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噤(jng) 锐不可当(dang)杀戮(lto) 纳粹(sui) 、绥靖( suijing)涎水(yan) 差使(cha) 骇人听闻(hai) C、濯清涟(lian)男有分(fen)尴尬( gan ga)诘问(jie) D、甚蕃(fan) 德馨(xin) 亵玩(xie) 蹒跚( ban s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惧惮眼花缭乱情郁于中月明风清B.荒谬不可明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C.仄歪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D.狼籍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4.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A.《阿长与<山海经>》—一鲁迅——《朝花夕拾》B.《桃花源记》一一陶渊明——《陶渊明集》 C.《核舟记》一一张潮一—《虞初新志》 D.《骆驼祥子》一朱自清一《朱自淸散文全集》 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杜甫诗歌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6.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决毗:决心裂开 B、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赋闲:失业在家。D、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 B陶后鲜有闻 C、八分有奇 D、选贤与能 9.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B、男有分,女有归C、货恶其弃于地也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B、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1 2014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g) 锐不可当.(dǎng) 杀戮.(lùo) 纳粹.(suì) B、绥靖..(súijìng) 涎.水(yán) 差.使(chā) 骇.人听闻(hài) C、濯清涟.(lián) 男有分.(fēn) 尴尬..(gān gà) 诘.问(jié) D、甚蕃(..fán) 德馨.(xìn) 亵.玩(xiè) 蹒跚..(bán s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于中 月明风清 B.荒谬 不可明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仄歪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D.狼籍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4. 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 C.《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 D.《骆驼祥子》—朱自清一《朱自清散文全集》 5.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杜甫诗歌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6.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决眦:决心裂开。 B、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赋闲:失业在家。 D、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7.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 B 陶后鲜有闻 C、八分有奇 D、选贤与能 9.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B、男有分.,女有归. C、货恶其弃.于地也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B、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C、故人不独亲其亲。 (因此人们不只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1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许(大约)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B、佛印绝类弥勒(像 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人) C、选贤与能 (通“举”)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D、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68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她那红润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二、探究填空(共11分) 13.按原文或提示填空。(每题1分,共6分) (1)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颈联是:, (4)《望岳》中表明诗人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5)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愁思的诗句是」 (6)写出一句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14.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2分)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 1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2013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500条。继前些年“被ⅹ×”“楼ⅹ×”“×x门”“××族 广为流传之后,如今“xx姐”“x×哥”“xx帝”“给力、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奇葩。”以及
2 C、故人不独亲其亲。 (因此人们不只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11.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可.二黍许 (大约)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做标记) B、佛印绝类.弥勒 (像) 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人) C、选贤与.能 (通“举”)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D、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168 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 她那红润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D 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二、探究填空(共 11 分) 13. 按原文或提示填空。(每题 1 分,共 6 分) (1)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2 ) 《 陋 室 铭 》 中 表 明 “ 陋 室 ” 不陋的原因的语句 是 。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颈联是: , 。 (4)《望岳》中表明诗人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5)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愁思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一句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 。 14. 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2 分)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 / 。 1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2013 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 500 条。继前些年“被××”“楼××”“××门”“××族” 广为流传之后,如今“××姐”“××哥”“××帝”“给力、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奇葩。”以及
由“微博”衍生出的“微ⅹ×"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 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 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 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 (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1分) (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2分) 现代文阅读思考(22分) (3)、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16.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 成文后各题(8分) (1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 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1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 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 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就将包书递给我,她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答: 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 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 本小小的书,略略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17.阅读下文,完成习题。(6分) 都在内。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在柏林[美奥莱尔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⑥这四本书,乃 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 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 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 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 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 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 (2分) 嚓喀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 答 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 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 静了。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 ②“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 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③“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 答 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 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 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
3 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 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 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 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 (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1 分) (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2 分) 三、现代文阅读思考(22 分) 16.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 成文后各题 (8 分)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 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 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 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她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 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 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 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 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 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 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 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 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 分) 答: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 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2 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 (3)、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1 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 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1 分) (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 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 分) 答: 17.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6 分) 在 柏 林 [美]奥莱尔 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 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 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 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 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 嚓喀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 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 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 静了。 ②“一,二,三……”这 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 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 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③“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 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 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 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
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 语?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2分) (3)“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 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 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 叶。”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 …”的原因是什么?(2分) 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 落花精神”的两句诗:(2分)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2分) (4)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 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2分)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 五、文言文阅读(13分) 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18阅读文段,完成习 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淸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小和尚满腹疑感的说:哪父,你日夜劝影我们要云:“何陋之有?” 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 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秋天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 染,濯淸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 (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我怎么没看见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O,、甲文的作者是唐代的 (1)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 甲文和乙 话概括回答。(2分) 文采用的相同的写作手法是 (2分)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谈笑有鸿儒( (2)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 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2分) ②无丝竹之乱耳(
4 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 语? 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2 分)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 二,三……”的原因是什么?(2 分)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2 分)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 分)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 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 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 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和尚满腹疑惑的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 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 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秋天 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 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 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 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我怎么没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1)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 “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 话概括回答。(2 分) (2)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 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2 分) (3)“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 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 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 叶。”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 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 “落花精神”的两句诗:(2 分) “ , ” (4)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 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2 分) 五、文言文阅读(13 分) 18.阅读文段,完成习题。(13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⑴、甲文的作者是唐代的 。甲文和乙 文采用的相同的写作手法是 (2 分) ⑵、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 谈笑有鸿儒.. ( ) ② 无丝竹..之乱耳 ( )
③香远益清 ④屋舍俨然 (5、请写出自丙文两个成语(1分)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请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丙文中“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 义不同的是()(1分) 图景?(3分)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六、作文(任选一题)(50分) 要求:①字数在600字左右。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③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1.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 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 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请以“我的」 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2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 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 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5 ③ 香远益清. ( ) ④ 屋舍俨然.. ( ) ⑶、翻译下面句子(2 分) ①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⑷、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 义不同的是( )(1 分)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⑸、请写出自丙文两个成语(1 分) 、 。 ⑹、请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 分) ⑺、丙文中“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 图景?(3 分) 六、作文(任选一题)(50 分) 要求:①字数在 600 字左右。 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1.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 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 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___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2.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 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 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