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本体 喻体 表达作用 顶雪矮松 亲切温暖 卧雪小村庄 济南的冬天 (树尖上顶着一譬儿) 、基础部分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济南(ji) 安适(shi) 髻儿(ji) 镶( B着落(zhao) 幻想(huan) 狭窄(xid) 肤(f) C.贮蓄(zhu) 宽敞( chang) 澄氵 清( cheng) D.伦敦(dun) 慈善(ci) 刮风(gua) 矮(ai) 2.下边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水藻 伦敦 贮蓄 B.宽敝镶嵌 珍馐 涣散 C.湿润 响晴 兰汪汪 绿色 D.忙碌 橙清 水墨画 温晴 3下边加点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由澄清的河水慢慢的往上看吧 定要澄清事情 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怕 把响亮的口号落实到实际中 日光水远是那么毒 C 这招真毒 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的江南景色 4找出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阅读下文,完成5~16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ai()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 [挂 顶冒]着一j()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描圈ⅹi ang()]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道儿自,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 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 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
10.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本 体 比喻词 喻体 表达作用 顶雪矮松 亲切温暖 山 坡 (穿上) 卧雪小村庄 是 济南的冬天 是 雪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 (二) 一、基础部分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济.南(jì) 安适.(shì) 髻.儿(jì) 镶.(xiānɡ) B.着.落(zhāo) 幻.想(huàn) 狭.窄(xiá) 肤.(fú) C.贮.蓄(zhù) 宽敞.(chǎnɡ) 澄.清(chénɡ) 藻.(zǎo) D.伦敦.(dūn) 慈.善(cí) 刮.风(ɡuǎ) 矮.(ǎi) 2.下边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水藻 伦敦 呼唤 贮蓄 B.宽敝 镶嵌 珍馐 涣散 C.湿润 响晴 兰汪汪 绿色 D.忙碌 橙清 水墨画 温晴 3.下边加点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4.找出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 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阅读下文,完成 5~16 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 山上的ǎi( )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__[挂 顶 冒]着一 jì(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描圈 xi ānɡ( )]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 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 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xiū( ),_______。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
大雪的,那些小山太 (秀丽娇气秀气)! 5这段文字选自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 》,体裁是 6根据注音在四个括号内填上汉字。 7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8把画横线处的一句原文补上 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所描写的景色,使作者联想到 10对本段文字判断有错的两项是() A.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雪后山景的秀美。 B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整个小山都积满了雪。 C这段文字是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写的。 D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把树尖比作“日本看护妇”,说薄雪 害了羞 1l.“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是从侧面写出了 12.“山”后面加“们”,是表示() A.表示复数 B把山拟人化了 C.是北方口语的习惯 13.“带水纹的花衣”是写出了() A.下了点小雪后的山上的景色 B.下了点小雪后山上有水了,流来流去像带水纹的花衣。 14.本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里小雪的“妙” 处是()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C.小雪可以点缀得那些小山更加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15.雪本来是白色的,文中却说它“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因为 6给这段话选出一个标题() A.雪后的景色 B冬天群山美 C.雪后图 D雪后山更秀 化石吟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 躯壳() 猛犸() 葱()笼 2.改正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 (1)最早登路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2)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幼的神话。( 3.用“·”标出下面这节诗应读的重音。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大雪的,那些小山太_______(秀丽 娇气 秀气)! 5.这段文字选自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 6.根据注音在四个括号内填上汉字。 7.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8.把画横线处的一句原文补上。 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所描写的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本段文字判断有错的两项是( ) A.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雪后山景的秀美。 B.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整个小山都积满了雪。 C.这段文字是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写的。 D.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把树尖比作“日本看护妇”,说薄雪 “害了羞”。 11.“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是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山”后面加“们”,是表示( ) A.表示复数 B.把山拟人化了 C.是北方口语的习惯 13.“带水纹的花衣”是写出了( ) A.下了点小雪后的山上的景色。 B.下了点小雪后山上有水了,流来流去像带水纹的花衣。 14.本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里小雪的“妙” 处是( )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C.小雪可以点缀得那些小山更加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15. 雪本来是白色的,文中却说它 “ 微 微 露 出 点 粉 色 ”, 这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给这段话选出一个标题( ) A.雪后的景色 B.冬天群山美 C.雪后图 D.雪后山更秀 化石吟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骸.( )骨 躯壳.( ) 猛犸.( ) 葱.( )笼 2.改正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 (1)最早登路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 (2)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幼的神话。( ) 3.用“ · ”标出下面这节诗应读的重音。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