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时限:15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21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一(2)题。(5分) 江速華故 天景三人 際碧月西 流空下辭 畫揚黄 惟州鶴 見孤楼 長帆煙 (1)对右边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品用笔清晰流畅,朴厚雄伟、端庄浑穆。 B.作品字体气势磅礴、豪放饱满 C.作品体势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 D.作品布局匀称均衡,章法平和,飘逸娟秀 解析:D选项飘逸娟秀是行书的特点。 (2)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3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 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B.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 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 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 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解析:考査成语的正确使用。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 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故答案为B
1 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时限: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1 分) 1.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5 分) (1)对右边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作品用笔清晰流畅,朴厚雄伟、端庄浑穆。 B.作品字体气势磅礴、豪放饱满。 C.作品体势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 D.作品布局匀称均衡,章法平和,飘逸娟秀。 解析:D 选项飘逸娟秀是行书的特点。 (2)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3 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 分) A.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 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B.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 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 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 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解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B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 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故答案为 B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 塔的作用 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 动刻画。 D.经过我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不断丰富了历史知识 解析:A用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B选项应改为“尽管”D选项里的“经过。学 习”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枝叶部分(定、状、补)剔除掉以后,句子的主干就是”丰富了知识 “,谁”丰富“了呢?不知道。句子主语残缺的毛病显现出来了。其实,主语”我“被 封闭在介宾短语中了,应把”经过 4.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2分) A.“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别人父母的尊 称。 B.《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后人所加。《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C.《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 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 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解析:Δ选项里:“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 自己父母的谦称。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2分) 衡水,古时地处燕南赵北,东与齐鲁接壤,历来是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处,千 百年来, 文能治国的宰相,武能安邦 的将帅;有著书立说的思想家,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开馆讲学的教育家,蜚声文坛的文学家 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还有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仁人,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志士,以及叱 咤风云、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领袖等等。 母仪天下的太后名贤俊杰史不绝书人文资源丰富 有主政一国的帝王得文化发展风气之先文化积淀厚重 B. 解析:与后文的“宰相…‘将帅”构成并列关系的为句的“太后”和句的“帝王” 且由帝王、到太后,再到宰相、将帅,其级别是递减的,故最后两句应为。据此可排除B、 C冒号后面的内容均是对衡水曾经出现过的人才的列举,作为冒号之前总括性的句子,“名 俊杰史不绝书”符合逻辑 6.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分)
2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 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 塔的作用。 B.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 动刻画。 D.经过我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不断丰富了历史知识。 解析:A 用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B 选项应改为“尽管” D 选项里的“经过. 学 习”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枝叶部分(定、状、补)剔除掉以后,句子的主干就是”丰富了知识 “, 谁”丰富“了呢?不知道。句子主语残缺的毛病显现出来了。其实, 主语”我“被 封闭在介宾短语中了,应把”经过 与”我 ‘换个位置。 4.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 分) A.“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别人父母的尊 称。 B.《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后人所加。《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C.《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 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 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解析:A 选项里:“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 自己父母的谦称。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 )(2 分) 衡水,古时地处燕南赵北,东与齐鲁接壤,历来是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处,千 百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能治国的宰相,武能安邦 的将帅;有著书立说的思想家,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开馆讲学的教育家,蜚声文坛的文学家, 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还有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仁人,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志士,以及叱 咤风云、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领袖等等。 母仪天下的太后 名贤俊杰史不绝书 人文资源丰富 有主政一国的帝王 得文化发展风气之先 文化积淀厚重 A. B. C. D. 解析: 与后文的“宰相…‘将帅”构成并列关系的为句的“太后”和句的“帝王”, 且由帝王、到太后,再到宰相、将帅,其级别是递减的,故最后两句应为。据此可排除 B、 C。冒号后面的内容均是对衡水曾经出现过的人才的列举,作为冒号之前总括性的句子,“名 贤俊杰史不绝书”符合逻辑。 6.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 分)
睁眼,就可以看到温煦的阳光。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 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地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花,却无法为每一个人永远地开 放 。阳光让你产生无限遐想 解析:围绕“阳光”这 用修辞手法来阐释其内涵即可 1;阳光像一抹清香可 以让人惬意地吸取,但无法让一个人永远地获得:阳光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却无法让一个人 远远地生长。示例2:阳光像母亲慈祥的目光,却无法让所有的孩子读懂,阳光像父亲严厉 的教导,却无法让所有的杭州都领会。点评: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奷语境,改写要注 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钍对性作答 7.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6分)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 志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词句是八百里分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 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5)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中揭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 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的一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6)(《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 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舂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 情 B.“堤上游人逐画船”,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稀少、冷冷清清、寂寥无趣的情
3 一睁眼,就可以看到温煦的阳光。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 阳光像一块黄 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地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花,却无法为每一个人永远地开 放 。 , ; , 。阳光让你产生无限遐想。 解析:围绕“阳光”这一本题,用修辞手法来阐释其内涵即可。示例 1:阳光像一抹清香可 以让人惬意地吸取,但无法让一个人永远地获得;阳光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却无法让一个人 远远地生长。示例 2:阳光像母亲慈祥的目光,却无法让所有的孩子读懂,阳光像父亲严厉 的教导,却无法让所有的杭州都领会。点评: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 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7.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默写。(6 分)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 志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词句是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秋瑾的《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 湖女侠的自我写照 (5)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中揭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 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的一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 (6)(《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二、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8—9 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六幺:绿腰,曲调名。 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 分) A.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 情。 B.“堤上游人逐画船”,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稀少、冷冷清清、寂寥无趣的情 形
“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 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 D.“六幺催拍盏频传”和”白发戴花君莫笑”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此句形象地写 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解析:B,“堤上游人逐画船”,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岀了游人如织、煕煕攘攘、喧嚣热 闹的情形。 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 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遺苦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go)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duo)容不轻言笑。年二十 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lie)。日 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 十。矩镬(yu)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 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p), 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 守规。 注释:埒:同等;(相)等矩镬:尺度:标准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朴:没有加工的 木材,比喻不加修饰:~素。~实 10.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2分) A.赵先生耻居其下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且遗一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C.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D.虽守无如之何 虽然,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解析:A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面对”“居住”:B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是 “给,赠与”;C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代词,他”“无实际意义”:D选项里 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即使”“虽然,有承上转下的作用”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3分) 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 (2)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3分)
4 C. “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 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 D.“六幺催拍盏频传”和”白发戴花君莫笑”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此句形象地写 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解析:B.“堤上游人逐画船”,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 闹的情形。 9.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 分) 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 g o)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duò)容不轻言笑。年二十 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li è)。日 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 十。矩矱( yu)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 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p ), 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 守规。 注释:埒:同等;(相)等 矩矱:尺度;标准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朴:没有加工的 木材,比喻不加修饰:~素。~实。 10.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 分) 性 刚 毅 方 严 终 日 无 惰 容 不 轻 言 笑 性 刚 毅 方 严 / 终 日 无 惰 /容 不 轻 言 笑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 分) A. 赵先生耻居其下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B.且遗一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C.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D.虽守无如之何 虽然,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解析:A 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面对”“居住”;B 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是 “给,赠与”;C 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代词,他”“无实际意义”;D 选项里 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即使”“虽然,有承上转下的作用”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 分) (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3 分) 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 (2)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3 分)
藩王令诸郡王都(跟随赵准)学习经学,赵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门下弟子常有 几十人 13.请概括出作为学官的赵准有哪些特点?并简要分析(4分) 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亼 物性格丛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擿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已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 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赵准是一个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的人。 译文:赵准,藁城人,高个儿,胡须长而美,性情刚强坚毅、方正严肃,从早到晩没有萎靡 神色,不苟言笑。二十多岁,才开始读书。当时有一个聪眀的少年,每天能背 千字,赵先生以不如他为耻辱,每天所背诵的书一定要和他等同,白天背诵的数量不 足,就整夜读书以至忘记了睡觉。赵准在顺天府乡试中中举,做了学官。藩王令诸郡干都 跟随赵准)学习经学,赵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门下弟子常有几十人,(赵 准)。规矩尺度很是严格,诸生走跻站立都有规范。赵准尤其重视背诵,他以身作则,不知 疲倦,诸生侍奉在侧,神情敬畏。当时太守有十个儿孑,第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 太守也没办法。一天 听闻赵先生严厉,亲自带着第五个孩子来,并且给予赵准一把朴 厚半寸,在它上面写道:“专治第五子一个人,不要涉及其他 见赵准,就很敬畏 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守住信念才有成 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 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 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 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 成立,用时22年。 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一走什么路、举什么旗 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 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 到南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 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 富家子弟,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 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
5 藩王令诸郡王都(跟随赵准)学习经学, 赵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 门下弟子常有 几十人 13.请概括出作为学官的赵准有哪些特点?并简要分析(4 分) 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 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 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赵准是一个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的人。 译文:赵准,藁城人,高个儿,胡须长而美,性情刚强坚毅、方正严肃,从早到晚没有萎靡 神色, 不苟言笑。二十多岁, 才开始读书。 当时有一个聪明的少年, 每天能背诵几 千字,赵先生以不如他为耻辱, 每天所背诵的书一定要和他等同, 白天背诵的数量不 足, 就整夜读书以至忘记了睡觉。赵准在顺天府乡试中中举,做了学官。藩王令诸郡王都 (跟随赵准)学习经学, 赵准给他们讲解很是详尽恳切, 门下弟子常有几十人, (赵 准) 规矩尺度很是严格,诸生走路站立都有规范。赵准尤其重视背诵,他以身作则,不知 疲倦,诸生侍奉在侧,神情敬畏。当时太守有十个儿子,第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 太守也没办法。一天,太守听闻赵先生严厉,亲自带着第五个孩子来,并且给予赵准一把朴 刀,宽二寸,厚半寸,在它上面写道:“专治第五子一个人,不要涉及其他学生。 ”诸子 一旦远远看见赵准,就很敬畏,都一改常态,认真学习,遵守规矩。 三、现代文阅读(29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0 分) 守住信念才有成 1927 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 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 6000 人的队伍只剩下 700 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 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 1927 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 成立,用时 22 年。 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 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 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 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 到南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 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 富家子弟,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 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