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2017版 (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五年制学生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匚课程名称生理学 英文名称 Physiology 匚课程编码_2310 匚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口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口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果程类别口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口专业必修课程 口专业选修课程 果程性质 √必修 口选修 学分 5.0学时80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用物理(或大学物理)、医用数学 先修课程(或大学数学)、医用有机和无机化学(或大学有机及无机化 中国大学MOO,山东大学/医学生理学网站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sdu-437005 课程网站 在线虚拟实验平台:山东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http://mvl.sdueducn/) 二、课程描述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核心课程,从不同水平(细胞、分子和组织器官)和不同侧面(组织的电活 动,机械活动,分泌活动等)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机理。通过采用在线微视频、小组讨论、文献查 阅、课堂讲授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生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上,了解生理学领域的最新动 态,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临床案例,为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和治疗原理 奠定基础。课程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Physiology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medical schools, revealing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life phenomena from different levels (cells, molecules, tissues and organs) and different aspects (electrical, mechanical and secretory activity). Using online micro-video, group discussions, literature review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ology, understand the frontier in the field of physiology,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clinical cases. Finally,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diseas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生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2017版) (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五年制学生使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生理学 英文名称 Physiology 课程编码 23131000 开课单位 基础医学院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学分 5.0 学时 80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 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用物理(或大学物理)、医用数学 (或大学数学)、医用有机和无机化学(或大学有机及无机化 学) 课程网站 中国大学MOOC,山东大学/医学生理学网站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SDU-437005 在线虚拟实验平台:山东大学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http://mvl.sdu.edu.cn/)。 二、课程描述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核心课程,从不同水平(细胞、分子和组织器官)和不同侧面(组织的电活 动,机械活动,分泌活动等)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机理。通过采用在线微视频、小组讨论、文献查 阅、课堂讲授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生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上,了解生理学领域的最新动 态,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临床案例,为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和治疗原理 奠定基础。课程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Physiology i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medical schools, revealing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life phenomena from different levels (cells, molecules, tissues and organs) and different aspects (electrical, mechanical and secretory activity). Using online micro-video, group discussions, literature review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ology, understand the frontier in the field of physiology,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clinical cases. Finally,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diseas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This course will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能描述人体各器官系统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机制 2、紧密结合临床,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疾病发生时人体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机制。 3、应用生理学理论及实验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1、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要求2、培养理解、综合、分析等能力。 教学要求3、培养创新能力、批判思维、沟通协作、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0.2学时,其中授课0.2学时,研讨0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生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具体教学内容】 1、简要介绍生理学的概念、了解生理学的重要性 2、通过介绍机体的各级构成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整个人体,讲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0.5学时,其中授课0.25学时,研讨0.25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体液的构成
and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This course will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能描述人体各器官系统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机制。 2、紧密结合临床,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疾病发生时人体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机制。 3、应用生理学理论及实验方法,提出相应的科学问题并进行探讨。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1、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要求2、培养理解、综合、分析等能力。 教学要求3、培养创新能力、批判思维、沟通协作、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0.2学时,其中授课0.2学时,研讨0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生理学的概念和任务。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具体教学内容】 1、简要介绍生理学的概念、了解生理学的重要性。 2、通过介绍机体的各级构成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整个人体,讲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 平。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0.5学时,其中授课0.25学时,研讨0.25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体液的构成
2、熟记并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3、了解稳态失衡对机体的影响 具体教学内容】 1、在讲解体液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什么是内环境,为什么内环境等同于细胞外液。 2、结合稳态失衡的病例,介绍稳态的维持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 【教学和学习建议】 本部分可启发学生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加深理解。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1、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 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1.3学时,其中授课0.6学时,研讨0.5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简述其基本过程和特点并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机器生理意 2、了解自身调节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3、熟记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及其在机体中的作用。 4、知晓前馈控制系统特点,概述其临床意义 【具体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神经调节概念及基本过程。 2、重点讲解体液调节概念及基本过程。 3、介绍自身调节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4、简要介绍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5、重点讲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作用方式,介绍体内存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 6、讲解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和学习建议】 本节需要注意三种调节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机体的调节过程中三者共同起作用维持机体的生理 状态。建议同学联系实际,了解机体內分别存在哪些正反馈、负反馈以及前馈控制系统,并能举例 说明
2、熟记并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3、了解稳态失衡对机体的影响。 【具体教学内容】 1、在讲解体液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什么是内环境,为什么内环境等同于细胞外液。 2、结合稳态失衡的病例,介绍稳态的维持对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 【教学和学习建议】 本部分可启发学生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加深理解。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1、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 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1.3学时,其中授课0.6学时,研讨0.5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简述其基本过程和特点并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机器生理意 义。 2、了解自身调节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3、熟记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及其在机体中的作用。 4、知晓前馈控制系统特点,概述其临床意义。 【具体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神经调节概念及基本过程。 2、重点讲解体液调节概念及基本过程。 3、介绍自身调节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4、简要介绍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5、重点讲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作用方式,介绍体内存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 6、讲解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和学习建议】 本节需要注意三种调节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机体的调节过程中三者共同起作用维持机体的生理 状态。建议同学联系实际,了解机体内分别存在哪些正反馈、负反馈以及前馈控制系统,并能举例 说明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体液调节、正反馈和负反馈是本节的难点及重点 第二章细胞(12学时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3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研讨1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正确概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2、熟记单纯扩散概念,理解单纯扩散是一种物理过程。 3、熟记易化扩散的概念,分析并总结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4、熟记主动转运的概念,理解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异同点,并能举例说明。 5、了解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及意义 【具体教学内容】 1、复习细胞膜的细胞镶嵌模型学说,介绍细胞膜的三种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介绍单纯扩散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重点讲解易化扩散及主动转运的类型及特点,以离子通道和转运体为例讲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作用及特点;以离子泵和继发性转运体为例讲解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 边转运的过程及特点 4、介绍出胞和入胞的过程及生理意义,受体介导式入胞的概念 【教学和学习建议】 易化扩散及主动转运的类型及特点是本节的重点讲述内容,建议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 解。 2、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本节的难点,注意二者的异同点的比较。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1、易化扩散的特点,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主动转运的概念,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原发性主动转运消耗能量的来源。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及其主要的转导方式。 第三节细胞的跨膜电变化(6学时,其中授课4学时,研讨2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体液调节、正反馈和负反馈是本节的难点及重点。 第二章 细胞(12学时)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3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研讨1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正确概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功能。 2、熟记单纯扩散概念,理解单纯扩散是一种物理过程。 3、熟记易化扩散的概念,分析并总结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4、熟记主动转运的概念,理解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异同点,并能举例说明。 5、了解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及意义。 【具体教学内容】 1、复习细胞膜的细胞镶嵌模型学说,介绍细胞膜的三种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介绍单纯扩散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重点讲解易化扩散及主动转运的类型及特点,以离子通道和转运体为例讲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作用及特点;以离子泵和继发性转运体为例讲解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 动转运的过程及特点。 4、介绍出胞和入胞的过程及生理意义,受体介导式入胞的概念。 【教学和学习建议】 1、易化扩散及主动转运的类型及特点是本节的重点讲述内容,建议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 解。 2、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本节的难点,注意二者的异同点的比较。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1、易化扩散的特点,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主动转运的概念,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原发性主动转运消耗能量的来源。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及其主要的转导方式。 第三节细胞的跨膜电变化(6学时,其中授课4学时,研讨2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的构成。 2、熟记静息电位的概念、理解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离子的平衡电位,静息时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 特点及意义,分析静息电位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的不同 3、熟记动作电位、阈电位、阈刺激的概念。理解动作电位的不同分期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分析动 作电位期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及离子电化学驱动力的改变,熟记动作电位的特点。 4、熟记电导与膜通透性的关系,理解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理解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钠电导和 钾电导的变化及其机制,了解细胞内记录及膜片钳记录等电生理学方法。 5、熟记局部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熟记动作电位的传导凡事以及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6、了解轴向电阻的概念 【具体教学内容】 1、介绍细胞膜内外的离子的分布,是细胞产生生物电的基础。 2、重点讲解静息电位概念、以神经细胞为例讲解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分析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机 制。介绍钾漏通道、钠泵在静息电位产生中的作用。 介绍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及静息电位改变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4、重点讲解动作电位的概念、以神经细胞为例讲解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解释在动作电位发生过程 中钾电导、钠电导的变化规律及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钾通道功能状态的改变。以单通道膜片钳记 录为例,分析电导改变的实质 5、介绍动作电位传播的特点及机制,讲解局部电流的作用,理解局部电位的特点及细胞兴奋后兴奋 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和学习建议】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本节的重点讲述内容,本部分内容相对难以理解,建议结合模型及动画进 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是本节的难点,建议分阶段讲解,并通过介绍电压钳与膜片钳技 术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1、静息电位的概念,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其作用。 2、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3、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改变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3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研讨1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并解释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 2、了解粗细肌丝的分子构成,了解骨骼肌细胞内的橫管与纵管系统及其作用及机制
1、了解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的构成。 2、熟记静息电位的概念、理解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离子的平衡电位,静息时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 特点及意义,分析静息电位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的不同。 3、熟记动作电位、阈电位、阈刺激的概念。理解动作电位的不同分期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分析动 作电位期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及离子电化学驱动力的改变,熟记动作电位的特点。 4、熟记电导与膜通透性的关系,理解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机制,理解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钠电导和 钾电导的变化及其机制,了解细胞内记录及膜片钳记录等电生理学方法。 5、熟记局部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熟记动作电位的传导凡事以及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6、了解轴向电阻的概念 【具体教学内容】 1、介绍细胞膜内外的离子的分布,是细胞产生生物电的基础。 2、重点讲解静息电位概念、以神经细胞为例讲解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分析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机 制。介绍钾漏通道、钠泵在静息电位产生中的作用。 3、介绍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及静息电位改变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4、重点讲解动作电位的概念、以神经细胞为例讲解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解释在动作电位发生过程 中钾电导、钠电导的变化规律及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钾通道功能状态的改变。以单通道膜片钳记 录为例,分析电导改变的实质。 5、介绍动作电位传播的特点及机制,讲解局部电流的作用,理解局部电位的特点及细胞兴奋后兴奋 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和学习建议】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本节的重点讲述内容,本部分内容相对难以理解,建议结合模型及动画进 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是本节的难点,建议分阶段讲解,并通过介绍电压钳与膜片钳技 术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 1、静息电位的概念,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及其作用。 2、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3、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改变。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3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研讨1学时,实验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记并解释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 2、了解粗细肌丝的分子构成,了解骨骼肌细胞内的橫管与纵管系统及其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