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表示的时间为3min38s,合218s。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 正确的是(A)。 2859303 5 巾m 0cm 1 22 89 A该木块的长度 B用刻度尺测量 为2.00cm 木块的长度 6451432 中m 0cm 1 2 C该木块的长 D视线与尺 知识点三误差 度为2.0cm 面的位置 5.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 2.对下面一些常见物品长度的估测,与实际 的是(B)。 相符的是(A)。 A.测量值误差较大,便是错误 A.圆珠笔的长度约150mm B.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 B.拇指指甲的宽度约5cm 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C.教室门框的高度约4m C.错误是人为造成的,而误差是测量工具 D.学生课桌的高度约120mm 的不精密造成的 D.误差时大时小,因而误差就是实验中产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 生的错误 3.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6.小明用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 (A)。 次,这是为了减小误差。5次测量记录分别 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1次 是75.1cm、75.2cm、75.1cm、77.2cm、 B.人正常呼吸1次 75.3cm,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 C.普通钟表的秒针转1周 第4次。剔别除错误数据后,这一物体的长度 D.人步行10m所需时间 应记作75.2cm。 4.运动员参加长跑比赛,已知在某一运动员 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所示,则停表所 4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2; 1.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最可能的测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 试成绩是(D). 铜丝的直径d; A.实心球成绩为40m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C.跳绳1s跳100次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 D.1000m跑步用时4min 的步骤是C,应改正为:用铜丝绕圈总 2.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 长度12除以铜丝的图数,即得细铜丝的 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B)。 直径d。 A.mm B.cm C.m D.km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BEC 3.如图所示,用两把 A 0cm 1 【创新应用】 uu山 刻度尺A和B测 6.巧测一个瓶子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瓶 同一物体的长度, B 0cm 底的直径d,然后给瓶子装一些水如图 其中A刻度尺分 所示,测出水面到瓶底的高度1,再堵 度值是1mm,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 住瓶口,将瓶子倒置后,测出一个数据, 为3.25cm。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 就可以计算出瓶子的容积。请你想想应测 为3.3cm。用A(选填“A”或“B”)刻度尺测 量哪个数据,并写出计算瓶子容积的过程。 出的结果更精确。 答案此图所示。 4.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 不管瓶子处何放 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110s。 置,瓶子里水的体积不 变。第一次正放,测出 了水面到瓶底的高度h1,知道瓶底的直径 10 就可以知道这些水的体积:第二次倒放,瓶 45 15 中水的体积不变,只需要知道瓶中空余部 mmmmmmm ,40 20 0cm 1 分的体积就可队知道瓶子的容积,故需要 甲 乙 测量瓶子倒置后水面到瓶底的距离h2。 5.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 两次体积之和就是瓶子的容积。 验步骤如下: 瓶子容积V= +=(十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 h2)o 长度1; 5
/儿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目标导航 身边物理 他是静止的 他是运动的,他和 他始终坐在 1.明确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汽车一起离我而去 我后面没动 俄动了吗 2.知道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可国心 3.通过实例,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他们都说对了吗?你认为呢?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 照物。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 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一殷 如上图,夜空中的彗星在运动:猎豹在 不同。 运动 温馨提示 选择参照物的原则: (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除研究对象本身外,参照物可任 意选择,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 如上图,缓慢爬行的蜗牛在运动;滑雪运 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动员在运动。 (3)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后就认为该物 结论:这些运动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 体是静止的,再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 特点,就是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 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 (4)经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如“太 变化叫机械运动。 阳东升西落”(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知识点二参照物 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事先选定一个物 6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一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变式训练1】空中加油机为正在巡逻的 【例1】某大学两位 歼击机进行空中加油。那么加油时歼击机相 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 对加油机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 探究问题二参照物的选择 的“都市蚂蚁”概念车。 【例2】周末,小明乘坐有轨电车外出旅 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 游,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 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C)。 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C)。 B.沿途的路灯杆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有轨电车的车厢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D.迎面驶来的轿车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思路导引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 以相对研究对象位置没 静止 动的 确定研究对 确定研 有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 象的运动或 思路导引运动与静止的判断(参见下图)。 究对象 静止情况 以相对研究对象位置 运动 位置变化 运动 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 确定研究对象相对 确定参照物 位置没变 静止 解析小明相对于轨道旁的行道树、沿途 的路灯杆和迎面驶来的轿车,位置不断发生 解析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概念车相 变化,是运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小明 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位置不 相对于有轨电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 是静上的,故C特合题意。 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而其相对于车 内的驾驶员,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 规律总结 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 A、B、D错误。 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就可 能不一样。 归纳总结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 【变式训练2】“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 物而言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 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 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 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描 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地面。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A.雪花飞舞 B.日出日落 1.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C.心驰神往 D.云来云往 (C) 7
1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2.鸟儿在空中飞翔、河水在河流中流动、汽车 我动了吗? 你没动。 在公路上奔驰等现象中,鸟儿、河水、汽车 真快! 相对地面的佞置都在发生变化,它们都在 做机械运动 知识点二参照物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 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5.在男子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 A.轻舟 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 B.万重山 到相对静止。 6.小华和妈妈在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 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妈妈(或自行 车)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小 4.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 汽车从他们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 华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汽车为参照物,小 红说“真快”是选定了地面为参照物。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站在身边的 1.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前面的小 乘客为参照物 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静止卫星在空 (A)。 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3.(2021·贵州安顺中考)《吕氏春秋》记载了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 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 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 共同参照物是(D)。 止的 A.舟中人 B.舟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 C.剑 D.江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