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式及比例(%)课程目标成绩比例(%)作业讨论考试测验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n.....合计100说明:1.各评价方式占分比例应按照权重设置规则,权重值建议按5%递进。2.不建议完全采用终结性的单一测试作为总评成绩,鼓励多元化过程考核。3.采取的评价方式必须遵循“学生全覆盖”的公平原则。4.采取的评价方式应确保真实有效,无法杜绝抄袭和工作强度过高的评价方式都视作不合理,不应作为评价方式。(二)评价标准(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评价标准课程考核分考核点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目标值方式(90-100分)(75-89分)(70-79分)(60-70分)(0-59分)考核点1:作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大作课程目考核点2:标1业讨论...课程目考试标2
8 说明: 1.各评价方式占分比例应按照权重设置规则,权重值建议按 5%递进。 2.不建议完全采用终结性的单一测试作为总评成绩,鼓励多元化过程考核。 3.采取的评价方式必须遵循“学生全覆盖”的公平原则。 4.采取的评价方式应确保真实有效,无法杜绝抄袭和工作强度过高的评价方 式都视作不合理,不应作为评价方式。 (二)评价标准(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课程 目标 考核点 考核 方式 分 值 评价标准 优秀 (90-100 分) 良好 (75-89 分) 中等 (70-79 分) 及格 (60-70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 标 1 考核点 1: 作业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考核点 2: 大作 业 . 讨论 课程目 标 2 考试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作业 测验 讨论 考试 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 .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n . 合计 100
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小四)...宋体)10合计0说明:1.考核方式一栏填写具体的平时成绩评价项目,如作业、考试等。2.评价标准是对具体考核内容制定的不同观测点,不要混清为评分细则。3.表格内字体要求为宋体五号,行间距20磅。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序号备注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名称对应实验项目123说明:如无课内实践课程无须填写此部分。九、教材与参考资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一)教材选用(造用纯课堂教学课程)/教材及实训指导书(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编者,实训指导书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9
9 实验 操作 实验 报告 . .(小四, 宋体) . 合计 10 0 说明: 1.考核方式一栏填写具体的平时成绩评价项目,如作业、考试等。 2.评价标准是对具体考核内容制定的不同观测点,不要混淆为评分细则。 3.表格内字体要求为宋体五号,行间距 20 磅。 八、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 0.5 行,段 后 0.5 行) 序号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名称 对应实验项目 备注 1 2 3 . 说明:如无课内实践课程无须填写此部分。 九、教材与参考资料(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加粗,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一)教材选用(适用纯课堂教学课程)/教材及实训指导书(靠左,空两格、小四号、 黑体,段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 编者.实训指导书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
(二)参考书目(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序号编者教材名称(或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XXXXX出版社20xX年X月1《XX》(第X版)2.....3456要求:列出不少于5本参考书目,建议选用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权威和经典教材,重要论著或者近3年出版(再版)的国家规划教材。(三)网络资源(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0.25行,段后0.25行)(1)***网,网址:http:/www.****(2)**网,网址:http://www.****.....(小四,宋体)说明:可列出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十、其他说明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说明:制定人原则上为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或课程负责人、审订人原则上为专业负责人,审批人原则上为教学副院长。制定人:XXX审订人:XXX审批人:XXX时间:年月日说明:请各学院认真按上述格式及要求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蓝色或红色标记为编写说明部分,在提交正式文本时,请删除10
10 (二)参考书目(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序号 编者 教材名称(或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XXX 《XX》(第 X 版) XX 出版社 20XX 年 XX 月 2 . 3 4 5 6. 要求:列出不少于 5 本参考书目,建议选用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权威和 经典教材,重要论著或者近 3 年出版(再版)的国家规划教材。 (三)网络资源(靠左,空两格、小四号、黑体,段前 0.25 行,段后 0.25 行) (1)****网,网址:http://www.***** (2)****网,网址:http://www.***** .(小四,宋体) 说明:可列出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 十、其他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 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 说明:制定人原则上为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或课程负责人、审订人原则上为专 业负责人,审批人原则上为教学副院长。 说明:请各学院认真按上述格式及要求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蓝色或红色标记为编 写说明部分,在提交正式文本时,请删除 制定人:XXX 审订人:XXX 审批人:XXX 时间: 年 月 日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11
11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名称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11007C0004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考查基础必修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性质100.5学分总学时无10先修课程课堂教学学时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0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课内实践学时后续课程高电压技术第1学期机电工程学院开课单位开课学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适用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依据二、课程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电气工程及其本科教育,电机电器的作用、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基本内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机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力系统等电气工程领域技术的初步知识。具有评价电机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的技术标准体系、新能源技术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工程实践和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的能力。具备形成电力行业环保等工程意识、团队协作的素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具有较强基础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它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了解电气工程技术知识完整结构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电气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初步分析能力,为后续《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三、课程目标12
1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课程编码 11007C0004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基础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查 总学时 10 学分 0.5 课堂教学学时 10 先修课程 无 课内实践学时 0 后续课程 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 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 高电压技术 开课学期 第 1 学期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编写依据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学 科基础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电气工程及其本科教育,电机电器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基本内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 论与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机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力系 统等电气工程领域技术的初步知识。具有评价电机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的 技术标准体系、新能源技术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工程实践和电气工程领域复杂 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的能力。具备形成电力行业环保等工程意识、团队协作 的素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具有较强基础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 它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了解电气工程技术知识完整结构的入门课程,通过学习本 课程使学生具电气工程领域工程技术的初步分析能力,为后续《电机及拖动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