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国际投资 德国的拜耳、西门子公司。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的胜家缝纫 机公司 Singer),它于1851年取得缝纫机专利,为了占领市 场,防止外国仿造,1868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设厂,1880年 在伦敦设立负责欧、亚、非等销售业务的机构。继胜家公司 之后,国际收获机公司 lnternational Harv estorCo.),通用 电气公司GF.)等大公司也都到国外设厂生产销售。1880 1914年间,德国和瑞士的化学染料公司如德国的巴斯弗 BASF)、荷埃斯特( Hoechst)、拜耳(ayer)和瑞士的切巴 ( Ciba)盖吉 G aig)等在英、法、俄、美等国设厂生产销售。 1850年,德国的西门子( Siemens)在英国设厂生产电缆。以 上所提及的那些公司都可看作是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 国际投资的发展 从国际投资规模和形式变化的特征来看,可以把国际投 资的发展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一)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4年)的国际 投资 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国际投资 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国际间私人投资异常活 跃,到1914年为止,各种形式的国际投资已超过了410亿美 元,(投资地区几乎遍及世界)英国是当时的最大对外投资国, 1914年对外投资额高达40亿英镑。法国、德国、荷兰、瑞士 也是重要的国际资本来源地。国际间接投资是当时的主要投
德 国 的 拜 耳 、 西 门 子 公 司 。 最 著 名 的 例 子 是 美 国 的 胜 家 缝 纫 机 公 司 ( S i n g e r ) , 它 于 1 8 5 1 年 取 得 缝 纫 机 专 利 , 为 了 占 领 市 场 , 防 止 外 国 仿 造 , 1 8 6 8 年 在 苏 格 兰 格 拉 斯 哥 设 厂 , 1 8 8 0 年 在 伦 敦 设 立 负 责 欧 、 亚 、 非 等 销 售 业 务 的 机 构 。 继 胜 家 公 司 之 后 , 国 际 收 获 机 公 司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H a r v e s t o r C o . ) , 通 用 电 气 公 司 ( G . F . ) 等 大 公 司 也 都 到 国 外 设 厂 生 产 销 售 。 1 8 8 0 — 1 9 1 4 年 间 , 德 国 和 瑞 士 的 化 学 染 料 公 司 如 德 国 的 巴 斯 弗 ( B A S F ) 、 荷 埃 斯 特 ( H o e c h s t ) 、 拜 耳 ( B a y e r ) 和 瑞 士 的 切 巴 ( C i b a ) 盖 吉 ( G a i g y ) 等 在 英 、 法 、 俄 、 美 等 国 设 厂 生 产 销 售 。 1 8 5 0 年 , 德 国 的 西 门 子 ( S i e m e n s ) 在 英 国 设 厂 生 产 电 缆 。 以 上 所 提 及 的 那 些 公 司 都 可 看 作 是 跨 国 公 司 的 早 期 形 式 。 二 、 国 际 投 资 的 发 展 从 国 际 投 资 规 模 和 形 式 变 化 的 特 征 来 看 , 可 以 把 国 际 投 资 的 发 展 分 为 下 述 三 个 阶 段 : ( 一 ) 1 9 世 纪 末 到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前 ( 1 9 1 4 年 ) 的 国 际 投 资 1 9 世 纪 末 , 随 着 垄 断 资 本 主 义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 国 际 投 资 获 得 了 比 较 迅 速 的 发 展 。 这 一 时 期 , 国 际 间 私 人 投 资 异 常 活 跃 , 到 1 9 1 4 年 为 止 , 各 种 形 式 的 国 际 投 资 已 超 过 了 4 1 0 亿 美 元 , ( 投 资 地 区 几 乎 遍 及 世 界 ) 英 国 是 当 时 的 最 大 对 外 投 资 国 , 1 9 1 4 年 对 外 投 资 额 高 达 4 0 亿 英 镑 。 法 国 、 德 国 、 荷 兰 、 瑞 士 也 是 重 要 的 国 际 资 本 来 源 地 。 国 际 间 接 投 资 是 当 时 的 主 要 投 1 4 国 际 投 资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国际投资 15 资形式,包括以借贷资本形式的对外投资和以证券形式的对 外投资。1914年证券投资在国际投资总额中占92%。从投 资方向上看,绝大部分资本投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国在亚非拉 的殖民地和附属国。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投资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和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 的影响,国际投资增长缓慢,一些年份甚至岀现绝对下降。但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也使国际投资在 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 1投资母国间的投资实力发生了变化。由于战争的影响 美国从战前的国际债务国一跃成为大的国际债权国,其对外 投资额占世界投资总额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由1913年的8% 上升到1938年的21.8%。而德国却恰好相反,由于支付战 争赔偿费、协约国投资被没收以及在其他地区的投资的贬值, 从而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战后的债务国。英国仍是头号投 资母国,但其债权国地位已被削弱。(如表1-1所示) ①《国际金融知识百科全书》,第267页
资 形 式 , 包 括 以 借 贷 资 本 形 式 的 对 外 投 资 和 以 证 券 形 式 的 对 外 投 资 。 1 9 1 4 年 证 券 投 资 在 国 际 投 资 总 额 中 占 9 2 % 。 ① 从 投 资 方 向 上 看 , 绝 大 部 分 资 本 投 放 在 资 本 主 义 工 业 国 在 亚 非 拉 的 殖 民 地 和 附 属 国 。 ( 二 )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的 国 际 投 资 在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 由 于 战 争 和 3 0 年 代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的 影 响 , 国 际 投 资 增 长 缓 慢 , 一 些 年 份 甚 至 出 现 绝 对 下 降 。 但 是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 改 变 了 国 际 经 济 格 局 , 也 使 国 际 投 资 在 多 方 面 发 生 了 重 大 的 变 化 。 主 要 是 : 1 . 投 资 母 国 间 的 投 资 实 力 发 生 了 变 化 。 由 于 战 争 的 影 响 , 美 国 从 战 前 的 国 际 债 务 国 一 跃 成 为 大 的 国 际 债 权 国 , 其 对 外 投 资 额 占 世 界 投 资 总 额 的 比 例 大 幅 度 上 升 , 由 1 9 1 3 年 的 8 % 上 升 到 1 9 3 8 年 的 2 1 . 8 % 。 而 德 国 却 恰 好 相 反 , 由 于 支 付 战 争 赔 偿 费 、 协 约 国 投 资 被 没 收 以 及 在 其 他 地 区 的 投 资 的 贬 值 , 从 而 由 战 前 的 债 权 国 变 成 了 战 后 的 债 务 国 。 英 国 仍 是 头 号 投 资 母 国 , 但 其 债 权 国 地 位 已 被 削 弱 。 ( 如 表 1 — 1 所 示 ) 国 际 投 资 1 5 ① 《 国 际 金 融 知 识 百 科 全 书 》 , 第 2 6 7 页 。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国际投资 表-11913、19年主要债权国国际投资情况 (单位:10亿美元,%) 债权总额 债权净额 1938年 1983年 国别 英国 18.040.0%22.943.3%21.664.9% 9.021.43.9 7.43.3 1.3 11.521.8 比利时 荷兰5.512.57.714.67.522.5 6.1 11.6 合计44.0100.052.8100.033.3100.0 2.间接投资中的官方贷款日益增长,其重要性提高了 美国的对外长期贷款以官方资本为主,其主要流向有两个: 是对昔日的国际债权国发放巨额贷款(基本上用于帮助欧洲 国家进行战后救济和经济复兴);二是对拉美、亚洲等进行经 济扩张而发放的政治性贷款。1919年和1920年,美国政府对 外国政府的贷款占其资本输出的30%。 3.国际投资从间接投资为主向以直接投资为主转化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国际资本市场崩溃,证券投资
表 1 — 1 1 9 1 3 、 1 9 3 8 年 主 要 债 权 国 国 际 投 资 情 况 ( 单 位 : 1 0 亿 美 元 , % ) 国 别 时 间 项 目 债 权 总 额 债 权 净 额 1 9 1 3 年 1 9 3 8 年 1 9 8 3 年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美 国 比 利 时 荷 兰 瑞 士 其 它 合 计 1 8 . 0 9 . 0 5 . 8 3 . 5 5 . 5 2 . 2 4 4 . 0 4 0 . 0 % 2 1 . 4 1 3 . 2 8 . 0 1 2 . 5 5 . 0 1 0 0 . 0 2 2 . 9 3 . 9 0 . 7 1 1 . 5 7 . 7 6 . 1 5 2 . 8 4 3 . 3 % 7 . 4 1 . 3 2 1 . 8 1 4 . 6 1 1 . 6 1 0 0 . 0 2 1 . 6 3 . 3 - 2 . 0 4 . 5 7 . 5 - 1 . 6 3 3 . 3 6 4 . 9 % 1 0 . 0 - 6 . 0 1 3 . 5 2 2 . 5 - 4 . 8 1 0 0 . 0 2 . 间 接 投 资 中 的 官 方 贷 款 日 益 增 长 , 其 重 要 性 提 高 了 。 美 国 的 对 外 长 期 贷 款 以 官 方 资 本 为 主 , 其 主 要 流 向 有 两 个 : 一 是 对 昔 日 的 国 际 债 权 国 发 放 巨 额 贷 款 ( 基 本 上 用 于 帮 助 欧 洲 国 家 进 行 战 后 救 济 和 经 济 复 兴 ) ; 二 是 对 拉 美 、 亚 洲 等 进 行 经 济 扩 张 而 发 放 的 政 治 性 贷 款 。 1 9 1 9 年 和 1 9 2 0 年 , 美 国 政 府 对 外 国 政 府 的 贷 款 占 其 资 本 输 出 的 3 0 % 。 3 . 国 际 投 资 从 间 接 投 资 为 主 向 以 直 接 投 资 为 主 转 化 。 1 9 2 9 - 1 9 3 3 年 的 经 济 大 萧 条 使 国 际 资 本 市 场 崩 溃 , 证 券 投 资 1 6 国 际 投 资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国际投资 17 实际上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投资。这一时期的直接 投资趋向发展中国家,集中于初级产品工业和公共设施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投资活动并不太活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投资的发展 二战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 与资本集中的发展,国际投资不仅数量上迅速增长,而且在 流向和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 现象和特点: 1.美国成为最大的投资母国。二战后,美国获得了世界 政治、军事、经济的霸主地位,迅速而大规模地向外扩张。在 1946-1965年的20年中,美国对外贷款和赠予(军事援助除 外)总额就达840亿美元。60年代初美国对外投资占资本主 义对外投资总额的54%。成为国际投资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力 量。70年代后由于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恢复,对外投资增加 美国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2.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例如美 国战后(1965年)的私人对外投资中,证券投资仅占17 18%,直接投资就占了82%。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向结构由战 前的以采矿业为主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向第三产业的投资 也有较大发展。 3.跨国公司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组织迅速向海外扩张,从事跨国经营,形成为数众 多的跨国公司。它们在世界各地设立子公司,实行全球战略, 在公司内部实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对外直接投资则成为它们
实 际 上 随 之 消 失 ,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直 接 投 资 。 这 一 时 期 的 直 接 投 资 趋 向 发 展 中 国 家 , 集 中 于 初 级 产 品 工 业 和 公 共 设 施 。 总 的 来 看 ,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的 国 际 投 资 活 动 并 不 太 活 跃 。 ( 三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国 际 投 资 的 发 展 二 战 后 , 随 着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科 学 技 术 的 进 步 、 生 产 与 资 本 集 中 的 发 展 , 国 际 投 资 不 仅 数 量 上 迅 速 增 长 , 而 且 在 流 向 和 结 构 等 方 面 都 发 生 了 深 刻 的 变 化 , 出 现 了 一 系 列 新 的 现 象 和 特 点 : 1 . 美 国 成 为 最 大 的 投 资 母 国 。 二 战 后 , 美 国 获 得 了 世 界 政 治 、 军 事 、 经 济 的 霸 主 地 位 , 迅 速 而 大 规 模 地 向 外 扩 张 。 在 1 9 4 6 — 1 9 6 5 年 的 2 0 年 中 , 美 国 对 外 贷 款 和 赠 予 ( 军 事 援 助 除 外 ) 总 额 就 达 8 4 0 亿 美 元 。 6 0 年 代 初 美 国 对 外 投 资 占 资 本 主 义 对 外 投 资 总 额 的 5 4 % 。 成 为 国 际 投 资 活 动 中 举 足 轻 重 的 力 量 。 7 0 年 代 后 由 于 西 欧 和 日 本 经 济 实 力 恢 复 , 对 外 投 资 增 加 , 美 国 所 占 比 重 有 所 下 降 。 2 . 私 人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成 为 国 际 投 资 的 主 要 形 式 。 例 如 美 国 战 后 ( 1 9 6 5 年 ) 的 私 人 对 外 投 资 中 , 证 券 投 资 仅 占 1 7 — 1 8 % , 直 接 投 资 就 占 了 8 2 % 。 直 接 投 资 的 资 本 流 向 结 构 由 战 前 的 以 采 矿 业 为 主 转 变 为 以 制 造 业 为 主 , 向 第 三 产 业 的 投 资 也 有 较 大 发 展 。 3 . 跨 国 公 司 成 为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主 体 。 战 后 ,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垄 断 组 织 迅 速 向 海 外 扩 张 , 从 事 跨 国 经 营 , 形 成 为 数 众 多 的 跨 国 公 司 。 它 们 在 世 界 各 地 设 立 子 公 司 , 实 行 全 球 战 略 , 在 公 司 内 部 实 行 国 际 专 业 化 分 工 ,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则 成 为 它 们 国 际 投 资 1 7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
18 国际投资 实行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主要手段。全球90%的国际直接投 资是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实现的。 4.投资母国多元化。自国际投资产生以来,投资母国往 往都是发达国家,对外投资领域一直由发达国家所垄断。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是最主要的投资者,但是随着发展 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大量 引进外资,同时也开始加入对外投资的行列。60年代后, 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对外直接投资,高收入石油输 出国利用大量的石油美元进行对外投资活动。到80年代初,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外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大公司有 1900多家,分布在125个国家和地区。 5投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前资本流动是单向性的, 即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以后, 资本不仅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且从发展中国家流 向发达国家。尽管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仍在国际投资总 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发展,使 资本从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形成一种交叉投资的国际 投资格局。韩国在80年代末流向北美、西欧的对外直接投资 已高达41%。 6.发达国家政府的对外投资显著增长,主要是援助形式, 大多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二战后,国际投资迅速发展,其内容、形式、动机都日 趋广泛和多样化。推动战后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实力的巨大发展成为私人 垄断资本进行海外扩张的后盾;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和高度垄
实 行 公 司 内 部 国 际 分 工 的 主 要 手 段 。 全 球 9 0 % 的 国 际 直 接 投 资 是 通 过 跨 国 公 司 的 投 资 活 动 实 现 的 。 4 . 投 资 母 国 多 元 化 。 自 国 际 投 资 产 生 以 来 , 投 资 母 国 往 往 都 是 发 达 国 家 , 对 外 投 资 领 域 一 直 由 发 达 国 家 所 垄 断 。 二 战 后 , 美 国 、 西 欧 、 日 本 是 最 主 要 的 投 资 者 , 但 是 随 着 发 展 中 国 家 政 治 上 的 独 立 和 经 济 上 的 发 展 , 发 展 中 国 家 不 仅 大 量 引 进 外 资 , 同 时 也 开 始 加 入 对 外 投 资 的 行 列 。 6 0 年 代 后 , 一 些 新 兴 工 业 化 国 家 和 地 区 开 始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 高 收 入 石 油 输 出 国 利 用 大 量 的 石 油 美 元 进 行 对 外 投 资 活 动 。 到 8 0 年 代 初 , 发 展 中 国 家 和 地 区 在 国 外 建 立 分 公 司 或 子 公 司 的 大 公 司 有 1 9 0 0 多 家 , 分 布 在 1 2 5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 5 . 投 资 流 向 发 生 了 很 大 变 化 。 战 前 资 本 流 动 是 单 向 性 的 , 即 由 发 达 国 家 流 向 发 展 中 国 家 。 战 后 特 别 是 六 七 十 年 代 以 后 , 资 本 不 仅 从 发 达 国 家 流 向 发 展 中 国 家 , 而 且 从 发 展 中 国 家 流 向 发 达 国 家 。 尽 管 发 达 国 家 之 间 的 相 互 投 资 仍 在 国 际 投 资 总 额 中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 但 由 于 发 展 中 国 家 对 外 投 资 的 发 展 , 使 资 本 从 单 向 流 动 转 变 为 双 向 流 动 。 形 成 一 种 交 叉 投 资 的 国 际 投 资 格 局 。 韩 国 在 8 0 年 代 末 流 向 北 美 、 西 欧 的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已 高 达 4 1 % 。 6 . 发 达 国 家 政 府 的 对 外 投 资 显 著 增 长 , 主 要 是 援 助 形 式 , 大 多 流 向 发 展 中 国 家 和 地 区 。 二 战 后 , 国 际 投 资 迅 速 发 展 , 其 内 容 、 形 式 、 动 机 都 日 趋 广 泛 和 多 样 化 。 推 动 战 后 国 际 投 资 迅 速 发 展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 1 .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垄 断 资 本 实 力 的 巨 大 发 展 成 为 私 人 垄 断 资 本 进 行 海 外 扩 张 的 后 盾 ; 国 内 市 场 相 对 狭 小 和 高 度 垄 1 8 国 际 投 资 本PDF文件由S22PDF生成, S22PDF的版权由 郭力 所有 pdf@home.ic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