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案 前言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 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 和环境保护、农业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 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微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 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独特的结构特点、遗传代谢规律,认识微生物对人类生产实践的重 要意义;最后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发展的新理论,以及在高新生物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教师弓建国 授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和理解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了解人类对微生物 世界的认识过程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认识和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促进作 用。 二、本章重点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 本章难点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 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
微生物学教案 前言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 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 和环境保护、农业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 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微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 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独特的结构特点、遗传代谢规律,认识微生物对人类生产实践的重 要意义;最后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发展的新理论,以及在高新生物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教师 弓建国 授课教案 第 一 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和理解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了解人类对微生物 世界的认识过程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认识和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促进作 用。 二、本章重点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 本章难点 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阶段;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 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
第一节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走进微生物世界大门 (一)微生物和我们 (二)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 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102吨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重感冒患者为8500万。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 鼠疫: 天花
第一节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走进微生物世界大门 (一)微生物和我们 (二)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 细菌数亿/g 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 × 1012吨;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 万个;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皮肤表面:平均 10 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 500 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 100 万亿, 粪便干重的 1/3 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 亿个; 每个喷嚏的飞沫含 4500-150000 个细菌,重感冒患者为 8500 万。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 鼠疫; 天花;
艾滋病: 疯牛病 埃博拉病毒; 二.微生物学研究的对缘 (一)什么是微生物通俗的讲微生物是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生物。 多细胞,结构简单:霉菌 不具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 微生物:并非分类学上的名词;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 胞,甚至没有细胞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分类地位 1,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 2分类地位 五界系统:即具有细胞机构的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 物界。 三域系统 古细菌:一类细胞壁缺陷的原核生物 真细菌:细菌、放线菌: 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 三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 宽、变异
艾滋病; 疯牛病; 埃博拉病毒; 二. 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一)什么是微生物通俗的讲微生物是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生物。 多细胞,结构简单:霉菌 不具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 微生物:并非分类学上的名词;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 胞,甚至没有细胞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分类地位 1.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 2.分类地位 五界系统:即具有细胞机构的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 物界。 三域系统: 古细菌:一类细胞壁缺陷的原核生物; 真细菌:细菌、放线菌; 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 三.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 宽、变异
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一)体积小、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盛、繁殖快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五)种类多、分布广 四.微生物学的任务 一方面: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分类生态等生命 活动规律。 另一方面:改造和应用其为人类服务。 五.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微生物的发展大致可以认为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史前时期 从时间上看:是在十七世纪下半叶。 1在酿造历史上 我国8000年前就开始出现了曲蘖酿酒 4000年前埃及人已学会烘制面包和酿制果酒: 2500年前发明酿酱、醋. 2在农业方面 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贾思勰的巨著“齐民要术
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一) 体积小、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盛、繁殖快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五)种类多、分布广 四. 微生物学的任务 一方面: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分类生态等生命 活动规律。 另一方面:改造和应用其为人类服务。 五. 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微生物的发展大致可以认为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史前时期 从时间上看:是在十七世纪下半叶。 1.在酿造历史上 我国 8000 年前就开始出现了曲蘖酿酒; 4000 年前埃及人已学会烘制面包和酿制果酒; 2500 年前发明酿酱、醋。 2.在农业方面 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贾思勰的巨著“齐民要术
3在医学方面 公元前112年-212年间,华佗:“割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前556年已知狂犬病来于疯狗: 公元三世纪有防治狂犬病的记载“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 公元九世纪痘浆法、痘衣法预防天花: l6世纪,古罗巴医生G.Fracastoro:疾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生物(living creatures)引起 二微生物的启蒙时期-形态学时期 从时间上看:十七世纪下半叶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近二百年之久 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 leeuwenhoek)。 三微生物的奠基时期-一生理学时期 从时间上看:十九世纪60年代到二十世纪。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Louis pasteur,德国的Robert kock (-).Louis pasteur(1822-1895) 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3.免疫学—预防接种 4.其他贡献 (二)Robert koch(1843-1910) 1.建立微生物学的研究技术 (1)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3.在医学方面 公元前 112 年-212 年间,华佗:“割腐肉以防传染”; 公元前 556 年已知狂犬病来于疯狗; 公元三世纪有防治狂犬病的记载“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 公元九世纪痘浆法、痘衣法预防天花; 16 世纪,古罗巴医生 G.Fracastoro:疾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生物(living creatures)引起 二. 微生物的启蒙时期-----形态学时期 从时间上看:十七世纪下半叶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中叶,近二百年之久。 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 leeuwenhoek)。 三. 微生物的奠基时期-----生理学时期 从时间上看:十九世纪 60 年代到二十世纪。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Louis pasteur,德国的 Robert kock。 (一).Louis pasteur(1822-1895) 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3. 免疫学——预防接种 4. 其他贡献 (二)Robert koch(1843-1910) 1. 建立微生物学的研究技术 (1)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