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方剂学 英文名称 Formulaology 课程代码 1020201001 课程类别 口通识必修课口通识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口专业选修课 学分 4.5 主讲 72 实践 学时 学时 总学时 81 授课语言 ☑中文 口全英文 口双语 口外语语言类(单选) 成绩类型* ☑百分制 口等级制(合格/不合格)(单选) 开课单位 方剂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 高琳 授课对象 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班)、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京华班)、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儿科班)、 中医学专业(卓越中西医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养生) 先修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 作者 名称 出版社 ISBN 出版时间
•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方剂学 英文名称 Formulaology 课程代码 1020201001 课程类别 □通识必修课 □通识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分 4.5 主讲 学时 72 实践 学时 9 总学时 81 授课语言 中文 □全英文 □双语 □外语语言类 (单选) 成绩类型* 百分制 □等级制(合格/不合格)(单选) 开课单位 方剂教研室 课程负责人 高琳 授课对象 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班)、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京华班)、中医学专业(卓越中医儿科班)、 中医学专业(卓越中西医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养生) 先修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 作者 名称 出版社 ISBN 出版时间
材 全世建 《方剂学》(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315517 2021年 作者 名称 出版社 ISBN 出版时间 谢鸣 《方剂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224888 2016年 考资料 汪昂 《医方集解》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076111 2003年 李飞 《方剂学》(上、下册) 人民卫生出版 9787117138697 2014年 (第2版) 社 注:*按我校学籍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执行。 二、中文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授课对象、教学目的、主要授课内容以及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150一500字。) 方剂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及临床运用的基础学科。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方剂学作为 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中医证、法、方、药的有机统一,是学习中医各 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及八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传统德育因素,结合时代 要求,教有学生立德树人。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和学握方剂的组成、配伍理论、制方原理以及临证应 用知识,促进方剂学与前期相关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为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方剂中药研究奠定必要的中医学基础。 三、英文课程简介
材 全世建 《方剂学》(第 4 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315517 2021 年 参 考 资 料 作者 名称 出版社 ISBN 出版时间 谢鸣 《方剂学》(第 3 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224888 2016 年 汪昂 《医方集解》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076111 2003 年 李飞 《方剂学》(上、下册) (第 2 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 9787117138697 2014 年 注:*按我校学籍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执行。 二、中文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授课对象、教学目的、主要授课内容以及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150—500 字。) 方剂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及临床运用的基础学科。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方剂学作为 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中医证、法、方、药的有机统一,是学习中医各 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及八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传统德育因素,结合时代 要求,教育学生立德树人。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方剂的组成、配伍理论、制方原理以及临证应 用知识,促进方剂学与前期相关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为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方剂中药研究奠定必要的中医学基础。 三、英文课程简介
(中文课程简介的英文翻译版。) Formulaology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and elucidate the formulation principle,herbal combination rules and formula clinical application.Formulaolog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but also a key course of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which closely integrates the basic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embodies the organic un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treating method,formula and herbs.It is one of the required basic courses for all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majors.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5-year or 8-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Medince.On the request of current situation,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ral material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Through the study of a certain number of prescriptions,th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omposition, compatibility theory,formulation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required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so a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Formulaology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to lay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pharmacy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prescrip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四、课程目标
(中文课程简介的英文翻译版。) Formulaology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and elucidate the formulation principle, herbal combination rules and formula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mulaolog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but also a key course of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which closely integrates the basic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embodies the organic un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treating method, formula and herbs. It is one of the required basic courses for all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majors.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5-year or 8-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Medince. On the request of current situation,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ral material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Through the study of a certain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th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omposition, compatibility theory, formulation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required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Formulaology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lay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pharmacy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prescrip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四、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 1.学握总论中方剂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记各章代表方的组成功用、主治及方中重要药物配伍意义等。 能力目标: 1.理解“证-法-方-药”统一的内涵,熟悉方证相关的原理,学握重要方剂的制方原理及制方技巧: 2.熟悉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初步学握临证制方及运用成方的能力。 素养目标: 1.秉承“勒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追求卓越, 止于至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自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责任感以及献身人民健康事业的奉献精神。 2.通过对方剂中经典理论、精湛医术、精诚治学精神等学习,使学生们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传承 与奉献精神,将“医德、医术、传承、奉献”主题渗透进方剂学的日常教学中,最终达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目标: 1.通过对课程中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等方证相关原理的深入认识,培养学生的中医辨治思维,培养认识、发现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课程中蕴含的中医文化内涵的阐释,增强学生对中医核心价值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专业认同感: 3.通过对课程中的医家治学临证实践及医患共情等实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理念。 上篇总论 【目标1】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 掌握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内涵,方剂与病证、治法、中药的关系,方剂的组成原则和方剂组成结构中君臣佐使的涵 义: 熟悉方剂的起源与发展和方剂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八法”的内容: 了解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学科研究范围,配伍的概念和常见的基本配伍形式及其意义,方剂变化的主要形式及 其意义。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及线上微视频自学及指导性自学,培养学生从方证相关、方药离合理论中体会辨证思维和“精 诚”治学的中医核心价值观,并注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培养。 下篇各论 【目标2】
【课程总体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总论中方剂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记各章代表方的组成功用、主治及方中重要药物配伍意义等。 能力目标: 1.理解“证-法-方-药”统一的内涵,熟悉方证相关的原理,掌握重要方剂的制方原理及制方技巧; 2.熟悉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临证制方及运用成方的能力。 素养目标: 1.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追求卓越, 止于至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自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责任感以及献身人民健康事业的奉献精神。 2.通过对方剂中经典理论、精湛医术、精诚治学精神等学习,使学生们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 还要具备传承 与奉献精神, 将“医德、医术、传承、奉献”主题渗透进方剂学的日常教学中, 最终达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目标: 1.通过对课程中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等方证相关原理的深入认识,培养学生的中医辨治思维,培养认识、发现及解决 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课程中蕴含的中医文化内涵的阐释,增强学生对中医核心价值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专业认同感; 3.通过对课程中的医家治学临证实践及医患共情等实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理念。 上篇 总论 【目标 1】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 掌握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内涵,方剂与病证、治法、中药的关系,方剂的组成原则和方剂组成结构中君臣佐使的涵 义; 熟悉方剂的起源与发展和方剂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八法”的内容; 了解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学科研究范围,配伍的概念和常见的基本配伍形式及其意义,方剂变化的主要形式及 其意义。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及线上微视频自学及指导性自学,培养学生从方证相关、方药离合理论中体会辨证思维和“精 诚”治学的中医核心价值观,并注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培养。 下篇 各论 【目标 2】
解表剂课程目标 解表剂包含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类方剂。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掌握解表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麻 黄汤、桂枝汤、香薷散、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桑菊饮、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 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加味香苏散、柴葛解肌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 加减藏蕤汤、大青龙汤、参苏饮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及线上微视频自学及指导性自 学,从中医解表散邪立法培养学生中医祛邪思维,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中寻求治疗方法:从治疗“人 的病”向治疗“病的人”转化。 【目标3】 泻下剂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泻下剂的概述、分类、应用注意事项:大承气汤、十枣汤、麻子仁丸、黄龙汤的组成、功用、主治 证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小承气汤、调 胃承气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同时以中医治疗急腹症优势的举例,温下剂治疗尿毒证的介绍及分析,训练学生的中 医思维能力。 【目标4】 和解剂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和解剂的概述、分类、应用注意事项: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的组 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痛泻要方、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达原 饮、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同时从逍遥散治疗疲劳综合征的讲解,提高学生转变传统思维定 势,与时俱进的意识。 【目标5】 清热剂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清热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白虎汤、清署益气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凉膈散、龙 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清暑益气汤、青蒿整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竹 叶石膏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导赤散、左金丸、玉女煎、白头翁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栀 子豉汤、清瘟败毒饮、泻黄散、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同时从白虎汤方名释义,介绍传统的四神 兽,提醒学生学好中医要掌握传统文化。 【目标6】 温里剂课程目标
解表剂课程目标 解表剂包含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类方剂。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掌握解表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麻 黄汤、桂枝汤、香薷散、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桑菊饮、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 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加味香苏散、柴葛解肌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 加减葳蕤汤、大青龙汤、参苏饮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及线上微视频自学及指导性自 学,从中医解表散邪立法培养学生中医祛邪思维,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中寻求治疗方法;从治疗“人 的病”向治疗“病的人”转化。 【目标 3】 泻下剂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泻下剂的概述、分类、应用注意事项;大承气汤、十枣汤、麻子仁丸、黄龙汤的组成、功用、主治 证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小承气汤、调 胃承气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同时以中医治疗急腹症优势的举例,温下剂治疗尿毒证的介绍及分析,训练学生的中 医思维能力。 【目标 4】 和解剂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和解剂的概述、分类、应用注意事项;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的组 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痛泻要方、当归芍药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达原 饮、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同时从逍遥散治疗疲劳综合征的讲解,提高学生转变传统思维定 势,与时俱进的意识。 【目标 5】 清热剂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清热剂的概述、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白虎汤、清暑益气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凉膈散、龙 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清暑益气汤、青蒿鳖甲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熟悉竹 叶石膏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导赤散、左金丸、玉女煎、白头翁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了解栀 子豉汤、清瘟败毒饮、泻黄散、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的组成、功用、主治证候。 同时从白虎汤方名释义,介绍传统的四神 兽,提醒学生学好中医要掌握传统文化。 【目标 6】 温里剂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