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城建学部 教师授课教案(主题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材料 任课教师:李文利 授课班级:11建工专 授课日期:2012-2-23(第1次】 绪论 教学内容 CH1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预计学时 1.1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绪论: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的 本课程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理解材料物理参数的含义、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 建筑材料的分类 几个密度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发展方向 几个密度的区别 教学方法 注意引用多个工程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分析 启发思考 构建知识 教学手段 动态多媒体课件和讲授、板书结合 教学过程 绪论 导入:著名建筑工程及其材料运用 建筑材料和士木工程 1、相互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2、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施工之间是相互联系、促进的关系 一种新型材料的出现 土木工程形式的创新 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的改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在功能方面对建筑材料提出新要求 现代高层大跨度建筑工程 轻质、高强 化学工业厂房及海港工程 耐腐蚀 建筑物下部结构、地铁等一抗渗、防水 严寒地区工程 高抗动性 建筑节能工程 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4、选材要结合工程的功能的要求、使用环境 5、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工程中占的地位较重,占工程总造价的(50~ 建筑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有机~、无机~、复合 2、按使用功能分: 三、建筑材料的发展 1、发展过程 发展趋问 1)研制高性能材料 2)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3)节约能源,优先开发和利用低能耗的建材 四、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技木标准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 2、建筑材料标准的种类:国家~,行业~,企业~等
北京城市学院城建学部 教师授课教案(主题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材料 任课教师:李文利 授课班级:11建工专 授课日期:2012-2-23(第1次) 教学内容 绪论 CH1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1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预计学时 3 教学目的 绪论: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程学习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理解材料物理参数的含义、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 建筑材料的分类 几个密度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发展方向 几个密度的区别 教学方法 注意引用多个工程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启发思考——构建知识 教学手段 动态多媒体课件和讲授、板书结合 教学过程 绪论 导入:著名建筑工程及其材料运用 一、建筑材料和土木工程 1、相互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2、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施工之间是相互联系、促进的关系 一种新型材料的出现——土木工程形式的创新——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的改善 3、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木工程在功能方面对建筑材料提出新要求 现代高层大跨度建筑工程——轻质、高强 化学工业厂房及海港工程——耐腐蚀 建筑物下部结构、地铁等——抗渗、防水 严寒地区工程——高抗动性 建筑节能工程——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4、选材要结合工程的功能的要求、使用环境 5、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工程中占的地位较重,占工程总造价的(50~ 60)%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有机~、无机~、复合~ 2、按使用功能分: 三、建筑材料的发展 1、发展过程 2、发展趋向 1)研制高性能材料 2)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3)节约能源,优先开发和利用低能耗的建材 四、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1、技术标准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 2、建筑材料标准的种类:国家~,行业~,企业~等
GR- 一国标,JC 国家建材局标准,GBJ—建筑工程国家标准 JGJ建设部行业标准 "ASTM" 美国国家标准,"JS -日本国家标准,"BS”—英国 标准、"DIN" 德国标准等。其代号为"IS0” -国际标准 五、《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目的、任务、方法 1、目的: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 任务:通过学习,掌握建材的原材料、组成、构造、性质、生产、检 验、运输、保存等 3、方法: 1)叙述、分析、论证、计算、讨论等: )对比方法 3 个中心(性能、应用),两条线索(影响性能的内因、外因) )实践方法:参观、调研、实验、实习等。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回顾初中物理中"密度的概念导入 一几个重更绘数 密度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况下单位体积的质量(p=W) 2、 表观密度:材料在单位表观体积下的质量(pmW)= 、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况下单位体积的质量(Pom/vo))= 4、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 1用消率 空隙率」 (三)材料的空隙率和填充率 课外调研报 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课外作业 小论文 结合你所关注的工程实例, 谈你对绿色建材、节能材料及环 保材料的认识。 教学后记 (经答疑 改作业后再 填写) 北京城市学院城建学部 教师授课教案(主题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材料 任课教师:李文利 授课 级: 11建工专 授课日期: 2012.3-1(第2次) CH1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1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1.2建筑材料基本力学性质 预计学时 0 1.3建筑材料耐久性 教学目的 理解材料的与水有关的性质及热工性质
GB——国标,JC——国家建材局标准,GBJ——建筑工程国家标准 JGJ——建设部行业标准 "ASTM"——美国国家标准,"JIS"——日本国家标准,"BS"——英国 标准、"DIN"——德国标准等。其代号为"ISO"——国际标准 五、《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目的、任务、方法 1、目的: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 识 2、任务:通过学习,掌握建材的原材料、组成、构造、性质、生产、检 验、运输、保存等 3、方法: 1)叙述、分析、论证、计算、讨论等; 2)对比方法; 3)一个中心(性能、应用),两条线索(影响性能的内因、外因) 4)实践方法:参观、调研、实验、实习等。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回顾初中物理中"密度的概念"导入 一、几个重要参数 (一)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况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v) 2、表观密度:材料在单位表观体积下的质量(ρ /m/v/)= 3、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况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0m/v0)= 4、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 (二)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 1、孔隙率: 2、空隙率: (三)材料的空隙率和填充率 课外作业 课外调研报告——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小论文——结合你所关注的工程实例,谈你对绿色建材、节能材料及环 保材料的认识。 教学后记 (经答疑、 改作业后再 填写) 北京城市学院城建学部 教师授课教案(主题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材料 任课教师:李文利 授课班级:11建工专 授课日期:2012-3-1(第2次) 教学内容 CH1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1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1.2 建筑材料基本力学性质 1.3 建筑材料耐久性 预计学时 3 教学目的 理解材料的与水有关的性质及热工性质
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含义、影响因素 理解材料有关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周围环境因素的作 用形式 掌握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 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 教学重点 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 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 基本物理参数的计算 强度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注意引用多个工程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分析 启发用老 构建知识 教学手段 动态多媒体课件和讲授、板书结合 教学过程 几个重要的物理参量 复习回顾上次课内容 材料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 (一)亲水性与憎水性 1定业 2、反映意义 (二)耐水性 1、定义:材料在饱和水作用下,强度没有明显降低的性质 2、表示方法:软化系数K 3、影响因素 (三)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Wm):定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等 2、吸湿性(W): (四)材料的抗冻性 1 定义 材料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没有明显降低、质量没有明显 损失的性 2、表示方法Fn:3、影响因素(孔隙率及特征) (伍)材料的抗渗性 定义:材料能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2、表示方法Pn;3、影响因素(孔隙率及特征) 三、材料的热工性质 执性 2、热容量 四、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及强度等级 1、定义及表示方法 1)定义:外力的作用下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 表示方法:抗拉~、抗压~、抗折等 影响因素: 1)孔隙特征;2)含水情况 3)环境温度:4)测试条件 3、强度等级:生产者和使用者有据可依
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含义、影响因素 理解材料有关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周围环境因素的作 用形式 掌握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 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教学重点 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 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 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 基本物理参数的计算。 强度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注意引用多个工程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启发思考——构建知识 教学手段 动态多媒体课件和讲授、板书结合 教学过程 一、几个重要的物理参量 复习回顾上次课内容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 (一)亲水性与憎水性 1、定义 2、反映意义 (二)耐水性 1、定义:材料在饱和水作用下,强度没有明显降低的性质 2、表示方法:软化系数Kf 3、影响因素 (三)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Wm):定义、表示方法、影响因素等 2、吸湿性(Wh): (四)材料的抗冻性 1、定义:材料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没有明显降低、质量没有明显 损失的性质 2、表示方法Fn;3、影响因素(孔隙率及特征) (五)材料的抗渗性 1、定义:材料能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2、表示方法Pn ;3、影响因素(孔隙率及特征) 三、材料的热工性质 1、导热性 2、热容量 四、材料的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强度及强度等级 1、定义及表示方法 1)定义:外力的作用下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 2)表示方法:抗拉~、抗压~、抗折~等 2、影响因素: 1)孔隙特征;2)含水情况 3)环境温度;4)测试条件 3、强度等级:生产者和使用者有据可依
4、比强度:单位体积重量计算的材料强度—一轻质、高强材料 (二)材料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徐变 弹性变形:材料在外荷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外力撤除之后变形 能恢 2、塑性变形:材料在外荷作用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外力撤除后,有部分 变形不能恢复 3、徐变:在长期荷截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加的变形 (三)材料的脆性与韧性 1、脆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值时,会发生突然的破 坏但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2、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荡荷载的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产 生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四)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 1、硬度:2、耐磨性 (五)材料的耐久性 1、定义:材料能长久地保持其工作性能 2、 经受的环境作用 1)物理作用;2)化学作用:3)生物作用;4)机械作用 3、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 1)节约建材:2)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4、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措施 1)设法减轻 气或周围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 2)提高材料的密实度 3)增设保护层来保护主体材料免受侵蚀 小结 1、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 2 材料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 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 4、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及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课后思考题2、5、7、8、10、12 课外作业 书面作业:P34-3513、15、16 教学后记 (经答疑、 改作业后再 填写) 北京城市学院城建学部 教师授课教案(主题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材料 任课教师:李文利 授课班级:11建工 授课日期:2012-3-8(第3次) CH2气硬性胶凝材料 教学内容 2.1建筑石膏 预计学时 2.2石灰
4、比强度:单位体积重量计算的材料强度——轻质、高强材料 (二)材料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徐变 1、弹性变形:材料在外荷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外力撤除之后变形 能恢复 2、塑性变形:材料在外荷作用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外力撤除后,有部分 变形不能恢复 3、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加的变形 (三)材料的脆性与韧性 1、脆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值时,会发生突然的破 坏但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2、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荡荷载的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产 生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四)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 1、 硬度;2、 耐磨性 (五)材料的耐久性 1、定义:材料能长久地保持其工作性能 2、经受的环境作用 1) 物理作用;2) 化学作用;3) 生物作用;4) 机械作用 3、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 1)节约建材;2)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4、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措施 1)设法减轻大气或周围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 2)提高材料的密实度 3)增设保护层来保护主体材料免受侵蚀 小结 1、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的表达式 2、材料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的反映意义 3、材料主要力学性质的表示方法和反映意义 4、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意义及方法 课外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课后思考题2、5、7、8、10、12 书面作业:P34-35 13、15、16 教学后记 (经答疑、 改作业后再 填写) 北京城市学院城建学部 教师授课教案(主题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材料 任课教师:李文利 授课班级:11建工专 授课日期:2012-3-8(第3次) 教学内容 CH2 气硬性胶凝材料 2.1 建筑石膏 2.2 石灰 预计学时 3
教学目的 理解石膏、石灰、水玻璃的原料、生产、水化和硬化过程 掌握石膏、石灰的技术要求、特性和应用 教学重点 石膏、石灰的技术要求、特性和应用(石膏、水玻璃的硬化特点,过火 石灰的弊端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石膏、石灰和水玻璃的水化、熟化、硬化以及它们的技术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 注意引用多个工程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想,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分析- 启发思考 闳建知识 教学手段 动态多媒体课件和讲授、板书结合 教学村程 回顾导入 概述 胶凝材料的定义 胶凝材料的分类 1)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 2)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 51石膏 石膏的原料与生产 1、原料:天然二水石膏、化工石膏等 2、生产(基于外部条件之差异,相应的品种也有差别) 石膏的水化与硬化 1水化 CaS041/2H20+1.5H0 -CaSo2Ho 2、硬化:随着水化的进行,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颗粒间的凝聚力和摩 擦力加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直至水分完全失去,强度才停止发展 三、石膏的技术要求 四、建筑石膏的特性 五、建筑石膏的应用 1、作民用建筑的各种内墙隔板、吊顶板等 室内结临 制作建筑塑 生产水泥、硅酸盐建筑制品 S2石灰 石灰的原理和生产 1、原料:以CaC03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白垩等 2、生产:CaC03 -Ca0+CO2 欠火石灰 @欠火石灰: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 ②过火石灰:熟化速度极慢,抹灰后容易造成墙面产生起包、开裂、隆 起现象 处理方法:让含有过火石灰的石灰在石灰窖中"陈伏”一段时间,让其充分 熟 石灰的水化和硬化 1、水化:Ca0+H20 -Ca(OH)2+Q 特点:1)放热;2)伴有体积膨胀 方法:淋灰
教学目的 理解石膏、石灰、水玻璃的原料、生产、水化和硬化过程 掌握石膏、石灰的技术要求、特性和应用 教学重点 石膏、石灰的技术要求、特性和应用(石膏、水玻璃的硬化特点,过火 石灰的弊端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石膏、石灰和水玻璃的水化、熟化、硬化以及它们的技术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 注意引用多个工程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启发思考——构建知识 教学手段 动态多媒体课件和讲授、板书结合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概述 1、胶凝材料的定义 2、胶凝材料的分类 1) 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 2) 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 §1 石膏 一、石膏的原料与生产 1、原料:天然二水石膏、化工石膏等 2、生产(基于外部条件之差异,相应的品种也有差别) 二、石膏的水化与硬化 1、水化: CaSO4 ·1/2H2O+1.5H2O——CaSO4 ·2H2O 2、硬化:随着水化的进行,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颗粒间的凝聚力和摩 擦力加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直至水分完全失去,强度才停止发展 三、石膏的技术要求 四、建筑石膏的特性 上联:白快膨孔吸热易溶脱 下联:装水模隔防火避潮热 五、建筑石膏的应用 1、 作民用建筑的各种内墙隔板、吊顶板等 2、 室内装饰 3、 制作建筑雕塑 4、 生产水泥、硅酸盐建筑制品 §2 石灰 一、石灰的原理和生产 1、原料:以CaCO3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白垩等 2、生产:CaCO3——CaO+CO2 1)钙质石灰、镁质石灰 2)过火石灰、欠火石灰 ①欠火石灰: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 ②过火石灰:熟化速度极慢,抹灰后容易造成墙面产生起包、开裂、隆 起现象 处理方法:让含有过火石灰的石灰在石灰窖中"陈伏"一段时间,让其充分 熟化 二、石灰的水化和硬化 1、水化:CaO+H2O——Ca(OH)2+Q 特点:1)放热;2)伴有体积膨胀 方法:淋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