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动物基因组学基础 第一节动物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遗传标记的概念 遗传标记是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其特定 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 遗传标记是一些等位基因或遗传物质,能在生物体上 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各种变异。 遗传标记的概念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 从蛋白质到DNA的发展过程
1 第八章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 第一节 动物遗传标记 一 遗传标记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遗传标记的概念 遗传标记是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其特定 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 遗传标记是一些等位基因或遗传物质,能在生物体上 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各种变异。 遗传标记的概念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 从蛋白质到DNA的发展过程
二)遗传标记概念的发展 口形态学标记 能用肉眼观察和识别的外部性状。例如 动物的毛色、角形、耳型、体型、外貌等。此法 简单直观,但标记数目少、多态性低、易受环境 影响。 口细胞遗传标记 主要是指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的数目、 大小、随体、着丝粒位置、核仁组织区等)、带 型和数量的变异。此法能反映出染色体结构和数 目的多态性,但由于这些变异往往带来有害的表 型效应,生物难以忍受
2 (二)遗传标记概念的发展 □ 形态学标记 能用肉眼观察和识别的外部性状。例如, 动物的毛色、角形、耳型、体型、外貌等。此法 简单直观,但标记数目少、多态性低、易受环境 影响。 □ 细胞遗传标记 主要是指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的数目、 大小、随体、着丝粒位置、核仁组织区等)、带 型和数量的变异。此法能反映出染色体结构和数 目的多态性,但由于这些变异往往带来有害的表 型效应,生物难以忍受
口免疫遗传标记 以动物的免疫学特征为标记,主要是红细胞抗原多态 性和白细胞抗原多态性 红细胞抗原多态性血型,以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定 白细胞抗原多态性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台体 (MHC),以白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定。 口生化遗传标记(蛋白质多态性标记) 同一种动物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两种以 上的变异体,有当可以用电泳方法区分其中的差异
3 □ 免疫遗传标记 以动物的免疫学特征为标记,主要是红细胞抗原多态 性和白细胞抗原多态性。 · 红细胞抗原多态性——血型,以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定 · 白细胞抗原多态性——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 (MHC),以白细胞表面的抗原而定。 □ 生化遗传标记(蛋白质多态性标记) 同一种动物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两种以 上的变异体,有些可以用电泳方法区分其中的差异
口分子遗传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是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又 称DNA分子标记或多态性DNA标记。 自2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相继 建立了多种分子遗传标记检测技术,例如,RFUP、VNTR RAPD、AFLP、SNP等。 分子遗传标记的特点:遗传多态性高;检测方法简单 快捷;遗传共显性,能分离出等位基因的三种基因型
4 □ 分子遗传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是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又 称DNA分子标记或多态性DNA标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相继 建立了多种分子遗传标记检测技术,例如,RFLP、VNTR、 RAPD、AFLP、SNP等。 ○分子遗传标记的特点:遗传多态性高;检测方法简单 快捷;遗传共显性,能分离出等位基因的三种基因型
、分子遗传标记 (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RFLP RFLP是1980年建立的第一代分子遗传标记 原理: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的DNA时,如果 存在酶切位点的变化,就会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电 泳后用克隆探针检测时,就会出现泳动行为的改变。 基本过程:取得DNA样本酶切电泳转移 至硝酸纤维膜上DNA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
5 二、分子遗传标记 (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 RFLP RFLP是1980年建立的第一代分子遗传标记。 原理: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的DNA时,如果 存在酶切位点的变化,就会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电 泳后用克隆探针检测时,就会出现泳动行为的改变。 基本过程:取得DNA样本——酶切——电泳——转移 至硝酸纤维膜上——DNA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