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PS定位原理 (1)测边后方交会 0-XYZ.空间三维坐标系统;哦 A( a ja a B(x,y2z)为 待定点; S1,S2,S3,S4为空间已知 点 卫星),坐标分别为x1y12z1 WPS-84 X2y2z2, x3y343, X4y4z 如果测定了A、B点与各卫星的 距离Di,就可以计算A、B点的 万葉角商步观测,能获得两点 间高精度的差分观测值: △x=x1-x 图66GFS的定位原理与坐标系 b y=yaya (6-1-1) b
2 、GPS定位原 理(1)(2) 2 、GPS定位原理 (1)测边后方交会 0-XYZ为空间三维坐标系统; A(x a,y a,z a ) 、 B(x b,y b,z b ) 为 待定点; S1 ,S2 ,S3 ,S4为空间已知 点 (卫星 ),坐标分别为 x 1 y 1 z 1 , x 2 y 2 z 2, x 3 y 3 z 3 , x 4 y 4 z 4 。 如果测定了 A 、 B点与各卫星的 距离Di,就可以计算 A 、 B点的 三维坐标。 (2)采用同步观测,能获得两点 间高精度的差分观测值: b a b a b a z z z y y y x x x = − = − = − ( 6 - 1 - 1 )
(3)通过与测区原有大地控制网的联测,求得GPS坐标与大地 坐标之间的转换参数,从而求得观测点的测量坐标 WPsS-84 Xa X 图66CPS的定位原理与坐标系
GPS定位原理 (3) (3)通过与测区原有大地控制网的联测,求得GPS坐标与大地 坐标之间的转换参数,从而求得观测点的测量坐标
3、GPS定位测量的特点 相邻测站之间不必通视,布网灵活; 定位精度高,差分距离相对误差约为1~10ppm; 全天候观测,不受天气影响; 观测、记录、计算高度自动化; 实时定位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室内、地下及地面空间不够开阔地带,不能 接收到卫星信号,观测受到限制
3、GPS定位 测量的特点 3、GPS定位测量的特点 相邻测站之间不必通视,布网灵活; 定位精度高,差分距离相对误差约为110ppm; 全天候观测,不受天气影响; 观测、记录、计算高度自动化; 实时定位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室内、地下及地面空间不够开阔地带,不能 接收到卫星信号,观测受到限制
4、GPS技术在测量中的地位 1)GPS定位点之间无须通视; 2)有利于长距离、大跨距的测量定位,如控制测 量以及海岛、海峡的联系测量 3)测量方便 4)已基本取代常规的大地控制测量方法,使经典的 等级控制测量技术基本淘汰。 5)RTK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GPS定位方法 测 量中地位 4、GPS技术在测量中的地位 1)GPS定位点之间无须通视; 4)已基本取代常规的大地控制测量方法,使经典的 等级控制测量技术基本淘汰。 5)RTK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有利于长距离、大跨距的测量定位,如控制测 量以及海岛、海峡的联系测量。 3)测量方便
§6-2平面控制网 的定位和定向 方位角的定义 二坐标方位角 三直角坐标与极坐标换算 四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平面控制 网的定位和 定向 一 .方位角的定义 二.坐标方位角 三.直角坐标与极坐标换算 四.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6-2 平面控制网 的定位和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