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Genetic and breeding of aquatic animal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48(理论:36,实验:12) 学分:3 考核方式 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内容。 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考试60%。 中文简介: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海洋生物学、生物技术、水族科学等专业本科 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以生物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胚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本 课程主要讲授水产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以及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 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性别控制、细胞核移植、体细跑杂 交和转基因鱼构建等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水产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掌 握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要求学 生学握课程相关名词术语与基本概念,学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原理知识与实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于实际育种问题的分析,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操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文字教材(课本)、音像教材(光盘、录像等)、课件PPT等教学媒 体。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分 (掌握、理配 解、了解, 三选一) 第一章绪论 理解 2 1.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2.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Genetic and breeding of aquatic animal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48(理论:36,实验:12) 学分:3 考核方式: 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内容。 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考试60%。 中文简介: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为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海洋生物学、生物技术、水族科学等专业本科 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以生物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胚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本 课程主要讲授水产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以及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 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性别控制、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杂 交和转基因鱼构建等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水产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掌 握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要求学 生掌握课程相关名词术语与基本概念,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原理知识与实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于实际育种问题的分析,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操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文字教材(课本)、音像教材(光盘、录像等)、课件PPT等教学媒 体。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掌握、理 解、了解, 三选一) 学时分 配 第一章 绪论 1.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2.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 理解 2
3.品种与杂交种的概念及特点: 4.水产动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水产动物育种的目 标。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水产动物育种学的研究对象,任 务和方法:了解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认识国内外水产动物育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 题。 第一章水产动物种质资源 1.水产种质资源概况 ①种质资源概念、重要性与类型:②水产种质资源研 究概况 2.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①物种多样性(特有物种、经济物种、濒危物种): 理解 ②遗传多样性(多样性与杂合性、染色体多样性、蛋 白质多样性、DNA序列多态性) 3.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面临的问题与濒危物种的保护: ②养殖种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与利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措 施。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水 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熟悉生物多样性与水产动物育种的关系。 第二章引种与驯化 1.引种 ①引种的概念与内容:②影响引种的因素:③引种的 具体步骤与操作。 2.驯化 掌握 2 ①驯化的概念与意义:②驯化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影 响驯化速度的因素(驯化对象、环境条件、选择作 用):③驯化过程的分期。 3.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引种逃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生物入侵的概念与 危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及预防控制。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引种和驯化的方法步骤:影响引种与驯化的因素
3.品种与杂交种的概念及特点; 4.水产动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水产动物育种的目 标。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水产动物育种学的研究对象,任 务和方法;了解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认识国内外水产动物育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 题。 第一章 水产动物种质资源 1.水产种质资源概况 ①种质资源概念、重要性与类型;②水产种质资源研 究概况。 2.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①物种多样性(特有物种、经济物种、濒危物种); ②遗传多样性(多样性与杂合性、染色体多样性、蛋 白质多样性、DNA序列多态性)。 3.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面临的问题与濒危物种的保护; ②养殖种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保护与利用。 理解 2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措 施。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水 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熟悉生物多样性与水产动物育种的关系。 第二章 引种与驯化 1.引种 ①引种的概念与内容;②影响引种的因素;③引种的 具体步骤与操作。 2.驯化 ①驯化的概念与意义;②驯化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影 响驯化速度的因素(驯化对象、环境条件、选择作 用);③驯化过程的分期。 3.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引种逃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生物入侵的概念与 危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及预防控制。 掌握 2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引种和驯化的方法步骤;影响引种与驯化的因素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引种和驯化的特点:熟悉引种和 驯化的方法步骤:了解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预防生物入侵的措施。 第三章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意义,作用与原理 ①选择与选择育种的概念与发展简史:②选择育种的 意义和作用;③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达尔文选择学 说、纯系学说。 2.有种性状的选择 ①质量性状的选择:遗传效应、隐性基因、显性基 因、杂合子、伴性基因:②数量性状的选择:表型方 差数学模型、遗传力分析、选择参数估计。 掌握 3.选择育种的方法 ①水产动物选择依据的性状及标准:②选择育种的基 本方法(个体选择、多性状选择:顺序选择法,独立 淘汰法,平分洗择法) 4.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①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内部因素、人为因素、生态 环境:②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第五节水产动物选择育种的实例 ①鲤的增重量选择实验、道纳尔逊“超级虹鳟”、建 鲤、中国对虾“黄海1号”。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选择有种的原理和方法: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选择的原 理掌握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和提高效果的途径。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熟悉选择育种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 法,理解育种性状的选择:了解选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杂交育种 掌握 1.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意义 ①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分类:②杂交育种的原理:③杂 交育种的意义。 2.育成杂交 ①育成杂交的概念和意义:②育成杂交的分类与介 绍:简单育成杂交、级进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 综合育成杂交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引种和驯化的特点;熟悉引种和 驯化的方法步骤;了解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预防生物入侵的措施。 第三章 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意义,作用与原理 ①选择与选择育种的概念与发展简史;②选择育种的 意义和作用;③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达尔文选择学 说、纯系学说。 2.育种性状的选择 ①质量性状的选择:遗传效应、隐性基因、显性基 因、杂合子、伴性基因;②数量性状的选择:表型方 差数学模型、遗传力分析、选择参数估计。 3.选择育种的方法 ①水产动物选择依据的性状及标准;②选择育种的基 本方法(个体选择、多性状选择:顺序选择法,独立 淘汰法,评分选择法)。 4.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①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内部因素、人为因素、生态 环境;②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第五节 水产动物选择育种的实例 ①鲤的增重量选择实验、道纳尔逊“超级虹鳟”、建 鲤、中国对虾“黄海1号”。 掌握 4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选择的原 理;掌握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和提高效果的途径。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熟悉选择育种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 法,理解育种性状的选择;了解选择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 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意义 ①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分类;②杂交育种的原理;③杂 交育种的意义。 2.育成杂交 ①育成杂交的概念和意义;②育成杂交的分类与介 绍:简单育成杂交、级进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 综合育成杂交。 掌握 4
3.杂种优势利用 ①杂种优势的概念与特点:②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与 度量: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交组合方式:④杂交优 势在育种上的应用。 4.远缘杂交 ①远缘杂交的育种概况:②水产动物远缘杂交的特 点:③远缘杂交的实例及在水产育种上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育成杂交的概念与方法:杂种优势的理论、度量及利用: 远缘杂交育种的特点与育种价值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熟悉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了解育 成杂交的分类,杂种优势的特点及水产育种上的应用:认识远缘杂交的特点和育种 价值。 第五章雄核发育与雄核发育 1.雌核发育 ①雌核发育的现象与概述:②精子染色体遗传失活及 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③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别与 生物学特征,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受精细胞学机制:④ 掌握 4 雌核发育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2.雄核发育 ①雄核发育的概念与特征:②卵子染色体失活与雄核 发育诱导:③雄核发育二倍体化的过程:④雄核发育 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原理和方法,遗传特性及其在 育种中的应用:诱导雄核发育的机理。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日标的标准(每章最后):认识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的概念和特 点,熟悉人工雌核发育、人工雄核发育的原理和方法,认识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的 应用。 第六章多倍体育种 掌握 1.生物染色体的多倍性 ①多倍体的概念与种类,多倍体产生现象:②天然多 倍体形成原因。 2.多倍体的诱导 ①多倍体产生的机制,过程: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 理与方法: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方 法。 3.多倍体的鉴定
3.杂种优势利用 ①杂种优势的概念与特点;②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与 度量;③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交组合方式;④杂交优 势在育种上的应用。 4.远缘杂交 ①远缘杂交的育种概况;②水产动物远缘杂交的特 点;③远缘杂交的实例及在水产育种上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育成杂交的概念与方法;杂种优势的理论、度量及利用; 远缘杂交育种的特点与育种价值。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熟悉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了解育 成杂交的分类,杂种优势的特点及水产育种上的应用;认识远缘杂交的特点和育种 价值。 第五章 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 1.雌核发育 ①雌核发育的现象与概述;②精子染色体遗传失活及 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③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别与 生物学特征,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受精细胞学机制;④ 雌核发育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2.雄核发育 ①雄核发育的概念与特征;②卵子染色体失活与雄核 发育诱导;③雄核发育二倍体化的过程;④雄核发育 的应用。 掌握 4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原理和方法,遗传特性及其在 育种中的应用;诱导雄核发育的机理。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认识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的概念和特 点,熟悉人工雌核发育、人工雄核发育的原理和方法,认识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的 应用。 第六章 多倍体育种 1.生物染色体的多倍性 ①多倍体的概念与种类,多倍体产生现象;②天然多 倍体形成原因。 2.多倍体的诱导 ①多倍体产生的机制,过程;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 理与方法: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方 法。 3.多倍体的鉴定 掌握 4
①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染色体计数、DNA含量测量、细 胞核体积测量、极体计数法。 4.多倍体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①多倍体的生长与发育特征,活力,性腺发育:②多 倍体鱼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控制过度繁殖、提高 生长速度、延长鱼类寿命、改善鱼肉品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多倍体人工诱导的原理和方法:多倍体的生物学特性:多 倍体鉴定方法:多倍体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多倍体的概念和特性,熟悉多倍 体产生的机制,了解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了解多倍体育种的应用。 第七章细胞融合与核移植 1.细胞融合 ①细胞融合的概念与方法:②融合细胞的筛选:③细 胞融合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掌握 2核移植 ①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和特点:②细胞核移植的方法与 操作要点:③核移植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鱼类细胞融合与细胞核移植的原理与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认识细胞融合与核移植的概念和特 点,熟悉细胞融合与核移植的方法,了解细胞融合及核移植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 用。 第八章性别控制 1.性别控制的意义 2.水产动物的性别决定与性分化 ①原始生殖细胞起源,迁移与分化:②鱼类生理性别掌握 2 与遗传性别:③鱼类性转变 3.水产动物性别的人工控制 ①单行群体诱导:②鱼类不育技术:③贝类性转变想 象与性别控制:④甲壳类性别决定机制与性别控制方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的原理,人工诱导鱼类单性群体和鱼 类不育技术。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日标的标准(每章最后):理解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的原理,熟 悉人工诱导鱼类单性群体和鱼类不育技术:了解性别控制的在水产育种上的意
①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染色体计数、DNA含量测量、细 胞核体积测量、极体计数法。 4.多倍体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①多倍体的生长与发育特征,活力,性腺发育;②多 倍体鱼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控制过度繁殖、提高 生长速度、延长鱼类寿命、改善鱼肉品质。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多倍体人工诱导的原理和方法;多倍体的生物学特性;多 倍体鉴定方法;多倍体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多倍体的概念和特性,熟悉多倍 体产生的机制,了解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了解多倍体育种的应用。 第七章 细胞融合与核移植 1.细胞融合 ①细胞融合的概念与方法;②融合细胞的筛选;③细 胞融合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2.核移植 ①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和特点;②细胞核移植的方法与 操作要点;③核移植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掌握 2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鱼类细胞融合与细胞核移植的原理与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 认识细胞融合与核移植的概念和特 点,熟悉细胞融合与核移植的方法,了解细胞融合及核移植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 用。 第八章 性别控制 1.性别控制的意义 2.水产动物的性别决定与性分化 ①原始生殖细胞起源,迁移与分化;②鱼类生理性别 与遗传性别;③鱼类性转变。 3.水产动物性别的人工控制 ①单行群体诱导;②鱼类不育技术;③贝类性转变想 象与性别控制;④甲壳类性别决定机制与性别控制方 法。 掌握 2 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的原理,人工诱导鱼类单性群体和鱼 类不育技术。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理解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的原理,熟 悉人工诱导鱼类单性群体和鱼类不育技术;了解性别控制的在水产育种上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