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主讲教师:艾华林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主讲教师:艾华林
主要内容 §5.1酸碱质子理论 §52酸碱平衡和PH值的计算 §5.3酸碱平衡移动 §54缓冲溶液 §5.5沉淀溶解平衡
§5.1 酸碱质子理论 §5.2 酸碱平衡和PH值的计算 §5.3 酸碱平衡移动 §5.4 缓冲溶液 §5.5 沉淀溶解平衡 主要内容
第 酸碱质子理论 1.城离理论 1987年,Asjs提出: 在水溶液中解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 所生成的负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把酸碱范围限制在水溶液中,限制在仅能解离岀H或OH 的物质。 无法解释NH3、Na2CO3均不含OH,也具有碱性。 有些物质如NH41水溶液呈酸性, Na2CO3、Na3PO等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
1、 酸碱电离理论 1987年, Arrhenius提出: 在水溶液中解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 所生成的负离子全部是OHˉ的化合物是碱。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OHˉ = H2O。 酸碱电离理论的缺陷: 把酸碱范围限制在水溶液中,限制在仅能解离出H+或OH-r 的物质。 无法解释NH3、Na2CO3均不含OHˉ, 也具有碱性。 有些物质如NH4C1水溶液呈酸性, Na2CO3、Na3PO4等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HCI NH4+ HS HO 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Naoh Ni cl HS- H,O 多元酸:凡能给出多个质子的物质是多元酸 H2SO4 H3PO4 H2CO3 多元碱:凡能接受多个质子的物质是多元碱 SO 2-C0 2- PO3 两性物质:即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两性物质。 H,O HS HCO HPO.2- H,PO 扩大了酸碱范围: 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2、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由Brönsted和Lowry提出: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HCl NH4+ HS- H2O 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NaOH NH3 Cl- HS- H2O 多元酸:凡能给出多个质子的物质是多元酸。 H2SO4 H3PO4 H2CO3 多元碱:凡能接受多个质子的物质是多元碱。 SO4 2- CO3 2- PO4 3- 两性物质:即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两性物质。 H2O HS- HCO3 - HPO4 2- H2PO4 - 扩大了酸碱范围:酸、碱可以是分子, 也可以是离子
酸给出质子后生成相应的碱,碱得到质子后生成相应的酸。 酸与对应的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共 轭关系。 酸质子+碱 (质子给予体) (质子接受体) NHGH+NH3 HO÷H+HO H,O÷H+OH
3、共轭酸碱的概念 酸给出质子后生成相应的碱,碱得到质子后生成相应的酸。 酸与对应的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共 轭关系。 酸 质子 + 碱 (质子给予体) (质子接受体) + − + + + + + + + H O H OH H O H H O NH H NH 2 3 2 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