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201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大 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姹紫胭红玫瑰海,气势辉弘大汉城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玫瑰之都″“桃花之乡”,被誉为“古帝乡”的枣阳,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 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脍( 炙人口的诗篇。雕龙碑聚落遗址、白水寺风景园区、白 竹园禅 )寺等古迹使小城的历史名胜文化与现代休闲文化充分交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港“占中”事件将危及到香港经济发展,这并非危言耸听。 B.万象城年会上爽口美味的小吃,大腔小调的吆喝,令人目不暇接。 C.由于没掌握好火候,今天妈妈做的菜味冋嚼蜡,大家都不爱吃。 D.2015“春风行”人才招聘会上,襄阳各企业都在变本加厉挖掘人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鹜呢? B.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 D.枣阳市被中国休闲发展论坛评为“2014年度中国最美休闲小城”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2分) ①除了血缘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 ②然数干年来同舟共济,音声相通,认同自己是伏羲、神农、黄帝、蚩尤的子孙。 ③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条无形的纽带。 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共有56个民族,血统本自不同, 枣阳市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枣阳市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1页(共 6 页) 枣阳市 2015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姹紫胭红玫瑰海,气势辉弘大汉城。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玫瑰之都”“桃花之乡”,被誉为“古帝乡”的枣阳,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 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脍.( )炙人口的诗篇。雕龙碑聚落遗址、白水寺风景园区、白 竹园禅.( )寺等古迹使小城的历史名胜文化与现代休闲文化充分交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香港“占中”事件将危及到香港经济发展,这并非危言耸听 ....。 B.万象城年会上爽口美味的小吃,大腔小调的吆喝,令人目不暇接 ....。 C.由于没掌握好火候,今天妈妈做的菜味同嚼蜡 ....,大家都不爱吃。 D.2015“春风行”人才招聘会上,襄阳各企业都在变本加厉 ....挖掘人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 B.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C.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我大概都听懂了。 D.枣阳市被中国休闲发展论坛评为“2014 年度中国最美休闲小城”。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2 分) ①除了血缘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 ②然数千年来同舟共济,音声相通,认同自己是伏羲、神农、黄帝、蚩尤的子孙。 ③靠的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条无形的纽带。 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共有 56 个民族,血统本自不同
⑤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④③②①⑤B.⑤①④②③C.④①⑤②③D.⑤③①④② 6.阅读下面名著情节,填空。(2分) 阅读中华经典名著,如同乘坐时光穿梭机,时而漫步在以宋江为首的108好汉聚义地 (填地名),回味替天行道的英雄故事:时而又徜徉于《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中,认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感受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 好的精神品质 。我们在经典中穿 越,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 ③近两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排除干扰,洞察真相,以空前力度打击腐败行为, 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诗注入了新的内涵。 ④《论语》则》中的“岁寒, ”一句,揭示了在危 难时刻或面临选择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 ⑤徜徉诗海,受益匪浅。在诗中,我们读出了杜甫“ 览众山小” 的思想高度:读懂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胸襟气度;读到了辛弃 疾“马作的卢飞快 ”的战地情怀。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有位交警在十字路口交通执法,要求一位大妈过马路不要闯红灯。面对交警,这位大妈 却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这时,恰好你在这位大妈身后,说了句:“大人 更要自觉。”大妈听后回头冲你说:“小孩子也来执法!”听了大妈的话,你认为该怎么劝阻 大妈才合适呢?(2分) 9.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 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现在班上要举行“四个一阅读”活动 作为课代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8分) ①任务一:拟写标语(2分) 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仿照示例句式,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 力的标语。 示例: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 ②任务二:规划方案(2分)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 请你帮他再安排两种 枣阳市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枣阳市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2页(共 6 页) ⑤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④③②①⑤ B.⑤①④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⑤③①④② 6.阅读下面名著情节,填空。(2 分) 阅读中华经典名著,如同乘坐时光穿梭机,时而漫步在以宋江为首的 108 好汉聚义地 (填地名),回味替天行道的英雄故事;时而又徜徉于《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中,认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感受在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 好的精神品质—— 。我们在经典中穿 越,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 ③近两年来,党中央高瞻远瞩,有胆有识,排除干扰,洞察真相,以空前力度打击腐败行为, 为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注入了新的内涵。 ④《<论语>十则》中的“岁寒, 。”一句,揭示了在危 难时刻或面临选择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 ⑤徜徉诗海,受益匪浅。在诗中,我们读出了杜甫“ ,一览众山小” 的思想高度;读懂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 的胸襟气度;读到了辛弃 疾“马作的卢飞快, ”的战地情怀。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有位交警在十字路口交通执法,要求一位大妈过马路不要闯红灯。面对交警,这位大妈 却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这时,恰好你在这位大妈身后,说了句:“大人 更要自觉。”大妈听后回头冲你说:“小孩子也来执法!”听了大妈的话,你认为该怎么劝阻 大妈才合适呢?(2 分) 9.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 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现在班上要举行“四个一阅读”活动, 作为课代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8 分) ①任务一:拟写标语(2 分) 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 .........“交流、分享、进步”,仿照示例句式,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 力的标语。 示例: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 ②任务二:规划方案(2 分)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 请你帮他再安排两种
活动一: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活动二:开展“书香小组”评选活动 活动 活动四 ③任务三:探究材料(2分)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 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了;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 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 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 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 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 间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 量 探究结果 ④任务四:提出建议(2分) 为了使“四个一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示例:制定读书计划 建议 建议二: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诗词赏析。(4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 (2分)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枣阳市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
枣阳市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3页(共 6 页) 活动一: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 活动二: 开展“书香小组”评选活动 活动三: 活动四: ③任务三:探究材料(2 分)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 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了;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 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 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 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 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 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 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 量。 探究结果: ④任务四:提出建议(2 分) 为了使“四个一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示例:制定读书计划 建议一: 建议二: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诗词赏析。(4 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 。(2分) 1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 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un):确实。④浣:洗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屋舍俨然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具答之 有万物得所之意 B.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D.见四野禾苗油油然曹刿请见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着共同之处,即 (2分) 16.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戴名世所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扰,但两文中所描绘的却是 另一番景象,这寄寓了二人怎样的愿望?(2分) 枣阳市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枣阳市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4页(共 6 页)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 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屋舍俨然..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具答之. 有万物得所之.意 B.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D.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曹刿请见.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着共同之处,即 , 。(2 分) 16.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戴名世所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扰,但两文中所描绘的却是 另一番景象,这寄寓了二人怎样的愿望?(2 分)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无声的尊重 ①-个冬日的傍晚,身在德国的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回家的公交车。候车 者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 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 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 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看到候车队伍中为 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 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 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 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的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 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男子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 领下,自行上车。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 速向后部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 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 枣阳市2015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
枣阳市 2015 年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5页(共 6 页) (三)记叙文阅读。(13 分)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身在德国的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回家的公交车。候车 者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 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 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 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看到候车队伍中为 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 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 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 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的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 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男子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 领下,自行上车。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 速向后部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 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