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 九(上)第五单元《走近鲁迅》教学资料选编 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慢头去医 鲁迅小说专辑 治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巧 的历史原因。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 编撰湖北咸宁地质育才学校谢幕武 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 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 这正是秋瑾被的绍兴古轩 关于《呐喊》 《呐喊》内容简介 其坟上的花圖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了。小说的全篇笼罩著浓重阴冷的气 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心的效果 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二)《呐喊》篇 在的14部。萁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 等文章皆为鲁迅《故乡》、《孔乙己》、 荷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 《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绍《呐喊》的内容。在《呐 好 土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三)《呐喊》精彩片断 了作着剧想发展的过程和从 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於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戚压,甚而至於要榨 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 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柴文艺,把文艺做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 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 道路的精 历程。本篇对於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自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著「仁义道德」几个 参考价值。 字。我微竖睡不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著两个字是「吃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人」! 发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 《狂人日记》 反封建战士 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 我在腺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著一轮金 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著「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k,推翻封建制度 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础。作者用写实 《故乡 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微。而且用象徽主义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已,你脸上又添 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人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 两碗酒,要一碟崮香豆。」便排出九文大 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 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语言似杂乱而实 压迫者的心户 件小享》的特点是短小 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5 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本薰的写作特点,是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了快活的空气 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 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彷佛许多鸭,被无形 对比的妙处在於以间接而含書的笔突出劳动者的朴实无私 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涂倒、迁腐 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 麻木的孔乙已,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謇、推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押击了 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 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刺得老栓缩小了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著:一只手却操著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清
1 九(上)第五单元《走近鲁迅》教学资料选编 ——鲁迅小说专辑 编撰 湖北咸宁地质育才学校 谢慕武 一、关于《呐喊》 (一)《呐喊》内容简介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 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 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 1918-1922 年所作的 15 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 现在的 14 部。其中,《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孔乙己》等文章皆为鲁迅 的代表作。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 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 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 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 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 历程。本篇对於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 参考价值。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发表於 1918 年 5 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 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 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著「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 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 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础。作者用写实主义手 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徵。而且用象徵主义的手法 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人 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 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 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 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 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於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 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 对比的妙处在於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朴实无私。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 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 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 谴责。 《药》是以 1907 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 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 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 的历史原因。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 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 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 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 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 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著浓重阴冷的气 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 心的效果。 (二)《呐喊》篇目:《一件小事》、《狂人日记》、 《鸭的喜剧》、《端午节》、 《故乡》、《孔乙己》、《药》、《阿 Q 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白光》 (三)《呐喊》精彩片断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 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於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於要榨 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来。 ——《一件小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著「仁义道德」几个 字。我横竖睡不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著两个字是「吃 人」! ——《狂人日记》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著一轮金黄 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 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 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怎麼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著 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 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麼?」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麼「君子固穷」,什麼「者 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彷佛许多鸭,被无形 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 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著;一只手却撮著一个鲜红的馒头, 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药》
只擦他,於是终 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 款江足在的走上腐百站一集看;时的说钩之克在务生图测时候(同处正识艺了 「我总算被儿子 是也心瀹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想在心裹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 他有这一种 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掀住他黄辦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首篇 年2月16日,末篇高婚》导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 年半多, 「阿Q,这不是儿子打 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行的版本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亞著头,说道 都与初版同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雪一还不放廢? 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麼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圆;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事 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了蛊。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嘴嫩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1 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二个能够自轻自殿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 其修远兮,吾 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廬?「你算是什麼东西」呢!?将上下而求索。 眼”,这里,把它称 是远的,而前面又看不见路;依稀有路时,却看不见光 之士时 着走出一条路 「单四子我誉你抱勃罗!」似乎是蓝皮阿五的声音 来,却是遗体解伤,毫无结果。 只能是“荷独彷徨 单四嫂子在这时候,虽然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 彷鶴》命其名,也是至名 但阿五有些侠气,无论如何,总是偏要帮忙, 推让了一会,终於得了许可了 张宗刚在《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备迅》(《名作欣赏》2001年5期,总第 他便伸开臀,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子126期)一文中对《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我以为 还 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说:“所属望者股,所挟持者远,这是鲁迅的深刻 失群的 《明天 飞鸿,在浩渺的天空飘飘荡荡,无所归依;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遂外化和升华为 大的创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振魄之笔,绘出无数旧时代的图景 性生动, 关于《彷徨》 上无匹。其中,对自由的探,对人性的扫描,对弱者的关注,对时俗的思考 《彷徨》内容筒介 E不忧债深广,启人心扉,以其冒意的痛苦,达到和进入了史诗的层次,从而冠绝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近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 代,独步千秋 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到2000年5月第8次印刷时印数已是 样“弧狐独和“彷徨”。《彷鶴》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素的心情。后来172000册。可见好书一宜有人读,因此也就一直能卖 在《题〈彷》》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独彷封面印有原版《彷徨》的封面,是木刻。三二人坐在三二张高的靠背椅上,靠 。”这便是题名《彷》的来由。他在《彷》书扉页 《高骚》诗句:“路背高出了人的头,头的前上方,有一只太阳,发着幽幽的光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量压下的农民及知 憝其(二)《彷徨》目录:《彷徨》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祝福》、《在 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一深 的叙述酒楼上》、《幸福的家庭》 》、《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 淮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 者)、 伤逝》、《弟兄》、《高婚》 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 笔“示鲁迅思想体系 邮有物通的时候M益使的美知的解接判要 三)《彷徨》精彩点评 《祝福》写样林嫂毫无希望、就是有点希望也要被扑灭的一生; 少在写《彷鶴》的时候。他是写人生的一种轨迹,这轨迹似乎有铁的定规在。从起 《在酒楼上》写曾经激进的膏年吕纬甫,最终回到子曰诗云的教投之中 点,抛一个圆形的弧线,然后又重新联回起点。甚至,跌回到起点以内。这里面,《幸福的家庭》其实在经济的压追之下并不幸福 有孤独,有悲哀,也有无亲 《肥皂》则讽刺了一个或者几个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们看见一个行乞 写《彷徨》时,他才四十四五岁,还不是大智者。因 那时,他满怀希的十七八岁的女子,就想着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那又如何?而四铭就因着这个潜在 望,或者说曾经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 到有更好的出路,的意识,竟也买了葵绿色的肥皂 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于是,他就彷鶴。 就写了关于“彷鶴” 《长明灯》中的疯子疯疯傻傻,他就是要把庙里的长明灯打灭,被阻了,他就 的小说 说:“我放火。”最后,他就被他的叔伯长翠锁在庙里的厢房之中
2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於是终而至於打。阿 Q 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 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 站了一刻,心裏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於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 Q 想在心裏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 Q 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 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著对他说: 「阿 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 Q 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著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麼?」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麼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 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 Q 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 Q 也心满 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 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麼?「你算是什麼东西」呢!? ——《阿 Q 正传》 「单四嫂子,我替你抱勃罗!」似乎是蓝皮阿五的声音。 他抬头看时,正是蓝皮阿五,睡眼朦胧的跟著他走。 单四嫂子在这时候,虽然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 但阿五有些侠气,无论如何,总是偏要帮忙,所以推让了一会,终於得了许可了。 他便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 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明天》 二、关于《彷徨》 (一)《彷徨》内容简介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 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 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 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 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 不争”的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 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裘 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探索,苦心构 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人都有彷徨的时候。 孤独无依,进退失据,谓之彷徨。 鲁迅曾经是彷徨的,至 少在写《彷徨》的时候。他是写人生的一种轨迹,这轨迹似乎有铁的定规在。从起 点,抛一个圆形的弧线,然后又重新跌回起点。甚至,跌回到起点以内。这里面, 有孤独,有悲哀,也有无奈。 写《彷徨》时,他才四十四五岁,还不是大智者。因此他彷徨。那时,他满怀希 望,或者说曾经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 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于是,他就彷徨。于是,他就写了关于“彷徨” 的小说。 与其说是彷徨,不如说是无奈。生的无奈。那时候,时兴写小说。写小说成了那 时的潮流。何况之前,先生已经写了《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孔乙己》等 名篇。它们开了中国现代小说写作的先河。 《彷徨》收入鲁迅 1924 年至 1925 年创作的小说 11 篇。首篇《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16 日,末篇《离婚》写于 1925 年 11 月 6 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 1926 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此后印行的版本 都与初版同。 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理解《彷徨》的钥匙,就在于这题记《离骚》中的两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里,把它称为“题眼”。 路是远的,而前面又看不见路;依稀有路时,却看不见光。想挣扎着走出一条路 来,却是遍体鳞伤,毫无结果。 只能是“荷戟独彷徨”了。 所以,以《彷徨》命其名,也是至名。 张宗刚在《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名作欣赏》2001 年 5 期,总第 126 期)一文中对《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我以为是切评。他还 说:“所属望者殷,所挟持者远,这是鲁迅的深刻。……他(指鲁迅)像一只失群的 飞鸿,在浩渺的天空飘飘荡荡,无所归依;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遂外化和升华为 一种巨大的创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摄魄之笔,绘出无数旧时代的图景,意态生动, 悲壮无匹。其中,对自由的探讨,对人性的扫描,对弱者的关注,对时俗的思考…… 无不忧愤深广,启人心扉,以其‘智慧的痛苦’,达到和进入了史诗的层次,从而冠绝 一代,独步千秋。”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 12 月第一版,到 2000 年 5 月第 8 次印刷时印数已是 172000 册。可见好书一直有人读,因此也就一直能卖。 封面印有原版《彷徨》的封面,是木刻。三二人坐在三二张高的靠背椅上,靠 背高出了人的头,头的前上方,有一只太阳,发着幽幽的光。 (二)《彷徨》目录:《彷徨》收入鲁迅先生 1924 年至 1925 年间《祝福》、《在 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 《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三)《彷徨》精彩点评 《祝福》写祥林嫂毫无希望、就是有点希望也要被扑灭的一生; 《在酒楼上》写曾经激进的青年吕纬甫,最终回到子曰诗云的教授之中; 《幸福的家庭》其实在经济的压迫之下并不幸福; 《肥皂》则讽刺了一个或者几个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们看见一个行乞 的十七八岁的女子,就想着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那又如何?而四铭就因着这个潜在 的意识,竟也买了葵绿色的肥皂; 《长明灯》中的疯子疯疯傻傻,他就是要把庙里的长明灯打灭,被阻了,他就 说:“我放火。”最后,他就被他的叔伯长辈锁在庙里的厢房之中;
《示众》依然写的是看客。中国人永远只是看客,只会当看客。看了,就散了。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 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 问被看者为什么示众,也不问自己为什么要看 古人所换《书法正传》Q的“正传”字面上很相 高老夫子》某天终于详洋”了起来,俄国有高尔基,那么他自然就可以改名叫高尔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 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 础”,不是基础么?有基必有础。他能叫高尔基,我为什么不能叫高尔础?成了高尔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 己没有 么”的天份,他连书也教不了,又经不住麻雀牌的诱惑,也经不住笼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 把吃冤大头的诱惑,终于还是上了牌桌 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 孤独者》中的连殳是鲁迅特别用心地描写的一个那是一个曾经大觉悟的人,里去;太爷一见,灣脸流朱,喝道 似乎已经参透了人生的一切。他对大人们不屑一顺,小孩子们却又不理他。他曾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涂倒不堪,似在坚持着什么,又突然播身 在咯血中大把大把地花做参议 阿Q不开口 好像死了才干净,才解脱。鲁迅其实是用着种大悲哀的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1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 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这样苍凉,人生就是这样姓赵么 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伤逝》不仅仅是在谈论经济对于爱情的重要性,它实质上是在探讨爱情是否 “你怎 你那里配姓起 而经济的窘迫困顿只是一个极现实极真实的诱因。因着这个诱因,爱情就 阿Q并没有抗瓣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 无疑成为幻灭。伤逝了,这伤逝凄惨得令人伤感 地保训 《兄弟》似乎是在讽刺那种貌似亲睦的兄弟情份, 他大的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 《高婚》就纯属一个乡下女人的不幸了。鲁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 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爱姑在“七大爷的成严之下,竟不敢说她早已想好的话了。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是 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 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D的事,若论“著 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Quei 三、附录 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 定是阿桂了;而他 既没有号 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 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 (一)鲁迅《阿Q正传》原文节选) 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 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凄不上了。 先前,我也曾闻过起太爷的儿子茂才Q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 我要给阿Q 。但一面要做,一面 这足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Q,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 见我不是一个“立 不朽之人 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 仿佛寒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 思想里有鬼似的。 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 目,做客连刘节,还是段注万续的图的2自很案致x变纳传务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限 Q。这近于盲从《新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 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邪望的老例,可以照《郡 和许多闕人排在正史5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名百家姓》0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箭 传在那里呢?侧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也其有决不定。他品多往未庄禁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 司q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翠却不可。其次是“家传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版可以 小使,则阿Q文更无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普,只希量有“历史辦与考据痹”的胡适 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 之Q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哥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 下,是引车类浆者流”所用的话(0,所以不敢懵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9)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 以算是序
3 《示众》依然写的是看客。中国人永远只是看客,只会当看客。看了,就散了。 不问被看者为什么示众,也不问自己为什么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 《高老夫子》某天终于“洋”了起来,俄国有高尔基,那么他自然就可以改名叫“高尔 础”,不是基础么?有基必有础。他能叫高尔基,我为什么不能叫高尔础?成了高尔 础后,他就自觉“高大“起来,觉得不能与往日的麻友相提并论。然而最终他发现自 己没有“高尔什么”的天份,他连书也教不了,又经不住麻雀牌的诱惑,也经不住笼 一把吃冤大头的诱惑,终于还是上了牌桌;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鲁迅特别用心地描写的一个。那是一个曾经大觉悟的人, 似乎已经参透了人生的一切。他对大人们不屑一顾,小孩子们却又不理他。他曾经 潦倒不堪,似在坚持着什么,又突然摇身一阔。在咯血中大把大把地花着做参议而 阔起来的钱。他死了,好像死了才干净,才解脱。鲁迅其实是用着一种大悲哀的笔 调来写这个人的,这里面也寄托着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这样苍凉,人生就是这样 无望,想找一条路,然而终于找不到,他只有死; 《伤逝》不仅仅是在谈论经济对于爱情的重要性,它实质上是在探讨爱情是否可 以长久。而经济的窘迫困顿只是一个极现实极真实的诱因。因着这个诱因,爱情就 无疑成为幻灭。伤逝了,这伤逝凄惨得令人伤感; 《兄弟》似乎是在讽刺那种貌似亲睦的兄弟情份, 《离婚》就纯属一个乡下女人的不幸了。鲁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个 爱姑在“七大爷”的威严之下,竟不敢说她早已想好的话了。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是 官,且有势。而她,只是一个乡下人。 三、附录 (一)鲁迅《阿 Q 正传》原文(节选) 第一章 序 我要给阿 Q 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 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⑵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 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 Q ,仿佛 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 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⑶。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 自传,内传⑷,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 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⑸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 Q 。说是“外传”,“内 传”在那里呢?倘用“内传”,阿 Q 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 Q 实在未曾有大 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⑹——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迭更 司⑺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其次是“家传”, 则我既不知与阿 Q 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 Q 又更无 别的“大传”了。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 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⑻,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⑼ 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 古人所撰《书法正传》⑽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 Q 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 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 Q 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 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 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 Q 到赵太爷家 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 Q ,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 Q 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 姓赵么?” 阿 Q 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 Q 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 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 Q 太荒唐,自己去招打; 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 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 Q 究竟什么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 Q 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 Quei , 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 Quei 了,那里还会有“著之竹帛”⑾的事。若论“著 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 Quei , 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 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 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 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 Quei 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 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⑿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 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⒀,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我 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 Q 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 案卷里并无与阿 Quei 的声音相近的人。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 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 法写他为阿 Quei ,略作阿 Q 。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 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四,是阿 Q 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 名百家姓》⒁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 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 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 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 之⒂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 Q 正传》到 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Q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二,管土谷柯的老头子说些废 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背赊欠了;其 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 们之于阿Q 「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 酒店不赊,熟着也罢了;老头子催他走 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躂着眼睛道: 噜苏一通也就算了;只是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却使阿Q肚子饿:这委实是一件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1你算是什么东西!” 非常“妈妈的”的事情。 品 续优胜记略(节选自前2段)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节选自前8段 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在未庄再看见阿Q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人们都惊异 责愤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回来了,于是又回上去想道,他先前那里去了呢?阿Q前几回的上城 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成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兴高采烈的对人说,但这一次却并不,所以也没有一个人留心到。他或者 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媚上坟》到酒店去。这时候,他又觉得赵太爷高人过管土谷祠的老头子,然而未庄老例,只有赵太爷钱太爷和秀才大爷上城 假洋鬼子尚且不足数,何况是阿Q:因此老头子也就不誉他宣传,而未庄的 社会上也就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节选自前5段) 了来,却与先前大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天色将属,他睡眼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 欢喜;假使如羊,豪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 巨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穿的是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搭连,沉钿 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 对手,没有了朋友,钿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未庄老例,看见略有些醒目的人物,是与其慢 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京,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也宁敬的,现在虽然明知道是阿Q,但因为和破夹袄的阿Q有些两样了,古人云 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凝而 个证据了 且敬的形态来。掌柜既先之以点头,又继之以谈话 飘然的似乎妥飞去了1 豁,阿Q,你回来了 然而这一次的胜利,却又使他有些异样。他飘飘然的飞了大半天,进土谷祠 照例应该躺下促打鼾。谁知道 他很不容易合眼,他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 发财发财,你是—在 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不知道是小尼姑的脸上有一点滑腻的东西粘在 “上城去了1 指上,还是他的指头在小尼姑脸上磨得滑腻了?… 一件新闻,第二天便传遗了全未庄。人人都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 “斷子绝孙的阿Q 兴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这结果,是 阿Q的耳朵里又听到这句话。他想: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得了新敬畏 应该有一个女人。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⑦,而“若散之鬼馁而 据阿Q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这老爷本 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 白,但因为合城里只有他一个举人,所以不必再冠姓,说起举人来就是他。这也 来有些“不能收其放 不独在未庄是如此 方圆之内也都如 第五章生计问题(节选自前3段 类本笼在举人老爷款的不布是可的听的人都叹息面且使意 阿Q礼毕之后,仍旧回到土谷祠,太阳下去了,渐渐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他 仔细一想,终于省悟过来:其原因盖在自己的赤腾。他记得破 在,便披在身 第七章 选自前8段 上,躺倒了,待张开眼晴,原来太阳又已经照在西墙上头了。他坐起身,一面说道 宜统三年九月十四日(1 将搭违卖给赵白眼的这 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 这船从暴魅魅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 他起来之后,也仍旧在衡上逛,虽然不比赤腾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 看见的了。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 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 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 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来,便个个擊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动播。船的使命,赵 的女儿都叫进去了。阿Q很以为奇,而且想:“这些东西忽然都学起 家本来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 透难了。惟有邹七嫂不以为然,说那不过是几口破衣箱,举人老爷想来寄存的,却
4 第二章 优胜记略(节选自前 2 段) 阿 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⒃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 们之于阿 Q ,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 Q 自 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节选自前 2 段) 然而阿 Q 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愤愤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 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 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③到酒店去。这时候,他又觉得赵太爷高人 一等了。 …………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节选自前 5 段) 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 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 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 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 的阿 Q 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 个证据了。 看哪,他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然而这一次的胜利,却又使他有些异样。他飘飘然的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 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谁知道这一晚,他很不容易合眼,他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 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不知道是小尼姑的脸上有一点滑腻的东西粘在 他指上,还是他的指头在小尼姑脸上磨得滑腻了?…… “断子绝孙的阿 Q !” 阿 Q 的耳朵里又听到这句话。他想: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 有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一个女人。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⑦,而“若敖之鬼馁而” ⑧,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 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⑨了。 ………… 第五章 生计问题(节选自前 3 段) 阿 Q 礼毕之后,仍旧回到土谷祠,太阳下去了,渐渐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他 仔细一想,终于省悟过来:其原因盖在自己的赤膊。他记得破夹袄还在,便披在身 上,躺倒了,待张开眼睛,原来太阳又已经照在西墙上头了。他坐起身,一面说道, “妈妈的……” 他起来之后,也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渐的觉得 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 Q 走 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 十一的女儿都叫进去了。阿 Q 很以为奇,而且想:“这些东西忽然都学起小姐模样 来了。这娼妇们……” 但他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却是许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肯赊欠了;其 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说些废话,似乎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但确 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酒店不赊,熬着也罢了;老头子催他走, 噜苏一通也就算了;只是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却使阿 Q 肚子饿:这委实是一件 非常“妈妈的”的事情。 …………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节选自前 8 段) 在未庄再看见阿 Q 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人们都惊异,说是阿 Q 回来了,于是又回上去想道,他先前那里去了呢?阿 Q 前几回的上城,大抵早就 兴高采烈的对人说,但这一次却并不,所以也没有一个人留心到。他或者也曾告诉 过管土谷祠的老头子,然而未庄老例,只有赵太爷钱太爷和秀才大爷上城才算一件 事。假洋鬼子尚且不足数,何况是阿 Q :因此老头子也就不替他宣传,而未庄的 社会上也就无从知道了。 但阿 Q 这回的回来,却与先前大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天色将黑,他睡眼 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 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穿的是新夹袄,看去腰间还挂着一个大搭连,沉钿 钿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未庄老例,看见略有些醒目的人物,是与其慢 也宁敬的,现在虽然明知道是阿 Q ,但因为和破夹袄的阿 Q 有些两样了,古人云,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㈥,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凝而 且敬的形态来。掌柜既先之以点头,又继之以谈话: “豁,阿 Q ,你回来了!” “回来了。” “发财发财,你是——在……” “上城去了!” 这一件新闻,第二天便传遍了全未庄。人人都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 Q 的 中兴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这结果,是阿 Q 得了新敬畏。 据阿 Q 说,他是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这老爷本 姓白,但因为合城里只有他一个举人,所以不必再冠姓,说起举人来就是他。这也 不独在未庄是如此,便是一百里方圆之内也都如此,人们几乎多以为他的姓名就叫 举人老爷的了。在这人的府上帮忙,那当然是可敬的。但据阿 Q 又说,他却不高 兴再帮忙了,因为这举人老爷实在太“妈妈的”了。这一节,听的人都叹息而且快意, 因为阿 Q 本不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而不帮忙是可惜的。 ………… 第七章 革命(节选自前 8 段)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⒈)——即阿 Q 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 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 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 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动摇。船的使命,赵 家本来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 逃难了。惟有邹七嫂不以为然,说那不过是几口破衣箱,举人老爷想来寄存的,却
已被赵太爷回复转去。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意难的一队瞢察,五个侦探,悄悄地到了未庄,乘昏暗國住土谷祠,正对门架好机关枪; 情谊,况且邻七娘又和赵家是邻居,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的。 然而阿Q不冲出。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 十千的赏,才有两 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个团丁冒了险,逾垣进去,里应外合,一拥而入,将阿Q抓出来;直待擒出祠外 折亲”。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现就塞在太太面的机关枪左近,他才有些清了。 的床底下。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查白甲:穿着崇正皇 到进城,已经是正午,阿Q见自己被撸进一所破衙门,转了五六个弯 帝的亲(2 在一间小屋里 跄踉,那用整株的木料做成的栏门便跟着他的脚跟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其余的三面都是墙壁,仔细看时 上还有两个人 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 阿Q虽然有些忐忑,却并不很苦闷,因为他那土谷祠里的卧室,也并没有比 向是“滦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这间屋子更高明。那两个也仿佛是乡下人,渐渐和他兜搭起来了,一个说是举人老 兔也新命也好罢,阿Q翘,“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假!便是我 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爷要追他祖父欠下来的陈租,一个不知道为了什么事。他们问阿Q,阿Q爽利的 答道,“因为我想造反 也要 又被抓 满头剃得精光的老 阿Q近来用度,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头子。阿Q疑心 几个长衫人物 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 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 也有满头得精光像这老 未庄人却都是 膝关节立刻自然而 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 站着说!不要瑰!”长衫人物都吆喝说 的,一见之下,又使他管服得如六月里唱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改为跳下了 奴隶性!长衫人物又邮夷似的说,但也没有叫他起来。 第八章不准革命(节选自前5段) 大堂的情形都照旧。上面仍然坐着光头的老头子,阿Q也仍然下了瞻。 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人老爷也做了么有 老头子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 于是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将笔寥在他手 动手剪辯子,听说那里。阿Q这时很吃倞,几乎 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 邻村的航 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这却还不算大悉怖,因为未庄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 人本来少上城,即使偶有想进城的,也就立刻变了计,碰不着这危险。阿Q本也 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 想进城去寻他的老朋友,一得这消息 得作罢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国!” 其次便 杰使票生的力型翻椒生类选需立君造,技呵的辇 大家将辫子盘在头顶上者打一个结, 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辨家不能不说是万 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看见的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 豁,革命党来了1 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阿Q听到了很羡蕃。他虽然早知道秀才盘辫的大新闻,但总没有想到自己可 以照样做,现在看见赵司晨也如此,才有了学样的意思,定下实行的决心。他用 阿Q第三次抓出栅栏门 便是举人老爷睡不着的那一夜的明天的上午 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迟疑多时,这才放胆的走去。 了。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 头老头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 第九章大团圆(节选自17段、2027、30篇末) 阿Q一想,没有话,便 “没有。” 赵家遑抢之后,未庄人大抵很快意而且彩慌,阿Q也很快意而且恐慌。但四 天之后,阿Q在半夜里忽被抓进县城里去了。那时恰是暗夜,一队兵,一队团
5 已被赵太爷回复转去。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 情谊,况且邹七嫂又和赵家是邻居,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的。 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 折亲”。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现就塞在太太 的床底下。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 帝的素(⒉)。 阿 Q 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 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 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 Q 更快意。 “革命也好罢,”阿 Q 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 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阿 Q 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 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 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 Q 从来没有见过 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 第八章 不准革命(节选自前 5 段)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 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⒍)。只有一 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 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这却还不算大恐怖,因为未庄 人本来少上城,即使偶有想进城的,也就立刻变了计,碰不着这危险。阿 Q 本也 想进城去寻他的老朋友,一得这消息,也只得作罢了。 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早 经说过,最先自然是茂才公,其次便是赵司晨和赵白眼,后来是阿 Q 。倘在夏天, 大家将辫子盘在头顶上或者打一个结,本不算什么稀奇事,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 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看见的人大嚷说, “豁,革命党来了!” 阿 Q 听到了很羡慕。他虽然早知道秀才盘辫的大新闻,但总没有想到自己可 以照样做,现在看见赵司晨也如此,才有了学样的意思,定下实行的决心。他用一 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迟疑多时,这才放胆的走去。 ………… 第九章大团圆(节选自 1-7 段、20-27、30-篇末) 赵家遭抢之后,未庄人大抵很快意而且恐慌,阿 Q 也很快意而且恐慌。但四 天之后,阿 Q 在半夜里忽被抓进县城里去了。那时恰是暗夜,一队兵,一队团丁, 一队警察,五个侦探,悄悄地到了未庄,乘昏暗围住土谷祠,正对门架好机关枪; 然而阿 Q 不冲出。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 个团丁冒了险,逾垣进去,里应外合,一拥而入,将阿 Q 抓出来;直待擒出祠外 面的机关枪左近,他才有些清醒了。 到进城,已经是正午,阿 Q 见自己被搀进一所破衙门,转了五六个弯,便推 在一间小屋里。他刚刚一跄踉,那用整株的木料做成的栅栏门便跟着他的脚跟阖上 了,其余的三面都是墙壁,仔细看时,屋角上还有两个人。 阿 Q 虽然有些忐忑,却并不很苦闷,因为他那土谷祠里的卧室,也并没有比 这间屋子更高明。那两个也仿佛是乡下人,渐渐和他兜搭起来了,一个说是举人老 爷要追他祖父欠下来的陈租,一个不知道为了什么事。他们问阿 Q ,阿 Q 爽利的 答道,“因为我想造反。” 他下半天便又被抓出栅栏门去了,到得大堂,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 头子。阿 Q 疑心他是和尚,但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 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 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 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 “站着说!不要跪!”长衫人物都吆喝说。 阿 Q 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 改为跪下了。 “奴隶性!……”长衫人物又鄙夷似的说,但也没有叫他起来。 ………… 大堂的情形都照旧。上面仍然坐着光头的老头子,阿 Q 也仍然下了跪。 老头子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 Q 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于是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 Q 的面前,要将笔塞在他手 里。阿 Q 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 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 Q 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 Q 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 Q 伏 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 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 模样了。 阿 Q 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 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 阿 Q 第三次抓出栅栏门的时候,便是举人老爷睡不着的那一夜的明天的上午 了。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照例的光头老头子;阿 Q 也照例的下了跪。 老头子很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么?” 阿 Q 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