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导轨实验操作指导【实验步骤】1.验证牛顿第二定率。1)调节导轨使其处于水平状态。2)调整光电门A和B的距离取S=Xg-X/=50.0cm3)选择智能数字测时器的4V功能,选择开口挡光片宽度为△L=2.00cm。如图一所示:A图一4)确定滑块的起始位置,并让滑块在力F的作用下运动,记录下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即时速度v1、V2。5)保持滑块质量不变,逐次改变牵引码的质量,测出相应a,验证Fαa的关系。-6)保持牵引码不变,逐次改变滑块质量M潜,测出相应的a,验证aαMmm±g=(M+mt)aa理9Ma+m2.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Lhαha=gsinα=g图二
气垫导轨实验操作指导 【实验步骤】 1. 验证牛顿第二定率。 1)调节导轨使其处于水平状态。 2)调整光电门A和B的距离取S = |XB-XA| = 50.0cm 3)选择智能数字测时器的 4V 功能,选择开口挡光片宽度为△L = 2.00cm。如图 一所示 : 图一 4)确定滑块的起始位置,并让滑块在力F的作用下运动,记录下滑块经过两光电 门的即时速度v1、v2。 5)保持滑块质量不变,逐次改变牵引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 a,验证 F∝a 的关 系。 6)保持牵引砝码不变,逐次改变滑块质量M滑,测出相应的a,验证a∝ 1 M 。 m a g M m = + 砝 理 滑 砝 m g = M m a 滑 + 砝 砝 ( ) 2. 测当地重力加速度 g sin h ag g = = α l 图二
1)在导轨的一端垫上六块垫片,厚度h~1.76cm,使导轨倾斜。2)选择智能数字测时器的4V功能。3)确定滑块的起始位置,让滑块从导轨的高端滑下,记录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即时速度VI、V2。则滑块的加速度为a=一,一,重复多次求出平均值。2S4)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g=asinα。(查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实测与理论分析比较)。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接通并打开气源,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状态,打开智能数字测时器电源开关调节测时器使其处于测量速度工作状态。2)在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上分别装好△S为2.00cm的开口挡光片,将滑块m,m分别置于两光电门的两端,使其相对运动,在两光电门之间发生碰撞,记录两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o、V20、V、2,共做3次。将滑块换成质量不同的两个滑块,重复上述步骤。注意事项:1.气轨导轨的表面与滑块的滑动面必须保持平整、清洁。使用时应小心轻放,防止碰伤,严禁压伤或撞击导轨,以免导轨变形。2.气轨上的小孔要保持通畅,若小孔堵塞,可用直径0.6mm的钢丝疏通。3.在气源不供气的情况下,滑块不得在导轨面上推动,以防止划伤气轨和滑块的滑动面,影响正常实验。4.操作前认真阅读数字计时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各种功能
1)在导轨的一端垫上六块垫片,厚度 h≈1.76 cm,使导轨倾斜。 2)选择智能数字测时器的 4V 功能。 3)确定滑块的起始位置,让滑块从导轨的高端滑下,记录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 即时速度V1、V2。则滑块的加速度为 2 2 2 1 2 v v a S − = ,重复多次求出平均值a 。 4)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 g a = sinα 。(查本地的重力加速度 g,实 测与理论分析比较)。 3.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接通并打开气源,将气垫导轨调成水平状态,打开智能数字测时器电源开关, 调节测时器使其处于测量速度工作状态。 2)在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上分别装好ΔS 为 2.00cm 的开口挡光片,将滑块 , 分别置于两光电门的两端,使其相对运动,在两光电门之间发生碰撞,记 录两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 、 、 、 ,共做 3 次。将滑块换成质量不 同的两个滑块,重复上述步骤。 m1 m2 10 v 20 v 1 v 2 v 注意事项: 1. 气轨导轨的表面与滑块的滑动面必须保持平整、清洁。使用时应小心轻放, 防止碰伤,严禁压伤或撞击导轨,以免导轨变形。 2. 气轨上的小孔要保持通畅,若小孔堵塞,可用直径 0.6mm 的钢丝疏通。 3. 在气源不供气的情况下,滑块不得在导轨面上推动,以防止划伤气轨和滑块 的滑动面,影响正常实验。 4. 操作前认真阅读数字计时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