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因多效与多因一效 1.一因多效 对基因控制多种性状 小鼠黄色基因的显性作用和致死作用 灰×灰→灰 黄×灰→1黄:1灰 Yy Xyy→IYy:lyy 黄×黄→2黄:1灰Yy×Yy→IYY(致死):2 Yy: lyy 多因一效——多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内容 见下一节)
11 (三)一因多效与多因一效 1.一因多效——一对基因控制多种性状 小鼠黄色基因的显性作用和致死作用 灰×灰 → 灰 yy×yy → yy 黄×灰 → 1黄 :1灰 Yy×yy → 1 Yy : 1yy 黄×黄 → 2黄 :1灰 Yy×Yy → 1YY(致死) : 2 Yy : 1yy 2.多因一效——多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内容 见下一节)
(四)环境对表型的影响 基因是性状的遗传基础,环境是性状表现的外部条件, 性状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口表现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某一基因 型其表型表现的程度 红花金雨草与象牙色金鱼草杂交的后代,在光线充足且低温 环境下花为红色;在避光且温暖环境下花为象牙色。 口外显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显示出其预期 表型的比率。取决于基因型和内外环境 果蝇中,变型腹突变型的个体中只有15%表现出变型腹的表 型。外显率为15%
12 (四)环境对表型的影响 基因是性状的遗传基础,环境是性状表现的外部条件, 性状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表现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某一基因 型其表型表现的程度 红花金雨草与象牙色金鱼草杂交的后代,在光线充足且低温 环境下花为红色;在避光且温暖环境下花为象牙色。 □ 外显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显示出其预期 表型的比率。取决于基因型和内外环境 果蝇中,变型腹突变型的个体中只有15%表现出变型腹的表 型。外显率为15%
四、意义与启示 (一)分离定律的意义 否定遗传融合理论 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定律最基本定律 提出从表型判断基因型的方法。 (二)孟德尔试验的启示 材料的选择单一性状分析·亲子间性状传递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
13 四、意义与启示 (一)分离定律的意义 · 否定遗传融合理论 · 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定律最基本定律 · 提出从表型判断基因型的方法。 (二)孟德尔试验的启示 · 材料的选择 ·单一性状分析 ·亲子间性状传递 ·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亲本黄色子叶园形种子/绿色子叶皱形种子 F1黄色子叶园形种子(黄园) F,黄园315黄皱101绿园108绿皱32 556/315556/101556/108556/32(9:3:3:1) 黄:绿=(315+101):(108+32)≈3: 园:皱=(315+108):(101+32)≈3:1 F2中,黄园、绿皱为亲本型;黄皱、绿园为重组型。 亲本中每对性状的相对分离,后代中性状间自由组合
14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亲本 黄色子叶 园形种子 / 绿色子叶 皱形种子 F1 黄色子叶 园形种子 (黄园) F2 黄园315 黄皱101 绿园108 绿皱32 556/315 556/101 556/108 556/32 (9:3:3:1) 黄:绿=(315+101):(108+32)≈3:1 园:皱=(315+108):(101+32)≈3:1 F2 中,黄园、绿皱为亲本型;黄皱、绿园为重组型。 亲本中每对性状的相对分离,后代中性状间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一)解释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在体细胞 中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在形成配子时各自分离,独 立分配到配子中;在受精时各种配子随机组合(自由 组合)。因此,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型 F2为9:3:3:1。 (二)验证 1.测交法 F1与双隐性亲本交配,后代有4种类型,比例为1:
15 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一) 解释 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在体细胞 中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在形成配子时各自分离,独 立分配到配子中;在受精时各种配子随机组合(自由 组合)。 因此,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型, F2 为9:3:3:1。 (二)验证 1.测交法 F1与双隐性亲本交配,后代有4种类型,比例为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