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和微信进行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学导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提示: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练习运用,力求掌握知识技能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包括:课前,教师利用微信(QQ)答疑群或者学习通进行预习导向,指导学生利用超星平台或MOOC网课程资源观看视频、学习辅学资料、完成章节测试和参与话题讨论,并进行问题探究。课中,教师利用线上资源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练习等开展指导性学习。课后,运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进行线上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学习通完成拓展阅读和练习、专题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进行关键知识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线下教学包括:课堂的讲授、练习、课后设计类、分析类作业的学习导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指导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关键模拟器件和模块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课堂对重点、难点设置课堂练习任务、并布置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考虑健康、安全及环境等因素,强化学生工程观的建立。通过实验操作和完成报告撰写等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法】24
24 会议和微信进行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 【学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 提示:导入新课, 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 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 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练习运用,力求掌握知识技能。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 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 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包括: 课前,教师利用微信(QQ)答疑群或者学习通进行预习导向,指导学生利用超星 平台或 MOOC 网课程资源观看视频、学习辅学资料、完成章节测试和参与话题讨 论,并进行问题探究。课中,教师利用线上资源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练习 等开展指导性学习。课后,运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进行线上集中答疑、 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学习通完成拓展阅读和练习、专题分组讨论、 利用互联网进行关键知识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线下教学包括:课 堂的讲授、练习、课后设计类、分析类作业的学习导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面对面答疑指导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关键模拟器件和模块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课堂对重点、难点设置课堂练习任务、并布置课后作业等学习 任务,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考虑健康、安全及环境等 因素,强化学生工程观的建立。通过实验操作和完成报告撰写等学习任务,培养 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 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员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针对课堂重、难、关键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并发布相关资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通过讨论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针对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将理论课与实习实验课进行组合教学,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理论讲授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二者同步进行。收到理论适时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1)项目引入一一布置教学背景与情景,引发激发兴趣,体现“我要学”;(2)信息搜集一一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3)分析规划一一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4)动手实践一一具体操作练习,让学生“做中学”;(5)质量检测一一课堂效果检测,让学生“学中做”;(6)目标展示一一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让学生确信“我能行”【专题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各类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课前布置专题讨论问题,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讨论主题进行分小组研讨,让每组推选报告人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师生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讨论课的课前准备及课堂研讨达到进一步提高文献检索、电子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收集与提取、团队合作、问题表达、分析设计等能力。25
25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 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员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 —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 针对课堂重、难、关键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并发布相关资料。学生看问题 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 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 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通过讨论来解决 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针对性。 【 理 实 一 体 化 教 学 法 】 将理论课与实习实验课进行组合教学,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激 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理论讲授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 科学、规范及创新。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二 者同步进行。收到理论适时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1)项目引入——布置教学背景与情景,引发激发兴趣,体现“我要 学”; (2)信息搜集——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 (3)分析规划——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 (4)动手实践——具体操作练习,让学生“做中学”; (5)质量检测——课堂效果检测,让学生“学中做”; (6)目标展示——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让学生确信“我能行” 【专题讨论式教学法】 对于各类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课前布置专题讨论问题,学生围绕老 师提出的讨论主题进行分小组研讨,让每组推选报告人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师生 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讨论课的课前准备及课堂研讨达到进一步提高 文献检索、电子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收集与提取、团队合作、问题表达、分析设 计等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对应的思政元素/思序教学内学教学目标重难点政案例(简教学方法课程目时号容述)标1)能够描述电路基1)行动导向实际电本组成,了解集中教学重点:通过电路理论教学法:2)启参考方向的路和电参数电路概念:的发展历史,发式教学法;路模型、2)理解理想元件与概念了解我国电子3)任务驱动目标11电路的电路模型、理解电教学难点:工业、信息产教学法。基本物路基本物理量;业的发展成就参考方向应用。理量3)掌握电流电压参与广阔前景。考方向概念。1)能够描述电阻元件的欧姆定律,理解元件约束关系及其伏安特性;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来历的科学意义、实践出真知的科学伦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欧姆1)行动导向理。电阻元件、定律的实验来教学法:2)启电源元件的2)能够描述独立电历,感受科学电路元发式教学法;目标1源概念,掌握电压特性。意义、实践出22件3)任务驱动目标2源伏安特性和伏安教学难点:真知的科学伦教学法。曲线:掌握电流源受控源的理理。伏安特性和伏安曲解计算。线:掌握独立电源的串并联的运算方法。3)理解受控电源的概念:掌握受控电源的计算方法。1)能够描述电流的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连续性原理和能量基尔霍夫定了解基尔霍夫教学法:2)启目标1基尔霍守恒原理;律的应用。定律的历史、发式教学法;3目标22夫定律2)能够运用基尔霍激发学生科技3)任务驱动教学难点:夫电流定律KCL进KCL、KVL方创新意识。教学法。行分析计算;程的列法。26
26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内 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思 政案例(简 述) 教学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1 实际电 路和电 路模型、 电路的 基本物 理量 1)能够描述电路基 本组成,了解集中 参数电路概念; 2)理解理想元件与 电路模型、理解电 路基本物理量; 3)掌握电流电压参 考方向概念。 4 教学重点: 参考方向的 概念 教学难点: 参考方向应 用。 通过电路理论 的发展历史, 了解我国电子 工业、信息产 业的发展成就 与广阔前景。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2 电路元 件 1)能够描述电阻元 件的欧姆定律,理 解元件约束关系及 其伏安特性;了解 欧姆定律的实验来 历的科学意义、实 践出真知的科学伦 理。 2)能够描述独立电 源概念,掌握电压 源伏安特性和伏安 曲线;掌握电流源 伏安特性和伏安曲 线;掌握独立电源 的串并联的运算方 法。 3)理解受控电源的 概念;掌握受控电 源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 电阻元件、 电源元件的 特性。 教学难点: 受控源的理 解计算。 通过了解欧姆 定律的实验来 历,感受科学 意义、实践出 真知的科学伦 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3 基尔霍 夫定律 1)能够描述电流的 连续性原理和能量 守恒原理; 2)能够运用基尔霍 夫电流定律 KCL 进 行分析计算; 2 教学重点: 基尔霍夫定 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KCL、KVL 方 程的列法。 了解基尔霍夫 定律的历史、 激发学生科技 创新意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3)能够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进行分析计算。1)能够分析计算电1)行动导向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电源阻的串并联;教学法;2)启理解等效的电阻电2)能够分析计算星模型,培养学发式教学法;概念。目标143)任务驱动路的等型三角形连接电阻生对工程应用2教学难点:目标2效变换的等效变换;上主次矛盾的教学法:4)比实际电源的3)能够熟练进行电处理方法。较教学法。等效变换。源的等效变换。1)能够针对不同的电路特点确定使用分析方法。2)能够描述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进一步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熟练运1)行动导向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教学重点:教学法;2)启电路电流。帮助学生树立三种方法的发式教学法;电阻电家国情怀。结3)能理解“假想回目标1核心内容。3)任务驱动5路的一路电流”在网孔电16合实例,强化目标2教学难点:教学法:4)专般分析流法中的意义:了工程意识、工目标3三种方法的题讨论式教解网孔电流法的解程伦理。学法。计算分析。题步骤和方法。4)能理解电路参考点在结点电压法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结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能运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少结点多支路复杂直流网络。1)能够理解叠加定教学重点:结合两个定理理的内容,熟悉叠叠加定理和的学习,帮助1)行动导向加定理的适用范学生理解“分教学法:2)启戴维宁定围。理。而治之”的解发式教学法:目标1电路定62)能够应用叠加定6决问题的思3)任务驱动目标2理教学难点:理分析、计算线性路,布置自主教学法:4)专目标3电路。叠加定理和学习,培养解题讨论式教3)能够理解和掌握学法。戴维宁定理决复杂工程问的应用。题的能力和勇戴维宁定理的内27
27 3)能够应用基尔霍 夫电压定律 KVL 进 行分析计算。 4 电阻电 路的等 效变换 1)能够分析计算电 阻的串并联; 2)能够分析计算星 型三角形连接电阻 的等效变换; 3)能够熟练进行电 源的等效变换。 2 教学重点: 理解等效的 概念。 教学难点: 实际电源的 等效变换。 通过实际电源 模型,培养学 生对工程应用 上主次矛盾的 处理方法。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比 较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5 电阻电 路的一 般分析 1)能够针对不同的 电路特点确定使用 分析方法。 2)能够描述支路电 流法的解题步骤, 进一步掌握基尔霍 夫定律在电路分析 中的作用;熟练运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 电路电流。 3)能理解“假想回 路电流”在网孔电 流法中的意义;了 解网孔电流法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 4)能理解电路参考 点在结点电压法分 析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熟悉结点电压 法的解题步骤,能 运用结点电压法求 解少结点多支路复 杂直流网络。 6 教学重点: 三种方法的 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 三种方法的 计算分析。 帮助学生树立 家国情怀。结 合实例,强化 工程意识、工 程伦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6 电路定 理 1)能够理解叠加定 理的内容,熟悉叠 加定理的适用范 围。 2)能够应用叠加定 理分析、计算线性 电路。 3)能够理解和掌握 戴维宁定理的内 6 教学重点: 叠加定理和 戴 维 宁 定 理。 教学难点: 叠加定理和 戴维宁定理 的应用。 结合两个定理 的学习,帮助 学生理解“分 而治之”的解 决 问 题 的 思 路,布置自主 学习,培养解 决复杂工程问 题的能力和勇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容:熟悉有源二端于探索的科学网络的概念:精神。4)能够运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和分析电路。5)能够运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能够识别储能元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件电容和电感。电容、电感了解实验来历教学法:2)启储能元2)能够分别对。的特性;的科学意义、发式教学法;目标172件3)任务驱动3)能够了解电容、教学难点:实践出真知的自标21电感元元件约束关电容电感的科学伦理。教学法:4)比特性系及其伏安特性。较教学法。1)能够描述动态电路的的组成与基本特性:描述动态电路的稳态与暂态及换路定则:能够计结合由元件的算动态电路的初始客观规律引起值。的电路暂态响教学重点:1)行动导向应,培养学生2)能够描述RC、RL暂态响应的教学法:2)启一阶电目标1电路的概念,理解了解客观事概念及求解发式教学法;8物,分析解决目标2路的暂电路时间常数意6方法。3)任务驱动态分析义;理解零输入、零问题的能力,目标3教学法:4)专教学难点:状态、全响应的概强化工程意三要素法。题讨论式教念;识、工程伦理。学法。3)能够计算求解零增强学生的责输入响应、零状态任担当意识。响应、全响应。4)能够应用三要素法分析计算电路的暂态响应。1)能够理解相量的教学重点:结合正弦稳态概念及正弦良的相相量法的概电路微积分问1)行动导向量表示法;念及表示方教学法;2)启题变换为复数法;2)能够将正弦量的方程代数方程发式教学法;目标1相量法解析法和相量法之92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方3)任务驱动目标2间相互变换。正弦量的解法,开拓学生教学法:4)专3)能够理解和掌握析法和相量思路,培养研题讨论式教基尔霍夫定律的相法之间相互究和解决问题学法。量表示。变换。的能力。28
28 容;熟悉有源二端 网络的概念; 4)能够运用戴维南 定理求解和分析电 路。 5)能够运用最大功 率传输定理解决实 际问题。 于探索的科学 精神。 7 储能元 件 1)能够识别储能元 件电容和电感。 2)能够分别对。 3)能够了解电容、 电感元元件约束关 系及其伏安特性。 2 教学重点: 电容、电感 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电容电感的 特性 了解实验来历 的科学意义、 实践出真知的 科学伦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比 较教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8 一阶电 路的暂 态分析 1)能够描述动态电 路的的组成与基本 特性;描述动态电 路的稳态与暂态及 换路定则;能够计 算动态电路的初始 值。 2)能够描述 RC、RL 电路的概念,理解 电路时间常数意 义;理解零输入、零 状态、全响应的概 念; 3)能够计算求解零 输入响应、零状态 响应、全响应。 4)能够应用三要素 法分析计算电路的 暂态响应。 6 教学重点: 暂态响应的 概念及求解 方法。 教学难点: 三要素法。 结合由元件的 客观规律引起 的电路暂态响 应,培养学生 了 解 客 观 事 物,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强 化 工 程 意 识、工程伦理。 增强学生的责 任担当意识。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9 相量法 1)能够理解相量的 概念及正弦良的相 量表示法; 2)能够将正弦量的 解析法和相量法之 间相互变换。 3)能够理解和掌握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 量表示。 2 教学重点: 相量法的概 念及表示方 法; 教学难点: 正弦量的解 析法和相量 法之间相互 变换。 结合正弦稳态 电路微积分问 题变换为复数 方程代数方程 解决问题的方 法,开拓学生 思路,培养研 究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1)行动导向 教学法;2)启 发式教学法; 3)任务驱动 教学法;4)专 题讨论式教 学法。 目标 1 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