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第3章凝聚和絮凝 2、吸附电性中和(带正电的胶体一混凝剂和带负电的胶体间的中和作用)》 当作为混凝剂的三加铝盐或铁盐溶于水后,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高聚物(胶 体),胶体微粒对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可能直接吸附到滑动面内或吸附 层内),这种吸附作用绝非单纯静电作用,还存在其它物理化学作用,例如范德华 力,共价键或氢键等。只要混凝剂投量适当,通过吸附作用,可直接使胶体电荷中 和,简称吸附一电性中和作用。其结果,同样使胶体扩散层厚度减小,(电位降低。 由于胶粒对高聚物(为正电荷高聚离子)的强烈吸附作用,当混凝剂投加量过多时 它并不按静电学概念等当量地交换吸附层中反离子,可能有超过胶体总电量的正离 子进入吸附层,使水中原来单负电荷的粘土胶休可能变成带正电荷的胶体,从而使 粘土胶体重新获得稳定。 结论:理论和实践表明,低价反离子主要局限于按静电学原理直接压缩双电层 以降低?电位,高价反离子及聚合离子或多核络离子可通过吸附一电性中和作用降 低〈电位。前者不存在胶体颗粒电荷变号问题:而后者当混凝剂投量超过电性中和 所需剂量时,可能产生胶体电荷变号问题。在水处理中,虽然不能完全排除直接压 缩扩散层对凝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高价反离子或聚合高子通过吸附一电性中和 作用而导致胶粒脱稳凝聚。 (二)吸附架桥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是基于高分子物质的吸附和架桥作用。 由吸附电性中和原理可知,既然高价反离子或多核络离子与胶体颗粒之间的吸 附并非主要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则不难理解作为混凝剂的高分子物质 与胶体颗粒之间的强烈吸附作用,也绝非单纯静电作用,甚至电中性及负电荷有机 高分子物质对水中负电荷胶体也具有吸附作用,这种吸附力来自范德华引力,共价 键、氢键或其它物理化学作用。 作为混凝剂的高分子物质及三价铅铝和铁盐的水解产物,均具有链状(线型) 结构,线型长度较大,易被胶粒强烈吸附。当它的某一链节上的基团吸附某一胶粒 后,另一链节上的基团可仲展于水中又吸附另一胶粒,于是形成胶粒一高分子物质 一胶粒的聚集体,见P图15-5。高分子物质在这里起了胶粒与胶粒之间相结合的 架桥作用,故称吸附架桥作用。微粒通过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颗粒逐渐变大,最 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粗大絮凝剂(俗称矾花)。 1)当高分子物质投加量过多时,由于胶粒对高聚物的强烈吸附,过多高聚物 第6共33贞
水质工程学第3章凝聚和絮凝 可能会迅即对胶粒形成包卷作用,使胶粒失去表面活性,或者说胶粒吸附面被高聚 物所掩蔽,从而使该胶粒失去同其它胶粒架桥结合的可能,而是胶粒重新稳定。 2)自身再吸附。如果吸附了某一胶体颗粒的高分子物质,其仲展的链节没有 遇到第二个可被吸附的微粒,则仲展的链节会折转过来吸附在自身其它部位。这样 不仅是该高分子物质失去吸附其它胶粒的作用,被吸附的教理也失去了被其它高分 子物质吸附的可能,凝聚不能发生,胶体重新稳定。 3)絮凝体破碎。已经凝聚的大颗粒絮凝体,如果受到长时间的剧烈水力搅动, 絮凝体将会破碎,断裂的高分子链节会折转过来再吸附在自身其它部位,于是又出 现胶体微粒在稳定现象。 说明:由于高分子物质链状结构较长,且吸附能力较强,所以两胶粒之间的排 斥能峰可以无需消除即可进行吸附架桥,如果排斥能峰能适当降低或混凝剂为高聚 合阳离子,则凝聚效果更好。如果混凝剂为高聚合阳离子或胶粒负电荷较强,则胶 粒适当脱稳是必要的。否则因同性电荷斥力过大而影响吸附架桥作用。 (三)沉淀物的卷扫作用 当铝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很多而形成大量高聚合度的氢氧化物时,可以吸附卷 带水中胶粒进行沉淀分离,这种现象称为沉淀物卷扫作用。卷扫作用所需混凝剂投 量很大,只有当原水浊度很低而难于处理时方可考虑采用。【投量少会出现2)的结 果,投量较多会出现1)的结果,投量再加大出现卷扫作用】。 上述儿种混凝机理,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剂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发挥的程度也不相 同。 对于高分子混凝剂特别是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性作用:对 硫酸铝等金属盐混凝剂而言,将同时具有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脱稳作用,当投量很 多时,还具有卷扫作用 (四)硫酸铝的混凝特性 疏酸铝A1:(S0,),·18H0是常用混凝剂之一,溶于水后,立即离解出A1,但A1 并非以这种简单形态存在,而是结合有6个配位水分子的水合铝离子[A1(H.0)]“,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单核络合物(以一个金属粒子为核心外加配位体的结构形态)。 水合铝离子水解时,配位水分子可以失去旷而形成单羟基单核络合物,反应如下: AI(H,O)+HAI(OHXH2O)+H,O (3-1) 单羟基单核络合物进一步水解: 第7负共33贞
水质工程学第3章凝聚和絮凝】 [A1(OHH,O+H,0=[AI(OH)2(H,O)4]+H,0*(3-2) [A1OH)2(H,O)4+H,0÷[A1oH),(H,O)]+H,0 (3-3) 因此,上述过程就是络离子中的配位体逐步由H0转化为OH置换过程,由反 应可知,降低水中H浓度或提高PH值,水解反应趋向右方。配位水分子逐渐减少, 羟基逐渐增多,而水合羟基络合物的电荷却逐渐降低,最终生成中性氢氧化铝,在 不同的PH条件下,将有不同形态的水解产物。 当PH<4时,水解受到抑制,水中存在的主要是[A1(H,0)],当PH=4~5时, 水中出现[A1(OH)(H0)],[A1(OHD:(H.0)]·及少量[A1(OH),(H0)],当PH=7~8 时,水中主要是中性的[A1(OH),(H,O)沉淀物。 在某一PH值下,各种物质实际上同时存在,只是各自浓度所占比例不同而已, 当P>8.5时,由于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化合物,它又重新溶解为负离子,反应 如下: AI(OH)(H.O)]+H,AI(OH)(H.O)F+H3O (3-4》 上述的所有络合物都是单核络合物,实际上,溶液中的反应过程要复杂得多, 上面的羟基络合物可以羟基为中间体,把各单核络合物的金属离子结合起来,成为 多核络合物,此过程称为羟基桥联。PH>4后,[1(OH)(H0)]的数量增多,开始发 生羟基桥联反应,例如 OH [AI(OH)HO)]2+[AI(OO)为]2*→[OHAI)K AI(IO)4]+22O OH (3-5) 生成两核络合物。PH升高时,溶液会平行交错进行两类反应:一类是羟基桥联的络 合反应,其结果使生成物中A1核数目及电荷数目都不断增多,如(3-5)式所示, 又例如: [AI.(OH)(H,o+AI(OHXH,O)Al,(OH)(HO)+2H.O 由于电荷相互排斥,到一定程度将不利于进一步络合。不过,与此同时,还进 行另一类反应,即多核络合物的继续水解,例如: [Al,(OH)5(,O)Y+2H,0台[A1(OH)5(H,O)+2H,0 其结果使生成物的电荷数目减小而羟基数目增多,又有利于进一步络合,生成 第8贞共33贞
水质工程学第3章凝聚和絮 更高级的多核络合物。这两类反应平行交错进行,将不断生成电荷不甚高的多核羟 基络合物。目前认为,多核羟基络合物的主要形态可能有(略去配位水分子): [Al,(OHa、[Al,(OH)s、[AL,(OHh,、[Al.(OH)、[Al,(OH)a产等等。实际 上可能存在的络合物形态还要复杂。这些物质,在水中都可能以一定比例同时共存, H随水的P州变化而变化。在更高的溶液PH值,将继续进行上述两类反应,可认为 己属于无机高分子缩聚反应的范畴。结果生成A1核数目不断增多而电荷却不断降 低的无机高分子电解质。缩聚反应发展的结果,最终生成A1核数目无限多而电荷 为零的氢氧化铝难溶沉淀物,即:[A1(OH)m→[A1OH)]。↓氢氧化铝沉淀物在 P=5附近开始增多,到PH=7-8范围内成为主要存在形态。不过,这时应认为,高 聚合度低电荷的无机高分子电解质与难溶沉淀物同时存在,二者很难截然分开。 若P州继续升高,氢氧化铝还会继续水解,称为可溶性的阴离子: AI(OH),+H,O÷AI(OH)近+H 在PH达到8一9后,阴离子将成为主要形态。 综上所述,三价铝A1)化合物在溶液中实际存在形态随PH变化。一般说来 PH值较低时,高电荷低聚合度的多核络合物占主要地位,PH升高时,不断转化为 低电荷高聚合度的无机高分子电解质占主要地位。当PH=78时,进一步发展成为 中性的聚合度无限大的难溶氢氧化铝占主要地位。因此,实际上式(31)和式(32) 的简单水解产物数量上可能极少。 由此可知,三价铝盐发挥混凝作用的是各种形态的水解聚合物。凡带有正电荷 的水解产物,可同时起到电中和脱稳和吸附架桥作用,只是在不同条件下两种作用 各有侧重而已。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水的PH低时,侧重于高电荷低聚合度的电中 和脱稳作用,吸附架桥居次,这种情况下,混凝剂效果不理想;水的PH值高时, 则侧重于低电荷高聚合度的吸附架桥作用,电中和脱稳作用居次,在这种情况下, 混凝效果较好。 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7.8之间,在此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将以聚合度很 大的氢氧化铝沉淀物为主,但在简单水合铝离子反应逐步趋向氢氧化铝时,应充分 利用中间产物一带电聚合物首先降低或消除?电位,使胶粒脱稳,这种考虑是基于 胶粒对聚合物吸附极其强烈,速度极快,带电聚合物迅即被胶粒吸附时,电中和脱 稳几乎一瞬间同时完成。因此,当混凝剂投入水中后,应立即进行剧烈搅拌,以使 第9贞共33贞
水质工程学第3章凝聚和絮凝 带电聚合物迅速均匀地与全部胶体杂质接触。当前强调混凝工艺上的快速混合,就 是基于这一基本概念。随后,脱稳胶粒在相互凝聚同时,聚合度逐渐增大的高聚物 的架桥絮凝便连续进行,最终形成聚合度极大地中性氢氧化铝将会使絮凝过程加速 进行。为此,在剧烈搅拌后,为使逐渐变大的絮凝体不致破碎,搅拌强度或絮凝池 中水流速度应渐次减缓,这就是对絮凝池水力条件的基本要求。 对于高色度水来说,有机物不仅颗粒细小,而且一般都带有负电荷和较厚的水 化膜,因此,采用硫酸铝时,反应控制PH在5左右以发挥高电荷络离子的电中和 与消除水化膜作用,但混凝剂投量较大时,吸附架桥作用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 (五)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复杂,其中包括水温、水质和水力条件等。属于水力条件 的将在本章15.4讨论 1、水温 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低温水处理因难,尽管投药量增加,但絮凝 体的形成仍很缓慢结构松散,颗粒细小,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金属盐类混凝剂水解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水解困难,特别是A12(SO:)3, 当水温低于5℃时,水解速度极其缓慢。 2、低温水的粘度大,水中杂质的布朗运动减弱,彼此碰撞机会减少,不利于 脱稳胶粒相互凝聚。同时水的粘度大时,水流剪力增大,影响絮凝体的成长。 3、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得胶体凝聚,而且水化膜内的水由 于粘度和重度增大,彪响了颗粒之间粘附程度。 4、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水温低时,水的PH值提高,相应地混凝最佳PH 值也得提高。 为提高混凝效果,常用的办法是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但 效果不理想,故低温水处理仍是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水的PH值和碱度 原水PH值对混凝剂的彪响程度,视其品种不同而异。 (1)对硫酸铝而言,其水解反应受PH值的影响已如前所述,当用于除浊时, PH在6.5~7.5之间:用于除色时,最佳PH在4.5~5.0之间. (2)对三价铁盐而言,其水解反应同样受PH值控制,反应如下: Fe(HO)+HO Fe(OHXH.O)F+HO" 第10贞共3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