 始至今,全国人大颁布了五个刑法修正案,一个决定,7个立法解释。 现正制定修正案六。这些修正或补充主要是关于经济犯罪的
第二节 中国刑法发展概况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刑法 ◼ 1从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夏朝开始,就产生了刑法,从夏至清末的 1910年以前,中国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在定罪、量 刑上因行为人主体身份不同而不同,刑罚的特点是残酷、多死刑和 肉刑。 ◼ 2 1910年,《大清新刑律》颁布,结束了诸法合体,产生了现代刑 法。 ◼ 二、建国以后刑法发展 ◼ 1 1979以前我国无刑法典,只有几个单行条例和大量的中共中央或 国务院的文件起刑法作用。 ◼ 2 1979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于1980 年1月1日实施,此后不久,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很大,为 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陆续通过并颁布了23个单行刑 法。 ◼ 3 1997年3月颁布了修改后的新刑法,一直沿用至今。从1999年开 始至今,全国人大颁布了五个刑法修正案,一个决定,7个立法解释。 现正制定修正案六。这些修正或补充主要是关于经济犯罪的
第三节刑法的根据、任务 、我国刑法的根据 工我囡刑法的价值根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限制滥用刑罚权。限制指 从立法、司法、行刑角度的限制。保护人权既有保护被害人、也有保护未 犯罪人不受刑事追究,更主要是保护已犯罪人不受法外制裁或受与其刑事 责任不相适应的过重制裁。 2刑法的法律根据是宪法。立法不能违宪,执行刑法、行刑中适用时,解 释刑法不能违宪。 3刑法的实践根据是我国与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 、我国刑法的任务(见刑法典第2条)教材P13
第三节 刑法的根据、任务 ◼ 一、我国刑法的根据 ◼ 1我国刑法的价值根据:惩罚犯罪、保护人权、限制滥用刑罚权。限制指 从立法、司法、行刑角度的限制。保护人权既有保护被害人、也有保护未 犯罪人不受刑事追究,更主要是保护已犯罪人不受法外制裁或受与其刑事 责任不相适应的过重制裁。 ◼ 2刑法的法律根据是宪法。立法不能违宪,执行刑法、行刑中适用时,解 释刑法不能违宪。 ◼ 3刑法的实践根据是我国与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 ◼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见刑法典第2条)教材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