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 表1症状与体征 腹痛恶心呕吐寒发热脱水貌腹部压痛腹泻 例数44 43 28 45 2 35 100 %86.2784.3154.9088.2445.103.92 68.63 100 表2腹泻次数及大便性状 大便次数(次) 大便性状 3-45-9 黄色淡红色粘淑 稀水样稀水样血便 例数 45 4 18 6 %88.247.84 3.92 52.94 32.291.76
临床案例
1.潜伏期:4~21h,平均13h; 2.体征:发热患者体温均在39℃C以下,畏寒,发热发 生率分别为88%和45% 3.检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4.用药测试: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 5.治疗方案:输液1500~3000ml,抗生素用乳酸左 旋氧氟沙星注射液0.2g及丁胺卡那霉素0.4g各 次.静脉用药一天后改口服乳酸左旋氧氟沙星片 0.4g/d,共2d,治疗12~24h症状基本消失。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1例临床分析,吴红飞等。2000.10
1. 潜伏期:4 ~ 21 h,平均13 h; 2. 体征:发热患者体温均在39 ℃以下, 畏寒,发热发 生率分别为88 %和45%; 3. 检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4. 用药测试: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 5. 治疗方案:输液1500~3000ml,抗生素用乳酸左 旋氧氟沙星注射液 旋氧氟沙星注射液0 .2 g 及丁胺卡那霉素 及丁胺卡那霉素0.4 g各一 次.静脉用药一天后改口服乳酸左旋氧氟沙星片 0.4g/d,共2 d,治疗12~24 h症状基本消失。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1例临床分析,吴红飞等。2000. 10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近岸海水和鱼贝类等 食物中,温、热地带较多。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 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较高。海产 鱼虾的带菌率平均为45~48%,夏季可高达90 6。腌制的鱼贝类带菌率也可达424% 食物中毒 该菌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 传播。 潜伏期5~72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 至中度霍乱样病症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近岸海水和鱼 类贝 等 食物中,温、热地带较多。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 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 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较高 尤以夏秋季较高。海产 鱼虾的带菌率平均为45~48%,夏季可高达90 %。腌制的鱼贝类带菌率也 腌制的鱼贝类带菌率也可达42.4%。 食物中毒 该菌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 传播。 潜伏期5~72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 可从自限性腹泻 至中度霍乱样病症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患者粪便、肛拭或剩余食物。 分离培养:SS琼脂平板或嗜盐菌选择平板 血清学鉴定 防治原则 治疗可用庆大霉素、喹诺酮,严重者补充电解质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患者粪便、肛拭或剩余食物 肛拭或剩余食物。 分离培养:SS琼脂平板或嗜盐菌选择平板 琼脂平板或嗜盐菌选择平板。 血清学鉴定 防治原则 治疗可用庆大霉素、喹诺酮,严重者补充电解质 严重者补充电解质
SBA 24h 1)则溶血弧菌,5DA,2+h 霍乱弧菌,SBA,24h, 副溶血性弧菌sSBA,24h, β-溶血 不溶血或α-溶血 图16-14神奈川现象 图7216弧菌在TCBs上的菌落特征黄色菌落为至 副溶血性孤菌,人/兔血、高盐 琼脂平板,24h,β-溶血 弧菌在TCBS平板上形态
副溶血性弧菌,SBA, 24h, 不溶血或α-溶血 霍乱弧菌,SBA,24h, β-溶血 不溶 或 溶 副溶 弧菌 血性 ,人/兔血、高盐 琼脂平板,24h,β-溶血 弧菌在TCBS平板上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