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eror) 误差客观上难以避免 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结果只能接近于真实值,而不能 达到真实值 误差的分类 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 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 systematic error)又称可测误差,由某种确 定原因造成的
§1—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error) 误差客观上难以避免。 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结果只能接近于真实值,而不能 达到真实值。 一、误差的分类 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 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又称可测误差,由某种确 定原因造成的
根据产生的原因 方法误差 系统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 (1)方法误差:是由于分析方法造成的。如重量分析 中,沉淀的溶解,会使分析结果偏低,而沉淀吸附 杂质,又使结果偏高。 (2)仪器或试剂误差:是由于仪器未经校准或试剂不 合格的原因造成的。如称重时,天平砝码不够准确 配标液时,容量瓶刻度不准确;对试剂而言,杂质与 水的纯度,也会造成误差
方法误差 •系统误差 仪器或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 根据产生的原因 (1) 方法误差:是由于分析方法造成的。如重量分析 中,沉淀的溶解,会使分析结果偏低,而沉淀吸附 杂质,又使结果偏高。 (2) 仪器或试剂误差:是由于仪器未经校准或试剂不 合格的原因造成的。如称重时,天平砝码不够准确; 配标液时,容量瓶刻度不准确;对试剂而言,杂质与 水的纯度,也会造成误差
(3)操作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如对 终点颜色的判断;滴定管读数偏高或偏低。 特点(1)重现性;(2)单向性;(3)恒定性 2.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random error)也称为随机误差。它是由不 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原因造成的 产生原因:随机变化因素(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 微小波动及分析者在处理每份试样时的微小差别引起 的。) 特点(1)双向性(2)不可测性 (3)无数次的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
(3) 操作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如对 终点颜色的判断;滴定管读数偏高或偏低。 特点 (1) 重现性;(2)单向性;(3) 恒定性 2.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random error)也称为随机误差。它是由不 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原因造成的。 产生原因:随机变化因素(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 微小波动及分析者在处理每份试样时的微小差别引起 的。) 特点 (1) 双向性 (2) 不可测性 (3)无数次的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与误差 (1)准确度( accuracy)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大小用误差表示 有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E)E=X- 相对误差(RERE=E/ux100%有正负 用相对误差表示一个误差的大小更科学。 例1实验测得过氧化氢溶液的含量W(H2O)为0.2898,若试样 中过氧化氢的真实值W(H2O2)为0.2902,求绝对误差和相对误 差 解:8=0.2898-0.2902=-0.0004 RE=-0.0004/02902×100%=-0.14%
绝对误差:(E) E= X-μ 相对误差(RE) RE = E / μ× 100% 有正负 例1 实验测得过氧化氢溶液的含量W(H2O2 )为0.2898, 若试样 中过氧化氢的真实值W(H2O2 )为0.2902, 求绝对误差和相对误 差。 解:δ=0.2898-0.2902= -0.0004 RE = -0.0004/0.2902×100% = -0.14% 用相对误差表示一个误差的大小更科学。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与误差 (1)准确度(accuracy)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大小用误差表示。 有两种表示方法
2.精密度与偏差 精密度( precision)是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实验值)之间 互相接近的程度。 用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偏差来表示,可分为:绝对 偏差与相对偏差 (1)绝对偏差(d): d=X (2)相对偏差(Rd)为绝对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 百分率表示 =×I0000
2. 精密度与偏差 精密度(precision)是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实验值)之间 互相接近的程度。 用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偏差来表示,可分为:绝对 偏差与相对偏差: (1)绝对偏差(d): d = Xi − X (2)相对偏差(Rd)为绝对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 百分率表示: = 100% X d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