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广海中学2018届九年级返校考质量检测语文科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三个部分,七大题,24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12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4) 夜吟应觉月光寒。 (5)青山遮不住 (6)但愿人长久, (7))《秋水》写河伯骄傲自满的句子是 (8)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9)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A.沈德鸿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美散文。 B.《草莓》由一颗晩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换、生命演变的联想,书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表现对生活和生命的珍惜之情 C.《捕蛇者说》通过蒋氏自陈心曲,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苛政害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D.《扁鹊见蔡桓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 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3、根据提示,完成(1)—(4)小题。(6分)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 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 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有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 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d i砺前行的脚步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积淀 d 砺 (2)“民生凋敝”中的“敝”字用部首检字法以,可先查部,再查 画。(2分) (3)这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阅读(70分) (一)、诗词赏析(5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
1 惠安广海中学 2018 届九年级返校考质量检测语文科试题 (试卷满分:150 分钟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三个部分,七大题,24 小题,试卷共 6 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12 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4) ,夜吟应觉月光寒。 (5)青山遮不住, 。(6)但愿人长久, 。 (7))《秋水》写河伯骄傲自满的句子是 , 。 (8)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 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9)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 分) A.沈德鸿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一篇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美散文。 B.《草莓》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换、生命演变的联想,书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表现对生活和生命的珍惜之情。 C.《捕蛇者说》通过蒋氏自陈心曲,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苛政害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D.《扁鹊见蔡桓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 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3、根据提示,完成(1)-(4)小题。(6 分)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 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 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有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 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 d ǐ 砺前行的脚步。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积淀 dǐ 砺 (2)“民生凋敝”中的“敝”字用部首检字法以,可先查 部,再查 画。(2 分) (3)这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 分) 二、阅读(70 分) (一)、诗词赏析(5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
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 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5.赏析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好在哪里?(3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6一9题(16分) 甲]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 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 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蜀之鄙有二僧》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 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②汝之不惠惠: ③西蜀之去南海 ④越明年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8、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22分) 2
2 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 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5.赏析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好在哪里?(3 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 两个文段,完成第 6 一 9 题(16 分) [甲]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 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 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 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 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西蜀之去南海 去: ④越明年 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惧其不已也 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 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 辍耕之垄上 8、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9、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5 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 10~14 题。(22 分)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 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 录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 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 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 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 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 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 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 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 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 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 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 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 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 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 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 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①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 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0.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6分) 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①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努力生长牵挂母亲③
3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 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 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 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 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 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 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 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 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 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 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 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 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 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 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 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 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 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 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 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 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 无限的思索…… (选自 2017 年第 5 期《散文选刊》 有删节) 10.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6 分)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
11.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 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3分) 12.文中下列两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13.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分) 1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 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 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白杨礼赞》,回答问题。(12分)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 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一一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 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 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 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 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 长了一—“单调”,⑥可不是,⑦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 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5、文中为什么不先写白杨树而是先写到黄土高原,作者有何意图?(4分)
4 11.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 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3 分) 12.文中下列两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 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来源 13.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 分) 1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3 分) (1)岁 月,让人 的感情 发生着 变化,就 像葡萄 在时间 的催化 下变成美 酒一样 ,浓郁 芳香醉 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 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白杨礼赞》,回答问题。(12 分)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 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 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 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 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 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 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 长了——“单调”,⑥可不是,⑦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 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5、文中为什么不先写白杨树而是先写到黄土高原,作者有何意图?(4 分)
16、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7、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5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大数据(12分) 材料一:日前,2016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数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 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年起,大数据 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阳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 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 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 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 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大数据来了,普通民众的手机多了一张免费的网,而公务员却多了一个“紧箍咒”。一款名为“数 据铁笼”的APP,用大数据的方式将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管了起来。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 天都有精确到秒的记录。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4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8点40分22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中午12点18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点35分59秒 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下午15点12分35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3561.00消费款到建行622* 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还好有反诈騙引擎及时提醒,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17点52 分45秒才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400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 到专门的反诈骗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行骗者常用伎俩进行研究,以技术对技术,让行骗者无处遁形。 材料三:东方祥云的分责任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 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 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翔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 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涝 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翔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 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一—“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资金 材料四:有人对2015年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作了如下统计: 表 年龄段 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 骗者人群比例8% 15% 37% 40% 诈骗者人群比例80% 4% 表二 年代90年代2000年-2009年2010年2012年 2013年-2015年 传统手 电信互联网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手段丢包、设电话+发布中电话+短信,虚拟伪基站、钓电话+短信,冒“线上支付”转移, 圈套短信奖信息号码400开头鱼网站充公检法等“网购退款”等 85%以上|80% 10% 75% 21%
5 16、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7、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5 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大数据(12 分) 材料一:日前,2016 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数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 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 年起,大数据 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阳城区无线 WiFi 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 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 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 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 40ZB,即 4000 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 达 1 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大数据来了,普通民众的手机多了一张免费的网,而公务员却多了一个“紧箍咒”。一款名为“数 据铁笼”的 APP,用大数据的方式将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管了起来。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一 天都有精确到秒的记录。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 4 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 8 点 40 分 22 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中午 12 点 18 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 点 35 分 59 秒 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下午 15 点 12 分 35 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 3561.00 消费款到建行 622* 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还好有反诈骗引擎及时提醒,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17 点 52 分 45 秒才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 400 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 到专门的反诈骗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行骗者常用伎俩进行研究,以技术对技术,让行骗者无处遁形。 材料三: 东方祥云的分责任李胜在 1999 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 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 到 2015 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翔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 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涝 灾害的预测从 20 分钟延长到 72 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翔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 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 500 万元扶持 资金。 材料四: 有人对 2015 年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作了如下统计: 表一: 年龄段 20-29 岁 30-39 岁 40-49 岁 50 岁以上 受骗者人群比例 8% 15% 37% 40% 诈骗者人群比例 80% 10% 6% 4% 表二: 年代 90 年代 2000 年-2009 年 2010 年-2012 年 2013 年-2015 年 诈 骗 手段 传统手 段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丢包、设 圈套 电话+ 短信 发布中 奖信息 电话+短信,虚拟 号码 400 开头 伪基站、钓 鱼网站 电话+短信,冒 充公检法等 “线上支付”转移, “网购退款”等 所 占 85%以上 80% 10% 75% 21% 5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