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晶格能的因素: ①离子的电荷(晶体类型相同时) Z↑,U个例:U(NaCU(MgO) ②离子的半径晶体类型相同时) R↑,U八↓例:U(MgO)>U(CaO) ③晶体的结构类型 ④离子电子层结构类型
影响晶格能的因素: ① 离子的电荷(晶体类型相同时) ② 离子的半径(晶体类型相同时) ③ 晶体的结构类型 ④ 离子电子层结构类型 Z↑,U↑ 例:U(NaCl)<U(MgO) R↑,U↓ 例:U(MgO)>U(CaO)
4.6共价键
4.6 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 氢分子的形成: H·十·H→H:HH-H(结构式) 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H·+·Cl:→H:C:H-Cl(结构式) 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 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氢分子的形成: H ·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 · Cl ·· : + · H → H ·+ → Cl ·· ·· H :·· ·· H H·· 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 共价键特点: 共价键特点: H﹣H(结构式) H﹣Cl(结构式) 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1. 共价键的形成
2.共价键的定义 共价键的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 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电子云最大重叠) 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共价键的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 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电子云最大重叠) 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2. 共价键的定义
3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 量子力学处理H2分子的结果 两个氢原子电子自旋方式 ↑H2排斥态 相反,靠近、重叠,核间形成 个电子概率密度较大的区域。 H2基态 系统能量降低,形成氢分子。 74 pm 核间距R0为74pm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 概率密度大吸引原子核而成健
3.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 --量子力学处理H2分子的结果 两个氢原子电子自旋方式 相反,靠近、重叠,核间形成 一个电子概率密度较大的区域。 系统能量降低,形成氢分子。 核间距 R0为74 pm。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 概率密度大吸引原子核而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