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方剂的组成 第三节方剂的变化 重点:配伍形式和君臣佐使的概 念 难点:组方原则如何理解。 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剂型的概念 第二节常用剂型 【课程总体目标】 5 第三节汤剂制备 1学时 指导性自学 【目标1】 第四节服药方法 第五节服药禁忌 重点:方剂的变化形式及其对主 治病证的影响 下篇各论第六章解表剂 概述 第一节 辛温解表 第二节 辛凉解表 6 第三节扶正解表 重点:麻黄汤与大青龙汤、麻杏 5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课程总体目标】 指导性自学 【目标2】 石甘汤之间的变化联系 难点:小青龙汤配伍五味子、芍 药的意义 7 解表剂模拟病案实训 1学时 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2】 第七章泻下剂 概述 第一节寒下 8 【课程总体目标】 第二节温下 2.5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第三节润下 【目标3】 第四节逐水 第五节攻补兼施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 重点:配伍形式和君臣佐使的概 念 难点:组方原则如何理解。 5 第五章 方剂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 剂型的概念 第二节 常用剂型 第三节 汤剂制备 第四节 服药方法 第五节 服药禁忌 重点:方剂的变化形式及其对主 治病证的影响 1 学时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1】 6 下篇各论 第六章 解表剂 概述 第一节 辛温解表 第二节 辛凉解表 第三节 扶正解表 重点:麻黄汤与大青龙汤、麻杏 石甘汤之间的变化联系 难点:小青龙汤配伍五味子、芍 药的意义 5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2】 7 解表剂模拟病案实训 1 学时 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2】 8 第七章 泻下剂 概述 第一节 寒下 第二节 温下 第三节 润下 第四节 逐水 第五节 攻补兼施 2.5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3】
重点:麻子仁丸和济川煎配伍特 点有何不同。 难点: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 主治及煎服法的异同 第八章和解剂 概述 第一节和解少阳 9 第二节调和肝脾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课程总体目标】 第三节调和肠胃 3.5学时 指导性自学 【目标4】 重点:和法的含义是什么?四逆 散、逍遥散、痛泻药方如何鉴别。 难点:半夏泻心汤的病因病机 10 泻下剂、和解剂模拟病案实训 1学时 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3、4】 第九章清热剂 概述 第一节清气分热 第二节清营凉血 第三节清热解毒 第四节气血两清 11 第五节清脏鹏热 7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课程总体目标】 第六节清虚热 指导性自学 【目标5】 重点:白虎汤的方证要点和组方 配伍及功效特点 难点:清营凉血剂中配伍活血化 瘀药的机制。 第十章温里剂 概述 12 【课程总体目标】 第一节温中祛寒 3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第二节回阳救逆 指导性自学 【目标6】 第三节温经散寒
重点:麻子仁丸和济川煎配伍特 点有何不同。 难点: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 主治及煎服法的异同 9 第八章 和解剂 概述 第一节 和解少阳 第二节 调和肝脾 第三节 调和肠胃 重点:和法的含义是什么?四逆 散、逍遥散、痛泻药方如何鉴别。 难点:半夏泻心汤的病因病机 3.5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4】 10 泻下剂、和解剂模拟病案实训 1 学时 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3、4】 11 第九章 清热剂 概述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第二节 清营凉血 第三节 清热解毒 第四节 气血两清 第五节 清脏腑热 第六节 清虚热 重点:白虎汤的方证要点和组方 配伍及功效特点 难点:清营凉血剂中配伍活血化 瘀药的机制。 7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5】 12 第十章 温里剂 概述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第二节 回阳救逆 第三节 温经散寒 3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目标 6】
重点: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 逆散适应证和病机有何不同。 难点:如何理解从“建中”、 “理中”论虚劳 第十一章表里双解剂 概述 第一节解表清里 13 【课程总体目标】 第二节解表温里 1学时 指导性自学 第三节解表攻里 【目标7】 重点:葛根芩连汤的病机要点和 重用葛根的意义 14 清热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模拟病 1学时 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 【课程总体目标】 案实训 【目标5、6、7】 第十二章补益剂 概述 第一节补气 第二节补血 第三节气血双补 15 第四节补阴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课程总体目标】 第五节补阳 9学时 指导性自学 【目标8】 第六节阴阳并补 重点: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所衍化 出方剂。 难点:肾气丸为何同治小便不利 和小便反多 第十三章固涩剂 概述 第一节固表止汗 16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课程总体目标】 第二节敛肺止咳 3学时 第三节涩肠固脱 指导性自学 【目标9】 第四节涩精止遗 第五节固崩止带
重点: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 逆散适应证和病机有何不同。 难点:如何理解从“建中”、 “理中”论虚劳 13 第十一章 表里双解剂 概述 第一节 解表清里 第二节 解表温里 第三节 解表攻里 重点:葛根芩连汤的病机要点和 重用葛根的意义 1 学时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 【目标 7 】 14 清热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模拟病 案实训 1 学时 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 【课程总体目标 】 【目标 5 、 6 、 7 】 15 第十二章 补益剂 概述 第一节 补气 第二节 补血 第三节 气血双补 第四节 补阴 第五节 补阳 第六节 阴阳并补 重点: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所衍化 出方剂。 难点:肾气丸为何同治小便不利 和小便反多 9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 【目标 8 】 16 第十三章 固涩剂 概述 第一节 固表止汗 第二节 敛肺止咳 第三节 涩肠固脱 第四节 涩精止遗 第五节 固崩止带 3 学时 讲授法、问题引导式教学、 指导性自学 【课程总体目标 】 【目标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