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汗牛充栋:牛拉装书的车出了汗,屋子被书堆满。形容书籍很多。 错用例句: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洗心革面: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用在刊物上不符) 错用例句: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蓬壁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错用例句: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 辉 4、不合语境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大自然的创造,形容技艺极其精妙 错用例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指一批学生。 错用例句: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望其项背:指能够看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错用例句: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 球队望其项背。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 错用例句: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错用例句:这种“摇头丸”毒性很大,人吃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摇起头来,一摇就是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强 调的是感情,句中说不自觉地摇头可以用“身不由己”) 5、重复累赘 遍体鳞伤:全身的伤痕像鱼鳞那样密。形容受到严重摧残,伤势极重。 错用例句:他在敌人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见异思迁: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错用例句:我们要干一行, 爱一行,决不能见到别人的工作待遇高就见异思迁,打起“跳槽”的主意 如获至宝:好象得到最珍贵的宝贝 错用例句:他及时送来了我久想得到的书《围城》,使我有好象如获至宝之感 6、注意双重语意 1、想入非非:胡思乱想(贬义):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中性)。 使用例句: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 的想象力。 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也形容处世圆滑,善于投机(贬义) 使用例句: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一挥而就 3、平铺直叙: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贬义)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中性) 使用例句: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 扬 7、理解错误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错用例句: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不名一文 的破布。(错误理解为不值钱)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的后面,前后不相称 错用例句:原文结构完整,衔接顺畅,修改者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过度句,真是狗尾续貂。(与句意不
6 品。 汗牛充栋:牛拉装书的车出了汗,屋子被书堆满。形容书籍很多。 错用例句: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洗心革面: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用在刊物上不符) 错用例句: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蓬壁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错用例句: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 辉。 4、不合语境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大自然的创造,形容技艺极其精妙。 错用例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指一批学生。 错用例句: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望其项背:指能够看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错用例句: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 错用例句: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 45%。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错用例句:这种“摇头丸”毒性很大,人吃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摇起头来,一摇就是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强 调的是感情,句中说不自觉地摇头可以用“身不由己”) 5、重复累赘 遍体鳞伤:全身的伤痕像鱼鳞那样密。形容受到严重摧残,伤势极重。 错用例句:他在敌人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见异思迁: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错用例句:我们要干一行, 爱一行,决不能见到别人的工作待遇高就见异思迁,打起“跳槽”的主意。 如获至宝:好象得到最珍贵的宝贝。 错用例句:他及时送来了我久想得到的书《围城》,使我有好象如获至宝之感。 6、注意双重语意 1、 想入非非:胡思乱想(贬义);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中性)。 使用例句: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 的想象力。 2、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也形容处世圆滑,善于投机(贬义) 使用例句: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一挥而就。 3、 平铺直叙: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贬义);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中性)。 使用例句: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 扬。 7、理解错误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错用例句: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不名一文 的破布。(错误理解为不值钱)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的后面,前后不相称。 错用例句:原文结构完整,衔接顺畅,修改者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过度句,真是狗尾续貂。(与句意不 符)
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错用例句:工商行政部门在这次打假行动中,共没收了三卡车假货,从假百货到假食品无所不有,令人叹 为观止。(褒词贬用) 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含轻视意 错用例句: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是要吃大亏的。 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错用例句: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球场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三)典型例题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 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 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 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 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答案:A(04年全国卷二) 五、辨识修改病句。 解题指导 辨析与修改病句方法点拨 1.语感审读法。语气不能畅,应做进一步检查 2.语法检查法。分清主干与枝叶,梳理其间关系,审视是否有残缺、赘余、搭配不当 3.句意分析法。 (1)句首有介词短语,注意检查是否残缺主语 (2)句中有并列结构,审视其各项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3)定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4)句中有肯定与否定相迭(或正面与反面)的短语,审视是否照应 (5)如果否定和反问,看看否定是否恰当。 (6)如有数量、范围或程度词语,审视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7)句中有谦敬词语,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4.分析逻辑关系 (1)分句较多,注意是否有偷换主语。 (2)并列结构短语,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 (3)分句的语序,要符合逻辑事理。 (4)如果是复句,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 (二)病句类型举例。 1语序不当 (1)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过去,内地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2)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3)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7
7 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错用例句:工商行政部门在这次打假行动中,共没收了三卡车假货,从假百货到假食品无所不有,令人叹 为观止。(褒词贬用) 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含轻视意。 错用例句: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是要吃大亏的。 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错用例句: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球场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三)典型例题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 ....,不得不 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 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 ....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 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 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 答案:A (04 年全国卷二) 五、辨识修改病句。 (一) 解题指导 辨析与修改病句方法点拨 1.语感审读法。语气不能畅,应做进一步检查。 2.语法检查法。分清主干与枝叶,梳理其间关系,审视是否有残缺、赘余、搭配不当。 3.句意分析法。 (1) 句首有介词短语,注意检查是否残缺主语。 (2) 句中有并列结构,审视其各项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3) 定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4) 句中有肯定与否定相迭(或正面与反面)的短语,审视是否照应。 (5) 如果否定和反问,看看否定是否恰当。 (6) 如有数量、范围或程度词语,审视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7) 句中有谦敬词语,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4.分析逻辑关系 (1) 分句较多,注意是否有偷换主语。 (2) 并列结构短语,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 (3) 分句的语序,要符合逻辑事理。 (4) 如果是复句,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 (二) 病句类型举例。 1 语序不当 (1)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过去,内地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2)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3)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4)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5)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正确的语序应是 表示领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数量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 (6)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正确的语序应是 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表范围、程度、语气等的副词+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 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例: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9)数量词位置不当 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10)、顺序不符合习惯 例:爱荷华州长罗伯·雷从100多英里以外的首府逖·莫因和夫人开车赶来参加宴会 (11)不合乎事理。 例: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卫生方便,欢迎选购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 动宾搭配不当 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 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症 例: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动词未带宾语 例: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 (3)缺谓语
8 (4)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5)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正确的语序应是: 表示领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数量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 (6)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正确的语序应是: 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表范围、程度、语气等的副词+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 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 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例: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9)数量词位置不当。 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10)、顺序不符合习惯: 例:爱荷华州长罗伯·雷从 100 多英里以外的首府逖·莫因和夫人开车赶来参加宴会。 (11)不合乎事理。 例: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卫生方便,欢迎选购。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 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 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症 例: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动词未带宾语。 例: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 班。 (3)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6)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 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7)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8)、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 (9)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10)同义重复 例: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11)并列意义包容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4、结构混乱 例: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5、表意不明 例: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 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 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了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三)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 只有孙继海行。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 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
9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6)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 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7)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8)、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 去掉) (9)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10)同义重复。 例: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 (11)并列意义包容。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4、结构混乱 例: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5、表意不明 例:他背着经理和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到了两家银行。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 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 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了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三)典型例题 例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 只有孙继海行。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 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
了关键程序 答案:B 例2.小黎是一名高三学生,他假期到某杂志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家眼镜公司草拟了一则宣传文 刊登在杂志上。这则文字在用词、造句、标点使用甚至内容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当之处,请你帮助小黎将有 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请在有毛病的地方下面画线,标出序号,再填写勘误表) 阳光配镜让您舒适满意 位高度近视的顾客在阳光眼镜公司配了一副2100度还带散光的近视镜。戴上一试,顿觉眼前一亮 视物不仅清晰舒适,而且眼镜轻巧漂亮,与原来的眼镜简直没法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二话没 ,当时就决定再配一副。 这样的事在阳光下面的14家分店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我们这家以“合格还不够,舒适才算好”为宗旨 的公司,以配戴高难度眼镜为绝活儿,远近闻名。就说“渐进多焦点”眼镜吧,一副眼镜能同时满足中 老年既可看远又可看近的多重需要,很受欢迎。但配起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只有大眼镜店才敢问津。 阳光眼镜公司以其颇具专业水准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样爱护您的眼睛,阳光眼镜公司热诚欢迎您! 勘误表 竺宝 序号 改为 病因分析 ①视物不仅清晰舒适,而且视物不仅清晰,而且舒适 关联词“不仅……而且”误用 眼镜轻巧漂亮 ②与原来的眼镜简直没法原来的眼镜与之简直没法比 表意错乱,不合逻辑 ③「“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删去或改为“面对这样满意的商|不合事理,熟语滥用 ④|阳光 阳光” 公司简称引起歧义,标点使用不当 ⑤|配戴 主语为“眼镜公司”,用词不当 中、老年 密不可分的词组,标点使用不 ⑦|只有大眼镜店才敢问津“非大眼镜店不敢问津”或“一般“问津”作试探或尝试讲,只用于 小眼镜店是不敢问津的 否定式,词语使用不当 备注①③⑤⑦属词语使用不当:②属句子表达不当:④⑥属标点使用不当 (05年宣武“一模”) 七、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一)解题指导
10 了关键程序。 答案:B 例 2.小黎是一名高三学生,他假期到某杂志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家眼镜公司草拟了一则宣传文字要 刊登在杂志上。这则文字在用词、造句、标点使用甚至内容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当之处,请你帮助小黎将有 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请在有毛病的地方下面画线,标出序号,再填写勘误表) 阳光配镜让您舒适满意 一位高度近视的顾客在阳光眼镜公司配了一副 2100 度还带散光的近视镜。戴上一试,顿觉眼前一亮: 视物不仅清晰舒适,而且眼镜轻巧漂亮,与原来的眼镜简直没法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二话没 说,当时就决定再配一副。 这样的事在阳光下面的 14 家分店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我们这家以“合格还不够,舒适才算好”为宗旨 的公司,以配戴高难度眼镜为绝活儿,远近闻名。就说“渐进多焦点”眼镜吧,一副眼镜能同时满足中、 老年既可看远又可看近的多重需要,很受欢迎。但配起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只有大眼镜店才敢问津。 阳光眼镜公司以其颇具专业水准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您的眼睛,阳光眼镜公司热诚欢迎您! 勘误表 序号 原 文 改 为 答案: 序号 原 文 改 为 病因分析 ① 视物不仅清晰舒适,而且 眼镜轻巧漂亮 视物不仅清晰,而且舒适 关联词“不仅……而且”误用 ② 与原来的眼镜简直没法 比 原来的眼镜与之简直没法比 表意错乱,不合逻辑 ③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删去或改为“面对这样满意的商 品” 不合事理,熟语滥用 ④ 阳光 “阳光” 公司简称引起歧义,标点使用不当 ⑤ 配戴 配制 主语为“眼镜公司”,用词不当 ⑥ 中、老年 中老年 密不可分的词组,标点使用不当 ⑦ 只有大眼镜店才敢问津 “非大眼镜店不敢问津”或“一般 小眼镜店是不敢问津的” “问津”作试探或尝试讲,只用于 否定式,词语使用不当 备注 ① ③ ⑤ ⑦属词语使用不当; ②属句子表达不当; ④ ⑥属标点使用不当。 (05 年宣武“一模”) 七、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一)解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