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6、11 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拾级she 精髓(sui1) 腥臊(sdo) 玲珑剔透(t) B.贮藏(zhu) 拮据(j) 苍穹( qiong) 悬崖峭壁(ya) C.虬枝(qi)攒聚(cuan)执拗(ni) 瘦骨嶙峋(lin) D.屹立(yi) 黑黝黝(you)寒噤(jn) 销声匿迹(ni)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鹜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回来了。 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学生常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一些内 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叹为观止。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3分) A.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4.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一一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 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友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这个软 环境是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 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B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索质的高低 C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D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竟争力的软环境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 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2016、11 一、积累与运用(34 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拾.级 shè 精髓.(suǐ) 腥臊.(sào) 玲珑剔.透(tī) B.贮.藏(zhù) 拮据.(jù) 苍穹.(qióng) 悬崖.峭壁(yá) C.虬.枝(qiú) 攒.聚(cuán) 执拗.(niù) 瘦骨嶙.峋(lín) D.屹.立(yì) 黑黝.黝(yōu) 寒噤.(jīn) 销声匿.迹(nì)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A 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 ....,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B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 ....,鸟儿也回来了。 D 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学生常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一些内 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令人叹为观止 ....。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的一项( )(3 分) A.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 23 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33 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4.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一一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 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友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这个软 环境是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 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竟争力 B 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索质的高低 C 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 D 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竟争力的软环境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 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
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鲁迅的小说善用对比表现主题。如《故乡》中“我”和少年闰土亲密纯真的友谊,与 后边“我”和中年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中百草园无限的趣味好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形成对比 C.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 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 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D.《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 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 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6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分) 古老的扬州隐藏了太多的故事,恍惚间,仿佛看到崔hao()愁于烟波江上,杜牧醉 倒于秦淮酒家,苏东坡把酒静观山间雾气流lan(),还有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玉人,仿佛 砖一瓦间都隐藏着牵动心弦的故事。古老的扬州承载了太多文化的典雅,积didn()了 太深历史的厚重,闻名遐迩的画舫。杏花巷、乌篷船、舴艋舟……每掀开一页历史,都可以 找到扬州的痕迹。多想在烟雨蒙蒙中赤脚走在青石板上,拍遍朱楼的栏杆,望尽东逝的流水 玩赏一树yan()然的琼花,洗去一身的浮华。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晓战随金鼓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3)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望峰息心;二 窥谷忘反。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 形象凝炼地表现 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8.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分) 九年级某班围绕“气象物候”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探究规律】(2分)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
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鲁迅的小说善用对比表现主题。如《故乡》中“我”和少年闰土亲密纯真的友谊,与 后边“我”和中年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中百草园无限的趣味好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形成对比。 C.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 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 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D.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 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 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6.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4 分) 古老的扬州隐藏了太多的故事,恍惚间,仿佛看到崔 hào( )愁于烟波江上,杜牧醉 倒于秦淮酒家,苏东坡把酒静观山间雾气流 lán( ),还有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玉人,仿佛 一砖一瓦间都隐藏着牵动心弦的故事。古老的扬州承载了太多文化的典雅,积 diàn( )了 太深历史的厚重,闻名遐迩的画舫。杏花巷、乌篷船、舴艋舟……每掀开一页历史,都可以 找到扬州的痕迹。多想在烟雨蒙蒙中赤脚走在青石板上,拍遍朱楼的栏杆,望尽东逝的流水, 玩赏一树 yān( )然的琼花,洗去一身的浮华。 7.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1)晓战随金鼓, 。 (2)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3) 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 (4)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6)《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 , ”形象凝炼地表现 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8.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 分) 九年级某班围绕“气象物候”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探究规律】(2 分)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
/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一一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阅读这首诗,联系物候知识,说说你的发现 (2).【活动二:诗词淘宝】(2分)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写的是农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说明了物候的高下差异。在大 气中从地面往上升则气温下降,平均每上升200米,温度要下降1℃。请你从其他古诗中寻 觅出反映这一物候现象两句古诗来 (3).【活动三:委婉交流】(3分) 学校“我爱科学”社团的老师向同学们征集“关注科技中的物候”的稿件。晓华同学提 供了一份稿件:“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主要发展目标是卫星 姿态稳定方式为三轴稳定,提高观测的时间分辨率和区域机动探测能力;提高扫描成像仪性 能,以加强中小尺度夭气系统的监测能力:发展大气垂直探测和微波探测,解决高轨三维遥 感;发展极紫外和X射线太阳观测,加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 看到这则材料,小明同学认为有关物候知识的民谚、俗语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你和他有 不同观点,请试着说服他
/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阅读这首诗,联系物候知识,说说你的发现。 (2).【活动二:诗词淘宝】(2 分)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写的是农历五月天山的景象,它说明了物候的高下差异。在大 气中从地面往上升则气温下降,平均每上升 200 米,温度要下降 1℃。请你从其他古诗中寻 觅出反映这一物候现象两句古诗来。 (3).【活动三:委婉交流】(3 分) 学校“我爱科学”社团的老师向同学们征集“关注科技中的物候”的稿件。晓华同学提 供了一份稿件: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主要发展目标是卫星 姿态稳定方式为三轴稳定,提高观测的时间分辨率和区域机动探测能力;提高扫描成像仪性 能,以加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发展大气垂直探测和微波探测,解决高轨三维遥 感;发展极紫外和 X 射线太阳观测,加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 看到这则材料,小明同学认为有关物候知识的民谚、俗语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你和他有 不同观点,请试着说服他
、阅读理解(共53分) (一)阅读张来的《夏日三首(其一)》一诗,完成第9-10题。(6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0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释:(1)橹牙:屋檐如牙齿一般。(2)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 (3)落落:稀疏的样子。(4)嘈嘈:杂乱的声音。 9.请简要赏析颈联“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的妙处,说明理由。(3分) 10.诗人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结合诗句,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6分) 刘感,岐州凤泉人,后魏司徒丰生孙也。武德①初,以骠骑将军镇泾州。薛仁杲②率 众围之。感婴城③拒守,城中粮尽,遂杀所乘马以分将士,感一无所啖,唯煮马骨取汁,和 木屑食之。城垂陷者数矣。长平王李叔良④援兵至,薛仁杲解围而去。感与叔良出战,为贼 所擒。薛仁杲复围泾州,令感语城中云:“援军已败,徒守孤城,何益也!宜早出降,以全 家室。”感许之。及至城下,大呼曰:“逆贼饥饿,亡在朝夕!秦王⑤率数十万众,四面俱集 城中勿忧,各宜自勉,以全忠节!”薛仁杲大怒,执感于城边,埋脚至膝,驰骑射杀之,至 死声色逾厉。 【注释】 ①武德:年号:②薛仁杲:人名go;③婴城:绕城:④李叔良:人名:⑤秦王:李世民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城垂陷者数矣( ②以全家室 ③尝与人佣耕 ④令感语城中云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二、阅读理解(共 53 分) (一)阅读张耒的《夏日三首(其一)》一诗,完成第 9--10 题。(6 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1 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2 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3 疏帘邀月影,嘈嘈○4 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释:(1)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2)蝶衣:蝴蝶的翅膀。 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 (3)落落:稀疏的样子。(4)嘈嘈:杂乱的声音。 9.请简要赏析颈联“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的妙处,说明理由。(3 分) 10.诗人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结合诗句,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感?(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1—14 题。(16 分) 刘感,岐州凤泉人,后魏司徒丰生孙也。武德①初,以骠骑将军镇泾州。薛仁杲②率 众围之。感婴城③拒守,城中粮尽,遂杀所乘马以分将士,感一无所啖,唯煮马骨取汁,和 木屑食之。城垂陷者数矣。长平王李叔良④援兵至,薛仁杲解围而去。感与叔良出战,为贼 所擒。薛仁杲复围泾州,令感语城中云:“援军已败,徒守孤城,何益也!宜早出降,以全 家室。”感许之。及至城下,大呼曰:“逆贼饥饿,亡在朝夕!秦王⑤率数十万众,四面俱集, 城中勿忧,各宜自勉,以全忠节!”薛仁杲大怒,执感于城边,埋脚至膝,驰骑射杀之,至 死声色逾厉。 【注释】 ①武德:年号;②薛仁杲.:人名 gāo;③婴城:绕城;④李叔良:人名;⑤秦王:李世民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资*源%库①城垂陷者数.矣 ( ) ②以全.家室 ( ) ③尝.与人佣耕 ( ) ④令感语.城中云 ( ) 1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句:薛仁杲率众围之 A.辍耕之垄上B.怅恨久之C.渔人甚异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分) 译文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分) 译文 (3)感一无所啖,唯煮马骨取汁,和木屑食之。(2分) 译文: 1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刘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一文,完成15~18题。(15分) (1)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 (2)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3)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 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12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 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 只有4%和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OR6A 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 (4)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 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5)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 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 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 毒素 (6)2011年6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TAS2R16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 出5000-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
例句:薛仁杲率众围之 A.辍耕之垄上 B.怅恨久之 C.渔人甚异之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3.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 分) 译文: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 分) 译文: (3)感一无所啖,唯煮马骨取汁,和木屑食之。(2 分) 译文: 1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刘感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一文,完成 15~18 题。(15 分) ⑴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 ⑵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⑶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 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12 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 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 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 只有 4%和 3%。研究发现这是 11 号染色体 rs72921001 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 OR6A2 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 ⑷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 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⑸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 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 种苦味基因为 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 毒素。 ⑹2011 年 6 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 TAS2R16 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 出 5000—6000 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